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拖下去立刻行刑。”然而武媚娘却没有因为武承嗣的求情而放过武承嗣,反而大声呵斥,让人将武承嗣拖下去马上杖责,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为武承嗣求情。
  别说姓武的人要处置武承嗣了,其他人可都是李氏宗亲的铁杆粉丝,武承嗣这些日子蹦跶的那么厉害,一心一意想要成为武媚娘的太子,这些人全都怀恨在心,恨不得找个机会把武承嗣拉下马。
  只是没想到他们尚未找到解决武承嗣的办法,李初一个被关禁闭的人竟然一句话就把武承嗣解决。
  从李初让曲和来见武媚娘传的话可以看出来,武承嗣也是色胆包天,竟然敢连李初都冒犯。果然是不知死活,那么李初绝没有放过他的道理,没长脑子的人,往后就应该好好的呆着。
  “看到朕处罚武承嗣,你们很高兴?”武媚娘也是满肚子的邪火,武承嗣之所以能够进入李初的公主府就是因为武媚娘特意吩咐的。
  否则谁人往公主府去都被拦下,不能踏入公主府,就凭武承嗣又怎么可能有那样的本事让这些羽林军听他的。
  可是武媚娘之所以放武承嗣进去,就是想听听李初现在对武家究竟是何想法。没想到这一切竟然被武承嗣亲手给毁了。
  色胆包天的东西连李初都敢打起主意来,李初是武承嗣能打主意的人吗?
  一眼看到武敏之露出的笑容,武媚娘毫不迟疑的选择迁怒了。
  “陛下,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陛下英明。”武敏之虽然在笑武承嗣不自量力,但是万万不会在武媚娘明显气头上的时候冒犯武媚娘。
  一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是在提醒武媚娘惩罚一个武承嗣,却都是武承嗣自找的,武媚娘如果非要把事情往他的头上扣,那就不太好。
  武媚娘所有的怒火在这一句之后,理智回笼,武承嗣这个人已经由武媚娘亲自动手解决,要是武媚娘现在再把火发到武敏之的头上,那么事情就如那些忠于李氏的人所愿,武家的人,是由武媚娘亲自断自己的臂膀。
  “陛下。安定公主已被囚|禁府中多日,长此以往,军校诸事该由何人执掌?”狄仁杰虽然知道武媚娘这个时候很生气,然而难得的机会或许可以让李初出来,狄仁杰不愿意放过。就算武媚娘不希望李初重新再回朝堂,但是军校的事情非同寻常,武媚娘不希望任何人插手,只相信李初,军校就得让李初再继续的管着,否则要出大乱子。
  可是没有想到武媚娘听到军校两个字,反而一脸无所谓的道:“别的地方或许都不能缺了安定,独独军校,就算安定不在也出不了什么乱子。你就只管放心。”
  其实很多人对于军校都是充满好奇。毕竟这样一个不拘男|女的学校,从李初请来的老师可以看出能文能武,朝中那些致仕的重臣都不在少数。
  那么一群曾经位高权重,现在因为年纪大了不宜再参与朝事的人。要是由他们培养出一群学生来,但凡这些学生学到他们半点的本事,将来都会是受用无穷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开始想要进入军校打听军校的情况,可是他们错过了最好的机会,现在的军校正可为水泼不进,针扎不入。
  军校和太学不一样,军校完全就是李初和武媚娘一手创办的。也就是说,军校的所有事情都不经过朝廷,完全有这一对母女掌控。
  天下人都懂得一个道理,一个国家想要安定,必须要有人才,只有人才辈出,才能保证这个国家源源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也能保证这个国家的活力。
  狄仁杰本以为军校的事情武媚娘既然交给李初来做,定然也是希望李初能够办好的。一天两天的没有人管军校的事也就罢了,若是长此以往,难道武媚娘打算另择旁人取代李初吗?
