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完结+番外-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等。”白蒿心中的情绪不断地变化,相比起其他人或许永远不可能看到死去的人,她可以名正言顺地送人一程,她去看看,亲眼的看一看。
白蒿唤一声终是走了过去,站在那叫人抬着不曾放下的尸体前,掀开白布,终于可以看清她的脸,惨白无色的一张脸,死不瞑目的望着前方,不知她在看的究竟是何人。
“公主是否能让我为她收尸?”白蒿问了一句,李初道:“可以,一个死人,我不至于同死人计较。只是你要想清楚了,尸体交给你,你要在哪里安葬她。”
白蒿一顿,终是道:“只要公主愿意把尸体交给我,其他事我会做好的。”
看起来像是胸有成竹的,李初不在意地道:“好,随你。”
活人的用法,死人的用法,李初分得清楚,如人所愿,终也将如她所愿。
“公主,陛下让奴同你说一声,诸位宗亲在午后进宫的事已经安排妥当,公主要不要改期?”德宝从远处行来,把李治交代他办的事同李初细细地问来,要是李初想改,他这就去安排,保证不会让李初为难。
“不必,难道要为了他们什么事都不做了?他们盼着这样的一天,可是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一天。尸体交给她了,她想如何安葬就如何安葬,不必过问。”李初不忘同德宝吩咐一声,德宝应下。
白蒿的身份,德宝一向清楚,尸体送来了,李初竟然是为白蒿准备的,德宝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会想尽办法的将人盯紧的。
而李初走进房间,冲慈心道:“把人盯死了,所有同她有往来的人,一个都不能错眼的盯紧了,万万不能走漏一个人。”
慈心明了,连声地应下道:“公主放心,奴一定办好。”
李初速速前去沐浴更衣,随后往麟德殿去,李氏的宗氏们全都到齐了,看到李初有意的开玩笑道:“多亏公主,否则我们哪里来的机会在麟德殿有一席之地。”
“李歧,那仅仅是你,不代表所有人,瞧瞧我们欣哥哥,那定是有他的一席之地的。”李歧可怜啊,才说一句就叫人堵了,堵得伤心。
七嘴八舌的都说着李歧是个没用的人,麟德殿不用说了肯定没有他常来的机会,其他的人就不一定。
李初看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有心开解她放松心情,脸上不自觉得露出笑容。
“不容易不容易,我们公主殿下终于笑了,看到你笑我们就放心了。”终于让李初露出了笑容,可不是让人大松一口气,不乏老实人将心里的话说出来,立刻挨了人一记暴击。
“长不长脑子,什么话都往外说,什么事都直说,傻不傻的你们?”气得人打完了人更是问上一句,以确定这人是不是傻的。
他们老李家的人怎么有这么样一个没有脑子的人,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太傻了。
李初道:“大家一片好意我领受了,放心,昨天的事算不得什么,若不是我有些本事,确实能用,他们哪里急得上赶的杀我。看看你们都没有我的待遇,我得高兴啊!”
反向思维一说出来,引得一众人微顿,随之都附和地道:“公主所言不虚,我们确实不如公主。”
在李初的带领下,他们做成了什么事,就算从前不一定明白的,眼下必须明白。
一众人不住地给李初戴上高帽子。李初道:“除了欣哥哥他们外放的不能回来,但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都派人送到我手上了,我在等你们,来让我瞧瞧,你们手里都有多少人说话了?”
李初手里有了两份名单,至于上面是什么,殿内的人都清楚,李初说着话先入座,也请他们一并的坐下。
每人都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公主请过目。”
全都要给李初递上去,曲和去一份份的收上来,尽都送到李初的手里,李初得来一份份的看起来。
“公主,上面签字请愿的人数,占比多少,全都写得一清二楚,公主仔细看想是看得分明的。”名单的格式得写得大家一目了然,定然是不能糊里糊涂的。
李初看完了,“很好,背后不靠着各家的商人都愿意改税收,目的只有一个,为自己的下一代准备。”
“商者重利,钱到手了,他们想要就是利,只要能得到利,能让自己的子孙万代皆可得利,那么他们愿意付出一些细小的代价。官商勾结从来不是什么避讳人的事,我们是防不了的,倒不如借此机会为国争利。”
凡事总是要有所取舍的,李初把关系弄清楚,李治也是理得分明,不会也不愿意轻易的让人夺起国家的利。
土地流失,税收减少,那么就要想别的办法开源。
李初这一手够狠的啊,一气将大唐最大的利都定下税额,往后只要国富,国库也会富的。
“公主之前的办法我们还担心行不通,不想才把话放出去,一个个都立刻愿意在这纸上签字,不为什么,就为了子孙后代。不过,此事确实可以做成吗?万一要是朝中的官员不许该如何是好?”商人是同意了,但是最难的一关在后头,比如那些朝中重臣,李初一下子将商人的身份提高,多少人不愿意,不乐意的?
李初道:“今岁大旱,多少商人开粮赈灾,有大功于社稷者,难道不应该奖赏吗?”
