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是千古第一人,好,挺好的。”
  好的头啊好!李贤已经完全顺李初的思路在脑补,李初说完了大方面,那得继续给李贤描绘另一种。
  “贤儿,见过饿死人的吗?饿得脱了神,正常来说人要不喝水撑不过七天,你可以不吃饭,饿个十天半个月的,那种痛苦,你现在应该能感受到,到最后,因为饥饿身体会出现头昏目眩的症状,接下来你会很清晰的感受到身体里的能量一点点的流失,最后再也抬不起头,连手指头动动的力气都没有。我是见过饿死的人,浑身干巴巴的,就跟树干一样,你能选择这样的死法,我得说一句佩服。”
  李初那么说的着,对李贤竖起了大拇指,李贤……
  “可是,在我看来你不是的一个怕死的人,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想死才对,究竟是什么让你选择这样折磨你的死法?”死有千万种,李初仅是好奇李贤选择让自己遭受如此的磨砺是如何下定的决心?
  此话落下,李贤脸色更难看了,最后李贤问道:“我何时说过我想死。”
  “你不想死,你饿自己这么久?从东宫出来到现在,什么都不吃,不喝,也不睡。你想告诉我你在反省?”李初一句都不信,李贤绝对不可能是在反省的。
  确实没有在反省的李贤再次无言以对,李初叹一口气地道:“说来你想过一件事吗?你死了,谁最高兴?”
  ……李贤不是没有去想,是避之不愿意去想。
  “人活得长就是最大的本事,看看司马懿,他要不是因为活得长,把所有人都熬死,司马家能夺曹家的天下。人,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李初就是认为人活着,只要能够活着就比什么都好,所谓的权势地位,总有一天能要回来的。
  李贤看着李初依然吃得很香,他这不吃不喝的对于所有人来说有什么意义,想要他死的人,巴不得他死,他想要来看到的人,根本不在意他现在是什么样。
  想通这一点,李贤走了过去,就在李初的对面坐下,开始吃饭,李初瞧他如此,笑了笑,吃东西的动作一顿。
  “你带人修的《后汉注》挺好的,若在府中无所事事,不如继续修书吧。”李初再吃了几口便停下了,饿太久了,不宜多吃,也让李贤别一下吃得太多,当心伤了胃。
  等李贤也吃得停下了,李初才给李贤出主意,李贤随口答道:“我一人修书?”
  “一人便不能修书吗?修好了,我为你刊登,名扬天下。”李初给李贤画了一个大饼,一个只要李贤愿意就能达到的目的。
  “著书立作,功在千秋。一回生两回熟。有志者事竞成,就看你想不想。”李初没有给李贤太大的压力,只问李贤想或不想。
  李贤神情复杂的望向李初,很多事李贤不知从何说起,明明到了他这样的境地再也不可能翻身,李初却还像寻常一样的同他说话,让他著书立作李初不是第一次提,他还记得自己带人修《后汉书》时候李初也跟他说过,著书立作挺好的。
  “我们李家的人,但凡想要权力都会用著书立作当做借口收拢人才,为自己所用。母亲如此,我也如此。只有你一个人从来没有想过要著书立作。”李贤思亮的自家每一个人,打着著书为借口行事,一个两个的层出不穷。
  不能否认著书立作确实公在千秋,可是谁着的书好或不好,却没有公论。
  李初摊了摊手,“我只喜欢看书,不喜欢著作。而且我也不想养那么多人。你们要是想做我可以支持你们。”
  李初不做是因为她清楚著书立作这等大事需要耗费太多的精气神,相比之下,她手里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著书立作反而最不需要她忙活。
  “罢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李贤从来都弄不清楚李初的想法。
  “我退下后,下一个当太子的人就是李哲了。”不愿再和李初纠缠著书立作的事情,李贤最在意的还是朝政。
  有些事不需要说破,各自都心知肚明。
  “你我皆知何必说破。”李初显得无奈的冲李贤开口。李贤开口道:“我等着看他是不是能做得比我更好。”
  此番话隐藏的恶意李初明白,“你休息吧,府里有什么事让人给我传话。我先回去!”
  既然是她接手看管李贤的事,第一时间李初就想过来看看李贤也好,再来看了才知道李贤变成了什么德性。
  现在恢复了正常,就算说话再阴阳怪气的李初也不放在心上。
  “姐姐你相信我吗?母亲想要的远比你们以为的都要多。”眼看李初站起来准备离开李贤冲李初的背影说了这一句。
  李初一下子站住了,萧太后惊奇无比:“不会吧,李贤竟然也看出了武后的打算。”
  宣太后:“不是没有人看出武后的打算,只是没有人敢想。”
  吕太后:“李贤敢想也是非一般的人物。是不是证明其实他骨子里是和武后一样的人。”
  此话落下,群里一下子死寂一般。没有人再发出信息。
  “不管母亲想要什么,只要不是危及江山,只要不是令天下动荡的。其实都可以对不对?”李初只是迟疑一会儿,随后即回过了头,和李贤笑着说。
  “姐姐,什么叫做危及江山?什么叫做令天下动荡?在你看来母亲废我这个太子,手握大权,朝纲独断,天下人畏惧,还不足以说明母亲的厉害吗?”都这个时候了,李贤依然不放弃,他从不认为武媚娘是一个简单的女人,现在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在证明他的想法是对。
  李初道:“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是不放弃?”
