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藏地追踪-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的心思很缜密,他不可能在有危险的地方给我留言。”
  “那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是害怕外面的东西进去,所以才从里面把们封死?”我看着黑暗的甬道深处,神经不禁绷了起来。
  “有这个可能,敲掉白膏土,进去看看。”老爹发号施令,阿九立即取出石工锤去敲那些白膏土。
  胡子和于苏举着枪警惕地看着甬道深处,阿九和眼镜分别开始敲凿两边门缝的白膏土。
  很快,门缝里的白膏土就被敲下来一层,眼镜捏着一块土渣看了看就道:“关爷,这土里似乎有血迹。”
  我为之一震,仔细去看就发现,这种白膏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而是白里泛黄,倒是有些想铁锈,我有点儿纳闷,血液凝固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会发黑,怎么可能泛黄呢?
  老爹闻了闻,突然眉头一紧:“有血腥气,继续。”
  那边眼镜不等发话,已经继续敲了起来,敲着敲着,阿九就发现问题了:“不对啊关爷,这扇门顶多十五厘米厚,现在都敲进去快一尺了,还是没打通。”
  胡子一边拧过了脸就道:“要我说也别费事了,直接一个定向爆破不就OK了?”
  罗锅摆手,用手电照进缝隙里仔细看了一下,惊嘘了一声:“关爷,里面的已经出现了红色,这会不会是个血尸墓?”
  老爹往里面看了看就道:“不能,长留侯不是傻子,不可能在自己的墓里养血尸,断子绝孙的事,他比任何人都忌讳,阿九,把门拆下来。”
  阿九嗯了一声,当即用便携电钻将门折页拆了下来,然后让我们退后,他和眼镜一人一边,用撬棍使劲一撬,当即把石门撬开了,然后,我们就看到,一堵殷红如血的墙壁,出现在门后。
  所有人的神经都是一紧,胡子揉了揉脸就道:“他娘的,难道这白膏土是用人血粘合的?”
  大家看着那红色的墙壁,谁也没有跟胡子搭茬,气氛显得无比诡异,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血色,看上去是那么的扎眼。
  老爹的汗已经下来了,我也是浑身发冷,而且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怎么,我突然闻到一股强烈的血腥气味从墙壁里传了出来。
  “继续敲,把墙打穿。”老爹的声音已经变得有些沙哑,我咽了口唾沫,下意识向后退了一步,我无法想象,如果打开墙壁的刹那,我能否接受将要看到场景?
  阿九和眼镜也是满头大汗地干着,白膏土很松,一敲就下来一片,而印象中古代白膏土的粘度跟现在的水泥有的一拼,可能真的向老爹说的那样,这些白膏土是里面的人从其他地方敲下来挪用的。
  开始敲的很顺利,不过敲着敲着,白膏土里出现了混合物,大都是碎石块和砖头一类的东西,这些碎块与白膏土粘合的很紧,砸起来相当费劲,阿九和眼镜的进度立即就慢了下来。
  金属的敲击声从甬道里传了出去,远远的回声又从黑暗中穿了回来,十分的恐怖,仿佛黑暗中也有这样一些人在跟我们产生着共鸣似地。
  敲着敲着,阿九突然咦了一声,从土中拽出了一个东西,抖掉上面的泥土之后,那东西的真身展露出来。首先我很确定那是一块布,而且很厚,再看形状,立即一头雾水,那……竟然是一个胸罩!
  “哇靠!”一边的胡子立即跳了起来:“还他娘的是C罩杯的!看看里面是不是还有卫生巾啊?”
  我理解胡子的反应,这种场面也太扯了吧!但是别人都不出声,阿九把胸罩放到一边,继续干活。很快,眼镜又从两块碎石中间撤出一块布,看样子应该是只袜子,事情越来越蹊跷了,这些东西的出现,说明一个问题,当时里面的人应该是竭尽全力想堵住这扇门,所以把所有能混合到白膏土里的东西都用上了。
  可是白膏土里混合的血迹怎么解释?他们不会真的是用血来粘合白膏土的吧?
