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李初和武敏之和离以来武媚娘第一次提起这件事,不难看出来,武媚娘一直忍着只字不提。
忍着不是不追究,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武媚娘从来最不缺的就是耐心。
“那么太后可以教教我承诺帮太后的事。我应该要怎么样才算不违背承诺,又可以将太后玩弄于鼓掌之间。”不相信李初没关系,李初就问武媚娘,她要是处在自己这个位置,她会怎么做?
这天底下的事总得讲个理,李初继续道:“这么多年,我曾经对付过太后或者我做过不利太后的事?只有太后不断的挑战我的底线,不断的伤害我。并不是我要伤害太后。”
说的武媚娘哑口无言,因为确实像李初说的那样,只有武媚娘不断的挑衅李初,不断的挑战李初的底线。就算到现在为止,李初也没有做出半点不利于武媚娘的事情来。
和武敏之和离,那不过是因为李初容忍不得武媚娘那样欺负自己。而且武媚娘不顾李初的意愿,非要把她和武敏之绑在一起,不反击一二,武媚娘是觉得她是软柿子?
“太后难道不知道这么多年来我心里最坚持的是什么?我要嫁只嫁心中所爱。”这一份坚持从来都在。李初早就明明白白的告诉过武媚娘的。
可是武媚娘从来听不进去,只以自己的喜好来判断李初究竟要嫁一个什么样的人。
武敏之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仇怨,武媚娘分明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依然把李初和武敏之绑在一起。
这样的所作所为,武媚娘到现在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甚至把李初在大婚之日上和武敏之和离,认定是李初对她的伤害。
究竟是谁伤害谁,武媚娘难道就这么丝毫不讲理?
“心中所爱。爱是什么?爱是可以变的,没有所谓的爱,只有所谓的利益。况且武敏之喜欢你。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不肯娶亲,就是因为他的心里有你。”武媚娘对于所谓的爱情是轻蔑不相信,就算李初和裴观之间的感情一直很好,到死裴观也一直为李初着想,她也不认为裴观是李初这一辈子最好的归宿。
“此事无需再和太后争执,太后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有我的。太后坚持太后的,我也坚持我的,只是希望从今往后,太后永远记住我的底线,若是再犯,莫怪我犯上作乱。”
一番严肃的警告,不过是希望武媚娘能够记在心上。每个人的底线越过一次警告,若有第二次,话就不必多说,直接出手。李初若是出手,那么就会一击即中,定然不比武媚娘差。
第一次武媚娘从李初的脸上看到鱼死网破。是对她的鱼死网破。
武媚娘明白李初这一次警告并不是玩笑。一旦武媚娘不信邪,触及李初的底线,那么李初就会毫不犹豫的给武媚娘一次重创。
想想这么多年来李治为什么知道武媚娘的权势在不断的壮大却没有动手的原因,不过就是不想拼个鱼死网破。天下需要安定,若是他们内斗起来,只会让外人得了便宜。
损己利敌人的事,他们都是聪明人,不会做的。
况且本来是自己友军的人,被她生生的逼到敌人那一边,武媚娘果真有那么蠢?
若真是一个蠢人,武媚娘怎么可能会有今天的地位,只是有时候武媚娘总想给李初更好。却完全忽略了李初的心性。
但是李初出言警告,而且如今这态度分明是要和武媚娘划清界限,武媚娘要是再不记打,那就真的是自寻死路。
“梳洗更衣,你随我走一趟御史台大牢。”武媚娘终是下定决心,决定和李初走一趟。
权衡利弊,武媚娘总能做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见好就收,该出手时要出手,该收手时要懂得收手。
李初来的时候就知道武媚娘不会拒绝她的提议的。不仅仅是因为武媚娘清楚有些政策差不多就够了,更因为李初已经出手,那么就表示李初已经不能容忍酷吏的存在。
第一时间让武媚娘亲自收手,除掉这些她一手扶植起来的酷吏那是给武媚娘面子,如果武媚娘不愿意。李初再出手的时候就不会再顾及武媚娘。
那么武媚娘的决定也就不需要多思,多想,完全只能按照李初的意愿去做。
“有时候看到这样的你,即使心酸也是高兴。你终于长成了一个不逊色于我的人,能有你这样的女儿,有你这样的敌人很好。”武媚娘让人更衣梳洗,看着李初的目光泛着暖意。
一个孩子,她看着她长大,一点一点的变化,到现在已经完全可以成为和她抗衡的人。
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虽然会警惕,但更多是一种欣慰。
尤其李初的为人处事,让武媚娘根本挑不出半点错来。也不会让武媚娘觉得自己随时有可能被李初拉下马。
就李初今天的所作所为都让武媚娘觉得李初是站在她这一边的,哪怕她们母女之间因为一个裴观起了间隙,但是李初还会站在她的立场为她着想。
所以怎么不让武媚娘高兴?不管是作为女儿还是敌人,李初都是让人敬佩的。
武媚娘换上太后的礼服,随李初一道出宫前往御史台。
慈心和卫因还有青芜守在大牢里,不许任何人进入,远远看到武媚娘和李初走过来,都暗松一口气,事情总算办成了。
“参见太后。”武媚娘和李初一同走进牢狱之内,浓浓的血腥味,腐臭味扑鼻而来,武媚娘却面色如常地走进去。
周兴他们全都跪下拜见武媚娘,牢中的人看到武媚娘亦是连忙参拜,老泪纵横。
“你们都受苦了。”武媚娘走向牢中的人轻轻开口。
就这几个字,让人更是泪如雨下,连忙朝武媚娘辨解道:“太后我等绝无谋反之心,还请太后明鉴。”
