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知而故问,武媚娘又有何打算,李初看向武媚娘,想从武媚娘的神情中看出端倪来。
  “你该明白我为何要用周兴这些人。”武媚娘开门见山,她不相信李初会不懂得她为什么会用周兴这些无根无基,没有身份的人。
  “无根无基,无才无能,自然只能万事都顺太后的心意,按太后想要的去做。他们会懂得太后最想要的是什么,会为你斩尽荆棘,扫除所有的障碍,让太后可以得偿所愿。”李初当然清楚武媚娘用这些人的原因和目的。
  “可是太后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你很清楚,这个天下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这些没有本事,只是一味奉承的人。治国平天下者,定是人才,无德无才之人能用一时,却不能用一世。”
  “想安天下,想定天下需要的是这些人才,而不是这些人渣。你让天下人皆是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就没想过有一日他们无法承受,便只能揭竿而起。”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官员就是船上的员工,各司其职,只有他们各展所长,才有可能让船平安行驶抵达目的。你要用的这些小人,果真懂得如何行船?”
  李初的一番话,武媚娘绝不可能听不进去,她又怎么会不知道,像周鑫这样的小人只能用来清洗朝廷,绝对不可能用来治理天下,安定天下。
  可是现在的武媚娘需要的就是他们为她清除障碍,斩尽荆棘。
  “你该知道现在还不是收手的时候。”武媚娘提醒李初并不希望李初多管闲事。
  “看完这些,我希望太后能够收回成命。”李初拿出所有酷吏如何用刑逼供,残害忠良的供词,给武媚娘送上去,好让武媚娘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武媚娘看到李初递来上厚厚的东西,一张张的看起来,不得不说,武媚娘的脸色确实不好。
  “这些都是周兴他们一五一十招供的,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没有严刑逼供,不过是威胁他们,如果他们敢说半句假话,我就杀了他们。”李初把怎么得到这些东西的经过告诉武媚娘。
  没有严刑逼供,只是威胁杀人,这还不够严重?
  萧太后:“好想知道武后在听到群主这话是何想法。”
  吕太后:“还能什么反应,只能质疑自己的眼神。挑了那么一些欺软怕硬的人有什么办法?”
  武媚娘拧紧眉头,看完李初送上来的这一叠东西,脸色十分不好的追问,“你既然去过大牢,那么你应该知道里面的情况是怎么样。那么多的人你以为放出来果真能够相安无事?”
  “那就要看太后如何操作。”李初不相信武媚娘不懂得如何收拢人心,这可是武媚娘早就学会的手段,现在更是用的炉火纯青,手到拈来。
  所以武媚娘想用这个作为借口并不想放过牢中的人,李初不愿意配合。
  武媚娘扫过李初一眼,“你就这么不喜欢我用这种方法?”
  “的确是不喜欢。你分明知道这天底下的人都是思安思稳,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起来反抗你,在他们的眼里,太后不过是代子执掌家业罢了,早晚有一天,你总会把大唐的江山还给李家的人。”
  “就算太后做的有些过分,在他们眼里,这些过分都是可以容忍的。只要李家的人不出面指责你,不想拉你下马,谁当皇帝可以是国事,有时候不过仅仅是家事。”李初把事情往轻里说,李氏宗亲的人,李初能够管住他们,不会让他们站出来公然反对武则天。这就已经是对武则天最大的支持。
  “你分明清楚我从来不怕李氏宗亲的人,如果不是你护着他们,这些人早就已经死了。所以,这份情我根本不需要领你的。”武媚娘指出问题所在,李初点了点头,“太后说的一点都没错,确实如此。”
  “可是对于太后来说,利用酷吏实行□□稳定朝局后世会如何评价太后,难道太后不在意?可以不用酷吏达到目的,难道太后就不愿意?或者说太后从来就不相信我,也更不相信这天下的人,都有忠心于你的人?”
  李初知道应该怎么说服武媚娘的,像武媚娘这样的人不可能不在意名声。现在她在意,将来后世,她都一样在意。
  武媚娘道:“所以你有办法帮我达成?”
  不是不相信李初,而是因为相信李初,所以武媚娘才会想听听李初究竟都有什么样的办法,这个办法是否真如李初说的那样好。
  “有的。”李初点点头,肯定地告诉武媚娘,她确实有办法,能够帮助武媚娘达到不杀人也能当皇帝的目的。
  “说来听听。”武媚娘确实动心,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双手沾满鲜血。
  任用酷吏这对武媚娘来说是一件有害有利的事情,相对来说更是利大于弊,所以不管后世怎么评价她,武媚娘都顾不上,她现在最要紧的是如何成为皇帝,顺顺利利的登基。
  可是如果李初有办法让她不需要担上恶名也能登基成为皇帝,她为什么不愿意?
  “如今的太后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担心的不过是在你登基之后会有其他的变故,所以宁愿在这个时候,把所有可能威胁到你的人全部杀尽。”
  “可是未知的危险就需要你现在把所有人全都杀个精光?你不相信这么多年来愿意帮你的人永远比想害你的人更多?有心反抗你的人里有多少又有实力和你抗衡?”