此话落下,有人僵住了,随后都笑了,“公主所言甚是,有大功于社稷者,只是奖赏他们的下一代,给他们机会可以参加科举罢了,有那富贵后的富人何尝不是弃了行商之道,转明为暗,三代之后以出仕。”
有些事大家都有数,办法各有千秋,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现在李初不仅是把事情摆在了明面上,让大家都知道这一回事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偷偷摸摸的,你想行商怎么都行,只要你有功于社稷,随便你了。
李初道:“我会将名单全部整理好,不日我会寻一个人上折,此事若是当真做成了,诸位都是立下大功的,将来都记你们一笔。”
要不是他们出力尽心的将事办好,事情岂有如此的容易,所以一定要记他们一功,不能让人认为他们家的人不记功劳。
“看公主说的,我们也是李家的人,自然是希望李唐的天下能好,能尽我们的一份力,做有利于大唐的事,都是我们应该的。”要记功了啊,记功的好,那也得装得谦虚些,就算嘴都乐得咧到耳根了,依然得说上一句半句谦虚的话。
“难得进宫,上回不是说难得看宫中的歌舞,顺便看看。”李初拍掌,立刻有人前去安排,听歌看舞,小日子可真舒服呢。
李初期间会问起他们各处的生意如何,都有哪些商人的生意有特色,她的小钱钱依然少,得多挣一点,报馆的投入要钱,养人要钱,想要收容孤儿退役将士,样样都得要钱。
是啊,近年战事稍平,退役归家的将士总要想办法安置,否则将来他们同样会成为大唐的问题。
再者战士战死沙场,受伤残疾,仗打完就没有他们的事了,话说出去未免太凉薄了吧。
李初同李治议起退役归家的将士如何安顿,最终定下若是身有残废者,朝廷自养,李治原想亲自拨出一些款项来做,最后又放下,只让李初以个人的名义行事,李治当时被吓得不轻,不太确定李治是不是在说笑。
“天下家国,该施恩的时候擅长把握机会,你能面面想到,事情更是你提议的,让天下将士领你的情,天下百姓知你的善,有何不可。我不需要这些恩情,更不在意百姓怎么看我,你需要,将来尤其的需要。”李治同李初说起过的话,李初从来没有忘记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李初更不知如何面对诸事为她准备的李治好。
但此事利于朝廷,也是回馈天下将士的大事,李初断然不会推辞。
却也正是因为此事,李初的威望涨得令李初看得都心惊,太后们却叫一个兴奋啊!
好些年没有看到积分涨得那么猛了,只是安顿将士罢了,竟然一下子让她们的积分涨到一个新的高度,太让人惊奇了。
萧太后:“群主啊,你在背后收拢人心的一套着实厉害,我以前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过呢?”
作为一个领过兵打过仗的人,萧太后从来只问冲在最前面的将军,确实没有问起过败下来后那些不死不活的将军是什么样子。
现在受教了啊,这积分涨得人心里烫得难受。
李初告诉她们,“仗打完了好说,人更应该安顿,自古以来对于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人如何安顿都是一件为难的事。正好我身边需要人手的地方多着,别看他们手残脚残的,寻常的人都比不上他们,有他们在,再让他们帮忙训练人,会有什么样的成果,你们都明白?”
就算先前没有想得那么多,现在必须都已经想明白了,一个个都给李初点赞,一个又一个的好字,不吝啬的夸奖。
啊,一想倒是想远了,李初招呼自己人喝酒吃肉,在这里不用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
等人吃饱喝足的离开,李初立刻往宣政殿去,李治正让人按着头,可见一桩接一桩的事让他难受啊,一想得多,头自然就痛起来了。
“来了!”脚步声听见了不用人传报,李治听出来是李初了。
李初道:“天下各郡的商人上的万民书,请以商税,凡所售之商品,若达到一定的利,予以税收归国,父亲,请你过目。”
李初在李家的宗亲面前没有表现出半分的激动,可是到了李治的面前不需要藏着掖着,神情间的喜悦,让人看得分明。
“好!”李治高兴的叫着一声好,他知道李初为了做到此事有多不容易,一步一步的安排,让各人去同天下的商人打交道,最后才得来今天的成果。
德福上前接过,暗松一口气,多亏他们公主送来一个好消息,要不是有此好消息,宣政殿上上下下只怕连气都不敢大喘一下。
“父亲,正好因为大旱商人救济百姓,不妨打铁趁热,让何人上折促成此事的好?”好事是来了,更得想想让谁来办此事,促成此事。
李治问道:“你的心中可有人选?”
询问李初可是心中也有人选了?
“父亲以为李安期如何?当年他上书道贤路蔽塞,责在天子,他是一个敢说的人,从前敢说,现在更应该敢做。”李初对朝中的宰相个个都门儿清,李治笑道:“他啊,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李初道:“不错,但父亲并不认为他是不二人选,你是想让谁来?”
“武敏之。”李治将名字一说出来,李初一下子僵住了,“让武敏之来?”
