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日常见面就在一起玩耍,李初完全可以想像到待将来李末情窦初开,定是看上薛绍的。
被李初一调笑,李末不满的道:“我哪有,明明是姐姐一个人去安国寺都不带我。”
李初拍拍她的头,“姐姐去安国寺是调养身体,下回,下回要是姐姐还去,一定记得带上末儿。末儿别生姐姐的气了可好?”
哄小孩啊哄小孩。李末想了想那几日李初病得昏昏沉沉的样子,终是道:“姐姐是去调养身体的,那我就原谅姐姐了。”
“谢谢末儿。”李初冲李末道了一声谢,李末笑得眉眼弯弯的,打量一番李初道:“姐姐真好看。怎么看都好看。”
“小嘴真甜啊,将来一定能哄得人心甘情愿的把心都给你。”李初捏了一记李末的小脸,叫李末不禁扮了一个鬼脸,“姐姐该挑驸马都不挑,尽会拿我打趣。”
真是早熟啊,才几岁大的孩子知道驸马的事了,李初道:“不打趣你打趣谁,就你最鬼精灵。”
“好了,该走了。”李初和李末正调笑着,武媚娘开口让她们都赶紧的走,前面的宴会差不多开始,不能让人久等。
李初陪同武媚娘走了出去,一眼看到一个熟悉的人,一下子顿住了。因那宫女正是李显当日喜欢,为了这位宫女李显闹出的事不小,
从安国寺回来前,武媚娘已经问李初要了此人。李初当时不解武媚娘要人何意,但还是将人给了武媚娘,没想到这么快就见上了。
宫女这些年被李初养在公主府,这一次来洛阳李初没忘记把人一道带上。
此人留着,虽然这么多年没有盯出什么来,宫女的背景像是没人的,可是李初本着不管有事或是无事的心思,人在她手里,没有犯错她也不找人麻烦,养一个宫女罢了,不算什么大事,别再引得李贤和李显闹起来就是好事。
不料这样一个人还能落在武媚娘的手里有些用处。
萧太后:“群主,你猜猜武后打算做什么呢?”
李初:“完全不想猜。”
萧太后:“我觉得群主你还是想猜的,要不然你怎么阻止事情的发生。”
顿了半响萧太后继续:“群主又不想让武后同李氏宗氏的人闹翻。武后现在打算立威,而且是借着李氏宗亲来立威,这件事群主要是处理不好,可是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到时候群主也讨不了好。”
真心只是提醒,绝对没有半分的幸灾乐祸,萧太后只担心李初偷鸡不成蚀把米。
李初明白,“你们猜出来我母亲有什么计划啦?”
虽然不想猜,可是萧太后说的句句在理,这件事太玄妙了,李初必须要处理好,否则后果很严重。
李初是猜不到武媚娘打算怎么样的立威,只准备在宴会上小心翼翼的看着等着,总能看出一些端倪来,能阻止的一定想尽办法的阻止。
萧太后继续,“还得提醒群主你一声,眼下你想参军就是为了握住军权。高宗已经同意了,现在就等武后点头,如果你不能让武后认为你是站在她这一边,那么这件事就不可能成。”
吕太后:“谁都不傻,谁都知道军权在手意味着什么。让一个不信任的人握住大唐的命脉。像武后这样想要紧紧握住权力的人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李初:“所以你们的意思是?”
宣太后:“你要明白一点,武后做任何事都不会只有一个目的,这件事或许也是对你的试探。所以今天事你不能出手,而且是绝对不能。一旦让武后明白,你想庇护李氏宗亲或者你的心偏向李氏宗亲,从今往后,你休想再从武后的手里得到半点权利。”
此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将心比心,如果换了李初,有人像李初一样的想帮别人而不是武媚娘,她难道还会相信他,相信她是中立的,然后将自己所有的权力都给她?
