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阙-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猎骄靡、军须靡、翁归靡三代昆弥都不喜欢住在城郭里,觉得好似关进了牢笼,不自在,往往在热海边上另设毡帐。
  “肥王已死!”
  这场血色的政变,就发生在热海边,肥王那硕大的头颅已被左大将和若呼翕侯悬在矛尖上,其神情仍保持着死前的震惊。
  若呼本以为,以右大将为首的众人见到肥王丧命,就会丧失了斗志,纷纷投降。
  但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右大将奔出毡帐后,第一时间是往北跑,集结了自己的部众,调头朝他们杀来。
  左大将带人挡住右大将,对若呼翕侯道:“元贵靡就带着万余骑,驻扎在赤谷以西,他听闻消息定会回来,不如先带走汉公主!”
  此策正中若呼翕侯下怀,虽然他和左大将成功刺杀了肥王,但肥王统治乌孙二十年,即便连连败给匈奴威望大减,仍有不少人愿意追随于他,而己方仓促发动政变,没有绝对胜算。
  没错,确实是临时发难,若呼发现自己用来刺杀肥王的手,依然在微微颤抖。
  心里,甚至还一分愧疚。
  “肥王过去二十年里大多数时候,还是一位好昆弥啊。”
  乌孙人喜欢战争,但喜欢的是勒索大宛名马,威逼粟特金帛,抢掠龟兹奴隶那种有利无害的轻松狩猎。
  而不是面对强大的匈奴,被打得落荒而逃的战争。
  失去伊列水,失去夏牧场,已让诸位翕侯损失惨重,为明年夏天该去哪驻牧发愁不已,抱怨纷纷。可肥王非但不抚慰,居然为了保住解忧,躲避匈奴兵锋,想出了远迁这种疯狂的主意!
  乌孙虽是游牧行国,但也有固定的四季牧场,而不会漫无目的地跑来跑去。被迫远迁的滋味,乌孙人百多年前就尝过,猎骄靡靠狼与乌鸦才活了下来,他们好不容易才在这片土地立足,不愿再冒险远徙。
  在临近冬天的时候离开熟悉的冬牧场,这意味着牧民不得不忍痛宰杀大多数牲畜,羊群和牛群不比马儿,速度很慢,仓促出发无法带太远。
  还意味着,路上人口折损十之三四,部众流散逃跑,大多数人宁可投靠泥靡甚至是匈奴人,也不愿离开家园。
  对游牧领主来说,财产固然不是田地钱帛,但却是牧场、人和牲畜,肥王的策略,会让所有贵人都损失惨重,甚至变得一无所有!
  当肥王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后,他就背叛了所有贵人。
  而素来忠于肥王,屡屡拒绝左大将游说,拒绝泥靡招揽的若呼,才会在那一刻下定决心,毫不犹豫地抛弃翁归靡,对其痛下杀手!
  能保证我的利益,你便是乌孙昆弥。
  若触犯我的利益,你便是庸碌肥王!
  肥王虽死,元贵靡尚在,此子在灭了龟兹后,也有了万余忠诚的部众,未来的乌孙,势必会出现二主争立的局面。
  对若呼和左大将而言,现在要做的,便是劫持解忧公主,再北上与泥靡、乌就屠汇合,加上匈奴右贤王之助,打赢内战轻而易举。
  左大将说,泥靡承诺过,事成后以他为“大禄”,也就是国相,而若呼则能补上其位置,成为新的左大将,得到更多牧场和人口。
  突然爆发的混乱让赤谷城大门洞开,若呼带着数百部众冲进了这座木头城,里面住的大多是解忧公主的仆从,他们本有数百人,来到乌孙后虽然老死病死不少,但相互婚配繁衍,如今已至千人,丁壮亦有数百。
  可若呼却没将他们放在眼里。
  虽然乌孙与汉联姻,虽然经常朝拜解忧,虽然穿着解忧赐予的华美衣帛,吃着汉人分给的可口食物,但若呼,从来没看得起汉人。
  他们送女人来求得联盟,还附带一大群花枝招展的奴婢,和送羊入虎口没区别。
  细君之时,但凡有乌孙人欺辱汉人,占那些婢女的便宜,她们只是默默忍让,不敢反抗。
  到了解忧时,开始出面维护属下,但冲突仍时有发生,那些奴仆经常忍气吞声,受辱之后也不敢让解忧知道,怕公主难办,还安慰自己说:“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这就是汉人啊,他们就是这样羸弱而屈辱,而管这叫谦让守礼,一团和气。然而乌孙人性情贪狼,素来欺软怕硬,越是如此,欺辱更甚。
  直到瑶光长大后,一旦乌孙人欺辱了汉人,那凶恶的小女子就会纵马来报复,抽得肇事者浑身是伤,打又打不过,从此再不敢找汉人麻烦,听说她甚至开始教汉人奴仆骑射技击。
  若呼却不以为然:“羊长了角,依然还是羊。”
  赤谷城中,除了仿照长安格局的里坊外,还有置所,用来招待大汉使者,西域都护都护丞冯奉世带着百余人来此驻扎。全副武装的汉军士卒不比软弱的奴仆,还是值得在意的,但这就是城内唯一的武装了。
  若呼庆幸:“幸好刘万年的上千莎车兵,被肥王打发去守着西边的山道,不在赤谷。”
  冯奉世肯定会造成一定麻烦,但若呼人多并不惧怕,只要将其击散后,直接冲入解忧公主的宫室。
  若呼很想在这个平日里总算镇定的汉女脸上,看到悲愤和恐惧,然后,就能揪着她优雅的长发,绑了扔到马上,送去七河交给泥靡。
  至于泥靡是要按照乌孙的习俗,作为新的昆弥继续迎娶解忧,还是将其交给匈奴人处置,那就不关若呼的事了。
  这时候有人问道:“肥王与汉公主的儿女如何处置?”