  胡子已经来了兴致,把步枪往我怀里一塞,也上去给阿九他们帮忙,紧接着,大量的布制品“出土”了,其中可以辨认的有登山包、冲锋衣,还有许多被血染黑,乱七八糟分辨不出来的东西。
  血腥气越来越浓,隐隐还伴着尸体腐臭的味道,这让大家更加紧张起来,胡子似乎也察觉出了异样,不再插科打诨,突然变得像考古学者一样开始仔细地整理那些杂物。
  我还纳闷这胡子真是难得的专注,岂料刚只这么一想,胡子就道:“把敲出来的东西都给我,我清理一下看看有没有值钱的遗物。”
  ……喷血……
  “好像有东西!”就在这时,眼镜突然一用力,从里面拽出一块黝黑滚圆的东西来,胡子接过来仔细擦着上面的泥土就道:“有点儿手感,好像是……我靠!”说完,立即把那东西丢到一边,我们定眼一看,那竟然是一颗,严重腐烂而干瘪的人头!


第153章 三十年前的阴谋(上)
  人头一下子滚落到于苏脚边,于苏惊叫一声立即跳开,怒气冲冲地瞪着胡子。
  胡子赶紧道歉:“不是我胆小,关键是这人头长得太吓人,眼珠子竟然没烂掉。”
  一边的眼镜把人头拿了起来,几个人凑了上去仔细观察,我就看到,那人头腐烂得特别奇怪,确切的说,只有肉烂掉了,而老皮却紧巴巴地贴在头骨上面,头发都黏在一起,黑黝黝的干皮就跟湖底神庙的昆仑奴似地,只不过昆仑奴有肉没皮,而这个人头却是有皮没肉。
  怎么回事?这里的空气湿度很大,怎么可能形成干尸?
  老爹摇头:“不是自然形成的干尸,看样子,这个人在死之前,体内的血液流干了,一点儿没剩。”
  罗锅就道:“关爷说的对,这些白膏土里混合的血迹,可能就是这个人头的主人留下的。”然后又问老爹:“关爷,你说当年进入这个石门里的那些人,到底是不是跟你一起下地的?”
  老爹嘴角突然颤了一下,瞄了我一眼就道:“如果这些字真的是文玉留下的,那就一定是他们,难道他们都没有死?嘶——不对。”老爹说着,突然问我:“小子,你那张照片是从哪来的?”
  我被问的一愣,就把藏尸洞的事情说了,老爹皱着眉头道:“不对,我们当年遇到变故的地点是在千棺洞里,如果他们真的死了,尸体怎么可能跑到那个地方被人掩埋起来呢?而且文玉的留言,明显是变故发生之后留下的,这在逻辑上说不通。”
  我知道老爹说的那个千棺洞,如果我猜的没错,那个千棺洞一定就是那间摆满棺椁的石室。
  这时胡子就问老爹:“他关爷,你们当时穿的登山装是什么制式的?”
  老爹思索了一下就道:“这些细节我记不太清楚,我们穿的登山装全是别人提供的。”
  我突然意识到了胡子问这句话的意思,忙把那张老照片拿出来递给老爹问:“这张合影,是不是在你们下地的时候拍的?”老爹点头,胡子立即就道:“那就奇怪了。”说着,从泥土中抖了抖“出土”的登山装道:“这个登山装的制式,跟你们当年穿的不一样,这说明进入石门的那些人,跟当年下地的人,不是同一支队伍。”
  老爹仔细看了看照片,又拨弄了一下登山装,脸色顿时就变了。其他人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纷纷拿过照片和登山装对照,脸色都阴沉下来。
  “关爷,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们?”这时眼镜面色一寒,立即冷眼看着老爹。
  阿九顿时怒道:“林先生,虽然你是老佛爷的人,辈分上跟我们关爷是同辈,但是请你注意说话的态度,老佛爷虽然霸道,我们东北虎也不是好欺负的。”
  眼镜嘿嘿两声:“你们东北虎在江南六十多个堂口里面,有五十多个可都在我们老佛爷的地界上,这么多年老佛爷没把你们的堂口收了,已经算是仁至义尽,老佛爷这次派我来,确实诚心诚意跟你们东北虎合作,既然是合作,就请关爷明人明话的放敞亮了,不然我也没办法跟你们掏心窝子。”
  “明人明话?嘿嘿,你怎么不名人名言呢?”胡子有点儿不耐烦了:“我说这眼看就把墙砸穿了,你能不能别起屁呀四眼儿?”
