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正是,李治都习惯李初的直来直往了,但凡李治要是问起,李初断然没有不敢回答的,现在没什么差别,至少对李初来说是没有差别的。
  李初认真地看着李治,“父亲,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以身犯险了,你就相信我一次吧,我会乖,我肯定会乖乖的。”
  再以身犯险,她就真是活该一辈子不能出宫门了!
  “昨天我已经回去反省,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即是有错理当承认,更应该知错而改,孩儿必会牢记父亲教导,永不敢忘。”李初的态度一向良好,别管是认错也好,或是其他。
  李治动了动眉头,不得不说,李初很清楚自己为何惹李治生气,更向李治保证往后不会再犯,李治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
  聪明人,知何当为,何当不为,就像李初说起臣子们时的反应,其实李初同样要学。
  “你啊你!”一声轻叹,多少的无奈与不舍,皆是不易。
  李初道:“父亲,我是真的知道错了,你就饶过我一次,我会听话,肯定听话。从小到大,我是最听话的啊!”
  把从小的表现都拿出来,可见有多希望得到李治的认同,李治伸手宠溺地戳上一记她的脑门,“果真敢出宫打武家兄弟一顿?”
  “打!”李治没有正面的回答,可是也足够了,出宫揍人一事,完全可行。
  “揍人容易,揍完没有人参你不容易。”李治是个有要求的人,就算李初听起来像是早有准备的,他依然提出自己的要求,希望李初可以做到。
  李初不以为然地道:“这有何难。”
  或许对旁人来说那是难事,对李初而言压根不难,既然不难,李初应得极快。
  宣太后高兴:“终于把李治安抚好了,群主要记住教训,往后少做些危险的事,莫再把自己给坑了。”
  就是啊,一不小心的把自己坑了当如何是好,吕太后颇为认同,孝庄太后:“出宫,利落的揍人。”
  只能说,孝庄太后都希望李初去做的事,李初更得乐意之极的去。
  李治道:“弘儿要一起去吗?”
  一直没多少机会开口的李弘听到一问微微一顿,不太确定地问起李治,“父亲,真让初儿出宫打人?”
  李治摊手道:“只要初儿能够做到不被人参,有何不可?”
  是的,皇帝陛下只有那么一个要求,李初别给人参了就行,其余的都是小事。
  “打人,君子动口不动手。”李弘提一句,他不习惯动手打人,想劝李初一道莫要动手的,能劝得住?
  李初一本正经且理所当然地道:“对待君子自然以君子之礼待之,对待小人,以牙还牙最直接。”
  ……李弘已经无可反驳,连着瞧了李初好几眼,李初冲他一通挤眉弄眼,她说得有何不对?
  李治朝李弘道:“弘儿,初儿的手段在你看来或是直接粗暴,但是这样的手段会给你意外之喜的,人性皆是欺软怕硬,不是人人都是君子,自然不需要对任何人都用君子之法。”
  显然李治在李初想去揍武家人一事上很认可,更是支持的。
  要是不支持能答应让李初去?
  李弘道:“可是贺兰表兄和武家表兄刚打起来闹得极大,转头初儿又去打人,父亲岂非再受非议?”
  本着不想多事,不想惹事的态度,李弘更多的担心李治因为李初即将要做的事会被臣子指摘。
  李治道:“且看初儿怎么说。”
  李初一点没有不好意思地答道:“有何难,表兄妹之间切磋武艺,只看谁更技高一筹,有问题?”
  对啊,不就是一个说法罢了,打架可以是切磋的,切磋谁能告李初的状?
  钻字眼什么,说话的艺术什么的,都学着点!
