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媚娘沉下脸,一个女人怀胎十月把孩子生下来,没有哪一个女人会愿意发生这样的事,但这个时候万万不能接话。
  李治张张嘴,李初道:“难道当初的祖父也是让人这么教父亲只认君父,不必认母亲的?若是天下人都是这般教导子弟,不认是非对错,无情无义,那我可以去给上官大人道歉。”
  吵架啊,总不能吵了,李初还想把这些话传到李治的耳朵里的,要是能让李治牢牢地记在心上,更是李初求之不得的事。
  “父母父母,原是一体的,若无哪一个都不会有孩子,对待父母的孝顺原本就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非要有人要分出一个高低来。孩子原本什么都不懂,自然是旁人怎么教他们,他们就怎么学的,学到最后,要是成了一个不尊父母,非要挑拨父母关系的孩子,又或是让孩子在父母之间非要做一个选择的人来,那就对了?”李初反驳还要继续说服李治,虽然上官仪教的事是利于李治的不假,可是父母父母,怎么能区分开呢?
  李初道:“比起忙碌的父亲来,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明明更长,付出的辛苦都比父亲更多,父亲年幼时也曾经历过的,应该比我们更清楚才是。”
  人嘛,总得讲得人情,李治并非一个不讲人情的人,至少在一些事情上,不曾损及大唐的利益,也不曾损及李治的利益,李治很愿意给人机会争得一些公平。
  李初指责上官仪的三错,其实并没有说错,李治至少认同的,否则他也不会让武媚娘帮他处理朝事。
  “父亲并没有说你说错,只是此事总该给上官大人留点面子,好让彼此都下台阶。你往后还想听上官大人的课吗?”李治并没有以势压人,反而问起李初的想法,她还想要上官仪这个先生吗?
  要是想的话,还是应该客气一点,否则上官仪今天被气得这样,一定得闹!
  李初道:“除了作诗和关乎阴阳一事,上官仪大人的其他课还是挺好的。”
  虽然日常怼得上官仪说不出话来,李初还是认可上官仪肚里有货,作为一个教导皇子公主的人来说,完全有资格的。
  李治好言相劝道:“那么你去赔个礼,认个错不应该把人气成这般,不妥?”
  想让臣子和女儿可以和平共处,李治还是愿意好言相劝的。
  李初沉吟半响答道:“把人气昏原不是我的错,各自据理而争,争的就是谁更有道理,肚量太小的人昏过去,不是我的错。可是上官大人一大把年纪了,总不好欺负一个老人,我姑且服个软。”
  那么勉为其难的口气,李治和李初轻声地道:“是啊,你是公主,大唐的公主,肚量怎么都不能比上官大人一个老人家小。看看你也想从他那里学到知识,证明上官大人虽多为你不喜,还是有令你敬佩的地方,就冲那一点,放过他一马,甚好?”
  宣太后:“这么一位清楚利害,拿得起,放得下的皇帝,这么多年看下来,我是越看越觉得这人太厉害了。”
  吕太后:“当年我儿子但凡有他一半,我何至于成那样。”
  萧太后:“所以后来的史书到底是怎么改的,把一个心机计谋,善忍善谋的皇帝写成一个为美色所惑的皇帝。明明这天下的人都是他的棋子,包括背负无尽骂名的武后,同样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
  孝庄太后:“只是男人们容不得一个女人成为皇帝罢了,自然把皇帝改成没本事的人,把武后写得更恶毒一些。”
  都是过来的人,那些人心思一点都不难猜。
  李初认同的,谁要是敢跟她说李治这个皇帝做得不怎么样,她是肯定要呵人一脸的。
  做得不怎么样?怎么可能不怎么样呢?
  借着一个废立皇后的名头,他实现了君主集权,改变了几百年来世族坐大的局面,从此大唐的天下他说一不二,换了哪一个来,你要是能这么做成,你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
  “父亲,我可以认错,服软,你答应我一个条件呗。”李初知道李治的用意何在,可是她可不想随便低个头,必须要争取一定的好处,才能答应下此事。
  李治看了李初一眼,“条件?”
  李初道:“父亲明知我无错,还想让我本是公主的身份装大度的放过上官大人,给他一个台阶下,这是让我有所牺牲,追根究底我是为了父亲才服的软是不是?”
  此言不差,李治理了理问道:“好,你既然开了口,那么说说你的条件。”
  李初道:“我想自己挣钱。”
  千盼万盼终于得了一个机会,她要挣钱,她要发家致富,最重要的是打着挣钱的名头可以出宫。
  她可没忘了系统想让她做到什么程度,更没有忘记她的好日子也差不多了。
  十一岁,李弘已经开始选太子妃了,她就小李弘一岁,她不想随便配人!要她说,嫁人这种事,嫁或不嫁都没关系,作为大唐的公主,她但凡能够有底气,必能保证无人敢犯。
  底气,不能只靠父母给的,还是要靠自己。李初可不得准备起来。
  李治那叫一个诧异,“你怎么会想挣钱了,你每个月都有月例,更有奖赏,若是差钱与父亲说,父亲派人给你送过去。”
  ……听到后面的话心里暖暖的,可是李初摇了摇头道:“父亲疼爱我,我都明白,但是父亲的钱总是父亲的,我日渐长大,原就该自己养活自己的,将来更该有钱给父亲和母亲花,总想问父亲和母亲要钱算怎么回事呢?我的目标是不仅自己有钱花,更要让父亲和母亲缺钱的时候,我都能有钱给你们。”
  这豪情壮志的,逗笑了李治,李治道:“你是公主,我们大唐的公主都是有封赏俸禄的,这些还不够你花?”