  眼镜哼了一声,并不理会胡子,冷冷地看着老爹:“关爷,我叫您一声爷,请你考虑考虑其中的利害。”
  阿九呸了一声就道:“你吓唬谁呀?你们家糟老头子要是干动一下我们堂口,信不信关家五虎把他老窝给端喽?”
  眼镜哼哼笑道:“干这行的,谁不知道谁的底儿?老佛爷要是大发善心,直接把你们六十多个堂*给条子,他们顺藤摸瓜摸到北京,谁的老窝先被端掉还难说,黄老帛书的事,我家老佛爷本来可是想烂在肚子里的。”
  此话一出口,阿九和罗锅的脸色顿时变了,阿九立即就想跟眼镜拼命,老爹一伸手把他拦下了,说道:“既然林先生想知道,我就告诉你也没什么。”说着,老爹点了根烟,把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讲了出来。
  整个故事错综复杂,我稍加整理了一下,大概是这样的。
  事实上,当年进入这个崐山古墓的,确实是两支队伍,在描述这个故事之前,我必须先理顺一下照片上的“老妈”和老爹的关系。
  老妈其实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叫做庞文瑶,她们都是民国时倒斗的老手艺人的后代,出于家庭背景,姐妹两个对这一行的技艺,相当了不起,只不过后来庞文瑶被红色风暴给洗礼了,最终走上正途,摇身一变成了科考队员。
  而庞文玉也就是老妈,因为受家庭影响很深,依然靠一己之力维护着庞家的倒斗事业,不幸的是,在全新的社会形态下,这些老手艺人的家族日趋衰败,渐渐被新社会清理干净。
  但是谁也没想到,当时的老爹却在这一行里如沐春风,越干势头越大,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老妈跟老爹走到了一起。
  (下面为了简洁表述,我一律称呼他们的名字。)
  关觉返(老爹的大名)跟庞文玉的结合,使得东北虎势力如虎添翼,一度称雄江北。
  上世纪八十年代,关觉返和罗锅等人在一处齐国墓盗出了一份黄老帛书,一时轰动倒斗界。在黄老帛书中,关觉返发现了崐山古墓的记载,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种极大的诱惑。
  谁知关觉返运气不好,当他正在筹划盗掘崐山古墓的时候,却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当时的国家文物局也发现了崐山古墓,正在组件一支考古队准备对古墓进行发掘。关觉返一看煮熟的鸭子要飞,一时如坐针毡,寝食难安。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考古队的领队竟然是大姨子庞文瑶,心中一动,顿时想出了一个惊人的阴谋。
  庞文瑶和庞文玉是双胞胎,长相几乎一模一样,加上两姐妹都是手艺人出身,小时候连练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教的,所以一些行为上的特征也极其相似,如果不是直系亲属,几乎无法分辨出这是两个不同的人。
  当时关觉返设计,将庞文瑶骗到家里聚餐,本来乐在其中的庞文瑶怎料到亲妹夫会设计算计她,饭里被吓了药,之后庞文瑶就被关觉返秘密软禁了起来。
  事后,关觉返跟庞文玉商量,让庞文玉替换庞文瑶混进考古队,然后关觉返再组织同样人数的队伍将考古队掉包,简直天衣无缝。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次他们面临的,竟然是一场无比诡异的局面。


第154章 三十年前的阴谋(下)
  庞文玉混入一个七人组成的考古队,由于这支考古队的队员是从很多不同单位抽调过来临时组建的,互相之间并不熟络,所以谁也没发现庞文玉的真实身份,况且庞文玉本身是倒斗出身,对古墓的熟悉程度并不比庞文瑶低,尤其是文物鉴定方面,庞文玉更是说得头头是道,把其余的考古队员忽悠得一愣愣的。