  李贤无话可说,李初道:“好了,我走了。”
  不想再和李贤吵,李初出了李贤的府邸,慈心道:“公主,已经将府里一应需要用到的东西都送进去了。”
  “往后派人看着些,缺什么及时送来。”李初吩咐下去,慈心应下一声是。
  李初得慈心应下,也放心的把事情交给她来办,这就准备回府去。
  出了大门,察觉到一道视线看向她,李初警惕地抬起头,结果一看大喜,小步跑走了过去迎着人,“你怎么回来了?”
  站在对方的街道上的人正是裴观,裴观一路风尘仆仆的,不难看出来他身上都是灰尘,一旁站着的是只有过一面之缘的历书,见到李初恭敬的见礼,“公主。”
  裴观朝李初笑着回答道:“回来看看你。”
  听到这话,李初的神情更复杂了,朝裴观轻声地道:“我没事,熬过去了。”
  裴观一声轻叹,拉过李初的手,目光不移地望着李初道:“瘦了。”
  逗得李初一下子笑出声来,“怎么是我瘦了,分明是你瘦了。”
  一别就是两年,两年啊,李初看着又瘦又黑的裴观,一时说不出话来,裴观故作轻松地道:“我是男儿,瘦些好,公主要吃胖些,胖些更好看。”
  这话听着李初抬眼便问,“所以我如今不好看吗?”
  “自然好看,若是公主能胖一些,必会更好看。”谁都听得出来这是奉承的话,可是他们相互之间都关心对方,值于此时裴观赶回来是因为什么,别人不清楚,李初最明白不过。
  “让你担心了。”李初握紧裴观的手,她知道他的忧心,只是有些事……
  “我不担心公主,只是想公主了。”裴观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竟然说出这样的情话来,逗得李初笑意加深,目光相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竟是公主和驸马。”一道声音响起,能在李贤这府外碰见的人,着实难得。
  李初听声音觉得十分的耳熟,回过头一看,竟然是武敏之,本来李治和武媚娘的打算是让武敏之往六部转转,可是武敏之却不愿意,这些年武敏之一直在与突厥对战,好些年不在京中。
  不过与突厥一战而胜,确实也应该回京一回。
  “武敏之啊。”李初依然直呼其名,武敏之没有半分诧异,更不觉得李初这样一唤他有什么不对。
  朝李初一笑算是打过招呼,而裴观亦是不卑不亢地道:“见过周国公。”
  武敏之承武士蒦之爵位,是为周国公,裴观是一听武敏之的名字,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却也知道眼前的人是何人。
  虽不入仕,却不代表对于朝廷的事一无所知。
  “我与驸马是第一次见面。”武敏之打量裴观,李初当日嫁得匆忙,谁都没有想到李初会选这样一个驸马,可是到了现在为止,夫妻成婚多年,多少人想看他们夫妻情变,却从来没有看过他们夫妻红过脸。
  当然,裴观虽然无官无职,只是一个白身,却主持修渠引水之大事,不少人都进言,应该给裴观封官,可是裴观一直都坚持不愿意出仕。要是别的人还能强迫一二,却是连李初都没有要劝裴观之意,只道这个官,裴观想做就做,若是不想做自可不做。
  做不做官,都是在做利于大唐的事,这一点尤其重要,只要利于大唐,是不是当官的有什么关系。
  倒是有人说到,她一个公主却嫁一个白身,也不想想大唐的姓氏录是怎么回事,裴观这样一个无官无爵的人,实不入流,李初也不觉得失了颜面,就是皇帝和皇后竟然都不管。
  对此,李初的想法更直接,她嫁裴观时裴观就是白身,非今日才知,自然她为公主之尊,当日不在意嫁的是这样一个裴观,往后同样不会因为自己嫁给他便想尽办法的改变他。
  好些人都不能理解李初的想法,有时候武媚娘听多流言蜚语,也会和李初提提裴观做官的事,但李初只道一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她的日子她自己过,她高兴就好,别人高兴还是不高兴,和她有什么关系?
  得,武媚娘说服不了李初,只能将事情放下,盼着李初和裴观要是哪日能开窍,才算好事。
  武敏之就算远在军中,闲言碎语都传到军中了,毕竟李初在此次大战突厥中再立奇功,生擒叛乱者,更是想出以夷制夷的办法,虽然如今仅仅刚推行,好些人都觉得这样一个办法甚好。
  只要操作得当,将来定是错不了。
  “确是第一次见面。”裴观听到武敏之的话,认同地点点头,武敏之笑了笑,“一直在想公主会选一个什么样的驸马,从未想过会是这样不染尘埃,不畏世人之言的人物。”
  “我的驸马我自己选的,我欢喜最重要,旁人怎么看与我有何干系。”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一个什么样驸马,旁人为她想过的,那都是他们想的,与她何干?