  若呼沉思起来:“我讨厌大乐的眼神,和瑶光一样凶恶,他一定想杀了我替肥王报仇,不能让他活着,至于素光……”
  若呼笑了起来:“她已经十岁,有点瑶光的漂亮模样了,但眼神和元贵靡一样温和软弱,不必杀。”
  左大将在城外挡着右大将,冯奉世手下的士卒不见踪影,若呼的部众不觉得城内会有剧烈的战斗,都很轻松,笑问道:“将她嫁给小翕侯?”
  “不。”
  虽然这是与肥王定下的婚约,但若呼决定反悔了,笑道:“我的儿子还太小,素光,可以先嫁给我!”
  至此,他们已经到了细君宫面前,这宫室是为了居住而非防御,木墙不高,门亦不厚,一路过来,里坊街上也空空如也。
  “冯奉世或许是逃了,而那些汉公主的奴仆们,定是躲在各自的家中瑟瑟发抖,若是时间足够,我应该将他们也抓走,带给新昆弥和匈奴人做礼物。”
  “等我带着解忧出城时,一定要让他们,都听到她的嚎哭!”
  若呼头昂的更高了,一挥手,让手下撞开细君宫的大门。
  咚!咚咚!在松木的冲击下,细君宫大门敞开,若呼手下的乌孙人冲了进去。
  但迎接他们的,不是公主奴仆们惊慌绝望的哀嚎,而是整齐的弩机弹射声,和呼啸而至的箭矢!
  叮叮叮!大多数弩簇没有命中目标,深深扎进松木墙里,但因为太过密集,冲进去的十余人都身中数箭,直接被钉在木墙上。
  连若呼的手臂上也挨了一支,几乎透臂而出,这下轮到他发出惨叫了!
  冯奉世虽然是文吏,此刻却一身戎装,带着百余士卒持刀盾站在宫室庭院最前方,神情肃穆,他甚至有些激动,他常常羡慕任弘,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大汉哪怕是一个书生小吏,也有封侯之志!
  而解忧公主手下那数百奴仆,从那个在温泉行宫帮任弘搓背,又托他送家书的老圃廖翁。
  先前在热海边试图诊治乌孙伤病的医者。
  设计了赤谷城,搬着木头一点点将它建成的工匠们。
  甚至是解忧身边侍候的年老侍女傅姆,她们愣是一个没走,都来到细君宫,簇拥下在公主周围。
  廖翁扔了刨土种菜的锄头,手里端着一架从解忧囤积多年的武库中取出的弩,虽然还有些微微发抖,虽然瞄得不太准,但在扣下悬刀时,亦能毫不犹豫!瑶光曾告诉他们,有了此物,就算一个羸弱农夫,也能轻松射杀不可一世的乌孙骑手!
  “就和刨地一样简单!”
  而数名医者也放下了治病救人的药篓,拿起了杀人的利剑,婢女们扛不动剑,但也人手一把匕首,要么刺向敌人,要么刺向自己修长的脖颈。来到乌孙,人在异国,言语不通习俗不同,哪怕有公主庇护,也受尽苦楚屈辱,但今日,她们绝不再辱!
  至于解忧公主,她今日已换下了平日纺布的朴素装束,卸下了面对翁归靡时的妆容黄花,换上了女儿瑶光十五岁后就嫌小的那套甲衣,长发打了结盘在头顶,干练而坚决。
  解忧公主眼里,没有若呼想象中的恐惧与惊慌。
  只有怒火!
