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阙-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流汗是好事。”
  给甘延寿压力的不是战斗,经过上次战争的磨砺,他对这种生活已习以为常,甚至沉迷其中。
  让他感觉肩头沉沉的,是来自任都护的厚望和职责的压力。
  在战前任命甘延寿为曲长时,任弘就对他交了底:
  “君况,此战虽我众敌寡,汉军以逸待劳而匈奴远来疲敝,然西域诸王常鼠首两端,城郭兵也羸弱,若想战胜胡虏,还是得靠汉军老卒千骑,以及乌孙兵三千。”
  甘延寿是有些犹豫的:“都护,我先前只做过屯长,不善指挥。”
  任都护却道:“元霆元年那七场仗,你无一缺席,更何况,夫战,勇气也!我要的是你的气势,当年在赤谷城外,突入泥靡军中时那一往无前之勇!”
  老兵们倒没因为甘延寿年轻而对他不服:毕竟谁都打不过这年轻人,甘延寿要过的,是自己那一关。
  甘延寿努力让自己回想起来那场战斗,因为要救受伤的袍泽罗延寿,他放弃了对泥靡的追击,而在斩右谷蠡王一战里,又因为运气的缘故,错过了功劳,最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与自己同龄的辛庆忌受封列侯。
  当任都护派人去北地老家征他来西域为吏时,甘延寿没有丝毫犹豫便再度拿起环刀西行,为的是什么?为都护的知遇之恩,也为了能站在未央宫前殿,由大汉天子亲与剖符!
  任都护已经在鼓车上敲响了隆隆战鼓,胯下的马儿嘶鸣不安,不知是味道了友军的骆驼味,还是看到对面越来越近的烟尘。
  甘延寿睁开了眼,再无迟疑,又高高举起了马槊,利刃下挂着的红缨,比火焰山的颜色更加鲜红!
  “西凉军!”
  “送这群来送死的胡虏,上北阙!”
  ……
  任弘下达的第三个命令,是给莎车王刘万年和鄯善王尉屠耆的。
  这两位在十七国联军中,可谓鹤立鸡群,不仅因为他们及麾下兵卒都穿着一身仿汉式的装备,还因为他们都有资格打出赤黄色的汉旗。
  这让两位极其骄傲,早在傅介子做都护时,便十分善意地“帮”各国统计了户口,算出了胜兵数量,比如莎车国胜兵三千四十九人,鄯善国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老傅办事就是认真,都精确到个位数了,倒是省了任弘很多麻烦。
  两个月前,侦查到匈奴人在右部集结的消息后,任都护向诸国发了征兵之令,毕竟前年刚去过长安拜见天子,而任都护去年又将西域巡视了一圈,让各国均沾丝路之利,可比只知道勒索金子的匈奴人强多了。
  大汉声威正盛,各国只要没遭灾闹荒的,自然是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其余诸国顶多带了国中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兵来援,而鄯善和莎车,却是几乎顷国之兵而至!
  且还自带干粮,夙兴夜寐,生怕迟了。
  而抵达车师后,任都护也对鄯善王和莎车王大加赞许,当着诸王的面夸他们道:“二位不是外藩勤王之兵。”
  “而是自带干粮不远千里来驰援袍泽的汉军啊!”
  自干汉军?在鄯善王听来,起码带个汉字,可比归义胡兵、西域城郭兵好听多了,遂如此自居。
  然后任弘还亲授两面汉旗,让他们率领诸王之军。
  眼下瑶光已将乌孙兵与呼韩邪的四千匈奴人接阵,双方正以游牧者轻骑传统的作战方式游弋,弓箭你来我往但就是没多大伤亡。
  而甘延寿则带着一千汉军,向迎面而来的右奥鞬王发起了冲锋!
  刘万年和鄯善王都看得很焦急,直到任都护放倒了第三面令旗,二人立刻催促手下的鄯善、莎车击胡侯带人出击。
  战场南边是浩瀚的沙漠,流沙随风而动,匈奴人也尽量绕着走,生怕马蹄陷进去。
  但有一支军队,却能在这上面如履平地。
  以鄯善、莎车人为主力,其余十多国也添砖加瓦,凑成了一支三四千骑的骆驼军,在沙漠里离得远远的等待号令——因为马匹受不了这么多骆驼挤在一起散发的浓浓气味,别先将友军吓崩溃了。
  此刻他们却翻身上了骆驼,骑在两座驼峰之间的皮鞍上,用小木棍敲打催促这群皮糙肉厚的畜生起身。
  骆驼们晃着身上的黄沙,大嘴里依然不停下咀嚼,只迈着长长的腿,用不紧不慢的脚步向沙漠北缘走去。
  任弘是仔细思索过的:西域城郭兵在什么情况下能战胜匈奴?