贺兰敏之已经改姓为武,承武士蒦之爵,眼下已经是武敏之了。
李治道:“不错,就是要让他来,你母亲想把人留下来用,想留下就留下吧,只要他能做事,留着也无妨。但是他不能成为任何人的人,他只能一生为朝廷尽忠,一世都为李家的人所用,现在是朕,将来是弘儿,是你。他太聪明了,得让他成为一个孤臣,孤臣者,此生只有自己,谁都不敢同他亲近,不好吗?”
李初不敢把李治的另一层意思说出来,偏偏李治已经道:“自然,这也是为了遏止武氏,武氏的人有用的不多,他算是不错的一个,这些年的历练下来越来越像样,如此就让他好好地为大唐所用,但不能为武家锦上添花,一个得罪太多人的武家嗣子,不会有人愿意同他往来的,所以你明白了?”
明白自然是明白的,不用李治说出来李初都知道李治存了这样的一颗心,正是因为如此,李初知道也不敢说。
“凡事有度,对你母亲和对你们,还有我都会很好。”是的,都会很好的,一直的都很好,只要能够保持住这个度。
“父亲想要谁来做就让谁来做,孩儿没意见。”李初轻声地回答。李治定是早就想好了,若不然也不会同李初说出来。
既然李治决定了,李初纵然想劝也不知如何的劝起,李治是皇帝,面对不断坐大的武媚娘,他隐忍着,并没有动手伤及武媚娘对她来说已是万幸,可是在他的位子上,他由着武媚娘坐大了,并不代表也能允许武家的人一道坐大。
武敏之,武家总是要有一个人来承继的,相较武三思和武承嗣,武敏之要有本事得多,也更令李治愿意用得多。
“那我交给父亲。”李初看了名册如是说,李治一笑,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准备怎么做?”李治笑完后又没头没尾的问起此话,李初道:“孩儿在准备了,若是查到什么会告诉父亲的,父亲放心。”
“对你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担心你会难过。”李治意味深长地说起,目光亦是担忧地看着李初,不难看出此时的他内心是何等的挣扎。
李初摇头道:“我有什么好担心的,父亲小看了我。”
先前的时候李治觉得李初对情爱的事太淡了,生怕李初将来寻不到一个合心意的人,现在突然的觉得,淡有淡的好,淡了,不将情爱放在心上,纵然只是一时心动的人,那样的人利用她,她都能撑过去,甚好!
李治瞧李初的眉目与往常无异,想来那样的事她真的不曾放在心上,李治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下了!
“陛下,公主。”慈心小步走进来,轻声地一唤,李治望向她,慈心道:“有人同白蒿碰面了。”
诱饵放出去了,就是为了让鱼儿可以上勾,如今终于来了。
李初道:“不必打草惊蛇,继续让人盯着,不管什么人,在我没有让你们收网前,一个都不许惊了他们。”
一开始冒头的人未辨真假,所以李初不想急,只要安心的等待。
李治也朝德宝吩咐地道:“按初儿说的办,小心一些,不能让人发现了。”
德宝应下一声是,一眼扫过慈心,又很快地恢复了,今时不同往日,李初的手里也有自己的人了,再不像以前身边都是李治的人,李初手里有什么信息,但凡李治想知道都能知道。
现在如果李初不想说,那么李治便不可能知道李初的手里都有什么。
李治不曾想过一直的对李初牢牢的握在手里,李初有能力养出不逊于慈心这样的人,这就是李初的本事。
“回去休息吧。”李治朝李初吩咐,让李初快些回去休息,李初应了一声,朝李治福了福身退了出去。
李初想回去歇会儿,但才回到紫宸殿,武媚娘唤她过来,都是一夜未眠的人,武媚娘先补了一回觉,此时精神不错,李初就不太好了,一件接一件的事,再加上累了一天一夜,脸色有些发白。
“查得如何?”武媚娘询问李初,想知道李初将诸事安排得如何。
李初不意外,眼下的事情牵涉的不仅仅是李初自己,更有李弘,这样的两个人何其重要,武媚娘追问担心全都是理所当然的。
“母亲,我还在查,查好了我再告诉你。”李初不告诉李治,自然了不会告诉武媚娘的,武媚娘应一声,想起另一件事,“李氏的宗亲,他们把事情尽都办好了?办得漂亮了?”
李初颔首道:“是的,万民书都准备好了,大唐半数以上的商人皆上折请以税改,合乎民意的诸事,我们理当顺势而为。”
话,真是会说,武媚娘瞥过李初一眼,不得不说李初的脑子太好使了。
“谁来推动此事?李安期?”武媚娘想了想问起,连人名都问出来了,同李初想到了同一个人,但这件事不是由她们来说了算,人选是由李治定下的,所以人嘛……
“我同父亲提了李安期,父亲并不是特别满意。”李初如实告之,正准备把武敏之的名字说出来,武媚娘颔首地道:“不满意啊,那是定下了武敏之。”
李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