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够帮武媚娘达到稳固政权目的的事情,武媚娘绝对不会拒绝。
“公主,狄仁杰狄大人求见。”李初忙着回屋写下奏折送到武媚娘面前,没想到竟然听到通传狄仁杰来了,只能见完狄仁杰后再说。。
“有请。”狄仁杰如今已经是宰相之一,这个时候来见李初定然是有事。
慈心连忙去请狄仁杰进来,李初坐于正座,见狄仁杰走进来,一晃眼发觉,狄仁杰竟然有白头发。
注意到狄仁杰鬓间的白发李初微微一怔,狄仁杰见礼,“长公主。”
“狄大人在我这里就不需要多礼,请坐。”有请狄仁杰坐下,同时也注意狄仁杰的神情,李初困惑问道:“狄大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只是想想朝中上下的事。我却不知狄大人为何而来。”
“自然是为酷吏之事。长公主要晾,不过是想看看太后还有群臣都是什么反应。但是过犹不及,请公主早早定夺。”只怕狄仁杰那里出了事情,所以才会不顾避嫌的赶来,催促李初尽快审查。
“狄大人不愿意告诉我究竟出什么事?”李初思来想去,还是问上一问。
狄仁杰面露为难,最终轻轻一叹,“太后是想再进一步。”
完全就是好像刚刚发现这一件事的模样,李初并不避讳的询问,“狄大人如今才明白?”
此言落下惊得狄仁杰猛然抬起头,带着几分不可置信的询问,“难道公主早就知道?”
“不错,我确实早就知道。”李初一眨不眨的盯着狄仁杰回答,随后语气带着讽刺的道:“若不是太后,早有此心,怎么会步步为营?这个天下间能够掣肘太后的人只有我父亲,可是我父亲一去,这个天下就只能是太后的。”
狄仁杰张嘴想要劝说李初什么,可是李初摇摇头,“狄大人心里比我更清楚,什么叫做祸从口出,你要谨言慎行,我一样要。”
就是不想让狄仁杰把他现在想说的话说出口,这话只要说出来,不仅是狄仁杰大祸临头,李初也讨不了好。
在武媚娘的心里,天下她势在必得,任何人都拦不住她。
别看现在所谓的酷吏被关入御史台的大牢中,并不代表武媚娘手里的人就只是这么一些,对于朝中重臣的掌控,还有李初这里都不会放松的。
换做是李初,也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放松对于洛阳的掌控,臣子们也都一样。
虽然情急之下想要说出口一番话,狄仁杰听到李初提醒汗淋如雨,也一下子反应过来,话是不能说出口的,就算这里是公主府,李初不会把狄仁杰的话传到武媚娘的耳朵里,并不代表公主府内没有武媚娘的人。
就算李初是武媚娘最宠爱的女儿,并不代表李初就能够得到武媚娘全然的信任。自然狄仁杰这位重臣,宰相也不会是那例外。
“公主提醒的是,老臣一时失态,还请公主勿怪。”李初说的都是实在话,狄仁杰怎么可能不当回事。心里翻江倒海,想要和李初说的话,不能说出口,又该如何是好。
“狄大人,事至于此,何不顺势而为?总归这天下将来还是大唐的。只不过太后代掌。”不让狄仁杰把心中的话说出来,李初也只能从侧面提醒狄仁杰放宽心,不必要为这种明知不可改的事情而豁出性命去,反正将来这个天下总会是李家的。
“可是李氏宗亲?”最最让狄仁杰挂心的是李家的人,他们能够接受武媚娘夺取李唐的江山自立为帝?
李初很肯定的告诉狄仁杰,“一切有我,我是不会让太后有任何机会抓住他们的把柄,将他们除之而后快。”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有很多,不仅是因为李初掌控整个李氏宗亲,同样也显露出对李氏宗亲的庇护,只要你是李氏的人,不做出谋反之类的事,武媚娘就算想抓他们的把柄都绝不可能。
狄仁杰站起来郑重朝李初作揖,“一切有劳公主,请公主保重,千万不要可太后正面对抗。”
说来李初和狄仁杰相识多年,从前李初和武媚娘的关系怎么样,狄仁杰能够从李初的话语中听出来。如今自然也能明白,李初和武媚娘的关系只怕已经破裂。
毕竟李初一口一口都是太后,对于像他们这样的聪明人,李初再不唤母亲就已经足够说明一切。
李初显然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神情一下子冷下来,最后放缓语气地道:“这件事我知道怎么做,还请狄大人不要插手。”
狄仁杰能够劝告一声,却不能插手。有些事狄仁杰,不是没有猜测,只是话没有说出来,不说自知,也就说不出劝李初和武媚娘定要和睦相处的话来。
“公主聪慧。心怀天下,又能庇护李氏宗亲,不令他们成为太后震慑天下之踏脚石。公主辛苦。”有些称呼唤久了,不自觉的时候总是唤回来。狄仁杰很清楚要不是有李初,就武媚娘眼下想要再进一步的模样,定然不会放过李氏宗亲的人。
无论李氏宗亲的人是不是想谋反,是不是想要和武媚娘成为敌人,武媚娘的第一反应都是怎么样千方百计的除掉这些人。
“这是我答应过父亲会做到的事,所以狄大人不用谢我。”这分明是李家自己的事,倒是让狄仁杰诸多操心,现在还让狄仁杰上门道谢,李初都想问是不是他们的处境反了?