  一般情景下,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否则绝不可能,除非,能满足几点条件。
  第一,在沙漠里。
  第二,在汉军带领下。
  第三,混战之时!
  “阵战不行,那便将敌人也彻底搅乱,将其群殴致死!”
  任弘为了凑齐这三要素,在挑选战场时可煞费苦心了。
  三四千驼群光移动都极有气势,更何况上面的骑手都手持简陋的大弹弓,筐里是圆滚滚滑溜溜的石头,挨了一下就得头破血流。
  骆驼骑兵们走出了沙漠,随着任都护敲击的剧烈鼓点,渐渐加速,桀桀怪叫着,朝正与甘延寿鏖战的右奥鞬王的旗帜冲去!
  ……
  PS:回来迟了点,好像是晚上了emmm。(大雾)


第393章 菜鸡互啄
  望着为任弘助阵的西域城郭兵,右奥鞬王沉着脸,愤怒不已。
  一百年前,冒顿单于派遣右贤王和乌孙猎骄靡西征,夷灭月氏,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大军所向披靡,也就是在于阗遇到了一点麻烦,派去进攻于阗的千骑长具体如何败的不得而知,于阗人说是当地崇拜的鼠王显灵,但最终也归降于匈奴。
  自那以后,西域便犹如匈奴之臣妾,任匈奴予取予求,单于使者持令讽喻诸国,诸王莫不匍匐相迎。
  可如今,昔日的臣妾却反水到了汉人的阵营中,更跟着那任弘,大着胆子对旧日的主人比划起刀兵来了!
  若换了平日,不管西域人来的是两万还是五万,右奥鞬王都不放在眼中,西域人羸弱而心散,匈奴控制西域时常征役当地人,从未当做主力过。
  可今日情况特殊,对面上千汉军突骑气势凶猛,大有将匈奴人一举击穿之势,右奥鞬王不得不将手中最精锐的两千骑派出去迎敌。
  如此一来,他身边便只剩下一千骑从和两千在长途跋涉中失去战马的匈奴人,随着战场南面的滚滚尘埃越来越近,他们转过身,将弓矢武器对准了那边。
  那是来势汹汹的三千骑骆驼兵,以及身后数千穿着芦苇拖鞋,装备简陋的步卒。
  “任弘太小看祁连神的子孙了。”
  右奥鞬王却不屑一顾,匈奴也有骆驼,但从来就只作为驮运牲畜,从来没当做骑兵来使过,骆驼看似高大,但奔跑速度比马慢太多,极不灵活,除非用于布驼城御敌,否则没有大用。
  虽然这儿是沙漠边缘,骆驼有些优势,但关键不在于坐骑,而在上面骑着的是什么人!