  所以在这个时候的狄仁杰提醒武媚娘,就是希望武媚娘可以借此机会把李初放出来,却没有想到武媚娘一脸笃定,就算没有李初的军校,也定然不会出半点岔子。
  这样透露出来的信息让狄仁杰不由深思。
  “军校的事情就不用你们操心,朕会安排妥当。另外,安定关在府里没有朕的旨意,依然不许任何人探望。”武媚娘最后更是重申自己的决定,就算到现在,依然不打算把李初放出来。
  狄仁杰再也忍不住抬起头看了武媚娘一眼,现在武媚娘真的让人看不透。对于李初武媚娘究竟是什么想法?
  分明,狄仁杰已经出言试探,给了武媚娘另一个可能。武媚娘让人看不出来究竟是动心还是没有。
  暗暗吸一口气,狄仁杰让自己冷静下来,一定要保持冷静,越是关键的关头,越是不能着急。
  “说来安定被我关在府里这些日子,好像并没有人为安定求情。”武媚娘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提起这件事情,分明武媚娘已经许了李初可以像亲王一样开府收幕僚,偏偏到现在为止,李初的公主府下竟然连一个有名的人才都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武媚娘一直都怀疑李初究竟是不是有心争夺地位的,难道她就不知道人才的重要吗?
  只有人才在手,占据朝中重要的位置,李初才有机会和天下人争这个皇位。
  怎么样一步一步成为帝王的武媚娘很清楚人才的重要性,而且李初被关在府中,武媚娘不许她出府门一步,也不许任何人进去探望她,这件事虽然看得出来不少人心急,竟然没有一个人为李初求情。
  “臣等问过陛下为何将安定公主关在府中。是陛下自己说的,这是陛下和安定公主母女之间的事情,我们这些当成子的不宜插手。”狄仁杰打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对这件事表示出怀疑,也正是因为如此询问过武媚娘,武媚娘的答案让狄仁杰一时之间都不知如何是好。
  既然连狄仁杰都没有轻易开口为李初求情,其他人如同李氏宗亲早就知道李初并不喜欢他们过多的插手朝中的诸多事宜。
  李初给李氏宗亲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们不要给自己惹麻烦,自然在李初没有开口让他们动手之前也希望他们可以保持不动。
  正是因为如此,搞得所有人都没有一个出面为李初求情,希望武媚娘把李初放出来的。
  “是啊,朕和你们说过的话,你们能够放在心上,朕就满意了。”与人相斗,最考验的就是耐性,谁若先沉不住气,谁就输了。
  不得不说李初沉得住气,连带着她身边的人一个个也稳的住。
  唯一一个想去看望李初的李末,那也仅仅是想去看看李初罢了,并没有因此而同武媚娘提出任何的要求来。
  狄仁杰等人听着武媚娘的话连连应是,其实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也不想和武媚娘对上,毕竟他们自问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和武媚娘对上全身而退。
  “还有其他的事?”武媚娘被武承嗣气得不轻,但是武承嗣现在已经被她亲自下令惩罚。在外面挨着板子暂时是不会出现在武媚娘的面前的,武媚娘想要先说正事。
  “陛下,这是几国上呈的国书。都说想亲自拜见陛下,希望陛下可以召见。”武敏之在这个时候送上来几份奏折,武媚娘最想要的是什么,其实朝臣们全都一清二楚,不过就是希望天下人乃至于各邦全都认同武媚娘的成就,她是不逊于高宗和太宗的皇帝。
  “既然他们想来,就让鸿胪寺安排。选一个黄道吉日,朕在宫中设宴,让他们全都一道进宫。”武媚娘倒是大方,这些年,想到李初和他国贸易的往来所赚的利益,这倒也是一个好机会。
  不得不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武媚娘和李初母女多年也不由染了李初的爱财之气。
  “臣遵旨。”武敏之二话不说的应下,保证一定会让鸿胪寺把这件事办的妥妥当当。
  “没什么事就退下吧,朕有些乏了。”武媚娘一挥衣袖,转身就往内殿去,一干朝臣连连恭送。
  武媚娘走得干脆,不过武敏之送上来的各国的所谓国书,狄仁杰道:“魏王何时收到的这些国书?”
