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得长安县令最终只能答道:“若有这样的地方自是极好,只是没有,所以只好把他们送回去。”
  官府能做的事他们尽他们所能的做了,可是养人这样的事,不说他们有没有那个钱,养了人落在别人的眼里也都不见得就是好事了,多少人面对此事流言蜚语不断,生生把一个人的好心说成了居心叵测。
  李弘倒是一下子明白李初的用意了,“你想做?”
  “反正以后我总会缺人的,与其让他们回家将来不知道会被卖到什么地方去,不如我把他们收容下来。只是我就算要办此事,还得立个规矩才行,我既然开了先例,一定会有人效仿的,打着想帮人而行不义之事者,世间不少,小心无大错。”
  李初想到了后果,她要是带头行事,将来的一定会有人跟着学的,他们要是学,就得想想办法把规矩立好,断不容有人打着向她学习的旗号,行的却是那等不仁不义的事。
  李弘都是想劝李初一句的,结果倒好,李初可不是心血来潮,连后续有人会向她学习的可能她都想好了,更思量要怎么做,这是有备而来。
  李弘想着还是放一放,“这些钱要怎么处理?”
  人放回去,这些钱呢?全都归往国库?
  适才说的要给一些补偿,那是要补偿什么来着?李弘好奇的就是这一点,有什么是需要补偿的啊?
  长安县令道:“有一些人家因为寻人不知受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或多或少会根据情况给他们一些,不会太多。”
  李弘道:“如此行事没有人有异议?”
  长安县令道:“倒是不会。”
  李初默默地在心里补充,哪个吃了熊心豹胆的敢和官府质疑上,多少人看到官府的人就跑的,只要官府不找他们平头百姓的的麻烦,他们就已经感激不尽,哪里会想到和官府讨赔偿,自然的,这些钱就是一个字都不给百姓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等等,真要是这样的话,多少当官能打着补偿百姓的名头中饱私囊?
  李初的目光看向长安县令,长安县令本来话说得好好的,突然感觉到一股寒意,一时不明所以。
  抬头顺着目光看过去,发现竟然是李初在注视着他,虽不明所以,无声地垂拱一记,李初问道:“那么这一次的人里有多少达到符合赔偿的标准?”
  凡事总会有法度的,立下法度,一切按规矩办事,就是为了防止有人钻空子,打着为民的旗号行的反而是不义的事。
  听到李初一问的长安县令道:“臣尚未问明,恕臣不能回答。”
  一夜时间能把人统计出来,能把钱算出来,这已经不是小的工程量了,其他的事还没做好呢。
  “此事办好给我送一份明细,给谁多少银子,为什么给那么多,都要准备齐全。”李初管事没理由只管一半,她都没想拿的钱,谁要是敢拿,她非把人往死里整不可!
  好像这样子想不太对,那也不管,总之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要是让她发现谁敢贪钱,她绝不会轻饶。
  “给我也送一份。”李弘虽然不知李初为什么会要这份东西,但是李初都要了,他也要一份。
  “给我一份我给你就行了,手抄多一份累人!”李初顺口接上李弘的话,李弘一想是这么一个理,便罢了。
  李初又问起道:“若是这么多人,把人尽都送回家要多久?”
  这个问题也得问的,长安县令想了想,李初道:“给我一个确切的时间,如果不能做到可以不用说。”
  换而言之,要是能做到的才需要说,做不到不必开口。
  长安县令拿眼多看了李初,李初面容平静,可以看得出来她说的并不是玩笑,似乎对于他们这些人会用的手段,会说的说辞都挺了解,所以有言在先,让他们想清楚再开口。
  若只是寻常的小娘子,谁把她说的话当回事呢,贵为公主,还是皇上亲自下令派来督办此事的人,不仅是她,还有一个太子,未来的皇帝人选。
  欺一个公主事小,得罪一个未来的皇帝,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初等了半天,不知眼前的长安县令在想什么,不管他在想什么,她只想听到她想听到的一切,其他的都可以放到一边去。
  “回公主,多则半个月,少则六七日。”思量再三,里面的人知道身份的倒是好办得很,不知道身份的,用李弘适才说过的办法,是可以认领的。
  “至于认领一事,你们总不会连区分父母家人的真假都做不到吧?”李弘得了李初开场,立刻插嘴问上一句,想知道眼前的这些人到底是可靠还是不可靠的,若是不可靠的,那就别想想办法了。
  作为一个当官的,天子脚下的官员,对,就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罢了,要是没有用,李弘那么一问,回去他和李治提上一嘴,想把一个小小的无能的县令换下,是什么大事吗?
  想明白这一点,长安县令赶紧的道:“太子放心,臣一定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李弘点了点头,看向李初道:“初儿,还有什么要问的?”
  ……明明是有人一直心存疑惑,各种各样的疑惑,借李初的口问出来还不满意,竟然想让李初再继续的顶缸?
  李初撩看李弘一眼,李弘指了那堆钱,李初道:“这笔钱用到哪里,归于国库多少,一五一十都要记录下来,我们到时候会来查看的,中饱私囊的事我清楚会的人不少,但我不希望碰到,明白?”