  右奥鞬王带着骑兵撤到了侧翼,而正面留下两千匈奴步卒,他们都手持弓箭,匈奴人士能弯弓,从小便射狐兔,个个都是优质的弓箭手,这是汉人也比不上的素质。
  在右奥鞬王派人大声告知匈奴人,对面来的是西域城郭兵而非汉军后,这群胡人即便面对高大的骆驼也不再畏惧,在骆驼兵冲至两百步左右时,便高高举起了弓,判断着风向相继施射。
  而右奥鞬王只冷冷看着这一幕。
  “西域人士气低下,根本撑不过三轮齐射。”
  果然如他所料,每一次匈奴人的箭雨落下,虽然真正杀伤倒毙的西域人和骆驼不多,但却能将恐惧感染给十倍百倍的人。几乎每一轮齐射,都有一成的骆驼兵崩溃,或滞留原地或到处乱跑,步卒也越走越慢,最后竟调头跑了。
  三轮过后,西域人只死了数百余,但冲至跟前的骆驼兵却只剩下一半了。剩下的多是楼兰人、莎车人,他们一人驾驭骆驼,另一个人在后面,手持弹弓或射程较短的弓箭对匈奴人步卒施射,也有仗着高度优势,挥舞长矛的,也多少能对步行的匈奴人造成点杀伤。
  这时候便轮到骑兵出击,右奥鞬王挥刀向前,等待已久的匈奴骑手平行掠过,在马上抛射的弓箭落到骆驼兵的头顶,两轮射击后,骑队又挥舞着直刃刀,肆无忌惮地冲入了骆驼群中。
  虽然骆驼的气味会让部分胆小的马产生恐惧,让它们将骑手甩落马下,但西域人胆子比马小多了,而匈奴较之骆驼的气味更为可怕。忽然劣势陷入包围,让他们秩序彻底崩溃,战斗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任都护高估了西域人,他设计的骆驼骑兵战术,几乎没起到任何作用,一刻钟不到就死的死溃的溃,在沙漠上作鸟兽散了,这一带是流沙和戈壁碎石地形,骆驼如履平地,逃跑还是没问题的。
  但他们争取的时间已经足够。
  不等右奥鞬王自得,那些失马的匈奴人便惊呼连连:
  “大王!汉军杀过来了!”
  “这怎么可能!?”
  右奥鞬王愕然回头,却见刚刚半刻的功夫里,被他派去迎接汉军骑兵的两千骑竟也败下阵来,和那些西域骆驼兵一样溃散而走,乱作一团。
  而那支以突击为优势的汉军,却已破开两阵冲了过来。
  若是细心观察便能发现,这支骑兵的马鞍不是过去匈奴和汉军通用的软垫马鞍,而是以木、铁、皮革加工而成的高鞍,且豪气地一口气装备了千余骑——任都护早先就提过此物,如今废了好大力气才说服西凉铁骑的老卒们使用,虽然不少人觉得这是侮辱,但结果自然是……真香!
  此物让骑士在马上坐得更稳,由昔日西凉军老卒用起来,简直如虎添翼,为首的是一个甲胄被鲜血染红的小将,手持长槊,将匈奴人一一挑落。
  右奥鞬王顾不得去思索己方两倍兵力为何忽然败北,这就和去想西域兵数千人为何会在一刻内被三轮齐射弄崩溃一般。
  匈奴骑兵或被乌孙人牵制,或还在与跑得到处都是的西域骆驼兵纠缠,右奥鞬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支马匹皆披挂厚皮马甲的汉军骑兵,向着步行却无队列阵型的匈奴散兵发动了冲击!
  这一次,抛射的弓矢面对汉军身上厚厚的两层皮革甲,很难起到杀伤作用,当来的是汉军而非西域人时,匈奴人也谈不上有抵抗的决心和士气。避的避让的让,而汉军以锐不可当之势,轻松冲入了人群之中!
  虽然一次冲击杀伤的人不多,但在任都护处看来,匈奴人好似炸了锅往四面散开,这让他因为骆驼兵一败涂地而提到嗓子眼的心脏,落回了肚子了。
  这胜势可能只能维持片刻,任弘连忙让人用不同语言,对西域城郭兵们大声呼喊起来:
  “匈奴败了!”
  “匈奴败了!”
  ……
  当两万西域城郭兵上了当,半信半疑地跟着任都护的鼓车前进到战场中,果见一支汉军在匈奴人中大杀四方时,先前才走路好似猫儿踩步的西域人,立刻就变得果决起来,手持兵刃嗷嗷叫着跟任都护往前冲,将被甘延寿等人冲得七荤八素的右奥鞬王部数千人围了起来。
  双方都没有什么秩序,没有什么阵列,这就是一场大乱斗。
  先前崩溃的楼兰、莎车骆驼兵见局势逆转,也一下了勇了起来,杀将回来,让战局更加混乱。
  孙子兵法曰:“乱而取之。”
  如果敌人不乱,那就用己方的混乱带偏他们,总结下来就是……菜鸡互啄。
  这也是任弘手中只有西域人能用时不得已的办法。
  匈奴人的优势在于机动性,但一来马匹折损较多,二来陷入乱战,一个匈奴人要面对三四个西域人的围攻,在装备与之差不多的情况下,压根讨不到什么便宜,更何况西域兵里,还有许多楼兰、莎车人装备了汉军武库里的甲兵。
  右奥鞬王奋力劈死一个西域人,他只觉得自己如同陷入流沙的旅客,只能指望呼韩邪来救命。
  可往北边定睛一看却气得半死,呼韩邪在与乌孙人交锋中竟也落了下风,而见到右奥鞬王被围,他非但不来救援,反而直接调头走了!
