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听这关心的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怕李治亏待了李初。
  李治挑了挑眉头道:“朕的公主和朕说,她为大唐的公主,一直以来蒙天下人庇护,她今日长成,有护天下人的能力,尽一分心,保家卫国都是分内的事,不值一提,让朕不必行赏。”
  话早李初说的,李治可不得让他们都知道李初并不好所谓的赏赐,其实李初能在军中如鱼得水,也和她这些年没少收容因伤因残退役的老兵有关,一个能够善待他们同伍兄弟的人,他们自然也相信李初会善待他们。
  因此李初出谋划策,对战吐蕃,所有的将士无不应从,尤其她把吐蕃都搅得天翻地覆了,可见是个有本事的人。
  那更得唯命是从了,李初就这么打下一场又一场漂亮的战,虽然没有亲自上过战场,还是因为被人拦着,要不然李初都想到战场去了。
  “陛下,公主孤军深入破吐蕃内部,令吐蕃自相残杀,于吐蕃一战中立下大功,旁人都赏了,岂能不赏公主的啊!”瞧瞧李初都不想要赏了,却总是有人心急的为李初讨赏,开口的亦是将军,像他们这样出生入死的人,心里没有那么多的弯弯道道,就是觉得李初这一仗干得漂亮,说是首功都不为过,必须应该重赏的。
  “不错,陛下,公主立功,理当有赏。想我大唐的公主执军掌兵者,如平阳昭公主,今日又有安定公主,谓我大唐之福也。”一番话道来,开口的那是李氏宗亲的人,李治看了看在想着关系,宗氏不说了,不成器的儿子们在李初的带领下都成了器了,执天下的财道,多少人都不如。
  “依你们所见朕该如何赏安定公主?”李治带着试探地问起,想知道臣子们对于赏李初有什么底线?
  想到李初昨天提出要做的事,兵马给还是不给呢?


第105章 中郎将
  没有兵马在手,想做什么事都难,可是武媚娘昨天提出的问题也没有错,李初手里没有兴修水利的人才,这等关乎民生的大事不是儿戏,万万不能胡来。
  “那还用说,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公主的爵位挺高的了,也不能再进。皇上对公主素来宠爱有加。”换而言之李初是什么都不缺。
  李治正在考虑要不要给李初一些兵权,正好名正言顺。
  结果听到有人这么说话,李治道:“立功行赏,因为一个人看起来什么都不缺就什么都不用赏了?”
  问得不客气,适才说话的人赶紧地道:“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领兵打仗,若是男儿可以赏官赏爵,官,公主殿下是当不了的,爵,公主殿下已经是公主,位同亲王,这样的情况下陛下不好赏啊!”
  确实是不好赏,要是好赏的话李治怎么会犯愁。
  武媚娘适时的开口道:“不如赏初儿一些权,领兵之权?”
  不得不说有时候这夫妻二人真是想到一块去了,李治适才起了念头,可以确定武媚娘断然不会知道的,结果听听武媚娘说什么?
  “陛下,臣以为不妥。”话音落下立刻有人表示反对了,这要是一个皇子,打了一场胜仗给他兵权那没有什么好说的,可这是公主,大唐的公主,想想李初的兄弟们哪一个执了兵权了?
  武媚娘却不以为然地道:“有何不妥?想想若是一般的人立下如此首功会怎么赏?”
  “皇后,公主始终是公主,是大唐的公主,不是男儿,既然如此,就不应该给公主太多的特殊,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有些话从武媚娘的嘴里说出来总是分外的让人警惕的,不小心都不行啊!
  可是武媚娘敢把话放出来,敢说得明明白白的,怎么可能会不继续下去。
  “什么不必要的误会?大唐上下,依功而赏,依过而罚,因为是公主,所以就算立下这样一个亡敌国的大功也不应该赏?”武媚娘直接地问出来,想知道眼前的臣子们都怎么想的?
  一眼扫过去,有多少人低下了头,不敢多看武媚娘一眼。
  武媚娘冷哼一声,“大唐的律法不是摆设,如果不想让天下人拿大唐的律法当摆设,最好就要一视同仁。所谓的一视同仁里,你们还要分出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吗?你们想说天下立国安民之事和女人没有关系,你们不需要女人?”
  谁要是敢说不需要女人啊!武媚娘早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诸位想清楚了,各家的夫人都有多少的付出,各家的母亲双亲为你们做到了什么地步,凡事适可而止,抹去你身边的人的一切,只想让你自己一个人存在,你确定你可以做好,做到?”
