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阙-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成君去年腊月嫁入未央,被立为皇后,刘询带着她告于高庙,让霍氏入主空了许久的椒房殿,成了未央的女主人。
皇后有管治宫室内庭之权,嫔妃生产亦是要过问的,但霍成君原本不打算来,今日是去长乐宫时,被太皇太后劝了一番。
上官太皇太后委婉建言,而霍成君也寻思,自己享受皇帝专房之宠,在她入宫后,刘询就几乎不再亲近其他嫔妃,方能有这气度与傲气。
刘询朝霍成君身后看去,跟来的乳医,却是个面容慈善的中年妇人,礼数周到。霍成君介绍说,这位乳医叫淳于衍,乃是仓公淳于意之后,乃是霍氏家医,曾为太皇太后治过病。
“竟是仓公之后?”许平君尚在里面痛呼,此人的到来,让刘询生出了一丝希望。仓公和他的女儿淳于缇萦,是孝文时大名鼎鼎的名医,其后人掌握了许多不传外人的秘方,或许真能救急。
淳于衍进去片刻,就有了办法,朝刘询下拜道:“昔日吾祖仓公曾为菑川王的美人诊治难产,仓公用莨菪(dàng)药末一撮,用酒送服,很快便生产了,今日婢便要用此法,还望陛下准许。”
来自曾外祖母史家,刘询信得过的太医令凑过来告诉刘询,莨菪有微毒,少量误服便会出现面红、烦躁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致昏睡,甚至死亡!
刘询微微皱眉,瞥了一眼端坐饮汤的霍皇后,即便同床共枕大半年,还是信不过她,遂道:“可有不服药的法子?”
淳于衍意味深长地看了皇帝一眼,再度垂首:“针灸或能帮上婕妤,婢只能试一试了。”
赌,事到如今只能赌了!刘询请淳于衍放心去做,心里却急得要命,却只能故作无事,依然与霍皇后说说笑笑。
仿佛里面生产的,不是他这辈子唯一爱的女人,而是一匹未央厩里的母马。
但有些情绪,是掩饰不住的。
霍成君却注意到了刘询的变化,平日里精明的皇帝,今日却像个俗夫,他额头上微微出汗,与自己说话心不在焉,不时往生产的屋子望去,拳头攒得紧紧的,许婕妤每一声痛呼,都好似疼在他身上。
不,是疼在心里!
这半年多来,一直被皇帝专宠的霍成君有些不快,她放下了杯盏,动作有点重,磕碰出了响声,似乎是想引起刘询的注意。
刘询的反应确实很大,竟是腾地一拍案几站起身来,连将霍皇后的漆耳杯打翻都不自知!
因为就在这时,许婕妤的痛呼消失了!
这个男人脸上尽是不安和惶恐,这是霍成君从未见到过的情绪。
幸好很快,傅姆宫婢纷纷出来道贺,旋即响起的,是一声声有气无力的婴孩啼哭。
霍成君便眼睁睁地看着,刘询的神情从惶恐变成了狂喜,他大步流星跑了过去,只将她丢在了身后,似不记得有这位皇后。
而等霍成君压着怒意跟过去时,见到的,却是刘询不顾礼节体面,坐在许平君身旁,抱着初生的婴孩,脸上笑开了花的一幕!
刘询看向孩子的眼神,和为许平君捋湿漉漉头发的动作,是发自内心的爱。
霍成君愣在原地,浑身冰冷,气得发抖,眼泪在眶中打转,委屈到想哭。
而立了大功的乳医淳于衍踱步过来,在霍成君耳边轻声道:
“皇后,许婕妤诞下的,是一位皇子,皇长子!”