  “好你个稽侯珊!”
  方才呼韩邪就反对与汉军交锋,这下可好,竟抛弃了友军,乌孙人也不追击,而是直接往南而来,想要加入对右奥鞬王的包围。
  右奥鞬王大恨,带着亲卫精锐费劲力气,堪堪突围而出,但不等他纵马狂奔,身后却传来一声大喝!
  下意识一回头,却见那浑身浴血的汉军小将已换了匹马追了上来。
  右奥鞬王惊惧万分,仗着骑**湛,双腿夹紧马腹,反身开弓想要反击,连射三箭,前两箭却失了手。
  最后一箭击落了小将的头盔,然而甘延寿竟眉头都不眨一下,乘着右奥鞬王开弓马速降低,迅速缩短了双方距离,长长的马槊伸了过来。
  右奥鞬王弃了弓,拔刀欲击,却为马槊一抖打飞,手腕被割破痛得他哇哇大叫,而甘延寿双臂又一回抽,马槊向前猛刺!不偏不倚,正中右奥鞬王张大的嘴巴,将他挑落马下!
  ……
  “都护,延寿幸不辱命!”
  不多时,甘延寿提着右奥鞬王那嘴唇扯裂一个大口的头颅回到中军处,他的脸涨得通红,这是激动所至,终于,时隔三年,他也挣到了一份足以封侯的功劳!
  “君况可有伤到?”
  甘延寿大笑,解了甲露出一身腱子肉展示:“都护,他们伤不了我,都是胡虏的血!”
  “君况真乃今之恶来也。”
  任弘赞叹不已,解了大氅与甘延寿披上,在冷兵器时代,一位能带士卒一往无前的勇将是极其难得的。
  他最关心的是属下的伤亡情况,幸好损失不大,整场打下来,任弘也是冷汗直冒,此战确实有大风险,西域兵果然还是靠不住啊。全靠了甘延寿和西凉军老卒们一举击破敌阵,也靠了瑶光带来的乌孙骑能与匈奴半数兵力周旋。
  莫名其妙的败,莫名其妙的胜,这或许就是战场的瞬息万变吧,你永远料不到猪队友的下限。
  但这不妨碍任弘当着十七位西域小王的面,自我吹嘘一番:“狮子所率羊群,能败头羊所率狮群也。”
  而有生以来头一次打败匈奴的西域诸王们,则还沉浸在喜悦里,只觉得这是做梦,自然少不了对任都护阿谀奉承:“都护真乃北庭之狮!”
  然而事实是,北庭没有狮子,只有四爪陆龟。
  任弘说了,会按照各国在此战里所出的力给他们记功,上报朝廷赐下丝帛为赏赐。
  打仗还有丝帛可拿,这是当年跟着匈奴时从未有过的好处啊,而损失较重的莎车和鄯善,更当成为自干汉的典型,加以重赏。
  只是瑶光抓回的匈奴俘虏供认,说逃走的人,是左贤王的小王子稽侯珊。
  任弘摇头:“稽侯珊?没听说过。”
  听过也忘了,这些匈奴人的名字啊,什么醍醐阿达,先贤掸,难记得很,他现在都分不清谁是谁!
  也罢也罢,此战能阵斩右奥鞬王,杀俘四五千匈奴人已是大胜,逃走的就是个左贤王小王子而已,他杀过的小王子,一巴掌都数不过来了。
  “那左贤王小王子恐去而复返,派骑从远远追击,再留半数人在车师休养守备,其余诸王,随我北上达坂城!”
  任弘笑道:“是时候去会会大单于了!”
  ……
  PS:网文圈有瓜,故迟(这就是你拖更的理由?)


第394章 不可战胜
  负责守着后路的日逐王薄胥堂驻兵天山隘口,等他接应上呼韩邪的三千残兵时,已是火焰山之战数日后。
  他狐疑地看着疲倦不堪的呼韩邪:“小王子,这是?”
  虽然不清楚右奥鞬王是否还活着,但呼韩邪却恶人先告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