  “都是安定公主送给我的。”武敏之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在这个时候提起了李初。狄仁杰面带诧异的看向武敏之,怎么也想不明白李初和武敏之之间有什么样的往来?
  各国往来于大周的国书怎么会在李初的手里?又怎么会让李初交送到武敏之的手里?
  太多的疑问让狄仁杰很想弄个明白,可是武敏之已经大步流星的往外走,再看到被打得趴在地上动弹不得的武承嗣时,武敏之没能忍住的走了过去,在武承嗣的旁边轻声询问,“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怎么还是只长年纪不长脑子?也不想想安定公主是什么人,一般人谁能从她手里站的半分便宜?而你更是连一般人都不如。”
  对于武承嗣的轻蔑武敏之从来没有半分掩饰的意思,武承嗣先在李初那里挨了一顿打,接着又在武媚娘这里被人打了一顿,半条命都没了,再被武敏之这么一气,抬起头就想唾武敏之一口,武敏之已经站了起来。
  “放心,你要是活着,将来总有机会看到我和安定公主相争相斗的时候,前提是你得活的下来。”不是武敏之咒武承嗣,就武承嗣现在的情况分明就是撑不住的样子。
  而且通过这件事,武承嗣肯定能明白自己绝对当不成太子,这样的打击对武承嗣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武敏之,你给我等着。”武承嗣情况确实不好,这都开始翻白眼了。走过来的几位宰相们听到武敏之同武承嗣说的话,一个个都当做没听见。
  别说李家和武家的事早就已经牵扯不清了,他们武家内部的事,什么兄弟不和,相争相斗的,都与他们这些宰相无关。
  “好,我给你等着。”从前的时候,武敏之就不把武承嗣放在眼里,如今更是不会。
  抬起脚潇洒的离去。怎么看武敏之的背影都透着一股意气风发,武承嗣想到武媚娘对武敏之的看重,又想到自己今天受到的待遇。
  被李初打了一顿,公道没能讨回来,再挨了武媚娘一顿板子……气不禁涌上心头,吐出一口血来,惊得他身边的人大声地叫唤道:“王爷,王爷你撑住。”
  走远的武敏之能听到此话,却是一声嗤笑,撑住?武承嗣要是能撑得过来,武敏之都要高看他一眼。
  不出武敏之所料,武承嗣被抬回府中的时候已是奄奄一息,请了宫中的太医前去查看,什么重伤,什么气急攻心,总之情况万分紧急,武承嗣病了,缠绵病榻,不到半个月,一命呜呼。
  他这一死,好些人都大声叫好,毕竟武承嗣这么多年来仗势欺人,没少欺压百姓,就是身为朝廷命官,也没少挨他的欺负。这样的祸害死一个少一个,多了去的人巴不得他早点死。
  很显然虽然武媚娘对于武承嗣心生不满也气愤,武承嗣竟然敢对李初起那样的心思,气头上的武媚娘确实想要武承嗣去死,但是武承嗣真的死了,武媚娘也让人将他风光大葬,算是给武家留点颜面。
  一个武承嗣的死去,对于朝廷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最要紧的还是为了欢迎各国的使臣前来,武媚娘在刚建好的明堂之上召见这些他国来人,既想彰显大国的风华,也想让那些人睁大眼睛好好的看看他们大周人杰地灵,无论是文治武功,样样都是最出色的。
  既然要宴请他国的使臣,朝中的重臣,皇亲贵族都要出席,也正是因为如此,被禁足许久的李初终于被武媚娘放出来。
  “姐姐。”武轮和李末在看到李初的那一刻,非常高兴的迎上去。“终于可以见到姐姐啦,我还在想母皇要把姐姐关到什么时候。”
  “有些戏陛下想看,自然就不想让我出来搅和。可是现在戏唱不下去,再关着我可就不好了。”李初话说的意味深长,其中所指的意思武轮和李末一知半解,李初心里有数,能和武媚娘斗得旗鼓相当,他们就别乱掺和。