  把话说得够明白的,要是眼前的人有本事把账目做得漂亮,一点破绽都看不出来就算是他们的本事。
  “啊,对了,我想到一个办法,谁领多少钱,签字画押吧。”李弘适时的想出一个主意,李初细想倒是不错,白纸黑字还有画押,一清二楚,谁都赖不掉,确实是挺好的。
  点点头,李初看向长安县令,长安县令没有多想就已经应下道:“是,下官一定照办。”
  应着照办,李初和李弘道:“我们四下看看。”
  此处是赌场的二层密室,长安县令朝他们作一揖,自由李初和李弘去。
  李初招手让慈心上前,这一次出来,只有一个慈心被李治放回来,其他的人可能还有事没办好。“没从三爷的嘴里问出我看到的黑衣人到底是谁?”
  慈心道:“人已经供出来了,是齐王家的小公子,人已经拿下同齐王关在一起。”
  想李初可怨念黑衣人跑了,还好把三爷扣住,没让人跑了。
  李初再问道:“没有从三爷的嘴里问出他到底有没有记账的账本?像他们做事的人,不可能不给自己留后路。他看起来并不像一个没有准备的人。”
  慈心道:“奴婢问过了,他没有说,但奴婢和公主的想法一样。”
  所谓一样,就是也觉得会有账本。
  李初道:“那就找找吧。三爷都死扛着不愿意说出来的账本,只怕涉事更广。”
  慈心立刻道:“公主放心,奴婢会继续审的。”
  微颔首,李初不急,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人发现李初想要的一份账本,要么就是账本早就被人拿走了,要么就是账本藏得太严实,到现在都没有人发现。
  那么就来碰碰运气,反正现在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四下看看兴许会有其他的发现。
  李弘虽然不知道李初为什么会想去四处走走,这就是暗室,虽然挺大的,他完全没有想要多逛的意思。听完李初的慈心的对话立刻明白了。
  走在路上李弘多嘴地问道:“我们真能找到你说的账本?”
  没有外人在就没有什么是太子殿下不好问,不能问的,李初答道:“不管能不能,总要给别人一点时间,让他们去做事,我们就四下看看,找找会不会有什么遗漏。”
  李弘再问道:“这里上上下下一定已经搜查过了,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发现什么吗?”
  显然不认为朝廷派来的人没用,他们都查不出来的东西,难道他们兄妹四下逛逛就会有所发现?
  思来想去都是觉得不可能,李弘望向李初,李初道:“就是看看,哪怕没有任何的发现,学习一下暗室的制作有何不可?”
  李弘更不认同了,拧紧眉头地问起道:“为何要学这些东西?你是公主,还想成为工匠?”
  这凡事都讲目的,还要讲身份,李初无奈地道:“我的太子哥哥,谁跟你说作为公主来看暗室的制作就是想成为工匠了?读书读书,书中的知识难道只有教人治国平天下的?再没有其他?”
  “想要治国平天下者,难道只学一种本事?知道得更多,学得越多,只有好处不会有坏处,我们需要斤斤计较和我们的身份配还是不配?”
  反驳说来,李弘微微一顿,细细想来很有道理的,不过李弘沉吟半响道:“先生教的知识还没有完全融汇贯通。”
  李初差点被他这一句话惊得跳起来,好在生生的忍住了,李弘很是认真地看着李初,“你都融汇贯通了?”
  “谁说现在学了就得立刻融汇贯通?自然而然每一个阶段的领悟都会不一样,现在学到的就按现在能理解的读来,为什么非要按先生的要求做到?先生就没有错了?”
  “圣人都会有错,先生教的当然也有可能会有错。比起一味死读书,还如多听多看,多了解外面的世界,你是太子,作为太子更应该多想想民生,了解天下人到底想要什么,你又要给百姓和大唐带来什么。”
  李初一番说辞听起来颇有道理,李弘又一次拿眼看向李初,李初更莫名了,“哥哥又怎么了?”
  “你我一起上的课,一起读的书,为何你懂得比我多?”李弘早就有这个念头了,都是一起读的书,哪怕李治要为他们讲解也从来不会漏了哪一个,可是每一次李初好像都比他更能明白李治的教导。
  现在出来一回,外面的事李初说起来条条是道,更能教起他来,明明是一起学习的为何他不如李初?
  李初一顿地答道:“有些事我也不如兄长,尺有长,寸有所短,兄长难道非要和我争个高低?”