暗暗握紧了拳头,李初显然听进去了太后们的话。
这会儿他们已经走到了设宴的宫殿,因这是冬天,宴席设在殿内而不是户外,不过外面的梅花开得正好,出去赏雪赏梅的人不少。
“皇后。”武媚娘带着李初和李末一道前来,见到她们的人纷纷见礼,人群簇拥中,自然也看到了常乐大长公主和城阳长公主。
武媚娘和和气气的让人平身,同时走向常乐大长公主和城阳长公主,原本坐着的两位,城阳长公主站了起来,只有常乐大长公主端坐着,压根没有要起身的意思。
“皇后。”城阳长公主见礼,武媚娘上前抢先一步将她扶起,“妹妹不需多礼,都是一家人。”
城阳长公主一笑,温文有礼,李初和李末同时冲城阳长公主见礼,“见过姑母。”
瞧着两个容貌出众,礼仪周到的侄女,城阳长公主脸上的笑容更深,“起来起来不必多礼。”
李初只是一眼看像武媚娘,武媚娘扫过常乐大长公主,微微一笑,然后在李初心惊胆战的情况下,缓缓的走向常乐大长公主,“姑母。”
身为皇后的武媚娘已经朝常乐大长公主见礼,可是常乐大长公主依然纹丝不动。
“皇后客气了,姗姗来迟,这是待客之道?”张口既然就是质问,常乐大长公主摆着长辈的谱,目光不善的盯着武媚娘,“果然是小门小户出身,哪怕当了多年的皇后,依然还是不懂规矩。”
今日前来的宾客中不仅有李氏宗亲的人,更有外臣,才子青年前来,就连太子东宫中的妃嫔也全部都到了,只是裴氏还没来得及出头打招呼。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常乐大长公主如此折辱武媚娘,这人是找死吗?
李初头大呀,怎么会碰上这样子一个不懂得收敛,处处彰显自己是皇帝的姑母,就至高无上无人敢不奉承她的架势。
落的是皇后的脸,还是一个手握实权的皇后,常乐大长公主就没想过得罪武媚娘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或许人家以为有皇帝李治在后面撑腰,就可以肆无忌惮连武媚娘这个皇后都不需要放在眼里。
而眼下的李治和武媚娘的关系太过微妙,李氏宗亲的人都是聪明人,必然能够感受到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暗流涌动,自然引得他们各自出手。
权力这种东西从来都是人心之向往,费尽心思也想要握在手里的。
武媚娘握住了,舍不得放手,不容他人染指,自然也会有人费尽心思的从武媚娘的手里夺过,所以见缝插针的想要得到李治的注意,证明给李治看他可以帮李治做到很多李治想做而不能做的事。
“姑祖母既然知礼,应当知道何谓君臣,虽有长幼之分,但也有君臣之别。谁在前谁在后,姑祖母不明白。”旁人管不管常乐大长公主李初不理,但是当着她的面敢这样折辱武媚娘,李初不能容,也不愿意忍,出手反击。
宣太后:“群主啊,想想李治之前叮嘱过你的话,你这是想跟常乐大长公主撕破脸吗?”