  李初冲李弘眨眨眼睛,眼中的得意自不用说的,李弘怔过后是哭笑不得,能怎么办,李初未免太会钻字眼了,更擅长和人玩文字游戏。
  “昨日一事虽说你不必领贺兰敏之的情,可是他毕竟对你出手相救,无论有益或是无益,一份好心你该领受。”贺兰敏之出手,李治多少还是认同此心是好,更让李初领受。
  “好,所以我只想去揍武家的表兄,没想对贺兰敏之做什么。”李初昨天都说要请贺兰敏之喝酒,比起武家的两个所谓的表兄来,必须还是贺兰敏之更让李初认同感强一些。
  李弘……
  “我总觉得你此去也会想和贺兰表兄切磋一二的。”李弘将自己的发现说出来。
  李初面不改变又忒无赖的道:“若是贺兰表兄看到我和武家的表兄切磋技痒,我们相互切磋没什么。”
  比起武家的人两个人,武承嗣和武三思,李初对贺兰敏之要随意得多,毕竟贺兰敏之算是有点真本事,打起来胜负未分。
  李弘已经无话可说,李治道:“你们年轻人之间的事你们自己解释,不必同朕提起。”
  对啊,贺兰敏之和武承嗣打架的事李治都不管,更别说李初要找上门报仇的事。
  “既然去了,记得祭奠一下你的姨母。”李治沉吟半响叮嘱一句,李初抬起头看向李治,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观李治的神色平静,并无玩笑之意,李初道:“是。”
  李弘赶紧的表态道:“父亲,我和初儿一起去。”
  他要是去,李初凡事如果做得太过分他还能拦着点,否则李初将武家闹得天翻地覆,该如何是好。
  “最重要应该是去看望外祖母,外祖母好些日子没进宫了,姨母去后一直都伤心,我们合该看望一二。”李初没忘记找一个理所当然,冠冕堂皇的理由,李治莞尔。
  有时候李初做事思虑周到得让人不禁在想她究竟是不是一个孩子。
  不过做事周全,不给人攻击的机会,很好!
  相比之下的李弘,李治心下一叹,纵为兄长,年长一岁,一样的教导,李弘差远了!
  想到此李治微拧起眉头,李弘做事稳重,只是相较于政治上的远见,胸襟,胆识,都不如李初,李初,李初……
  心里不断地默念李初的名字,李治的心有些乱,挥手道:“去吧,记住了,往后不可再有昨天的事。”
  虽说李初早就已经保证,可是李治还得再叮嘱一声,让李初务必记下,绝不可再犯。
  李初乖巧的应着一声是,保证自己一定会做到,她好不容易才让李治打消念头,怎么能让自己失信于人。
  挥手一记,让李初和李弘下去吧,没想到会在门口碰到武媚娘,李弘和李初立刻见礼,“母亲!”
  “要去哪儿?”武媚娘看到他们的第一反应即问起,李初道:“出宫去看望外祖母。”
  对啊,难道这个理由不好吗?
  武媚娘狐疑地看了李初一眼,这种事一定是李初想出来的,所谓的看望几分真几分假,罢了。
  “那就去吧,你外祖母这些日子伤心得很。好好宽慰她。”武媚娘叮嘱,李初瞧武媚娘的样子,倒是想起另一桩事,武媚娘要见李治,打算说什么来着。
  “去吧!”武媚娘并不想和李弘及李初说明此来的用意,再次出声打发他们去,人即往殿内去。
  李初摇摇头,武媚娘做什么自有用意,她少管一些。
  “母亲寻父亲是不是为了表兄们的事?”李初不想管,李弘倒是问起来了,颇是好奇武媚娘因何而来,李初道:“为何而来很重要?”
  李弘微怔,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的好,李初道:“父亲和母亲之间的事,我们有时候能管,有时候不能管,父亲有父亲的道理,母亲也有母亲的道理,我们不必事事记挂在心,更不需要多问什么,除非他们矛盾不可调和,否则我们只要安静呆着不说话即可。”
  对啊,安安静静的看着,需要他们出手的时候他们再出手。
  像现在只是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纵然关系武家,那又如何,该不管就不管。
  李弘不知该如何说话,李初说的不无道理,但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太难了!