这个时候不喊冤,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安定长公主已经和我说了,我知道你们都是被他们严刑逼供,但纵然严刑之下,你们依然铮铮傲骨,不肯承认有谋反之心。我很欣慰你们的忠贞,也为我的错误向你们赔罪。你们都可以回去,回家去,好好养伤,天下还等着你们一道出力建设得更好。”武媚娘一向擅长收拢人心,这个时候怎么让这些在大牢之内受尽折磨的人为她折服,忠于她,武媚娘也有自己的办法。
肯定他们的忠贞,同时也向他们赔罪。有些错,错就得认,武媚娘从来不是一个否认自己错误的人。
而一般的帝王或是太后,不管他们做错什么,都不可能像臣子承认他们的错误,更别说赔罪,但这些武媚娘都做了,彰显的就是自己的胸怀气魄,让天下人看到她武媚娘做的比任何帝王都要出色。
“有道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诸卿可愿意原谅我?往后随我一道为百姓谋福,安定江山?”赔完罪,同时也向他们征询是否他们愿意原谅她这一次。
“太后言重,太后能够亲自来,相信我们的清白,臣等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太后大恩。”牢狱中的人,乌压压的一片全都跪下向武媚娘叩首表忠心。
“我等着你们。”
武媚娘一句等着你们,已经令这些人心生澎湃!
就像他们说的,看到武媚娘亲自来到这座御史台的大牢之中,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是求之不得的事。随后武媚娘更是宽恕他们,相信他们。这怎么不令他们心生敬畏。
再有最后那一句赔罪,求原谅的话,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天下有才之人也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宽厚懂他们,珍惜他们的君王,虽然让他们下狱也是因为武媚娘,但是更重要的原因不是这些横行霸道的酷吏?
是因为他们蒙蔽武媚娘,是他们诬陷他们这些人,过错,他们是不会记在武媚娘的头上的,只会归罪于眼前的这些酷吏。
所以很显然,眼前这些横行霸道的酷吏是何下场也早已明了。
“至于你们,既然你们都招供了自己的所做所为。安定,这件事交给你来处理。”武媚娘意示代承过来,也将李初进宫给她的酷吏们的所有供词转交到李初的手里。
李初有些诧异地抬起头,武媚娘道:“这件事交给你来办再合适不过。你是公正的人,天底下的人都知道,我也很清楚。”
只有交给一个真正公正的人,武媚娘才不会担心最后火会烧到自己的头上。况且李初比谁都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自然也不会允许任何人往武媚娘的身上泼脏水。
“是。”虽然诧异武媚娘竟然会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她,但是李初却并不畏惧。
想要像武媚娘一样成为一代女帝,李初就不能放过任何表现自己的机会。
这些臣子能够逃出牢狱,能够得到武媚娘亲口下令释放,都是李初的功劳。
可是明面上李初绝对不会让他们把这件事的中心移到自己的身上,功劳必须全部都是武媚娘的,和她没有半点关系。
至于这些大臣出牢狱之后会不会记得李初的恩情,李初要的只是表明一个态度。该领情的人自然会领,不愿意领情的人强迫也没用。
李初要吸取的是那些真正有才有德有能的人,志同道合,就是他们能够结为一体,成为同一条船上人的根本原因。
所以像他们那样的人,就算往日没有往来,到了最紧要的关头,能够站在李初这一边帮助李初的人依然会是他们。
“好好办。”武媚娘拍拍李初的肩膀,留下这三个字,起驾回宫。
“太后,太后。”周兴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突然会这样的转变,他们原本是武媚娘最信任的人,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变了模样?
不应该是这样子的,不应该是这样的。
声声叫唤希望武媚娘能够回头看多他们一眼,也希望武媚娘能够表态,依然继续支持他们。
“太后,臣等对太后忠心耿耿,请太后明鉴,太后!”哭丧着脸希望能够让武媚娘回过头,然而由始至终,武媚娘就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他们想爬上去追逐武媚娘,都叫人拦住。
“请诸位大人离开。”李初客客气气的请牢中的大臣们离开。而周兴等人,求不动武媚娘,又想到李初的为人,全都惊恐的看向李初,不能确定李初会怎么对待她们。
第148章 上门的男人
御史台的大牢原本是他们这些酷吏的地盘,是他们横行霸道,肆意张扬的地方。
他们享受着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臣在这里被打得遍体鳞伤,不断哀吼求饶,可是他们却不为所动,只会看着大臣们可怜的样子哈哈大笑,看着大臣由青变黑,由白变红的脸更是觉得前所未有的舒畅。
在这一刻,他们知道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眼前的这些人算什么?别管他们在外面有多么位高权重,到这牢中就由他们说了算,想让他们认什么罪,想让他们受什么过,不过就是他们一念想法。
可是他们所有的自傲,所有的欢喜都忽然在这一瞬间崩塌了!