李初:“连点常识都没有的,常乐大长公主再把事情闹到我父亲的面前,我倒是让我父亲好好的管管李氏宗亲的人,不想和我母亲交恶,偏偏还让李氏宗亲的人处处出头,处处为难母亲,踩着我母亲的威严,想要出头,这是想要和平共处的样子。”
……宣太后竟无可反驳,吕太后:“是李氏宗亲的人,就是李家的人,李家的人想要打击武后,难道不是遂了李治的心。”
未必见得李治没有打击武媚娘的心思,只是一直操作不当,不仅没有打击到武媚娘,反而令自己的权力不断的流失,现在李氏宗亲的人开始冒头,不满于武媚娘的权力已经比李治还要大,如果可以借李氏宗亲的手打击武媚娘,李治一定乐意之极。
李初:“选这么蠢的一个人来出头,不是想要打击我母亲,完全就是送人头。”
萧太后:“正是正是,这么蠢的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礼数都做不好,张扬外露,简直就是送人头。”
而随着李初一出言,常乐大长公主的目光立刻落在李初的身上,李初不失礼数的福了福身。“虽然冒犯但亦是进言,还请姑祖母勿怪。祖父当年曾经纳谏如流,以开天下言路,想必姑祖母是长辈,必能为我们这些晚辈做好榜样。”
怼了常乐大长公主一记还不够,就连常乐大长公主想要斥责李初的理由,也全叫李初给堵了。
拿唐太宗李世民来当挡箭牌,连皇帝都纳谏如流,也要求下面的文武百官全都有样学样,身为长辈的常乐大长公主若不能以身作则为晚辈们做好榜样,就不算什么好的长辈了吧,指责皇后什么的,更不够资格。
常乐大长公主哪里想到自己不过怼了武媚娘一句话,武媚娘都还没出声,李初已经呛起人来。
“好,真是好样的。连太宗皇帝都能拉出来。”常乐大长公主还真不能说李初说错了,更不能说李初对她的指控有什么问题。
“父亲说读史可以明智,尤其是祖父一朝,所言所行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敢不听。”常乐大长公主明显不满李初拉出李世民来,李初才不管他,拉出一个李世民算什么,连李治也要一起拉出来才是,且看看常乐大长公主是不是谁都不放在眼里?
素来李初在女眷的名声一直都不显,啊,因为李初不太喜欢和女眷往来,平日里每回参加宴会也只是安坐一旁,话不多说,奉承上前的人她也只是冷淡的应付。
虽说李初在朝中百官中的名声,得能言善辩四字的评价,但是女眷们却不当回事。
结果这就亲耳听到了,常乐大长公主虽是长辈,可是先帝的事,当今皇帝的教导,难道她能不听吗?
不要忘了常乐大长公主的底气是谁给的,如果不是李治在后面撑腰,如果不是李治拿她这个姑母当回事,常乐大长公主就什么都不是。
“皇后快请入座,听闻皇后新得了两个会跳胡旋舞的舞伎,正好今日让我们一饱眼福。”常乐大长公主被李初呛得下不来台,城阳长公主连忙上前打岔,想将这尴尬的一幕掩过。
城阳长公主和常乐大长公主不同,武媚娘还是要给她面子的,立刻接话道:“妹妹放心,一定让你看个够。”
“那可是太好了。”城阳长公主笑眯眯的道谢,武媚娘抬手道:“妹妹请坐,诸位都请坐。”
适才常乐大长公主和武媚娘交锋,再有李初和常乐大长公主交锋,殿内一片死寂,谁都不敢多言,这下子武媚娘开口,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着武媚娘,也表现出对宴会的期待。
常乐大长公主被一再落了脸,连反驳都不得,沉下一张脸,倒是她身后的女儿赵芬拉了拉她的衣角,唤一声母亲。
为什么自家的母亲偏要和武媚娘怼上呢,她将来可是要成为武媚娘儿媳的人,两家若是关系不好,她如何嫁入皇家,为人儿媳?
“你怕什么?有我在。”常乐大长公主显然很明白赵芬的担忧,偏偏不以为然。
赵芬也是没有办法,劝早就劝过了,拦也拦不住,她是当女儿的人,常乐大长公主更是打着为她好的旗号,想让她将来嫁入皇家不会被武媚娘欺负。
可是闹成这样子,连李初都出言相护武媚娘了,这回不仅仅是惹的武媚娘不喜,就连李初也要对她心生不满了。
可怜的赵芬拧紧了眉头,却没办法指责母亲的不是。
没有了故意摆架子,故意找茬的常乐大长公主出声,宴会一派和睦,杯觥交错,谈笑嫣然,歌舞升平,谁都以为事情该这样过了吧,
只有李初清楚武媚娘朝身后的人使了一个眼色,那宫女领着李显看上的宫女一道走了,李初望向武媚娘,武媚娘察觉到李初的目光,看了过来朝她安抚的一笑。
孝庄太后:“群主,武敏之。”
提醒着一个人,李初的眼中迸发出一道光芒,不错,她不适合出手,可是贺兰敏之可以。
请贺兰敏之帮一个忙,她欠他一个情,可行。
得说武媚娘算是用心良苦,将李初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那些青年才俊,未曾定下婚事的,纷纷都被李初吸引了,接二连三的上来给李初敬酒,或是献诗,人多了啊,正合李初之意。
李初对每个人都笑着,问候也好,读诗也好,奉承也罢,好似都听到耳朵里,又好似什么都没有听见,笑容不减。
眼看赵芬身边的婢女朝他低语了几句,赵芬脸色一变站起来就走,李初的心一颤,“武敏之,你不和我敬杯酒吗?”