  李弘自然没有这个意思,连忙地道:“并非如此,只是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如你罢了。”
  不如这两个字,让李初整个人一颤,赶紧的道:“哥哥你在说笑吗?你说你不如我,你可千万别拿我和你比,不能比。”
  李弘不以为然,只是冲着李初道:“为何不能比,你我兄妹,父亲都是按一样的要求教导的,贤儿他们几个和你我不同,你我却是一样的。”
  有些事就算李治从来不说,但是区别的教导,李弘看得一清二楚,更能区分两者间的差别。
  李初当年的时候何尝不是想过这个问题,李治每次教李弘什么都会把李初拉来作陪,虽说李初一向少言多听,不过就算不说话,有些事不说出来,生在皇家的人,眼力还是有的。
  “兄长是太子,你非要和我比做什么?父亲是说过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叫我一定要助哥哥一臂之力,哥哥知道吗?”李初想到今天出门的时候李治避开李弘说的一些事,那可是有言在先。
  宣太后这会儿在群里@起李初:“得亏你不是男的,你要是男的,你面前的这位太子更得觉得你是一个大威胁,你的日子更难过。”
  都被@了,哪怕还和李弘说着话,想着如何安他的心,也看了一眼群里的信息,不得不说宣太后说得太对。
  吕太后:“不用管,你要是想安抚一下就安抚,不想理他就不用理。自己没用还怪别人太出色。”
  萧太后:“说得对,你自己学得好,样样都出彩,就因为他没用,学得不好就要你把自己的真本事藏起来,要说你也藏得不错了,要是他还不依不饶的闹,翻脸。”
  李初:“翻哪门子的脸,这是太子,是我亲哥,我还想在大唐混下去吗?跟太子翻脸?”
  萧太后:“太子嘛,自来太子有几个能顺利当上皇帝的,你用不着怕他,要是他敢让你不好过,怼死他。”
  ……虽然话说得没错,理确实是那么回事,李初可不是想来怼人的,因此:“你们都安份点,别来挑拨离间,兄妹间感情最禁不起人挑拨了。”
  得,明白李初的意思了吧,她想和李弘当着相亲相爱的兄妹,并不想相杀!
  萧太后哪怕很想说明有些感情不是单方面的坚持会有用的,想想自己都已经被踢过一次,她的这张嘴总说着各种不好听的话,恰恰都是李初不乐意听的话,要是大事没问题,关乎情感的问题就由不得她多说了。
  李初问完后李弘一声轻叹,“父亲已经看出来了。”
  ……明明提起李治是想用安慰李弘来着,在李治的心里李弘是太子,未来的大唐皇帝继承人,更是李治一手培养起来的继续人。
  有所长亦有所短,这些事都是可以让人互补的,作为帝王本来就不需要样样都比人强,只要大方向没有问题即可,有什么问题?
  “哥哥你看父亲如何?”为免李弘钻牛角尖,李初得继续的开解人,提起李治不过是想问问在李弘的心里认为李治是位怎么样的人。
  李弘想了想道:“父亲是位合格的皇帝。”
  李初道:“哥哥以为一个合格的皇帝要怎么才能做到?”
  这个问题还是有些难度的,李弘沉吟半响,李初道:“我听父亲这些年的讲解理解为,作为一个帝王,不需要样样都精,但需要有能容人的大度,能辨能真假是非,懂得把握分寸,不管是臣子还是百姓,都要让他们记住这个所谓的分寸。”
  此言令人一顿,李弘等着李初继续的说下去,李初不负他所望,继续地道:“父亲不会的,不懂的事太多,那些有本事,或是能力出众的人还不是心甘情愿的为他效力?作为帝王,不需要懂得太多,只要有远见,有胆识,看得比别人更长远,善于发现问题足以。”
  李弘顿了半响,怕是没想到有一天会让李初这样的总结李治的教导吧?
  “哥哥要是不相信可以回去问父亲,我相信父亲一定会这样的回答你的。”李初看出李弘的不确定,赶紧的补上一句,让李弘要是不相信的话就回去问李治好了。
  宣太后:“李治要是听到这些问题一定要怄死。”
  萧太后:“知道问题还是群主让这位太子回去问的会更怄!”
  李初这个时候顾不上她们,她得想办法安抚好眼前的太子殿下,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少年,没准就要开始叛逆期了。
  要是一个不小心把人刺激大发,到时候吃亏受罪的只是他们自己人,所以思来想去一定要开解。
  本来嘛,太子和皇帝的想法很多时候就得同步,哪有怕臣子太能干,生怕被抢尽风头的?
  风头这种东西皇帝不需要,实际才是皇帝需要的。
  李弘看了李初一副我肯定没有说错的神情,李弘又不是没有脑子的人,有脑子会想就能懂得李初说得一点都没有错。
  “还要看吗?”说话的时候走过一间一间的密室,看起来每一间房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摆设一样的布局,李弘停下来倒是不想再走下去了,同样的房间看得让他甚是不舒服,明明他这一路都和李初在说话,依然觉得不舒服。
  “德宝公公,我看这些房间都是一模一样的,而且给人的感觉很不适。”李初没有回答李弘的话,倒是问起德宝来,想知道德宝的感觉和她是不是一样的?
  德宝其实发现得比李初还要早,不过因为李弘和李初在说着话,一直没有作声,没有提醒,现在李初问出口来,德宝拧着眉头道:“是!”
  李初道:“我觉得不对劲,你也觉得不对劲,该如何?”
  术业有专攻,李初能看出不妥,怎么样的找出这种不妥,得请专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