……
PS:第二章 在晚上,第三章得0点以后了。
第410章 下贱
听说许婕妤母子平安,上官澹是暗暗替她欢喜的。
上官澹尤记得,皇帝只宠爱许平君一人时,她虽为婕妤,却十分低调,从官车服甚节俭,每隔五天就来长乐宫朝见自己,亲自奉案上食,以妇道共养。
而等到霍成君被立为皇后,倒是也延续了五日一朝长乐宫的规矩,但态度却与许婕妤大不相同。
首先是霍皇后遗传了霍夫人显的毛病,很喜欢排场,每次来长乐宫都銮驾侍从甚盛,花少府的钱也大手大脚,赏赐霍氏亲戚官属以千万计。
而按照霍家的辈分,上官澹过去是要喊霍成君小姨的,如今她得管自己喊“皇祖母”了,这可比许平君喊更加尴尬。上官澹也不敢以晚辈相待,每逢霍成君过来,都要肃然竦体,敬而礼之。
更何况,在场还有个辈分更大的。
自从霍成君做了皇后,霍夫人显和她的几个女儿被霍光告诫,不要太频繁去椒房殿长定宫,于是机智的霍夫人便改来长乐宫与女儿相会,不分白天黑夜地进出此处,有她在,太皇太后也得趴着坐在堂下。
也难怪有宫人暗暗说,这位强势的老太太,简直是大汉的“太皇太太太后”!
这不,八月初一这天,霍夫人显就一边磕着西域都护进贡给长乐宫的上好葡萄干,一边斥责霍成君。
“成君啊,许平君已为皇帝生养了一女一子,你也入宫快一年了,为何肚子里竟无半点响动?”
霍成君感到了一丝惭愧,自立后以来,陛下对她的宠爱是没得说的,颛房燕之乐,其他女人看都不看一眼,但不管皇帝如何耕耘,她的小腹依然平坦如初。
是年纪太小了么?好像也不对,她十有七岁,放后世才高中女生,在大汉却普遍当母亲了。
霍夫人显为女儿迟迟无孕之事真是操碎了心,告诫她道:“历代皇帝的后宫里,皇后若是无子,便无法长久!”
这不是耸人听闻,远的不说,就说孝景皇帝的第一位皇后,薄皇后。
薄皇后乃是薄姬的族人,薄姬成了太皇太后,也欲使家族长久富贵,便让孙子刘启娶了薄氏女为后,但薄妃始终无子无宠,立六年,恰逢薄姬崩,失去了靠山后,即便她端庄大方,贤惠淑德,也很快被废。
“孝武皇帝的陈皇后亦是如此啊。”聊起宫廷八卦,霍夫人显可一点都不困了。
陈皇后与孝武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什么“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相比于栗姬母子的愚蠢,四岁的小孩子就这么会说话,活该最终是他当太子。
也可见孝武少时,与表妹陈阿娇确实是青梅竹马,感情不是一般好,但也敌不过陈阿娇立为皇后后,虽独享宠爱却始终无子啊。
和薄皇后单纯受冷落不同,陈阿娇是不孕不育,据说她花了九千万钱,又是聘请齐地乳医,又是信奉巫祝,什么手段都用上了,却依然无孕。而孝武虽龙精虎猛,但或许是精子质量不行,其他嫔妃亦无一子一女。
这让孝武颇为焦虑,也令有野心的诸侯暗生觊觎,连田汀己突茨贤趿醢舶蛋瞪塘浚到裆铣俪偕怀龆永矗悴缓靡罅耍人倌曛螅笸跄闶亲谑页ふ撸蛐砘褂谢崤叮
真当大汉是年长者继承制了。
直到被孝武在平阳公主家更衣时顺手办了的卫子夫诞下三女一子,陈阿娇妒意大生试图杀害,遂被孝武无情废后,赶到长门宫幽禁,最后郁郁而终。即便她后来悔悟,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吐诉哀思,也终究无法挽回刘大蹄子的心。
霍显虽然没什么文化,但霍氏作为外戚,与皇室十分亲密,这些宫廷八卦倒是十分熟络。
在她看来,宫廷斗争就是女人的战场,虽无刀光剑影,却处处是虺毒鲜血!该下手时,万万不能留情,一旦犹豫,就会败北,能落得长门幽禁的下场已是幸运,更多人是被对手撺掇着皇帝无情赐死,以绝后患。
夫妻多年,她没有学到霍光的手腕,唯独学会了处置政敌时的狠辣无情。
故霍显对诞下皇长子的许平君敌意十足,听说其他几个嫔妃都快临盆了,若是她们也生了儿子,那皇后岂不是更加尴尬?