“臣一时失态,还请长公主恕罪。”狄仁杰也意识到自己现在的状况,这一声声道谢,一声声赔罪也是因为对大唐的看重,忠于大唐。
所以,像李初这样愿意维护大堂庇护李氏宗亲的人,狄仁杰不自觉心生敬佩,完全就是拿李家当自己家的意思。
李初看到这样的狄仁杰不禁感叹,“大唐能有狄大人这样的臣子,是大唐之幸。”
要不是有这一些人心心念念的都是李唐的江山,或许到了武媚娘手里的江山想要再夺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还请狄大人保重以待来日。”李初同样站起来郑重的朝狄仁杰作揖,如这样忠于大唐的臣子,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待到将来的一天,大唐江山再一次回到李家人的手里。
狄仁杰听出李初话里的意思,眼中含泪哽咽的道:“臣会的,臣也想将来能够看到那样的一天。”
阻止武媚娘再进一步绝对没有可能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武媚娘上位的时候护住李家的人,不让他们有半点损失,等到将来……
武媚娘年事已高,终有一日再无精力,自然也无法掌控朝廷,就是李家的人再次归位的时候。
“请狄大人一定要劝忠于大唐的臣子,让他们务必静心等候,不要在这个时候以卵击石,白白葬送自己的性命,不能为君亦要为民,天下以民为重,只要民心所向,将来这个天下有诸位的支持,肯定能够再复李唐山河。”这样一些都是忠于大唐的人,李初怎么会愿意看着他们为了李唐江山,为了李氏而死。
保全这些人就是保全天下的脊梁,有他们在,绝对能够让李唐江山再创辉煌。
江山就算给武媚娘暂时掌管又怎么样,她的儿女都是姓李的。将来这个天下还能不传给子女?如果真有那么一天……
现在的李初不出手是因为武媚娘是她的母亲,生养之母。李初不能做出弑母的事情来,更不想再和武媚娘争斗的时候让别人占了大便宜。
如果将来是其他武家的人觊觎那个位子,哪怕不死不休,两败俱伤,李初也绝对不可能让武家的人承继这个天下。
况且武家这么多的人力只有一个武敏之可以算得上是不错的对手,其他人,就算武媚娘再怎么扶持他们,都不过是扶不起的阿斗。
所有的局面,李初都已经想到,也认定自己一定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保全李氏宗亲的人,保全那些忠于李唐江山的人,就是李初要做的事。
“长公主是不是?”狄仁杰忽然问出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说出来,李初和狄仁杰目光对视,狄仁杰的眼中闪烁着精光,又带着一丝丝恐惧,还有企盼。
李初还是第一次看到狄仁杰的神情如此复杂,很难想象这个时候的狄仁杰是什么样的心境,但是对于李初来说,有些话没有人问也就罢了,但是既然有人问了,李初也不愿意隐瞒。
“不错,我是有此心。”李初就这样直白的告诉狄仁杰,本来只是一念闪过的狄仁杰,这个时候充满不可置信的看向李初。
“狄大人不认为我更有资格吗?”含笑的询问,李初的目光充满坚定,也透着一股势在必得。
“或者狄大人打算告诉他们,让天下人都知道。”李初既然敢说出来就相信狄仁杰,可是狄仁杰更想到另一个问题,“太后可知?”
第149章 铺路
李初依然面带笑容,“原先并不知晓但是今天之后她知道了。”
也就是在告诉狄仁杰,因为狄仁杰的问题,李初如实回答了,所以李初面临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狄仁杰只是心中存有疑惑,所以才会问出口,又怎么能够想到李初会如实回答,而且答的如此真挚。
“长公主不该……”一声声说着不该,狄仁杰的眼中闪过悲痛还有担忧。
“狄大人明白,我从不骗人。尤其不会骗像狄大人这样的人。只是没有人往那处想,所以到现在为止,狄大人是第二个问起我这个问题的人。就算传到太后的耳中,我也不怕。”为什么要怕李初会变成这个样子,想要再进一步,承继江山难道不是武媚娘一手造成的?