  李初道:“我就是想自己挣钱,挣多挣少不说,至少不要老想着要父亲和母亲的,父亲,你就答应我了吧。”
  缠着李治不断地撒娇,她好不容易才等到的机会,一定不会放过。
  武媚娘看了李初一眼,李初今天帮她说出许多她明明想说没有机会,也不能轻易说出口的话,李初只是想自力更生,这没什么不好。
  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自立自强自息,对自身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陛下,孩子长大了,初儿想做什么且让她去做吧,在天子脚下,长安之地,还怕她被人欺负了不成?”武媚娘出言,李初高兴地直点头,冲李治道:“父亲你忘了吗?孩儿可是练过武的人,一般的人都打不过我。”
  关于这一点,不管是李治还是武媚娘都不置可否,奉承李初的一些话,李初想听且由着她吧,他们当父母的别当了真的就行。
  李治想到了什么,看武媚娘那分明同意让李初去试试的态度,李治道:“你想好要怎么挣钱了?”
  “先看看,看看再说,长安稀奇古怪的东西多了,想做那一本万利的生意,得看看有什么缺的。”李初没有一口说出自己的打算,而是要先看看。
  李治见李初谨慎至此,倒是很满意,“看来你不是随口说来玩的,而是有心去做,且由着你吧。”
  李初道:“多谢父亲。”
  谢完踮起脚亲了一记李治的脸上,李治脸上的笑意更深,“现在进去赔不是。”
  上官仪被气昏了,李治和武媚娘提着李初来就是给李初教训来着,李初这会儿条件谈好了,那就走吧,进去聊,把道歉的事解决完。
  李初是个说话算数的人,立刻点头,“去啊去啊。”
  武媚娘起身,李治道:“朕领初儿去就是了,媚娘在这儿等着吧。若不然先回去?”
  李初想到上官仪对武媚娘的不满,倒是认为李治此举甚好,就这么做呗。
  “好。”武媚娘没有丝毫不悦地答应下,李初冲武媚娘福福身,随着李治往另一处的房间走去,正好上官仪已经醒了,此时正在里面羞愤着。
  “没想到啊没想到,我一番苦心教导,落在公主的眼里竟然是图谋不诡,居心叵测,罢了罢了,我即刻前去向皇上辞去教导太子和诸王、公主一职,那般恶名,我担不起啊!”就在门口,李治想带李初进去的,结果听了一耳朵上官仪的话,李初翻了一个白眼。
  宣太后:“臣子拿娇的话,皇帝怎么办?”
  吕太后答之:“若是有能之臣,捧着顺着;要是没用的家伙,抽他。”
  这么两极啊,李初侧头看了李治,李治面容不变,李初想看李治变脸的啊,因此问道:“父亲,还进去吗?”
  李治岂不知李初为何这么问起,不怀好意的丫头,坏得紧。
  “进!”就这么一个字,进的,李初能怎么办,陪着的!
  作者有话要说:上架了,肥肥的万更,求灌溉求留言求收藏!
  终于把女主写大了,婴儿什么的,话都说不利落,李初太难了!
  然后,每个人心中的武则天,还有对历史的理解都不一样,我写出的是我心中的那一个,不喜点叉。


第022章 输不起的武后
  “陛下驾到。”李治说要进,一旁的内侍已经扬声地叫起来,也将屋里说话的人惊醒了,包括上官仪。
  门被人打开了,李治大步走进去,李初后几步,老老实实的跟着进去。
  上官仪听到传报已经立刻起向在,衣裳不整的下榻朝李治作一揖而见礼,“见过皇上,见过公主。”
  被李初气成这样,还能记得君臣之礼,行!
  李治一眼看向李初,李初赶紧的上前,“初向上官大人赔礼了。”
  上官仪连连摆手,“不敢不敢,臣当不起,当不起。”
  话说得甚是客气,架不住那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完全和说出口的话是两回事。
  李初不管,她说过来赔礼,现在礼已经赔完,李治想怪罪她都不行。
  她和李治的交易,由她赔礼便算结束,其他的李治要怎么说服上官仪,还让不让上官仪教她读书写字的,李治能解决。
  李治开口问起道:“上官仪,你是生初儿的气了?”
  端是直接的问,上官仪没想到李治竟然把话问了出来,一时顿住,终还是开口道:“皇上,此事,还请皇上明查。臣无教坏太子公主、诸王之意,臣只是说出心中的想法,结合朝政,没想到竟让公主误会至此。”
  李初挑动眉头,这话过份了,竟然还想把错尽归到李初的头上,让李初担起所有的罪过?