霍成君虽在那一日对许平君大为嫉妒,可事后天子依然宠她,许婕妤处只再去了一回,似是忘了有这么一个儿子,让霍成君心里舒服不少,眼下只不愿承认自己的嫉恨。
遂笑道:“母亲却是多虑了,许平君本下贱之人,其父乃是掖庭宦者,其母浆洗老妪,能对女儿有什么威胁?”
霍夫人显摇头:“吾女却是想错了,论下贱,谁比得过卫皇后?”
她历数道:“其母卫媪,是平阳侯家奴婢,人尽可夫也,门客小吏都能随便睡,卫子夫连其父是谁都不得而知,后来也不过是平阳侯家讴者,较之许平君大为不如。”
“但只因她为孝武皇帝抬举,诞下皇长子便骤然富贵,这就叫……”
霍夫人显比丈夫更加不学无术,一下子卡壳了,上官澹只小声提醒道:“母以子贵。”
这是如今的丞相,曾做长信少府的韦贤教她《春秋》时说到鲁桓公和鲁隐公兄弟之事,提及的话:“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对,就是母以子贵!”
霍夫人显一拊掌,就凭这点,她便认定许平君和皇长子会对自家女儿构成威胁。
“老妇正是明白这个道理,当年才暗暗派人在孝昭后宫令诸宫女穿穷绔,多其带,好让澹澹受专房之宠,可惜啊……”
成功让孝昭绝后的老太太点着太皇太后,毫不介意叫她小名:“她不争气,枉负了我一片苦心。”
霍夫人显对大汉两个最尊贵的女人是丝毫不客气,又点着女儿骂道:“不曾想,你更不争气!”
上官澹垂下头,只感觉脸在烧,自从做了太皇太后,协助霍光废立,外祖父也对她十分客气,唯独外祖母不懂尊卑,仍当她是没长大的外家女孙,动辄斥骂——虽她也才十七。
纵如此,她也是敢怒不敢言,谁让霍家是自己唯一的靠山呢?
霍成君就没这么多顾虑了,红着眼在霍夫人显身边撒起娇来,却是求问霍夫人显诞下这么多儿女,且能受父亲专宠,莫非是有何窍门不成?
霍夫人显神秘一笑,指点着女乳医淳于衍让她上前。
“要论手段,哪怕是女闾中的妓女,也不如这些学医的人多,她有些阴阳房中之术的办法倒是不错,我让淳于衍待在你身边教教你,亦可开些药温养。”
霍成君大喜,她却不知道,霍显安排淳于衍入未央宫,除了相仿设法使皇后有孕外,还有更加险恶的用心……
不曾想,等到她们要离开长乐宫时,霍光的侄孙,中郎将霍云却亲自跑来告知一个消息。
“祖母、太皇太后、皇后,刚从温室殿传出一份制书,陛下欲立皇长子为……”
霍云来得及,大热天穿着厚厚的甲,有些喘不过气,一下子卡住了,只找水喝。
霍夫人显却急了,差点晕倒,被淳于衍和霍皇后扶住,急切地追问霍云:“莫非是立为太子!?”
这皇帝也太猖狂了,真当霍家只敢做一次废立之事?
霍云连忙解释:“非也,是立为诸侯王!”
“立为王?”霍夫人这才消了气,但仍皱着眉,冷笑道:“县官果然疼爱许平君母子啊,初生孺子,尚未满月身子都不会翻,就迫不及待封王了,何其急也!”
上官澹倒是觉得此事有异,不符合皇帝一贯风格,要知道在位的不是刘贺,而是刘询啊,遂道:“敢问中郎将,天子欲使皇长子王于何处?”
霍云将制书副本奉上,里面的内容竟能让霍夫人显转忧为喜。
“王于豫章!”
……
第411章 豫章故郡
天子要立刚出生的皇长子这件事,倒是并未遭到尚书台和两府任何反对,顺利通过。
“因为有先例。”
杨恽啃着东陵瓜,只抱怨没有西域的伊吾瓜甜,正与刚结束扬州刺史任期回长安的张敞聊着近来朝廷发生的事。
“汉十一年,高皇帝立诸子雒阳上东门之外,刑白马而盟,诸子不论长幼贤愚,毕以为王。其中高皇帝之少子的小儿子,燕灵王刘建便才出生月余,是被御史抱着受封的。”
有这个先例,程序上便不会招致反对,毕竟从高祖到孝武,皇子统统封为诸侯王是不成文的规矩,或早或晚都有这么一天。
唯独有一类皇子除外:太子爷!