  武媚娘见过太多的女人为了自己的男人跑官,每一个她都可以说得出来,若是这天下的男人都是这样没有良心,想要抹杀女人为他们付出的一切,这些男人就都是忘恩负义之辈,何必留之。
  武媚娘眼神中的警告谁敢不拿来当一回事,但是……
  “关乎兵权,自来掌权之人并无,并无……”想说的并无什么,所有人都知道的,可是大唐的天下当真就没有女人掌兵权的,那可不是,唐高祖李渊的女儿,鼎鼎大名的平阳昭公主,这一位可就是兵权在握的人。
  “不说了?大唐不是没有过先例,大唐,有一个执掌兵权的公主,从前有可以执掌兵权的公主,现在的大唐同样可以有。所以,不要再说任何的理由。”有了平阳昭公主在前,哪一个还敢说在道四的,这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武媚娘不管是于公或是于私都摆出理由,让人都仔细想清楚,别一天到晚的胡闹,就为了打压女人。
  “如此,便将羽林军交给初儿执掌。”李治本来心里就有了想法,武媚娘出面把人怼得都不敢作声了,挺好的,就要给李初兵权,就他的私兵好了,皇帝的私兵。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比起羽林军,妾以为初儿更适合监门卫。羽林军是皇上的卫军,监门卫执掌门禁,通往天下之人皆由监门卫管辖,正合适初儿。”
  掌宫中的守卫有什么好的,李初定然不会乐意,倒不如放她出去,让她出去,随她的心意行事,正好让她威名远扬。
  相比起羽林军来,臣子们自然是反对武媚娘的主意的,盼着李治反对武媚娘的啊,只要李治一反对,那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皇后言之有理,就依皇后所言,就给初儿一个监门卫中郎将的官位吧。”李治实在是,都等他表示反对的,他倒好,直接给李初一个中郎将的官位,陛下啊,你是不是忘记最重要的一点了,左右监门卫可就四个中郎将,你把这一个给了李初,这是想让李初和其他三个平起平坐,你确定可以?
  “陛下英明。”武媚娘朝李治笑着赞一声,一个垂皇帝的帘,听皇帝政的皇后啊,古往今来仅此一个,唯一的一个。
  李治道:“好,拟旨吧!”
  直接要将事情定下,不允许任何人再反对,李治算下定决心了,武媚娘眼中尽是笑意,她是要借李初探一探天下人的容忍度啊,她得要知道在他们的心里,对于女人掌权的事有多少的看法。
  “退朝吧。”看起来好像没有事了,李治站起来就要走,武媚娘同样站起来随李治一道走了,一群臣子是理说不过李初不说,就连武媚娘同样说不过。
  “这都是什么事啊?”有人不禁把此话说了出口,着实不满的,可是同样有人道:“有功当赏,有过当罚,一视同仁都有错了?你们这些文人弯弯道道的心思太多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公主建功立业总是假不了的吧,偏偏你们还拦着不让皇上和皇后赏公主,要是哪天这事落到你们头上,你们要是能不在意,那才好意思拦着。”
  武官想的没有那么多,李初往吐蕃去打的这一仗确实打得很漂亮,漂亮得人人说起来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那要是依功而赏,谁都是乐意的。
  “你懂什么,你根本什么都不懂,这不是一视同不同仁的问题,这是权力,女人能否参政的问题。”总是有人闹不清楚究竟都是怎么的一回事,只好有人解释一二了。
  “开了一个先河,女人要是立了功就可以掌权,就能够掌兵,以后岂不是乱了套了?”
  “乱的哪门子的套啊,女人怎么了,你还是女人生的,没有女人能有你啊。女人要是个个都像皇后,像公主一样的,参政就参政,能让天下越来越好的,何乐不为?”
  这想法不一样,所思所虑亦是不同的,听听人家的话,压根不把女人参政的事放在心上,可见心里是认同有本事的女人做事的。
  说完这还觉得不够,那位武将继续地道:“要我说比起大多的男人来,我们安定公主更是敢做敢当,两国交战在即,谁想到破敌从内啊,让吐蕃自己内斗起来,看看吐蕃现在都成什么样儿了,还能和我们大唐抗衡号?完全没有可以。”
  不错啊,完全没有和大唐再打一仗的能力,这要不是李初深入敌区,怎么可能那么快的解决这场仗。
  “你,你真是不知所谓。”文官虽然会说话,可是架不住武官说得在理啊,总不能抹去这么一个事实,李初确实立下大功的。
  武官鄙视地看过文官一眼,“你这分明是心胸狭隘,不能容人,立功的人你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反正立功就可以了,偏你那么多的话,说什么男人女人的,我告诉你,就你这样的小家子,就算天下的人都死光了,你也进不了政事堂。”
  话说得太不客气,也知道自己这样的话说出去是惹得人勃然大怒的,所以话一说完人就立刻走了。
  文官后知后觉地消化完,想找人算账的,结果人家早就跑了,哪里找得到人啊!
  “喷!”一早起来,李初怎么都想不到竟然会得到这样一个消息,刚喝进嘴里的水一下子喷了出来,更是呛得她直咳嗽。
  “公主,公主你没事吧?”慈心赶紧的给李初拍拍后背,想确定下李初没有事吧。
  “监门卫中郎将,曲和你没有听错?”李初顾不上自己这点呛着的小事,赶紧的追问曲和,确定一下?
  让她掌军啊,这是真要她掌军权啊?昨天都没有这样的打算的李治和武媚娘,可是今天,怎么就突然的改主意了呢?