  “若是姐姐有用的到我的地方,姐姐只管开口。”李末握住李初的手,神情真挚的告诉李初。
  从前的时候,李末并不知道李初的心思,不管是当哥哥的还是当姐姐的,都不约而同地瞒着这个没有像他们一样被卷入朝事之中的李末。
  所以也想着能够一直保持着,不让李末知道太多。
  可是李末怎么说也是在皇宫里长大的人,见多了风起云涌,也见多了各种阴谋诡计。
  一个聪明人很能从蛛丝马迹中看出端倪来。李末就是看出那些情况,由此而生了怀疑。
  从前李末不知道,所以从来没有问过,李初也不会主动和李末说起,但是既然李末问了李初有什么心思,李初也会同李末说个一清二楚。
  李初曾经也在想,李末一旦知道了自己的心思会是什么样的反应,但是这样表示支持李初的做法。李初听得心中一暖。
  “好!若是有一天要末儿帮忙,我一定告诉末儿。”李初从来不小看任何人,也包括眼前的李末,虽然李末从来没有掺和过朝中的诸多事情,可是李末也有自己的手段,有一天,李初完全有可能需要李末的帮忙。
  “姐姐,不要忘了我。”相比起李末来,或许武轮能帮的忙更多。但是武轮和李末一比自由也就更少。
  “行,我知道你们的心意,要是有一天真要你们帮忙,我会和你们开口的。”李初伸手拍拍他们的肩膀,保证自己如果将来真的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定然会开口的。
  姐弟三人算是达成了共识。不用说,他们都是支持李初的。
  李初心里暖暖的,萧太后:“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武皇。”
  吕太后:“所以古往今来只有这样的一个女皇帝。”
  萧太后:“群主,请证明给吕姐姐看,你也可以。”
  眼前的李初正为着皇帝的位置而奋斗,没有到最后都不能证明李初做不到。萧太后很希望李初能够做到。
  李初没有回应太后们,事情不是靠说话就可以解决的,做到了,比说再多的话都重要。
  不说李末和武轮见到李初很高兴,其实满朝的臣子在看到李初的时候,不少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怎么的,看到李初就好像看到了主心骨,让他们脊梁都不由得挺直了,好像李初在,一切都能安好。
  “皇嗣,两位公主,陛下有请。”代承在这个时候亲自来请李初他们姐弟,一道让他们三个过去,好吧,不去都不行。
  武轮是一个妃子都不带进宫,只有几个孩子的,李末和薛绍一道来,也带着三个儿子一起,大人说话的时候,小孩子都安安生生的待在旁边不敢做声。
  好不容易大人终于说完了话,还以为能够和李初这位姑母或是姨母好好的打个招呼什么的,没想到武媚娘那里竟然派人让他们过去。
  “只让我们三位过去?”李初听到点名的意思多嘴问上一句。
  “是,陛下只让皇嗣和两位公主过去。”代承重申,言外之意是不想让其他人去呗,也好。
  “挺好的,那我们三个过去就好,孩子们自己玩去。”去见武媚娘又不是什么好事,日常在武媚娘的眼前晃悠,谁知道哪个孩子忽然之间就惹了武媚娘不高兴。
  李初都开口了,李末和武轮也是同样这么觉得。交代完孩子们一定要安生的玩,不要去招惹是非,然后就随代承一道前去见武媚娘。
  武媚娘正在准备出来,李初三人到的时候,一眼就看到武媚娘的身边多了一个眼生的人,虽然只是一眼看过去,不难看出那人的相貌十分的出众,而且十分恭顺的跟在武媚娘的身后,扶着武媚娘走出来。
  “陛下,母皇。”三人都见礼,李初唤着一声陛下,扫过武媚娘身边的人,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