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不能打完之后才知道,安定公主总不会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吧。”契丹使臣知道李初打的什么主意,但是并不上当,反而劝的李初一声,甚至带着几分淫意地调笑道:“公主放心,我一定会怜惜公主的,所以公主就算输给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显然,他也清楚自己方才对李初表现出来的意图让李初不悦,所以李初才会在第一时间就对人下的战书表示欢迎。
一个人最不喜欢什么,也就最能让他心神不宁,眼前的这位契丹使臣也很懂得心理战术。
“是吗?可惜你没有这个机会。”李初很清楚,契丹使臣想要让自己动怒,但是,这两句话还真不能让李初动怒。甚至在这个时候,李初的手折断了契丹使臣的手。
契丹使臣没有料到自己想要刺激李初,想让李初心神不宁没成,更像是激怒李初,所以李初出手越发的不客气。
“阁下,这才刚刚开始,你可要撑住。”契丹使臣确实有些本事,但是李初既然打算打得人永远记住这个教训,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先是折断契丹使臣的手,接着一拳打在契丹使臣的胸口,打的契丹使臣口吐鲜血。
之后从后一脚压下契丹使臣的背,又是让契丹使臣再次吐出一口血来。
“阁下认输了吗?”李初看着这样的契丹使臣,终于问出这一句话。
其他的契丹使臣在看到自家的头头竟然被李初打成这个德性,早就心急如焚,恨不得冲上去拦住李初,希望李初可以手下留情。
只是他们不管再怎么想,也绝不可能拦得下李初。
“公主殿下大可以杀了我。”所谓士可杀不可辱,眼前的契丹使臣也知道自己不是李初的对手了,但是绝对不能认输。
宁可死在李初的手里,也绝不能认这个他成为一个太监,丢尽契丹的脸面。
“阁下怕是忘记一件事情,虽然你我有言在先,一番比试各有赌注。可是你总是使臣,我大周□□,泱泱大邦,自然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更别说阁下是来待见我大周皇帝的人。若是杀了你,那不是让天下各国的人都觉得我大周太过凶残血腥?从今往后还有谁敢再来我大周上贡。”李初看着分明没有办法再和李初过招的契丹使臣,把契丹使臣打的主意全都说出来。
自然连同李初的立场,以及大周的立场也都说的一清二楚,让眼前的人能够明白一个道理。
“可是我若不肯认输。安定公主又打算怎么办?”很显然,契丹使臣就有这个打算。
“没有关系,我们总会分出一个胜负来的,你就算现在不认,早晚也会认。今日你有伤在身,我不会趁人之危,不过接下来每日我都会同阁下讨教,更会让大周最好的太医为阁下看病,从现在开始,阁下在没有和我分出胜负之前,自然也是不可以离开大周的。在大周的地盘里,我有的是时间和阁下耗着。”
想死还不容易,李初哪能让眼前的这个人那么轻而易举的死去?
想要折辱李初,李初若不讨回这份公道,她自己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契丹使臣怎么都想不到李初竟然会如此咄咄逼人,原以为最多不过是一死,一死百了,纵然丢了契丹的颜面,以死谢罪,也对得起契丹的王。
可惜了契丹使臣达的如意好算盘,李初却不会顺着他的算盘行事。
两国之间代表对方国家的比试,一个输一个赢总是要分出来的,想要折辱李初在前的人,现在也必须承受自己挑起的恶果。
“安定公主果然非同常人。”虽然这句话契丹使臣曾经听无数人提及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在心上,今时今日听到李初一番话语,和李初过招也败在李初的手里,契丹使臣却不得不承认这一句。
“阁下不必称赞于我,因为不管你怎么夸我,结果都是一样。”李初神情坚定地望着眼前的契丹使臣。
“你除非打赢我,否则只能认输,想死没有那么容易。”李初是个打定主意就绝对不会轻易改变的人,眼前的这个人想要折辱于她,李初就得十倍百倍的还回去。
契丹使臣咳了一口血,着实没有想到有一天他竟然会败给一个女人,咽不下这口气,想到李初的宣告,契丹使臣并不认为李初在开玩笑。
“安定公主一如安定公主所说,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只是一场比试罢了,公主何必咄咄逼人?”总算有其他的契丹使臣开口为这位说话了,三十来岁长得算是相貌出众的人,看着李初明显的不悦。
心里憋着火,完全没撒出来的李初等的就是有人冒出头来。
“你是用什么身份让我大度?”李初风轻云淡的回了一句,让人辨不清她的喜怒。
“我也是契丹的使臣,他是正使,我是副使。”这位契丹的副使终于介绍一下自己。
李初转过头轻蔑地道:“那么你愿意代他认输吗?承担他与我比试的后果。”
契丹副使连半分都不曾犹豫地道:“自然不能。”
“你不能,那么你有什么资格来劝我大度?可别忘了我和他之间的比试,输赢的后果都是说好的。一开始你没有阻拦我们之间比武,也没有阻止我们相互之间定下输赢要履行的后果,怎么现在你的人明显居于下风,你却劝我大度。如果你能代这位正使履行败于我之手的后果,那也就罢了,我愿意听你的话。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偏偏却劝人大度。没听过一句话吗?劝人大度,天打雷劈。”
李初最是不喜欢的就是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戏看的挺好的,只要是对自己有利,自然什么阻止的话都不说,反之,一发现自己居下风,就想劝人大度,大度你妹?