  “在我看来,如果李氏宗亲的人安分守己,基本上这个天下就不会有人对你揭竿而起。徐敬业只有一个徐敬业而已。”知道武媚娘的恐惧所在,可是李初并不认为这就是武媚娘肆意杀人的原因。
  “你的意思是让我放任不管,只要派人盯着就好,只有他们真正付之行动确实对我有不满,或者是想杀我,我再对付他们?”武媚娘想弄清楚李初的意思,李初摊手道:“这样难道他们就能翻起浪来?”
  这些人是不可能成为武媚娘的威胁的,如同徐敬业他们虽然声势浩大,实则不堪一击。
  李初的目光望着武媚娘,武媚娘何尝不是看向李初,她在思量李初话中的可行性。
  没有办法,武媚娘不像李初,她是一步一步的爬上今天的位置,一切都是她费心经营的,而且这么多年来,让她有着最深刻记忆的就是天下的人,谁都不能相信,哪怕那个人是她的丈夫,爱她,却也同样会往她的心上扎刀,扎得没有半分迟疑。
  这个世上最可靠的只有利益,还有震慑。利可使人动,震慑让人不敢和她为敌,武媚娘仅仅所要的就是在这个时候没有人为难她,没有人敢站出来和她为敌,只有这样她才能放心,她才能如愿以偿。
  她用自己的方式,排除异己,斩尽荆棘,她不在乎将来后世会怎么说她,她只是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成为一个女皇帝,因为只有成为最至高无上的那一个人,从今往后才不会有人敢背叛她,看不起她。
  她也能站在最高点,把想要反抗她的人,想对她不利的人,全都一一反击回去,必让那些就算想对付她的人都休想安宁。
  李初,她从小就活得光芒万丈,武媚娘有时候都妒忌李初的自信,她的阳光,可是就是她自己都得承认,她喜欢这样的李初,让人温暖,又让人不由靠近的李初,真的很好。
  “酷吏,有时候就是一颗棋子,是下策,可是有些下策也是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目的只是为了无人敢犯。”杀戮是最让人畏惧的,也是最让人不敢再动半点的心思的。武媚娘虽然被李初说动,但是依然在迟疑。
  “如今朝中的大半臣子都是你父亲提拔起来的,你知道那样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他们忠于的是李唐江山,而不是我。所以,我想成为皇帝,备需要踏着很多人的尸骨才能走到最高的位置上,也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如愿以偿。”武媚娘将情况和李初说个明白,虽然这些李初分明就很明白。
  李初半眯起眼睛道:“太后行杀戳之法,任用酷吏,若误杀治国之能臣,安天下之人才,当以如何?”
  武媚娘在这个时候露出意味深长的神色,“连几个酷吏小人都斗不过,这是人才?”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太后看到酷吏们的手段,竟然认为这是可以斗的时候?迫不及待的置人于死地,想要斗赢以能够随时要他们性命的人,岂是那么容易?”
  李初就是不认同武媚娘对酷吏依然放任自流的态度,落入这些酷吏的手中,有能够反驳于人的机会,屈打成招,不择手段也要让人认罪。武媚娘不问过程,只在意结果,难道是当李初看不出来?
  不得不说,李初总是有办法说服武媚娘,至少武媚娘再一次低下头看了手中酷吏他们的所有供词,这些人用的什么样的手段,武媚娘比谁都要清楚。
  可是武媚娘要的就是天下人对她的敬畏,要的就是天下人都怕她,只有怕,他们才不敢起心思对付她,才不敢轻易动手想要阻拦武媚娘即将走向的路。
  “太后,天下动弹,你很清楚你只有一步之遥,若是走错一步,满盘皆输。”提醒武媚娘,何尝不是给武媚娘压力,“杀人,将天下都杀尽,只留下你一个人,这样一个一人之国,有何意义?你要御天下,你要站在万人之上,人是根本,希望太后三思。”
  李初尽她所能的说服武媚娘,希望武媚娘可以早下决断,停止酷吏之政策。
  武媚娘想了许久问道:“若是今日不是周兴对李氏宗氏的人动手,你打算什么时候才会插手?”