  一眼瞥向李治,李初倒是想问问亲爹要是这么下去的话,她忍不住和人吵起来的,到时候会吵成什么样,能怪她的吗。
  李治岂不明白李初一向不是一个藏话的人,上官仪要是再说下去,李初没准还会出声再气倒他一回。
  “你的为人和忠心朕都明白,初儿年少顽劣,你还和她计较?而且,有些事是朕做的决定,朕说好的事,你实不该在这个时候,当着他们兄弟姐妹的面多说。”李治并不希望儿女变成没有主见,旁人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觉得就是什么的人。
  像李初这样敢据理力争,有自己的想法,他还挺高兴的。
  上官仪是个认死理的人,他什么时候被人怼得话都说不上来了?
  李初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把他放在眼里,不拿他当先生来看,他是一点都不想再教这样的徒弟。
  “皇上也认为臣有错?”上官仪把李治说出来的话再问。
  李治不是来跟上官仪吵架的,他是来平息事端的人。
  “上官大人,你认为我说的哪里不对?你若能辩驳上来,何必昏倒。”李初忍来忍去,终是没能忍住把这话说出来,那满脸的不悦,上官仪有脾气,她就没有吗?
  李治想安抚人的,结果倒好,没给他安抚的机会,李初已经怼起人来。
  上官仪指着李初道:“陛下,你看,你看,公主如此,臣如何再为人师?”
  李初可不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话我刚说没一会儿,你不会连这一句话都没明白吧。你想说我不对,你倒是说说我哪里有错?你不同意我的想法,那么请你反驳,只要你驳得对,我虚心受教。反之,明明我指出来的是事实,就因为你年纪大,就因为你是大唐的宰相,就能颠倒黑白,以势压人?上官大人,素日难道你在朝堂上,为我父亲办事,为大唐办事,从来不管旁人有理没理,你只管你的想法,不听他人谏言?倘若是,你赢。”
  十分的不善,李初本来想着把人气成那样已经不错了,还是别太过份的好,见好说收。结果有人还想摆架子,摆什么摆,她不咽这口气。
  李治抬眼唤一声初儿,李初直接跪下道:“若是父亲也认为孩儿说得有错,连真话都不能说,不能反驳大唐的宰相了,那么孩儿知罪。”
  这么直接的一跪下来,李治……
  上官仪没想到李初跪下还挖了一个坑等着他,大唐的宰相是一个不能接受谏言的人?
  自然不是,大唐的宰相也要接受下臣进言的,若是有错的地方,有就得改,不愿意改的,还有和你同事,观你言行的人。
  李初这不依不饶的样,李治觉得比起上官仪来,还是李初更不好对付的多。
  “时辰不早了,送上官大人出宫回府吧。”事到如今,别想让李初去赔礼了,不把上官仪再气出个好歹来就算不错了。
  李治挥手让人送上官仪出宫,上官仪想再进言,李治已经抚过头道:“哎呀,朕这头又痛了,去,快去传太医过来。”
  上官仪再有千言万语想说,此时最着急的还是李治的身体,“快,快扶皇上回宫,快。”
  催促着内侍扶李治回去,李治唤着初儿,李初赶紧的站起来,第一个扶着李治走人,李治装着痛得难受,不忘回头只叮嘱上官仪:“上官仪,你也赶紧出宫回府歇着吧。”
  这就走了,群里的太后们,宣太后感慨:“当皇帝不容易,尤其有群主这样的女儿的皇帝,更是不容易。”
  李初:“我怎么了?”
  吕太后:“正直,较真,没什么,但是你明知道皇帝带你来寻上官仪是为了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你为什么还要和他吵呢?”
  李初:“上官仪太过份了,他是想向父亲证明他是对的,他更希望父亲可以认同他的想法,那么接下来他会做什么你们不知道?”
  萧太后:“只要他还没做,任他如何想又怎么样,现在的武后可不是当年的武昭仪,只能依靠皇帝而活,现在的她,有了自保的能力。”
  都清楚李初之所以会和人吵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都是为了武媚娘,身在风口浪尖的人,一点小事都有可能变成大事。
  但是,李初是不是小看了武媚娘,武媚娘从来不是没有准备的人,那么多年过去了,武媚娘怎么可能还不明白李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治要这个天下安宁,为此可以不惜一切,换而言之,若是有一天她成为李治认为的那一个可能威胁大唐的人,李治定会毫不犹豫地解决武媚娘。
  武媚娘这一生活到今日,她是不可能再任由人来随意主宰她的生死的。
  孝庄太后:“有话直说,较真,有何不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敢把话说出来。自然说出来的那一个,据理力争的人,不是更难得可贵?”
  李初更认同孝庄太后的说法,她就是她,就算她想努力改变一些事,代价也不应该是成为一个不像她的她吧?
  李治拉着李初出来,装着头痛的,武媚娘已经让李弘带着李贤他们全都散了,就连武媚娘都回宫了,所以李治拉着李初直接往自己的宫里去。
  “你这孩子,明明让你去赔礼,为何又管不住你自己的嘴?”李治走远也不装了,问起李初,想知道李初怎么想的。
  李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