“泱泱大国难道就如此粗鲁吗?”谁也没有想到,李初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连天打雷劈都出来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契丹副使想给李初扣帽子。
“我听你的意思,泱泱大国,就应该是你们欺辱到我们头上,我们占了上风就应该大发慈悲的放过你们,然后你们回去修养生息,等什么时候你们发觉自己能够打赢我们了,再一次进犯。我们要是再赢,依然得因为我们是大国,所以又得放过你们。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个泱泱大国不当也罢。”李初可不是一个爱好虚名的人,比起所谓的虚名来,李初更讲究实际。
契丹副使眼看说不过李初,转头追问武媚娘道:“大周皇帝陛下,难道你就这样看着你的女儿折辱我们?”
武媚娘方才都说过把事情交给李初来办,李初办得挺好的,看起来完全不需要武媚娘多管,没想到有人非要把武媚娘拉出来。
微不可察的一叹,武媚娘道:“你们想折辱朕的女儿,难道还想让朕帮着你们不成?”
从一开始是谁先挑事的?又是谁敢出言不逊,当着大周朝上上下下的人对李初出言不逊,想让李初没脸?
做这种事情的时候,他们可没有想起来武媚娘这个大周的皇帝。现在居于下风,对付不了李初,也说不过李初,所以就想让武媚娘出面帮助他们,这是当武媚娘是个傻子不成。
“大周皇帝陛下。”万万没有想到,武媚娘连想都不想立刻就站在李初那一边。
可这不是应该的吗?当皇帝的人,像李初这样冲锋陷阵,跑在前面,要是皇帝在背后连支持都不支持一下李初,那成什么样子了?
“我大周还有一句话你们更应该明白。一言九鼎。”武媚娘本来也算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背信弃义的人。
正是因为如此,此时此刻的契丹分明输了,不认这个输,不认都不行。
“安定,你和这位使臣过招,一定要记得手下留情,切不可伤了人的性命。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算坏了两国的盟约,毕竟这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切磋。总不会契丹的其他使臣不承认这件事情吧。或者你们还想回去和你们的契丹王说说今天究竟是怎么回事?”武媚娘甚至把契丹的其他使臣可能有的想法都道破,迫不及待的想要看戏,算是怎么回事?
李初作揖应下道:“是!”
武媚娘看着契丹的使臣,“先前契丹使臣笑话我大周无人,将来,你们胆敢再次进犯,朕会让安定亲自领兵出征。安定究竟有没有本事,大周有没有人,总是应该让你们看看,看好之后再下定论。”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就是一步不退,一步不让。契丹使臣,必须要给大周一个交代。
“阁下是打算速战速决还是?”武媚娘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李初也就不客气的再次追问起契丹使臣。
拖字诀在李初这里是行不通的。所以想想办法怎么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给大周一个交代。
契丹使臣面如死灰,却是他不自量力的,非要招惹李初,因李初的美貌而动心,更想折辱于大周,也折辱于李初,许他们做还不许人反击吗?现在就要让他们自食恶果。
“我输了,愿赌服输,不劳安定公主亲自动手,我自己来。”事至于此,契丹使臣不可能再保留得住自己的颜面,因为李初不会允许,武媚娘同样的不会。
要么等着李初慢慢的和他们磨,磨到他们再也没有耐心,要么就自己干脆利落的认个输,由自己解决事情。
契丹使臣一咬牙,忽然从身边的侍卫腰中抽出一把刀,往身下一砍。
契丹使臣咬住唇没有发出一丁点声音,李初拍掌叫好,“不错,愿赌服输,而且果断绝决,阁下如果能熬得过这一劫,将来必然会另有成就。”
“如果你们契丹没有带什么神医,我们大周最不缺的就是好大夫。是否需要?”李初就是一个医术高明的人,但是却不想为眼前的人医治,这样的人,自食其果,李初就算赞赏他的果断,不代表愿意救他。
“就不劳安定公主操心了。”亲自动手砍下自己的命根子,契丹使臣脸上火辣辣的尽是羞愧。但是真切的痛楚让他浑身冒着冷汗,声音颤抖的拒绝李初的好意。
“大周皇帝陛下,外臣告退。”都到这个份上了,还能记得和武媚娘说告退,其他的契丹使臣也早就涌过来扶住他。
契丹丢了这么大的面子,哪里还想留在宴会之上,遭受别人的白眼?