  “走吧哥哥,难得你有机会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宫,怎么能错过。快走快走!”连声催促李弘赶紧的走,莫再拖下去。
  李弘先问道:“真要打人?”
  李初反驳道:“说好的切磋,怎么能是打人?哥哥得记住,像我们这样的人一定要谨言慎行,就算是平日里和我们自己人说话,也得小心莫让人捉住把柄。”
  话越发小声,慢慢的没了,亦不曾注意到原是要进殿的武媚娘突然停下回头瞧了他们,彼时李初正拉着李弘的手臂,一句一句地说着话,颇是亲近,武媚娘瞧着微顿,“兄妹,姐妹,但不知最后会不会变,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幽幽一声叹息,不希望,不愿意的事,若发生了又该如何?
  *
  李初没想到武媚娘此时担心的是旁的事,她同李弘出宫便行,很快到武家,曲和上去敲门,说明从哪里来,来的又是什么人,门即被打开了。
  “不用让人来迎,我们自行进去见过外祖母即是。”李弘想到李初还没出门即把的借口,说是要去看杨氏的,明知杨氏身体不适,此时不宜让杨氏出门相迎。
  “对。让他们去禀告一声即可,我们自己进去见外祖母,不必拘礼。”李初同意的,不用太客气等会儿打起人来更用不着手下留情。
  宣太后在群里已经笑得不行,“想到武家的人欢欢喜喜的迎群主进去,接下来他们家的公子却要挨揍,但凡想来即让人觉得高兴。”
  能不高兴嘛,想她们也曾年少过,后来大权在握,总没有李初眼前一般的自在逍遥,肆意妄为,说来也是让人羡慕的啊!
  不过,她们没能做到的事,李初能够做到,挺好!
  “是!”得知是太子和公主前来,虽说一直都清楚武家有一个中宫的皇后,知道是一回事,见没见过是另一回事。
  太子和公主并没有来过武家,眼下算是第一回 ,第一回即让人期待和兴奋的,赶紧迎人进去。
  李弘和李初一般走一边小声地叮嘱,“我记得敏秀表姐在宫里住下。”
  李初听过一耳朵,没把此事当一回事,“是住了了。”
  “为何?”又是一句为何,真以为李初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回答了?
  “无论为何,进了宫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她跟着母亲又不跟着我们,且由她即是。”李初能看出贺兰敏秀的打算,并不打算管得太多,但凡没把主意显露出来,李治没搭理她,李初是不插播的。
  不过,李初总觉得好像应该现在即开始管才是。
  李弘拧紧眉头说起道:“姨母的死让我奇怪,原本身体挺好的,突然出事,接着敏秀表姐进宫,两者没有关系?”
  就算有关系能告诉李弘?李初反正是没打算告诉李弘的,因此摇头说起道:“哥哥打算管?”
  李弘摇摇头道:“内宫诸事岂有我管的时候,我只是觉得有些奇怪,问上一问,你若是知道便告诉我,不知,我即放开,再不会管。”
  对的,关乎内宫的事李弘会同李初问上一两句,但也仅仅只是问问罢了,并不会太放在心上。
  知李弘只是随口一问,李初道:“反正贺兰敏秀见着你,哥哥离她远一些就是。”
  虽说自家兄长是位守规矩的人,做不出什么不守规矩的事,总怕贺兰敏秀会发疯,她可是认为武顺之死和武媚娘有关系的。
  所谓为母报仇可以做出许多事情来,李初看不上,瞧不上的手段,对于没有办法的人来说或许就是一个好办法。
  “太子和安定公主来了,怎么没有事先打过招呼?”此时此刻,李弘和李初叫人引着往府内去,杨氏听到来报赶紧起身行来,只是这些日子一直卧病在床,时间太紧,没来得及梳妆即出门相迎,脸色有些惨白。
  李弘和李初看到杨氏已经三步并作两步地上前,“外祖母。”
  唤一声外祖母,杨氏瞧到他们颇是欢喜,连连点头道:“太子,公主,你们怎么来了?”
