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阙-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驼城西侧阵列遭此重击,有些散乱,仍有千余骑破开阵列缝隙,依靠速度朝后方的小月氏人冲去!
  西侧的小月氏也不过千余人,可没有汉军那死战到底的决心,下意识地往两侧让开。这导致千余骑匈奴人长驱而入,直扑驼城中央小丘上的傅介子大旗!
  从交战伊始,作为指挥官,傅介子那缓慢却有力的鼓声就没停下来过,好在左右亦有数百亲卫守护,且在小丘下挖了沟壑,堆了车、木等物,好似驼城的内城,高于地面丈余,匈奴人可冲不上去。
  但距离已经够了,这支敢死的匈奴骑兵冲到小丘脚下,也不顾傅介子的亲卫列阵护卫,不顾各路皆有汉军来援。只驻开弓而射,而被单于集中使用的射雕者十余人,更是在人群中缓缓挽弓,瞄准百步外大旗下击鼓之人,猛地射去!
  一时间箭如飞蝗,嗖嗖声不断响起,尽管亲卫们或举盾或以身体为傅介子挡箭,但傅介子的鼓声,却戛然而止了!
  ……
  “傅介子已死!”
  那沉闷如汉军心跳的鼓点一停,一直在鹰羽白纛下督战的虚闾权渠单于大喜,以为射雕者们已立大功,立刻挥动旗帜,让各路加紧进攻,乘着汉军主将息鼓之际,大声呼喊这个消息,再在汉军失神丧气之际,一口气拿下已杀伤六七千匈奴人的驼城。
  但还不等大单于高兴片刻,鼓声再起!
  迎着东方初升的太阳,驼城中央小丘上,一位身披明光铠,在朝阳照耀下反射光芒的将军赫然站立。
  远处,虚闾权渠单于的眼睛都被这反光刺痛了,下意识举手遮挡,心惊不已。
  是大司农送到西域的明光铠救了他。
  傅介子无视了零星的箭矢,任由它们打在亲卫的盾牌上,钉在甲胄鳞片里,只一下接一下挥动战鼓,力道竟不弱于先前!
  而亲卫们一边奋力与冲入驼城的匈奴人死战,一边齐声大呼:“燕然将军在此!”
  声音传到驼城四周,本来气势稍稍一弱,被数量庞大的匈奴人挤退数步的汉军各部听到鼓点和呼喊后,复打起精神来,咬着牙持刀矛继续拼杀,想要将匈奴人赶出驼城去。
  而随着傅介子身畔的一面令旗缓缓摇动,方才死死护卫在傅介子身旁的那支队伍,也开始朝小丘下正在混战的匈奴人走去,他们人数约百余,身披毡衣而立,眼下却猛地一扯,露出了璀璨的甲衣来!
  如血一般的朝阳洒在战士甲衣上,仿佛铁块在烧,滚烫得让人望而生畏。
  这却是傅介子把军中数十副明光铠集中使用,加上两百铁扎甲,组成了一支披甲率百分之百的队伍,选最悍不畏死,武艺出众的轻侠死士披挂,由孙千万、郭翁中带领,作为预备队。
  天色大明之际,匈奴人的攻势三而竭,开始呈现颓势,而汉军也到了极限,是时候出动了。
  孙千万持着环首刀,盾牌搁在脚边,他在小丘下守了一晚上,方才还挡下了两支射雕者瞄准傅介子,角度刁钻的箭,如今傅介子已抛出了最后的王牌,令孙千万带这支“铁人军”投入战场。
  老孙拔刃,两百多把以灌钢法锻造的环首刀也齐齐出鞘,被士卒们竖在面前,反射阳光,这是短兵混战的利器。身被重铠的昔日三辅轻侠,如同一座移动的铁山,朝小丘下那千余冲入驼城,欲对傅介子斩首行动的匈奴人走去。
  他们要从这里,开始绝境反击,从而赢得这场攻守战。
  铁人们齐齐迈脚,步履沉重有力,随着孙千万喝令,猛地用兵器一敲盾牌,声音震得耳膜都快裂开,仿佛进攻的号角,而后便喊出了任弘任安西都护时,给这支“偏师”取的旧称,名副其实!
  “安西铁军,天下无敌!”