  李初思来想去依然觉得会不会是曲和听错了,要不是听错了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
  此事,曲和打从听到以来那是笑得嘴都合不拢,怎么可能会听错。
  “公主,奴问了三次,三次,保证没有听错,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听错,公主还信不过奴吗?”如此的大事绝对不可以听错,要是听错了,那就是他没有用了。
  李初想捉头,生生忍住,她是真的要叫李治和武媚娘一天一出的戏闹得头都要秃了啊!
  怎么会突然想让她去掌军权呢?不错,李初是想掌军权来,可是时机不对,李初只要表现出自己是个会打仗的人,调兵遣将,用兵如神,真正到了危急的一天了,李初就有可能真正的握住军权,现在并不是时候。
  她都做好心里准备了,结果怎么样,竟然有人帮她促成了?
  “你细细打听都是怎么回事了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的定下这件事,朝臣都是什么样的反应,没有人反对?”问题都问出来,这些都是谁也无法忽视的,李初仅仅只是想知道到底都是怎么回事。
  曲和道:“是有人提出来公主立下大功,理当封赏,这一次有功的臣子都赏了,也该到公主了。”
  有功当赏的话说得一点都没有错,但是怎么就赏她当上中郎将了?
  “你去打听打听到底怎么一回事。”李初将人打发了去,赶紧的去弄清楚事情的经过,要是弄不清楚,她的心里七上八下,没一刻安宁。
  偏偏太后们还在那儿幸灾乐祸的,萧太后:“都说女人心,海底针,看看武后,尤其贯彻到底。昨天还说有什么打算都不告诉你,现在好了,给你讨了一个中郎将的官位来当。大唐十六卫,你可是十六卫将军的前列了,群主,大权在握了。”
  李初打发人:“去去你,你给我少来,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高兴太早了。”
  萧太后:“别啊,总是值得高兴的事,虽然不太清楚到底怎么回事,但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执掌兵权,这可是了不得的事。”
  吕太后:“我觉得我们不用太小心,武后怎么样都不可能会害你,所以群主只管的放宽心,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的过,想趁机揽权济趁机揽权,不过我是觉得你先找着一个会水利的人比较好,昨天武后是希望你做成一些事的,但是看不到希望才会阻止你出手,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一但做成群主要收获多少的民心和威望。”
  宣太后:“兴修水利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做成之后会怎么样不说,费时也多。”
  孝庄太后:“那也要做,民心为立国之本,有了民心,从今往后只要群主不犯傻,一般人都不会想杀你。”
  ……萧太后:“同意,天下虽然没有白吃的晚餐,可是群主要是放手去做,做成了,这件事可是流芳千古的,到时候一般人都不敢动你,这才是群主最大的本钱。”
  都是同意李初插手水利的事,萧太后尤其地迫切:“我觉得商城里有不少的好东西可以用上,我都给群主挑好了,农业大全,民以食为天,这里肯定有和水利有关的记载。”
  连书都给李初挑出来,李初放下外面的事,进去挑了萧太后说的书瞄了一眼,谁都不知道上面到底都有什么。
  系统是难得碰上李初想买书,激动无比地问:“宿主如果想要农业相关的知识这一本没有错,但是如果想要水利方面的,我给宿主推荐几本,宿主等一下,一下下就好。”
  李初可以说是最节俭的宿主了,几乎不怎么和商城消费,看着李初那富得流油的积分,系统可谓垂涎三尺,然而李初就是看不上系统,任你系统说的商城内的宝贝有多少,多能帮助李初,李初从来不相信。
  好不容易盼得一回李初动心,不管三七二十一,推荐!
  李初有言在先的提醒,“想好了,坑我一回绝没有下次。”
  系统……虽然很想大赚一笔,但不敢坑李初,把李初惹毛了惨的是它,李初完全巴不得没有它这个系统,说多都是泪啊!
  系统连忙表忠心,“不敢不敢绝对不敢。”
  李初:“修水利的相关书,还有农业的书,全部调出来。”
  无论是水利还是农业都是眼下往后李初需要牢牢抓住的事。
  准备做事,肯定是要把资料准备齐全,没有系统出头,李初都准备往藏书阁去,将所有相关的书尽都调出来了。
  萧太后:“群主你养了那么多人,问问他们哪个精通水利的。”
  吕太后:“不错不错,群主你养的人得用啊。”
  宣太后:“日常就觉得群主只想靠自己。身边有那么多的人却不想用。”
  李初:“我是怎么给了你们这样的错觉,昨天才回到洛阳,计划书交上去,相应的事情还没来得及计划,自然也顾不上寻人。”
  “公主。皇上那边让人送来一个消息。”青芜从外面走进来,领着一个小内侍,李初瞧着一下子认出人来了,“是什么消息?”
  “回公主,皇上说,寻到一个擅长兴修水利的人,公主想做的事不如去寻此人问问。”小内侍十一二岁的年纪,冲李初见礼赶紧把话说出来。
  “还是父亲把我的事放在心上。人在哪里?”正想着怎么找人,结果李治已经把人给她找好了,李初自然高兴的。
  小内侍从怀里拿出一张纸道:“公主,这是皇上让奴交给公主的。”
  慈心上去将纸条拿过,送到李初的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