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比起李初成婚当日和离的事来,更有一件事让人不得不重视,洛水现石,上面刻着圣母临人,永昌帝业。
  东西是武承嗣派人进现的,就是一个日常在洛水出入的人,突然发现这样一块白色的石头出现在洛水之上,而且上面的字是紫红色的,这可是绝对的祥瑞。所以这样一来,马上有人进献。
  在这样一块石头送到洛阳时,朝中上下皆是一片哗然在,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必有圣人出。
  圣母所指的定然就是武媚娘,这样一个令天降祥瑞的人,就是圣人,圣人得天庇护,那么就可以肆意为之,因为她的所作所为定然都是天之所指,是天意。
  朝中都是一片称赞之声,全是拍武媚娘马屁的。
  可是李家的人,在看到这样所谓的祥瑞时,都十分不好,什么叫祥瑞,不过是人为罢了,但是这样的事充分表明武媚娘的野心,想成为一个圣人是为了什么,傻子都知道。
  偏偏武媚娘在这个时候更是下令,天下人前往洛水祭祀,以谢天降祥瑞,这样的消息传遍天下,不少人暗暗着急。
  要说武媚娘的野心随着她的权力越来越大,也让人看得越发分明,召天下的人前往洛水祭祀,那不就是把天下全都召到洛水,若是有什么变故,正好可以一网打尽?
  那些本来心中就对武媚娘不满的人对这样的局面,哪里愿意就这样听从。
  可是李初却提醒李氏的人,“知道什么叫做引蛇出动?知道什么叫作打草惊蛇?天下兵马你们手里握有多少?想想徐敬业,再想想你们,你们能比得过徐敬业?能像徐敬业一样拉起那么多的兵马?若是不能,不要自寻死路,否则的话……”
  就算真动这样心思的人,被李初一提醒,那冷汗全都冒出来,一下子清醒过来,是啊,他们手里有多少的兵马,果真就可以和扬州叛乱相提并论?
  连扬州这样声势浩大的叛乱都被李初轻轻松松的平定,换到别人,别的人,李初能不能下手?
  可是,总是有人不信邪的,或者该说,有人看中李初手中的兵权,李初是领兵的,更得天下民心,若是李初振臂一挥,必令天下从。
  李初的府里不断有人出入,他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说服李初对付武媚娘。
  这么一个接一个的来,李初瞧着实在看不下去,直接寻一个借口回到长安,光明正大的回去,武媚娘那里都知道消息。
  然后李初就在自己长安的公主府里,明目张胆的请李家的长辈,那些高祖的儿子,太宗的儿子们,面对这些叔祖父,叔叔的,李初很直接地与他们碰一杯酒。
  “诸位都是长辈,原本不该由我一个晚辈来同诸位说这些话,但天下局势,诸位心里有数,比起诸位一再潜入洛阳寻我,还不如我回来,一道宴请诸位,将诸位想说而没有能够说出来的话,全都给诸们机会说出来。当然,我的一些想法,也希望能够告诉诸位长辈。”
  李初举起酒杯,敬所有在场的人一杯,这些都是当长辈的人看到李初,直接把话全都挑明。
  虽然心里不是没有其他的想法,但是更多的是在想,既然他们寻上李初,认为只有李初能够帮助他们也应该把话说清楚。
  “我可以告诉诸位长辈,有些事不需要诸位长辈提醒我都会做,但是有些事就算是诸位长辈的请求,我也绝不会答应。如同闭户李氏宗亲,这是我当年答应过父亲的事,我说过就一定会做到,但是我也提醒过诸位,有些事情你们不能做,比如伤害太后这件事。”
  一杯酒喝完,李初提起这一次,换他们前来公主府相聚的用意所在。
  “长公主是先帝最宠爱的女儿,先帝将大唐的重任交到公主的手里,就是希望公主能够守护大唐的山河,可是现在武氏有何打算,公主难道不知?”有那和李初同辈的人将疑问提出来,这是长辈们不急于说出口的话。
  “我自然知道,不过是执掌天下取而代之罢了。”李初说的那叫一个风轻云淡,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放在眼里。
  “长公主,这是大唐的天下,这是李氏的江山,什么时候由得她武氏做主?”有人听到李初把话说开了,着急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及对武媚娘的质疑。
  李初道:“如果你们想问我这个问题,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是大唐的天下不假,如果换成别的人胆敢打大唐江山的主意,我定不会轻饶。只我太后,我不能。”
  “这个天下是高祖太宗传到我父亲手里的,但是我父亲同样也将江山托付给太后。我的两个弟弟不争气,执掌不起,这个天下将杀。太后代为执掌,此事我不认为有何不可,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告诉诸位我不会为诸位做事的原因。同样,我还得告诉诸位一声,如果你们胆敢反抗太后,对太后不利,我也定然不会放过你们。”
  “你们现在准备做什么我一清二楚,我不说,只是想给你们留一些颜面。现在这一番提醒也是希望你们能够及时收手。我不希望你们有何差池,但是如果你们非要往死坑里跳,我也阻止不了你们。”
  李初对他们的事情了如指掌,想让他们清楚明白这一点,李初示意人将一副舆图拿出来摊在前面。
  “我知道你们不相信,那么我就把你们所有的兵力都指出来,然后再告诉你们,我有什么办法把你们一网打尽,而且毫无还手之力。”李初的消息一点都不亚于武媚娘,可是李初知道这些消息却不会告诉武媚娘,更不会伤害眼前的这些李氏宗亲。
  李初走到舆图前面,指着眼前的舆图,“越王李贞,是不是认为你手里才不过几千的兵马,就能够和大唐的几十万大军抗衡?”