  “不错,公主做事从来只问自己,何时在乎过旁人怎么看。今日,既然遇见公主,想请公主帮我一个忙。”武敏之郑重的朝李初作一揖,李初一瞧道:“让我还人情的吧?”
  人情,李初欠了武敏之一个。一个说话算数的人,自然是二话不说的道:“有话直说。”
  行了一个大礼的武敏之面对爽快的李初道:“天后欲为我择妻。”
  这话一出口,李初想起来了,武敏之也是可以的,三十来岁的人了,愣是没娶媳妇,于这样的世道何其难得。
  不过,人家虽然没有娶妻,红颜知己不少,家中的庶子亦是有的。
  李初点了点头,“这么多年母亲一直催促,你又不是第一次碰见,该娶也是要娶的。”
  武敏之道:“公主知我之意。”
  若是武敏之想娶,岂会等到今日,他长得风流倜傥,又算是位高权重,早年的名声虽然不好,什么好声色,喜美人的,这么些年虽然依然爱着美人,那美人武敏之也纳回家去了,对于此事,他也早就放了话,他是喜欢美人,所以并不愿意祸害好人家的女儿,他就这样养着歌伎美人,这辈子就让庶子继位承继即可。
  所谓庶子降爵而袭什么的,武敏之压根不在意,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想得太多,想得太远,让自己活得那样的累?
  话说得在理,武敏之不想未来,只想此生肆意尽欢,所以连正妻都不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有管事婆子管着,有时候贺兰敏月也会回来看看,这样对于武敏之足够。
  只是,他逍遥了这些年,这一次回来被媚娘下了死令,无论如何,武敏之都要娶一个正室夫人。
  武敏之敢反抗武敏之吗?
  若说的不是太严肃的时候可以,反之,那是定然不敢。
  如同娶妻一事,武敏之这一次确实不敢当着武媚娘的面提出反对,想到李初欠着他一个人情,十万火急的寻来。
  “若我帮你解决母亲的催婚,我欠你的人情算是还了。这样一桩事,武敏之你确定要用掉我的这个人情?”纯粹提醒,对于男人来说,娶妻一事不值得他们多想。
  可是武敏之却宁愿用掉李初一个人情都想解决此事,李初只是让武敏之考虑清楚,一但做了,绝没有反悔的余地。
  “有劳公主。”这样就是回答,李初明白的点点头,“如此我会办好的,半个月的时间。”
  答应下,连时间都说好,李初从来都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
  武敏之再次作一揖,“公主承诺,我便放心了。”
  李初点点头,虽然关于武敏之的风流韵事从来不少,李初听过各种他关于和各类歌伎舞伎的事,也知道他的府上一直养着人,也有相对宠爱的,看样子确实很担心自己若是娶了夫人回去,欺负他的心肝宝贝,干脆的连夫人都不要。
  “若无他事,我们这就告辞了。”李初打招呼,裴观听着他们说话,面上也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二人的手一直握着,武敏之看了一眼,笑道:“送公主,事成之后我请公主喝酒。”
  李初挥手道:“这样的客气话大可不必。只是来日你可不许说我坏你姻缘。”
  今日虽是武敏之所求,李初总得把丑话说在前头,后面她是定然不许武敏之翻旧账。
  “不敢不敢。公主帮我此忙,我感激不尽。”武敏之连连保证,李初点头,说清楚就好,其他的事,往后再说。
  “走了。”李初冲裴观说,裴观冲武敏之有礼地道:“周国公,告辞。”
  “慢走。”虽然裴观是无官无职不错,可是他是李初的驸马,仅凭这个身份长眼睛的人都不敢得罪他。
  武敏之相对的了解李初,在李初的手里,他从来就没有讨过好,所以李初的人,他是断然不敢得罪。
  虽然裴观是骑马回来了,不过,此时同李初握手同行,马还是交给别人牵着吧。
  “周国公和传言差距很大。”走在街道上,朝公主府去后面的人牵着马,没有人敢打扰他们,裴观将自己的感觉说出来。
  “一半一半。”李初说来,裴观显得有些好奇,李初道:“只是此人我们与之相交,用之也要防之。我们两家的恩恩怨怨,一时半会的说不清楚。”
  确实说不清楚,从武顺的死开始,这根刺是一直都扎在他们各自的心里,谁都不敢说武敏之的心里有没有恨,有没有想为他的母亲报仇,所以,用武敏之同样也得防着他,这就是一直以来武媚娘奉行的准则。
  一看裴观对武敏之的感观还行,李初赶紧的提醒自家的郎君一声,千万不要被表象迷惑。
  李初到现在都一直坚持一点,那就是用武敏之,同样要小心防备,谁都不敢说武敏之会不会在什么关键的时候咬人一口。
  “公主看来并不明白。”说到这里裴观微微一笑,李初莫名,“我不懂什么?”
  “不懂挺好,公主不必要懂。”可不是嘛,不需要去懂,裴观觉得有时候的事,武敏之同样不希望李初懂得了。
  “既然是不必懂的,你就不该说破,否则就是惹我多思多想。不过,你回来我们得进宫去见见父亲和母亲,上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