  李初不可能是今天才知道酷吏政策,可是李初一直没有插手,显得有些放任,李初在观望,如果不是周兴对李家的人动手,触及李初的底线,想必李初并不会轻易出手。
  “我一直在等他们对李氏的宗亲出手,这是太后的意愿,他们会懂的。而且,酷吏政策不可行,但太后确实需要震慑,没有震慑,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自我约束,牢牢的记住如今的这天下,不是可以任意妄为的。”李初自有她的思量,从一开始拦武媚娘行□□,用酷吏之事完全不可以能的,武媚娘根本不会听李初的。
  而且站在武媚娘的角度,这些震慑是必然,总是要让天下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武媚娘动用百姓,将天下人都监视起来,但凡有人有所异动,他们都将被立刻推到武媚娘的面前,死无葬身之地。
  武媚娘明白,李初这是早就等着这一天,平时那些酷吏对付朝中大臣,一个个昔日没有地位,没有身份的人冒出来,而且每一个都恨得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咬牙切齿,盼的就是有一天,有一个机会,能把他们这些人拉下马。
  李氏宗亲,多少人盯着他们,多少人想把这些最是高高在上的人拉下马来,想要看到他们的哀求,想要让他们能够跪在他们这些在他们眼中只是蝼蚁面前求他们放过,只要一想到这个场面,多少人心中升起一种难言的兴奋。
  “你啊,说来说去就是护李家的人,可是他们有多少会领你的情,你就确定他们暗里会做到和你的约定?”武媚娘是不相信人的,任何的人,尤其这些明面上的敌人,她一个字都不相信他们说的话。
  但是李初相信,而且果真如她所说,别的人她不管,可是李家的人,李氏宗亲的人,想插手的人想明楚,敢乱来,她就敢把人的手斩了。
  周兴的手,就被李初砍下,眼下只怕连伤都没有去医治吧。
  “他们做不到,我会亲自处置,太后何畏之有?太后如果手中有真凭实据,可以拿出来。如此你要将他们下狱,我绝不拦着。”李初伸手问武媚娘讨要证据。
  不要红口白牙,上嘴皮一动,下嘴皮一动就想扣人一顶谋反的罪名,虽然这个罪名是挺好拿的,不代表李初能由人轻易的糊弄。
  武媚娘要是有证据早就亲自动手,因而问道:“周兴还活着?”
  “活着。我不是草菅人命的人,他的手伸的太长,我只是砍他一只手而已。一条命现在还好好的,太后可以放心。”谁都知道,周兴是武媚娘现在最器重的酷吏,李初就算出手也只是给一个教训,并不会伤及他的性命。
  做人做事,李初都会留一线,对别人尚且如此,对武媚娘更得如是。
  “如果到现在我依然不同意,你打算怎么办?”武媚娘问起李初的打算,如果她不同意按照李初的进言行事,依然要任用酷吏,打压于人,李初要怎么办。
  “和太后成为敌人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太后犯了我的底线,而且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也定要为之,更别说此事当为。”李初都是坚持己见的人,打定主意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去。
  正是因为如此,寻常人根本不想和李初对上,而武媚娘眼下是最要紧的时候,和李初如果真的硬碰硬,承担不住后果的必然是武媚娘,而绝不会是李初。
  “你这是给我压力。一旦我不答应你,你就会出手,你若出手,你身后的人都会随你一道反抗我。到时候我的大好局面就会被你毁于一旦。”话到这个份上,武媚娘在清楚不过李初的态度,自然不可能不放在心上。
  李初这么多年不仅是在朝中、军中、百姓里,都有她的威望,更别说李治将所有的权力都交到李初的手里。
  那份权力更是令武媚娘畏惧的。和李初对上是武媚娘万万不想做的事,因为她没有必胜的把握。
  不能一击即中就不要轻易出手,武媚娘一向是个谨慎的人,也是一个擅长等待的人,可是李初同样也是,她绝对不会轻易受人于柄。至少到现在为止,武媚娘没有找到可以攻击李初的机会。
  所以在李初和酷吏之间选择,武媚娘知道谁重谁轻,李初也正是因为看中这一点,所以才会有恃无恐的提出来,就是希望武媚娘能够尽早做下决定。
  “当年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让你行商。”武媚娘这一辈子都是掣肘于人,还是第一次被人压制得不得不妥协。
  李初或许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所以那么多年来她才会不断的上进,不断的强大,就是为这一天。不管是任何人都休想越过她的底线,伤害她想保护的人。
  “当初我废哲儿的时候,为什么你不出手?”有些问题,武媚娘不是不知道,却还是想从李初的嘴里亲口说出来。
  李初抬起头目光闪亮,“太后明知故问,你为何而废显儿,我自然为何不拦。人犯下大错都要付出代价,更何况一个皇帝。”
  况且,在李初的心里,李哲确实不是一个合适的帝王人选,但凡他能长点脑子,人不是那么糊涂,有些事,李初都会帮他做好。
  偏偏他自己落了一个大把柄在武媚娘的手里,像武媚娘这种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定是一击毙命的人怎么可能会放过李哲犯下的这个错误。
  “所以如果这个皇帝的位置是由旦儿亲手送到我手里的,你也不会拦着对不对?”武媚娘顺着李初的话问起来。
  “太后或许不记得了,但是我答应过的事我还记得,我说过我会帮太后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后不能伤害李家的人。”早在多年前,李初就和武媚娘达成了协议。难道在武媚娘的眼里,她们各自答应的事,不过是个笑话?
  武媚娘道:“可是你最近这些日子的态度让我觉得,你容不下我,你想除掉我。自然,你答应过的事也可以用别的方式解决,既不违承诺,也可以让你得偿所愿,比如和武敏之的婚事。”
  这是李初和武敏之和离以来武媚娘第一次提起这件事,不难看出来,武媚娘一直忍着只字不提。
  忍着不是不追究,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武媚娘从来最不缺的就是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