  ……


第492章 汉家多英杰
  太阳已升至一竿,侥幸逃过兵卒马蹄践踏的草叶上挂着昨夜的露珠,还有一滴黑红色的血,在晨风吹拂下垂垂欲滴。
  天色大亮后,站在东南一座小山包上的虚闾权渠单于得以看清整个战局。
  虚闾权渠单于长为左贤王,跟西域汉军交手不多,只见右贤王屡战屡败,和郅支一样,以为是右部兵弱。
  但今日才知:“不怪右部太无能,奈何汉人有铁军。”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驼城内,原本四面以六七万人围攻之下,虽然匈奴伤亡惨重,但对方阵内的小月氏在箭幕打击下也丧胆失去了战力,只剩下不到四千汉卒还在硬撑。
  大单于备在西面的五千骑猛击驼城,虽然多被汉军矛阵阻拦,但也有千余骑冲至驼城中央,欲斩傅介子以赢得此战,但十几名射雕者射去的箭竟没伤到傅介子。那鼓点依然没完没了,汉军一支全员披甲的预备队也被投入战场,渐渐扭转颓势。
  先遭殃的是冲到傅介子大旗百步内的千余匈奴,马速已停,他们还想下马步行击破汉军最后一道防线完成大单于的任务,不想竟一头撞上了手持刀盾的铁甲兵们。
  虽然匈奴人多,却在交锋时被摧枯拉朽。汉人手中环刀比过去更加锐利,匈奴人的皮甲如同布般柔弱,能透三层甲伤到皮肉,手里的直刃刀甚至在金铁相交后差点被砍断,吓得匈奴人匆匆后撤试图远射。
  但这群汉兵的甲又比过去更结实,十余名射雕者在二十步内开弓如满月,箭似流星般飞出,一般的铁札甲也得射穿个孔。但这能反射阳光的新式铠甲硬度超过想象,就比方伤了腿后一瘸一拐的郭翁中,他胸前的圆护竟能硬抗数箭,箭簇只嵌入一半就停了下来。
  不过一刻功夫,在傅介子缓慢的鼓点声中,冲入驼城的千余骑就被铁人军反包围,混战中,十余名射雕者出又出不去,进又进不得,就这样憋屈地被斩于马下。
  孙千万在割断最后一个射雕者喉咙后,根本不停,举起环刀,指着汉兵正在苦战的驼城西侧。
  “再战!”
  这便是作为休息了一夜的生力军,孙千万带着这二百余人憋足了劲一往无前,这便是虚闾权渠单于看到的那一幕了,两百多铁人顶着匈奴人的攒射绕了一个小圈,从侧面撞在正欲挤入驼城的匈奴人侧翼,胡虏方才见识到了这支兵的威猛,遇到他们冲来都纷纷跑开躲闪,惟恐为其所伤,纷纷言。
  “此是铁猛兽也,不可敌!”
  铁甲军真如浑身覆盖镔铁的穿山甲,在驼城内翻滚甩动尾巴扬起尘埃,他们从西边开始,顺时针杀遍整个驼城内圈。
  随着汇入这支生力军的甲士越来越多,每到一处都能将改变胜负天平,本就在坚阵阻挠下士气衰竭的匈奴人承受不住冲击,纷纷退散溃败,能在攻城步战中坚持一昼夜,这已是游牧的极限了。
  太阳升至中天时,虚闾权渠单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最后一支匈奴人被赶出了驼城,在汉军的欢呼声中缓缓退回到一里开外。
  整个燕然山隘口开满了鲜血的花儿,到处都是以各式姿态倒伏的尸骸,清点人数后,这一夜鏖战,匈奴死伤八九千人。
  虚闾权渠单于不甘心,让损失惨重的部落休憩,另调昨夜没参加进攻的万骑长再战,但汉军已迅速重整旗鼓,搬运匈奴人尸体为墙垛,傅介子那已敲了一宿的鼓仍未停,经历一次成功的防守后,汉军士气高昂不落,一次次击退了匈奴人的进攻。
  反观匈奴这边,本是决死一战,却被汉军打得没了脾气,先前还拍着胸脯说要为大单于死战的万骑长诸王们面面相觑,觉得要攻下这该死的驼城,损失是不是太大了?