武媚娘来了,下令放了牢中关押的所有大臣,更是亲自向这些大臣认错,承认自己做错事情。那么接下来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安定长公主李初,这样一位人物是他们这些酷吏之中,再三警告不能招惹的人。可是他们怎么都想不到,不招惹李初也同样不可以招惹李氏宗亲的人,因为那是安定长公主庇护的人。
可是没有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的机会,他们一出手就被李初打入尘埃。
就算是他们想要告饶,想要让李初放过他们,但是就凭李初疾恶如仇的性子,怎么可能?
看看周兴那条断了的胳膊,到现在都没办法去处理,周兴也是脸色发白,连话都说不出来,显然失血过多,一条命都快没半条了。
“把周兴抬出去,为他请个大夫过来。”等牢中的人几乎都空了,就剩下那些酷吏,李初发觉周兴脸色发白,让人把周兴抬出去,并且给他请个大夫。
周兴以为自己就要血流尽而死,没想到李初竟然还会让人给他请大夫,此时此刻的周兴说不出心中是何滋味。
从前的他熟读律法,却因为自己生而为小吏,就算得李治亲自招见也没有提拔于他。
官吏官吏,可是这官和吏之间,间隔的是一条永远也无法越过的鸿沟。
他满怀希望,最终却只剩下失望,他只是想要出人头地,只是想将来能够有机会成为人上人。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给他机会?这些高高在上的宰相重臣,他们都瞧不上他。都想看他的笑话。
武媚娘让百姓相告监督,这是给周兴的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让他往上爬的机会,周兴捉住了,所以他想把从前看不起他的人全部都踩在脚下,让他们为自己做过的一切付出代价。
他做到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全都被他拉进大狱,更是有人死在他的手里。他得以报仇,心中更觉得畅快。
所以他明白这一辈子,他想一直高高在上,就要牢牢的抱住武媚娘的大腿,做武媚娘想做而没能做的事。
李氏宗亲那分明是武媚娘一直想要除之而后快的人。他想表现一下,让武媚娘为此高兴。
可是怎么就碰上了李初?怎么就落在李初的手里?让他本来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更叫武媚娘亲手把他交到李初的手里,任由李初处置。
血在不断的流逝。周兴以为自己会比任何人都先死。可是就是那一个周兴以为定然会除他而后快的人却下令给他找个大夫为他医治,并不是眼睁睁的看着他死。
这个时候的周兴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他的一条胳膊就是李初给砍的。
而且他会失血过多,会落下现在这样的地步,都是拜李初所赐。
失血过多的情况下,周兴唯一听到的就是李初那一句为他找大夫的话。
就算他是十恶不赦的人,总还是有人顾念他也是一条命,不愿意让他就这样死吗?
“多谢安定长公主。”周兴真心实意的道一声谢,李初道:“你用不着谢我,我现在让人救你并不是存了什么好心。”
没错,李初救人确实不是存了什么好心。像周兴这样为非作歹,滥用酷刑的人就应该审度令天下知,杀鸡儆猴。
否则之前看着周兴血流不止,压根没想为周兴找大夫的李初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想起这回事。
“就算公主不怀好意,可是公主总是让我活久了一些。等到来日审判我的恶行,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是吧?”周兴是个聪明人,否则他又怎么会知道武媚娘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又怎么会一跃成为武媚娘的重臣,成为这些酷吏的头头。
李初没有多说,只是让人把周兴抬下去。至于其他的人,“关入大牢,容后再审。”
丢不下这八个字,李初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开。
这些人的罪行早就供认不讳,供词都在李初手里,需要问他们什么,不过是过堂一回,让天下人都看到,这就是酷吏们的下场,往后再有想像他们效法的人想想自己能不能逃过这个下场?
做人还是做个好人好,否则像他们这样踩着别人的尸骨爬上高位,依然会摔的粉身碎骨。
萧太后:“所以武后长达十年的酷吏政治就这么完结了?”
李初不小心看到这个信息,“十年?从让百姓告发到现在为止,不,得说第一个用酷吏开始,到现在算三年。”
如果是十年的话,还剩下七年,七年的日子,天天大牢都是满人,那是得让多少人惶惶不可终日,天天担心自己有去无回?
萧太后:“你现在出手,武后都认错了,难道还会继续再翻起?”
吕太后:“所谓政治,只讲需不需要。”
现在武媚娘是认为李初的提议很好,而且也不想和李初反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