正牌嫡生的太子如孝惠皇帝、孝景皇帝都没经历过诸侯王这一身份,如今刘询将皇长子加急封王,是要安朝野之心,明示太子之位,要等待皇后所生嫡子来坐,长子再长,那也是庶的。
这一招确实不错,而更妙的是所封的位置。
世界是不平等的,哪怕是一个爹生的儿子们,在父亲心里也有远近亲疏的排位。
就比如孝景皇帝时封的十三个诸侯王,较受宠爱的刘彭祖为赵王,赵地富饶而地处中原,妥妥的好地方,其余诸如刘胜这种不爱不疏的,则放到了中山国。
最惨的是小儿子刘发,刘发的母亲只是程姬身边低贱的侍婢,孝景临幸程姬时,她正逢月事,遂将烛一吹,让侍婢代劳,反正关了灯都一样,谁料竟一发入魂,因名曰发。
正因如此,汉景帝几乎不记得有这么个儿子,封王时随便一指,打发到吴氏绝嗣后的长沙去了。
汉时的长沙相比于中原,乃是贫穷卑湿之地,刘发倒是聪明,在回朝为汉景帝祝寿时故意露拙,但张袖小举手,然后请罪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
就着一句话,让汉景帝颇为心疼,毕竟是自己骨血,遂大方的将武陵郡、零陵郡和桂阳郡三地划与长沙国管辖——不久后就被汉武帝削光了。
而这次皇长子封去的豫章又如何?
刚从扬州刺史部回来的张敞想起那地方就摇头:“与长沙相仿,古之流放之地也!”
豫章郡是汉初时被颍阴侯灌婴打下来的,他才是真正的开赣英雄!
不过这个郡在大汉一百三十年历史中毫无存在感,也就孝武灭南越、闽越时作为兵家要冲发挥过作用,然后就又冷寂了。
豫章虽然也有五六万户,三十来万人口,却仍被中原视为蛮荒之地,山林茂密,常有山越出没,江南卑湿炎热,彭泽湖中有蛊虫,那一带的人多患病早夭。
在朝臣们看来,所谓豫章王,也就只比隔壁数年前刚封过去的东瓯王、闽越王好那么一丢丢,全郡十八个县,竟只有首府南昌可称之为“令”,其余皆是县长。
皇帝能将皇长子打发去豫章,即便数年后才之国,在外人看来,是皇长子不受天子喜爱的标志。
“但越是如此,就越能安霍氏之心,陛下这一招极妙。”
也难怪霍光会痛快答应此事,张敞如此说着,却发现杨恽看着自己笑。
“子幼笑什么?”
杨恽拍了拍张敞的肩:“子高还是为自己考虑考虑罢,封国必置国相,陛下此举恐怕不独是为了安置长子,定会挑个有才干,信得过,又熟悉南方的人。”
“而你刚从扬州刺史任上归来,豫章国相之职,舍你其谁?”
……
册封皇长子为豫章王的日子,由史官挑选吉日,定在本始四年九月初一,策命是国之大事,爵禄庆赏,成诸宗庙,所以示顺也,要在高庙举行。
这一天,九卿列侯二千石毕至高庙,皇帝也一身庄重的冠冕礼服,神色肃穆,而小皇子则有点不配合,离开了母亲,被颇受天子信任的中黄门弘恭抱着,仍哇哇哭闹不休。
但仍他怎么哭,仪式都在一板一眼地进行。
凡命诸侯及公卿、大夫,则策命之,策命仪式第一步乃是授予诸侯茅土。
天子太社以五色土为坛,封诸侯者取其土,苴以白茅授之。各以所封方之色,以立社于其国,故谓之受茅土。而根据封国方位,茅土颜色也不尽相同,比如中原为黄土,东方为青土,西方为白土,南方为赤土,北方为黑土。
等礼官将茅土取了用青铜鼎端上来时,刘询便示意御史大夫杜延年对着嘤嘤哭闹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