  到了下午时分,已四次攻入驼城又四次为汉军击退后,虚闾权渠单于只能叫停了攻势,连他也没了拿下驼城的信心。
  除了向西驱赶乌孙人的郅支等人外,其余诸王万骑长都有些缄默,各部都有损失,有人杀红了眼,提议继续打:“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
  但现在匈奴哪里还有什么“边城”,比起荣誉,更紧要的是保住部众,有人嘟囔道:“若是死一半人能拿下驼城也不错,怕就怕再攻数日依然没个结果。”
  这是大单于受阻于驼城的第三天,布在东边两百里外的斥候已发现了零星的汉军游骑,这意味着再过两三日,中路、东路汉军大队人马必至!不能再干耗下去了,否则匈奴将面临两面夹击的窘境。
  但只要驼城在一天,军队能过,辎重牲畜却不好过,牛羊易受惊,入谷时队伍长达数十里,即便贴着隘口左右过,也在汉军大黄弩射程之内,以这支汉军的实力,拼死阻拦的话,匈奴必乱。
  最好的办法,便是早早带着部众,沿燕然山北麓向西北方走,在击走乌孙后,驼城内的汉军是无法衔尾而击的,那条路安全的。
  正好,那也是虚闾权渠单于决定去的方向。右贤王降汉后,右地南部不再安全,只能去燕然山以北,后世称之为“唐努乌梁海”的地区,背靠坚昆,东接丁零,过完冬再做打算。
  众人都劝大单于带着精锐过隘口,直接去与郅支汇合,却为虚闾权渠单于拒绝。
  “撑犁孤涂单于不会抛弃子民。”
  虚闾权渠单于处事刚直,连对阏氏的爱憎都明明白白显露出来,他现在还心存侥幸,希望能带着只属于自己的帐落全须全尾地撤离燕然山,再说了,麾下尚有九万余骑,加上郅支带走的五万骑,汉军若真敢派小部队追他,大可一口吃下。
  计划已定,傍晚时分,匈奴又装模作样地攻了两阵,让汉军不得休憩,虚闾权渠单于却在悄悄组织夜遁,匈奴人陆续撤出隘口,一部分向西去通知郅支,到燕然山在北方的尽头处汇合,九万骑则抛弃了满地尸骸与重伤不能行的人,颓然离开,相较于初来时,士气已一落千丈。这场鏖战他们一无所获,不过是再度成就了西域汉军不可战胜的威名。
  离去前,虚闾权渠单于只回首看向点燃篝火严防死守的驼城,手放到胸前微微垂首,对顶住十倍敌人进攻的傅将军充满敬佩。
  只可惜,昨夜射雕者的箭没中,那些箭,是匈奴巫祝作法诅咒过的。
  从楼兰之役至今十二年了,只要傅介子和任弘在的地方,铁门、赤谷、北庭、驼城,匈奴人未尝一胜,义阳侯与西安侯,这两位都护,堪称汉朝的安西双壁。
  虚闾权渠单于满是嫉妒,他现在知道,祖父为何对卫律、李陵那么珍爱了:“中国果多英杰,谁说卫青霍去病后大汉名将已尽?”
  ……
  昨日匈奴发动了五次进攻,入夜后又有两次佯攻,汉军连撒尿拉屎的时间都没有,郑吉的下面就湿漉漉的,却一刻不敢离开岗位,他们减员已十分严重,能战者不过两三千,个个都红着眼盯着外头。
  直到黎明时分时,汉军岗哨发现匈奴人已没了踪迹,只剩下满地马蹄印向西北方离去,但甲胄仍不能解,弓刀不能弛。谁知匈奴是不是去而复返?最后是小月氏骑乘为数不多的马去隘口外查探一番后,才确定匈奴人当真撤了。
  “吾等赢了?还以为要撑到西安侯至。”
  郭翁中这才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汉军伤亡不小,与匈奴人的拉锯中战死千余,剩下的几乎人人带伤,好在铁甲队无视一般损失不大,多是累瘫的。郭翁中的盾已残破,钢刀也折了,不少铁甲片在战斗中被击落,原本光耀的铠甲好似一条生病落鳞的鱼,再沾上厚厚的匈奴血,别提多可怖了。
  士卒们如释重负,竟连举弩持矛的力气都没了,或倚着矛,或靠着已经开始发臭的骆驼尸体,一闭眼就睡了过去,梦里它们好似变成了柔软的毡榻。
  唯一还精神的就是孙千万,他解开了重达数十汉斤的明光铠,一身轻地在驼城内外嚷嚷着让士卒们帮他砍首级,入伍这么多年,积功至今,他改名只差百来万钱了,二十颗脑袋就够!