李初自问可以给武媚娘安定江山,更可以让武媚娘后顾无忧,就是不知道武媚娘有没有那个胆子。自己成为皇帝,更将皇帝的位子传给她的女儿。
“如同现在的太后对那个位置势在必得,将来我也会势在必得。比起太后的方式来,我也有自己的方式。如果将来狄大人打算对付我,我也无所畏惧。”李初敬重相狄仁杰这样的人,忠心,有才有能,品行更是天下无人难出左右。
如果狄仁杰真的要因为李初想要成为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所以想要对付李初,李初并不害怕。
现在连武媚娘都还没有成为皇帝,考虑李初的问题言之过早。
只能说这一天里狄仁杰受到的冲击太大!一个接一个的消息都是能令天下震撼,也令古往今来的人全都为之一震。
“长公主……”狄仁杰想解释一下,告诉李初他并没有想要对付李初的意思,可是,李初已经打断他的话,“我并不需要狄大人承诺什么。所以狄大人可以放心。我敬重的是狄大人这样忠于李唐江山的人,不会认为你们这些人就应该和我站在一起。就好像有太多的人想对付太后,也有太多的人想对付我。他们的初衷都不一样,所以并不能够一概而论。”
“狄大人是为酷吏而来,我刚刚已经给狄大人答案。对付他们不是难事,但是把他们留着,让人心急,让人出手,不是更能看清究竟哪些人更值得我们信任。”
所以李初不着急的处置酷吏,就是因为她有打算,至于这份打算,也不怕告诉狄仁杰。
人就得还继续放着,放到等到哪一天连武媚娘都开口让李初处置人,才是李初真正处置人的时候。
狄仁杰凝望着李初那张晦暗不明的脸,他是从李初年少时就认识李初,从前那样明媚的公主,好像没有变化,又好像都变了。
“狄大人,何必这样看着我?我依然还是从前的我,只是蒙太后所赐,让我看清楚一件事,就算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公主,但在一人之下,那一人若是想让我死,我只能一死。想来太后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才会不择手段更进一步。有些时候我不能理解太后,但是现在我却知道太后为什么迫不及待的想要成为皇帝。”
面对狄仁杰,那似乎看不透她的目光,李初坦然的告诉狄仁杰,这个时候的她已经明白武媚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思。
因为此时此刻的李初也是有着同样的一颗心,或者相对武媚娘来说,李初看重的不是权利,而是权力之下她可以庇护的人。
“长公主,这条路不好走,就算有太后在前,将来长公主会比太后更不容易。”狄仁杰是想劝说李初放弃的,所以不断的告诉李初这条路有多难。比起武媚娘来,李初从政的时间并不短,可是李初对于天下的掌控能超过武媚娘?
还有武媚娘之后,若是再为女帝,天下人有多少不能忍受?如今站在李初这一边支持李初的人或许将来都有可能拔刀相向。
“那就要看我怎么做。”其实有些是李初早就在做,但是没有人看得透李初做了什么。然而,这一切如果全部用上,在武媚娘执政这一期间,李初能做的事情还会更多。
将来的事都是未知之数,也不见得李初就不能如愿以偿。
李初眼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透着肃杀冷洌地道:“无论结果会是怎么样,我都要试一试。不成功便成仁,我有的是耐性。”
不错,李初从来不是心急的人,不管走哪一步,她都会稳扎稳打,武媚娘现在刚刚开始,接下来,她会让武媚娘离不开她的。
认识李初那么多年,狄仁杰很清楚李初是个心智坚定的人。决定的事,不管什么人都休想让她改变主意。
虽然并不清楚李初究竟因为什么而决定争夺这个皇位,但是李初既然有了这份心思,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想要伤害任何人,狄仁杰想的更多的是李哲和李旦两位皇帝。
不难看出来李初对这两个弟弟的庇护,而且这两位的能力和李初相比,狄仁杰不得不承认他们比不上李初。
私下里他们这些当臣子的没少议论,如果李初是皇子,那该有多好。
想必如果李初是皇子,那么武媚娘绝对没有现在这样大权在握的机会。他们都已经分析过,李初手中的权力完全是有可能和武媚娘抗衡的,但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稳固,也不想背上弑母的罪名,所以李初才会步步退让,否则,要是争个鱼死网破武媚娘没有优势。
所以现在狄仁杰确定李初的想法之后,脑子一下子成了浆糊,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办?
“狄大人今天收到的冲击太多,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慢慢来。毕竟相对如今的情况来说,我的事在后头。”眼下最紧迫的是武媚娘怎么样登基成为皇帝的事,筹备那么多年。
如今天下势力都在武媚娘的掌握之中,武媚娘绝对不可能再等,她已经不年轻了。
“长公主说的是,臣告退。”狄仁杰确实需要好好的安静安静,消化消化今天得到的所有信息。
别管是武媚娘还是李初,都是让狄仁杰心生敬佩的人,要是这两个人斗起来必将是天下大乱,所以这是狄仁杰绝对不想看到的事情。
本来想走的人又突然转过头,狄仁杰语重心长的冲李初道:“还请公主以天下为重,千万别在这个时候……”
别在这个时候怎么样,李初明了,笑笑的道:“狄大人放心,我比狄大人更明白。”
刚刚是李初劝狄仁杰这些人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只要安生的等着保护好自己,那么将来的都会重回正轨。
额,是他们认为的正轨!
听到李初的话,狄仁杰心中的大石算是放下,再一次朝李初告辞,这回是真走了。
李初的眼中尽是笑意,有这样的能臣干将,是大唐的幸事。
萧太后:“群主你怎么就把话说出来了?这话要是传到武后的耳朵里,从今往后你做任何事情武后都会想你是不是为了夺她的皇位。将来的日子你可怎么过?”
李初:“那又怎么样?如果不是有目的,我为什么要帮她?况且她能够长生不死?人老了就要服,不服只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