“退下吧,诸位好生歇息。”武媚娘眼看李初为大周争回颜面,连血都见了,也没想过要留下眼前的这些契丹使臣,想走就赶紧走吧。
契丹使臣全都一并退下去,很快内侍上来将血迹清理干净。
李初出尽风头,却在回座时好像不经意地扫过东突厥和吐蕃。
太平日子过久了,总是有人想要挑事儿,看着大周这块大肥肉,每一个都想伸手。
想伸手不是不可以,只要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担得起后果,李初愿意奉陪到底。
感受到李初扫过来的目光,东突厥的使臣也好,吐蕃的使臣也罢,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果然,他们的心思李初猜到了。
“愿我大周与各邦相安无事,永结盟约。”也不知道武媚娘是有意或是无意的,忽然端起酒饮这一杯。
“愿我大周与各邦相安无事,永结盟约。”李初何尝不是配合的端起酒杯,重申武媚娘方才的那句话。
有什么不好的,各国相安无事,不曾进犯,好好治理自己的国家,想要让自己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只想着从别国的百姓手里抢到他们的好东西占为己有,而是富民强国。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么多年来大周于两国之间并无战事,也希望往后也不会有。否则,犯一次,让你们国家元气大伤,再有第二次,当举国而灭之。”武媚娘站起来敬酒,所有人也跟着站起来,武媚娘又说出这样的一番话,眼中尽是笑意,可是听在那些使臣的耳朵里,却是绝对的警告。
如今的大周究竟怎么样,武媚娘心里有数,如果这些人想要在这个时候兴兵作乱,武媚娘绝对会奉陪到底。
“诸位一起共饮。”武媚娘的眼中尽是笑意,让这些人全都举起杯来,大家一起共饮一杯。
他国的使臣面对这样强势却又好像很亲和的武媚娘,连拒绝的话都不敢说出口,连忙端起酒杯随着这大周的君臣一道饮尽杯中的酒。
有了李初这样震慑。其他各国的使臣全都安安份份的奉承着武媚娘,也奉承着大周上上下下。
契丹这些年来声势浩大,毕竟接二连三的进犯大周,很多人都以为契丹会成为大周的另一个劲敌,但是,这么多年来,虽然契丹占了不少便宜,并不意味着大周上上下下都是好对付的。
先前对付契丹的人都是大周的跳梁小丑,真正会打仗的人尚未出手,如果所有人都要以此判断大周没有人才了,那么就会如同契丹一样,在李初这里吃尽苦头,失尽颜面。
一场宴会能够让各国的使臣看明白的东西不少,其实李初能够选择这些使臣前来拜见武媚娘,何尝不是就想借这个机会震慑这些人。
外邦的不安定有时候也会影响国中的安宁,李初接下来并没有时间去管对外的战事,所以就得震慑住各国的人,在他没有完全安定内部的情况下,绝对不会成为影响李初的势力。
东突厥也好,吐蕃也罢,安静了好些年,休养生息好些年,看到了大周如今存在太多不安定的因素,所以这些人就想动手,就想要步步紧逼。
能够从中占得好处对他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纵然不能,如果能让大周变得动乱不堪,那对他们也是好事。
李初不仅要借他国使臣前来朝拜武媚娘的事情解除禁足令出来,也是想要震慑这些他国之人。
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们,李初还在!不管是身为大唐的公主,或是大周的公主,李初依然还是李初。
如果他们可以安安分分两国结盟,有好处大家一起分,能够帮助到他们的事情,李初也会竭尽全力的帮助他们。
但是如果他们选择和李初站在对立面,想要趁机从李初的手里得到一些李初并不愿意给他们的东西。后果,这些人可就要想清楚。
宴会直到月上中天才终结,李初没有饮下多少酒,虽然李初看起来依然无害,但是方才李初怎么打的契丹使臣大家全都看在眼里,再也不会觉得李初像自己看起来的那么温柔。
“公主这个忙,下臣帮的如何?”宴散了,武敏之一身的酒气,走到李初的身边时,询问李初。
李初点了点头,“不错。”
“然后再有什么事情,公主只管说。”武敏之看起来喝的醉醺醺的,毕竟一身的酒气,远远的李初就能够闻到。
但是这算是他们成为宰相后第一次合作达成一件事情,武敏之觉得和李初合作真的很不错,往后可以继续。
“武承嗣不在,还有一个武三思。”李初走在出宫的道路上,武敏之这样忽然走过来跟在李初的身后,伺候他们的人远远的跟在身后并不靠近。显然清楚这两位是有事情要说。李初提起武三思。
武敏之挥挥手道:“他并不是公主殿下的对手。公主唯一真正的对手是陛下,可是公主做好准备了吗?确定一定要和陛下抗衡?”
李初脚步未停,反而问起武敏之道:“这个问题应该是我问你,你想好了吗?毕竟这条路可不好走。”
话音落下,引得武敏之哈哈大笑,“公主让我想了很多年,如果还没有做好决定,我又怎么会出现在公主的面前,和公主这样对立站着。更不会帮公主这个忙。”
几年前,两人一道夜游洛阳城,更是在花船上喝了一宿的酒。
有些事他们其实说开了,也都做好了决定,现在只不过是想要再次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