  点名出来,表明自己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不相信?李初直接在地图上指出他们那些兵马的所在。
  “其他人还需要我一个个的指出来,需要我亲口告诉你们,我有多少的办法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李初客客气气的询问,但是在场的所有人脸色都一阵阵发白。
  李初很满意,看到他们的方寸已乱,但是同时也提醒他们一件事情,“若论手中的人马,我不及太后。我都清楚你们的事情,你们猜猜太后知不知道?若是太后知道你们又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更是问的人惊慌失措。他们起事原想打的朝廷一个措手不及,也让武媚娘措手不及,却绝对没有想到,原来他们做的所有事情都在别人的掌握之中。
  “我知道自从洛阳发现所谓的祥瑞开始,你们就已经着手准备,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不要以卵击石,更不要做出自寻死路的事情来。”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在太后之后,江山依然是我李氏的,谁若是敢打这天下江山的主意,我定第一个饶不了他。”想要安抚眼前的这些李氏宗亲,就得给他们想要的一切。
  “当然,打着匡扶李氏江山的旗号却想谋夺江山的人就怪不得我不念骨肉亲情。”天下江山李初都说了将来总会回到李家的手里,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人作乱犯上,那么就怪不得李初手下无情。
  可以说,李初把眼前这些人的所有心思都已经猜透,面对各种变故都准备的妥妥当当,他们如果想和李初打,想和武媚娘作对,李初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如果他们目的不是为匡扶天下江山,而是为自己的私心,李初同样不会放过他们。
  “话至于此诸位可以好好考虑。但是诸位竟然想到寻我帮忙就应该知道我的能力,天下兵马我能够号令,也得天下民心,论钱财之富诸位都比不上我。”李初这些年赚的钱那是越来越多,眼前这些李氏宗亲的人,多少因为李初得利他们自己心里有数。
  “所以诸位只要安安分分,不要做出任何落人把柄的事,那么你们依然是李氏宗亲,依然是皇族,任何人不能动摇你们。”这就是李初的承诺,想必就算武媚娘将来有一天当上皇帝,她总是不希望再起波澜的。
  “长公主能够保证将来的天下依然是我李氏的?”有人询问李初一声,不过就是想得到一个答案,一个能够让他们安心的答案。
  李初郑重地道:“只要有我活着一天,这个天下就只能是李家的。太后不过只是代掌,将来依然会是李家的皇帝。”
  别的人要是说出这番话,可能没有人会相信,然而出自李初之口,眼前的人却没有一个起怀疑之心。
  “长公主所言,我们都记下了,从今往后一定谨言慎行,绝不会落人于柄。”看李初指出他们的兵力部署,然后还有四下相关的驻军大将,想打他们没有赢的可能。
  自寻死路,不过是连累家人,那又何必?
  只要不是真正想要取而代之成为皇帝的人,就不会不懂得什么叫识时务,什么叫做卧薪尝胆,以待来日。
  李初得有人松口,算是放下心中的大石,再举起杯,“知诸位辛苦,但这天下事,顺势顺人,不过都是一时权宜之计。”
  有李初出马,这一下李氏宗亲全都变得安安分分的。好像一下子全都不管朝中的大事,外面的风言风语他们也都听不入耳。
  武媚娘这一招引蛇出洞,李初早就看破,也做出应对之法,就这样,想要杀人震慑,武媚娘是没能如愿。
  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有李初在,既然她能管住李氏宗亲的人不会谋反作乱,往后也不会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那么就是说往后武媚娘只要看住李初,但凡李初没有任何异动,武媚娘就不需要再担心李家的人。
  前往洛水祭奠洛水之神,武媚娘这一场祭祀办的十分盛大,毕竟天下各州的刺史都纷纷赶来,就是李氏宗亲的人也都全到。
  面对武媚娘那一副掌控全局,连皇帝都对她恭敬有加的样子,李氏宗亲的人虽然心里依然不舒服,在看到李初平静的神情时,终究只能让自己当作看不见。
  “真是可惜了。”武媚娘在祭祀洛水之时,忽然和身后为她执香的李初感叹一句。
  “确实。”李初附和一声,也觉得武媚娘没能借这个机会杀掉李氏宗亲的人,震慑天下,太可惜了。
  “你和他们说,这个江山天下将来还会是李家的?”武媚娘好些日子没有和李初站在一起说过话,但是李初和李旦一起都站在武媚娘的身后,都是武媚娘身后的人。
  李旦虽然听到武媚娘和李初的交谈,却恨不得自己什么都听不到。
  李初一下子抬起头看向武媚娘道:“所以太后想要让武家的人来承继,就凭他们?一个两个的都是太后的仇人,以江山传仇人,你说他们要是上位会怎么对待太后?”