  “这次要改什么名?”
  奚充国挣扎着起身,唤孙千万去向傅介子禀报,路上不由打趣。
  孙千万还没想过这件事,愣了一下到:“千万后是什么?”
  “我也不知……万万?”
  奚充国摇了摇头,很少用到那么大的数字,他也说不准:“见了傅公后再问罢。”
  傅介子的鼓声,直到今天早晨才停,算起来,他已经断断续续敲了两天两夜,虽然大多数时候让亲卫代劳,但傅介子本人始终站在大旗下,让他那一身耀眼鳞光叫众将士一眼就能看到。
  回想起来真是让人后怕,汉军也到了极限,若今日匈奴人还能顶着伤亡数千的代价猛攻三四次,驼城必破,五千貂裘,恐将丧于胡尘。
  等奚充国、孙千万和郑吉抵达小丘之下时,却见傅介子仍在大旗下,倚靠在鼓架旁,披着那身明光铠,傅介子的亲卫成了预备队,相继被他打发到了驼城各处救急,身边反而没几人守着。
  “君侯?”
  孙千万过去轻声唤着义阳侯,但傅介子却没任何回应,闭着眼似是睡着了,三人连喊了几声,傅介子才艰难睁开眼。
  他脸色很差,前夜匈奴奔袭,射雕者的箭虽大多被明光铠挡下,但还是有两支射伤了傅介子,一支中了肋部甲缝,另一支则中了甲薄的左后肩处,傅介子折断箭矢坚持不退,笑着道他反正不用左手,胡虏射错了地方。后来也只随便包扎了下说不碍事,把医者统统派到了前线救援伤患。
  在听闻匈奴退走的消息,傅介子喉咙微微动了动,只感觉左后肩已经疼到失去了知觉,右手也彻底脱力,仿佛一阵风吹来就要倒,话也说不出来,只示意亲卫帮他解甲,仗打完,他也得歇歇了,只笑得如释重负。
  傅介子由亲卫搀扶离开了站了两天的位置,三人作揖,这才瞪大了眼睛看地上,惊呼道:
  “将军!”
  傅介子没有回头,而三人目光汇聚之处,傅介子走过的每一步脚印,都沾着黑红色的血!
  ……
  


第493章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任弘是两日后才抵达燕然山隘口的,幽并之卒六万人,多为骑士或骑马的冀州步卒,一人两马,四天行了八百里,这已是极限,不少马匹已经暴卒。他本以为,自己是赶得及的,直到斥候回报,匈奴单于两日前,已带着大军和帐落向北走。
  “匈奴退却,这说明傅公与将士们守住了隘口!”
  任弘大喜,令大军在去往北方的道路扎营休整,他则带着傅敞等人轻骑西驰,离燕然山口还很远,就闻到了被风吹来的恶臭。
  光秃秃只有些许灌木的隘口到处是尸骸,马匹的、骆驼的,还有人的,身穿毡衣的匈奴人都成了无头鬼,头颅被汉军砍下筑成了京观摆在地上,好似一场给燕然山的血祭,真是亮丽的风景线。
  汉军和小月氏的战死者则被收敛起来,天气微凉,但尸体还是散发了臭味,小月氏王不打算带族人回去,正按照在河湟接受的羌人习俗,从山上伐来草木,将折损过半的族人放在上面烧掉,浓烟扬起,见到任弘后狼何还不忘邀功。
  而汉人讲究狐死必首丘,士卒们被摆放在地上,抓紧修补车乘,不管是载是抬,都想将他们带回汉地去,任弘骑行而过时,尸骸数量约一千五百,从普通卒伍、什长、屯长、队率、曲长,什么级衔都有。
  “西安侯。”
  汉军的校尉们拜在任弘面前,他看到孙十万眼角有个大伤口,已经肿了起来,铁甲只不覆面孔,故为匈奴矛所伤。而奚充国一只耳朵直接被削掉,大概是鏖战中太过剧烈失去了胄,太阳穴处还有一道可怕的划痕,刮掉了他鬓角的头发。郑吉也很惨,被一支箭射穿了小腿,眼睛还红红的。
  生还的三千余汉家士卒,无一不带伤。
  任弘连忙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