  按照计划,庞文玉假借聘请顾问的名义,把关觉返收入了考古队,预计三天后出发。由于崐山古墓是在山体之中,以往考古那种大揭盖的方式已然行不通,所以只能开盗洞进去,这就给关觉返掉包考古队制造了地利,要知道,在古墓里,一群技艺精湛的盗墓贼想算计七个文质彬彬的考古队员,那绝对是手到擒来。
  三天后,庞文玉带领考古队员来到昆嵛山腹地的一处峡谷之中,根据上面研制出的考古方案,开始打洞下地。
  这个打盗洞的地点,是通过关觉返一系列的探穴定位后确定下来的,不过关觉返做了手脚,使盗洞的位置和古墓的地宫偏离了五百多米。就在考古队员紧锣密鼓地打一个错误的盗洞的时候,五百米之外的密林中,另一只队伍也在做着同样的事,他们就是关觉返暗中组织调包考古队员的那七个人。
  关觉返并不想杀人,他所谓的掉包其实只是一种形容,就是让考古队进入一个错误的盗洞,至于这个盗洞有没有危险,能不能进入古墓,他毫不关心,等到考古队员被假盗洞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那支假考古队已经进入了古墓。
  结果让关觉返和庞文玉极度疑惑的事情发生了,半个月后,考古队竟然毫无阻力地把这个假盗洞给打通了,而关觉返那些人挖开的所谓的真盗洞,却突然遇到落石和流沙,全部被活埋了。
  眼看盗洞打通,考古队员都急于下去,此时再从新调度人手已经来不及了,关觉返只好将计就计,跟着考古队一起下去,如果到了古墓里,他想拿什么东西的话,凭他的身手,那些考度队员应该阻止不了。只是他相当郁闷,五百米外的那个盗洞,是经过他仔细观察风水格局和多年的下地经验才定的点,怎么会挖到流沙机关呢?
  庞文玉看他心不在焉,就微笑着安慰他一下,不过当时他并没有多想,只是认为自己运气不好,于是怀着忐忑的心,跟考古队进了盗洞。
  我不禁纳闷,老爹的人是死在盗洞里的,那藏尸洞里的那些尸体怎么解释?难道老爹还有后援?我把我的观点一说,老爹摇头说当时根本没想到这步,本来以为几个考古队员很轻松就打发了,谁也没料到东北虎的人会死在盗洞里,那藏尸洞里的尸体,是另一个队伍。
  胡子听着有点儿懵,就问:“你不是说一共就两支队伍吗?怎么又冒出一队人来?”老爹摆手示意我们不要打岔,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诡异得多,那些藏尸洞里的尸体,是真正被掉包了的考古队员。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糊涂了,但是老爹继续讲下去,谁也没有再问问题,都在期待老爹他们后续的发展。
  盗洞是直上直下的,深度大概有一百三十米,九个人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才进到古墓,粗略观察一下,原来盗洞是打在了古墓两边的砖墙上了,砖墙的外面,就是那条清澈的地下河。
  众人下到石滩上,开始进行休整,有的人开始仔细研究砖墙上的墓砖,一看到上面刻着钱纹和莲花纹的线条,立即断定此墓绝非等闲,所有的考古队员顿时一阵欢呼。关觉返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几个考古队员,看他们一个个兴奋的样子不禁暗自担心,这些人没见识过古墓的凶险,难保不会高出乱子。
  出于自己和庞文玉的安危,关觉返给这些考古队员好好地上了一课,告诉他们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能碰,否则会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这些考古队员以往都挖习惯了土坑墓,规模都不大,更别提什么危险重重的机关了,就算是有见过王侯级大墓的,考古时也是采用最有效的大揭盖方案,所以古墓的危险概念对他们来说就是个零。
  这些人听关觉返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他们以前也没听过这些,感觉十分新鲜,不禁问东问西。
  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