能让李初指名道姓,武敏之再想独酌,也只能站起来,带着几分醉意的走向李初,“臣敬公主一杯。”
“我还以为武公子用完了人便甩的一干二净了。”李初扬声唤人,而武敏之也配合无比的走了过来,立刻敬了一杯酒,李初却没有因此而放弃,端着酒杯从案几上走了出来,走到武敏之的身边围着贺武敏之上下打量,“依然是一身酒气,不喝酒武敏之你会死吗?”
明显的不悦,可见对于武敏之的所作所为看不上眼。
酒宴刚开才多久啊,贺兰敏之已经是一身酒气。也不知道是在宴席上用的酒还是早早喝了酒过来的。
“母亲器重你,武家还等着你传承,你就这么无法无天,不知感恩?”拧紧眉头的李初,好似很为武氏担忧的开口。
武媚娘早知李初对于武敏之颇是欣赏,毕竟武敏之算是一个有本事有才干的人,武媚娘何尝不希望武敏之能够更好,比现在还要好。
李初出言呵斥都是为了武敏之好,虽是当众,但又如何,若不如此武敏之,未必愿意改。
“闻闻你身上的酒气。”说闻,李初凑近了些,小声地道:“帮我一个忙,算我欠你一份人情。”
本来就为李初突然当众训斥而诧异的武敏之,听清这一句一下子明了。
李初从来不是多管闲事的人,武敏之想怎么喝酒就怎么喝酒,只要武敏之差事办得妥当,其他事李初一概不管。
今天倒是例外,先是让他敬酒,接着又是挑三拣四的,武敏之早发觉不太对劲,但是李初没有直言,武敏之早就听多了这些话,不曾放在心上。
不过能让李初欠他一份情,武敏之听之为之心动。
但是却不能明了,李初要他帮的是什么忙。
李初既然不曾明言,也不敢派人前来同他说明,必须有她不能说出的理由。
而此时李初突然转过身,侧着身指向另一边空了的酒席,那个位置空的是谁,武敏之一下子明了。
“公主欠我一份情,记住了。”武敏之凑近李初耳语,落在旁人的眼里是他突然欺身而近,实属冒犯,李初转身扬手一个耳光甩向武敏之,“放肆。”
武敏之的动作确实轻浮,而且那一瞬间和李初的距离太近,李初怒急打人理所当然。
李初的眼中迸发着怒火,武敏之嘴角都流血了,却是冷冷的一笑,什么话都没说即走了出去。
事情转变的太快,快的一殿的人都没有理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李初这样动怒当众打人,换了谁都不会轻易受下这样的折辱,偏偏不能和李初算账,挥袖而去就是表达最大的不满了。
李初气的冲武媚娘道:“母亲你就不能管管武敏之吗?”
明显的是对武敏之的不满,适才武敏之的表现就是给了李初理所当然告状的理由。
“好啦,那是你的表兄,又无冒犯之心,只是言行轻浮了些。”虽说武媚娘也是不满武敏之方才对李初的突然靠近,但是要说犯下大罪也不是,武敏之本就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一个长得好看的人,喜欢另一个长得好看的女郎,两人站在一起也是赏心悦目。
而且武敏之最近差事办得极好,武媚娘对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