  “太后加在他们身上的痛苦还有仇恨,难道他们能够忘得?连太后自己一个胜利者都忘不掉的事情,他们定然绝对不会忘记。”
  “若是太后真的打算如此,其实也挺好的,我就看看。”最后这一句透着一股幸灾乐祸,李初的目光落在一旁的武敏之、武承嗣和武三思的身上,意味深长的笑着。
  武媚娘的脸色很难看,但是却不得不承认李初说的是事实。
  传给仇人之子,让仇人的儿子承继江山,这是当武媚娘傻了或是疯了?
  “所以太后想清楚往后的事情,最好给自己留一线,也给旁人留一线。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的儿子一样愿意给你退位让贤。”这么说完,李初的目光落在李旦的身上,李初可以确定,如果武媚娘开口,李旦一定毫不犹豫的把帝位让给武媚娘。
  也只有当儿子的能够这样为母亲,所谓的侄子,还是仇人之子武媚娘确定他们可以像李旦一样?
  如果武媚娘连亲疏远近都分不清,那李初就等着将来看好戏。
  武媚娘尚且没有荣登大位,没有建立属于她的王朝,可是李初已经看到将来,武媚娘的这个江山终究还是会回到李家人的手里。
  要说武媚娘的心里没有半分的怨气,半分的不甘是绝对没有可能的。
  萧太后:“我觉得我们群主最近越来越暴戾,听听她这扎心窝子的话,没把武后气死实属难得。”
  宣太后:“许武后做得不许我们群主说?武后本来就有这个打算。”
  说到这里,那叫一个不满。
  吕太后:“这么早把话挑明白的说是不是不太好?虽然可以安抚李家的人,但是听在武后的耳朵里,就像是早早地判定她即将建立的王朝所经历的时间会是多么短暂。”
  孝庄太后:“就要她从现在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会对群主有益,因为群主和李旦他们完全不一样。”
  不得不说,孝庄太后考虑的更要长远一些,武媚娘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将来如果她传给儿子的话,那就是李氏的江山,如果想要自己的江山能够传的长远一些,武媚娘就得另外想想办法。
  吕太后:“最大的问题是群主她没有孩子。”
  说到这里,吕太后十分的气闷,一个没有孩子的皇帝,将来就是帝位断了传承,百年之后无人祭祀,听起来不惨吗?
  孝庄太后:“不然,反而对群主来说是一件好事。”
  不得不说,孝庄太后的想法总是异于常人的,但想其他太后都没有跟上孝庄太后的思路,莫名的追问,“什么意思?”
  孝庄太后:“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武媚娘都还没有登基称帝,成为古往今来的第一个女皇帝,这就打算让李初承继武媚娘的皇位?成为第二个女皇帝?还想到后人的事,只能说,想得太快,悠着点。
  “你为我想得长远,我该如何对你才好。”这个时候武媚娘问起李初。


第146章 酷吏周兴
  “太后想怎么对我就怎么对我,不需要迟疑。”就像完全听不出武媚娘语气中的不满还有思量,这个时候的武媚娘或许起了对付李初的心思,但是李初完全不在意。
  “你就这么有恃无恐,认定我不会对你怎么样?”武媚娘讨厌眼前的李初自信满满,完全不把她放在眼里的态度。
  李初提醒,“太后应该知道,我不是那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人,鱼死网破,如果太后真的要逼到我这个份上,我可以做到。”
  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李初,根本不害怕武媚娘怎么对待她。
  最最在意这个江山,舍不得这个江山因为她们而动荡的人会是武媚娘而不是李初。
  江山在,江山稳,那么武媚娘就一定会是最有权力的那个人,武媚娘这一辈子都在为权势而争,为权势而动,怎么会舍得这个天下江山变得面目全非?
  比起武媚娘来,李初仅仅只是想要守护身边的人,但是如果她守不住,或者是做不到李治留下的遗言,李初定会疯狂的做出毁掉江山的事情来。
  李初的一番话,武媚娘明白,就算从前不明白,在和武敏之的婚事之后,武媚娘再清楚不过,李初要是不管不顾起来,武媚娘绝对没有李初那样豁得出去。
  “你好样的!”武媚娘分析完所有的利弊,最后不得不赞李初一句。
  “太后过奖。也是父亲和太后教得好。”李初用的这些手段都是李治和武媚娘教的,也正是因为他们教得好,李初才能学得那么好!
  本来这一切李初应该是完全站在武媚娘这一边,为武媚娘排除异己,斩尽荆棘的,却是武媚娘亲手把她推出去。
  宣太后:“就想问问武后心里是不是后悔莫及。”
  吕太后:“才不会后悔,像她这种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绝对不可能后悔。”
  萧太后:“况且她绝对想不到群主能想出合理的办法来解决和武敏之之间的关系。现在更是为武家的颜面连提都不能提这件事。”
  听听她们说起来真觉得武媚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