  “听说外祖母生病了,我们特意来看看,父亲和母亲颇是担忧外祖母的身体。”李初笑着说起,李弘……
  从头到尾和李初一起听过李治和武媚娘说话的人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太神游在外了,怎么从来没有听到关于杨氏的话?
  知道李初说谎,总是善意的谎言,李弘不好挑破。
  “尚未与太子和公主见礼。”说着话即打算见礼的杨氏,叫李弘和李初一道扶住了,“都是自家人,外祖母不必多礼。”
  “正是正是,外祖母身体有恙,我和哥哥前来本意想宽慰外祖母,望外祖母好好将养,早日康复,还同以前一般时常进宫看望我们。”
  李初说的哄人的话,听得杨氏眉开眼笑的,李初和李弘一道同来看望她,于她早就已经是莫大的殊荣,杨氏心中自是高兴的。
  “外祖母病还没好全,我扶外祖母回去休息吧。”哄完人更应该用行动证明,赶紧要扶杨氏回屋歇着。
  “不妨事,不妨事,我已经好多了。太子同公主前来,来人,去唤几位公子。”杨氏赶紧吩咐下去,让人去把府里的几个公子请来。
  李初不动如山,李弘抬眼扫过李初,看看吧,看看吧,目的很快会达到,但不知李初用什么由头说起切磋二字?
  不得不说,其实李弘存了旁的心思,或许他不如李初懂得多,但是不妨碍他想办法向李初学习。
  莫要以为他看不出来李治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失望,因有李初的对比在前,李弘更知自己同李初的差距在哪里。
  他现在可以不如李初,不像李初一般的聪明,可是交来,以后,他要比李初更熟练的应对那些人。
  他是太子,李弘一直都牢牢记住一件事实,他是大唐的太子,将来的皇帝,他现在可以不懂,将来必须要懂,只有懂得,他才能够像李治一样成为大唐的皇帝,一个好皇帝。
  “是!”一旁的人得令立刻去请人。
  李初提起道:“外祖母,我们去给建母上柱香。”
  此事李初没忘,小声地提来,杨氏一顿无二话,带着李初和李弘往灵堂去。
  人死了,李初知道武顺做下的许多事都随见消散,将来但凡加贺兰敏之和贺兰敏秀不闹事,一切都好说。
  自灵堂出来,李初扶着杨氏往院里走,说起道:“外祖母,昨日贺兰表兄他们打架,朝臣议了一天,外祖母病了,定不知此事。”
  告诉杨氏此事,李弘有些闹不明白李初何意。
  杨氏确实不知此事,“如何他们二人打架,闹到朝廷上了?”
  何尝不是想不明白,李初道:“自然是为了外祖父爵位一事,更是为了母亲的事。”
  想想杨氏在武媚娘为后中出力几何,杨氏是个睿智的女人,在长安内长袖善舞,武媚娘同许多人的交情,很多时候都是借助杨氏开展的。
  提到对付武媚娘,此事杨氏定是一点即通,很能明了到底怎么一回事。
  杨氏目光一敛,她自是知道的,现在的武媚娘不仅仅是大唐的皇帝,更是垂帘听政的人,她从内宫走到外朝,多少人心生不满,更别说武媚娘能走到这一步,还是踏着血走出来的,令多少人心生震惊,恐惧。
  “武家,随着你的母亲成为皇后,早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武家的一举一动,没有人会忽视的。”
  果不其然,李初一提醒,杨氏立刻明白李初话中何意,更清楚的知道眼下的武家究竟算是怎么回事。
  被人时时刻刻的盯着,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会让人盯着,如果他们自己管不住自己,最后将会是什么下场?
  下场二字,杨氏但凡想到都会觉得恐惧,武媚娘到今天不容易,她并不希望有人毁了这一切。
  “在我和哥哥出宫前,如何处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