  那是一个失去丈夫的妻子的怒火。
  是一位儿女受到威胁的母亲的怒火。
  是想要保护属下奴仆周全的公主的怒火。
  更是大汉的女儿,面对试图要犯汉之人的怒火!
  这可怕的目光让若呼手下的乌孙人都心里发颤,仿佛看到了瑶光公主骑着骏马,挥鞭朝他们冲来,仿佛看到汉军士卒整齐的队列迈步而行,其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帝国。
  “退,退!”
  一时间,若呼竟胆怯了,害怕了,为自己正在做的事惊出一身汗,他不再敢朝前半步,捂着伤口,丢下数十名死伤者,开始往后退。
  自诩狼种的乌孙人在退,那些过去“软弱”“谦和”的汉人却跟着冯奉世手下的兵卒,步步前进。
  因为公主命令他们前进!
  “赤谷城虽在乌孙,却是属于汉人的城,一木一瓦,皆是吾等所建,是吾等背井离乡数十年,在乌孙唯一的家园!”
  “将不请自来的叛贼,赶出去!”
  翁归靡死了,她再也不能拍着他的大腹便便,再听不到吵得她难眠的鼾声如雷。
  解忧的泪,随时可能夺眶而出,但她必须忍住,没有时间悲伤,她是赤谷城上千汉人的主心骨,是他们的将军!
  她无法再寄希望于丈夫了。
  也等不及艰难行进的大汉援军了。
  为什么,她们总是要等待别人来救呢?
  “今日之难,唯有自救!”
  一直安静坐在细君宫里,接过细君枷锁和大汉使命的她,现在必须站起来,走出去。
  解忧的声音不再柔和优雅,嘶哑而冷酷,手里紧紧握着狼牙装饰的匕首。
  “吾女瑶光能纵马开弓,仗剑横行龟兹王宫,我做不到。”
  “吾婿任弘能智计百出,算无遗策百战百胜,我做不到。”
  “但刘解忧,今日会站在诸君身后五步之内,诸君进,我亦进!”
  “诸君若死,解忧的血,也会溅在赤谷城中,绝不会再离开家园半步!”


第310章 乌孙归去不称王
  得知赤谷城于昨日发生政变,肥王遇刺时,大汉持节使者常惠与赶上他同行的冯嫽等人,正在被元贵靡、刘万年兄弟俩护送,前往热海,打算面见昆弥与解忧公主。
  听从赤谷城逃来报信的人说昆弥被害,元贵靡面色苍白,但还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他朝常惠一拱手,带着数千骑立刻驰援赤谷城——这些人多是上次随他灭了龟兹国,几乎人人都得到了奴隶财帛的乌孙武士。
  常惠心急如焚,也想带着使团的驰刑士们一同前去,只是他们经历了从长安至乌孙几乎没停歇过的八千里跋涉,更因翻越天山达坂而得了严重的高原反应,此刻仍没缓过来。
  哪怕众人挥鞭再急,也追不上元贵靡的脚步,只能同刘万年手下的莎车兵一起拼命赶路,希望抵达赤谷城时一切还来得及。
  常惠副手名为司马憙,表现得忧心忡忡:“赤谷城乃木城,墙垣不高,而城中只有楚主一弱女子和数百奴仆……”
  “弱女子?”
  这话冯嫽就不爱听了,看着常惠道:“妾听说,常大夫乃是楚主同里故人,也如此以为?”
  “我记得楚主年少时性情外柔内刚,只是……”
  常惠摇头,解忧固然有挺身而出,为国和亲的勇气,也有翻越千山万水的毅力。
  但战争是男人的游戏,与女人无关。肥王已死,解忧带着一群和亲时的工匠奴仆,又能做什么?只能指望那冯奉世能护得她周全。
  冯嫽虽然也在担忧楚主,但此刻在刘万年和常惠面前,却得强迫自己镇定:“常大夫是没见楚主太多年,不知她如今是怎样的人。”
  饿了一天,待会还可能与叛军交战,再赶也得吃东西,驻马喝水时,冯嫽一边匆匆往嘴里塞馕,一边告诉常惠一些事情。
  “细君公主时,赤谷城的仓库里,囤积的是丝帛与食物,用来分赐乌孙贵人。”
  “但楚主说,吾等身在异乡,不能事事都指望昆弥,还得准备一些甲兵,以防不测。于是她屡次遣我去大宛、粟特购买甲胄兵器,去年又从西域都护处,求得汉弩数百具,弩矢三万支!”
  冯嫽亮出了随身携带的手弩:“弩,只有女子也能拉开的轻弩,才能让那些年迈体弱的奴婢,一旦在赤谷城起了冲突时,有反过来射杀乌孙武士的机会。”
  她这些年一直为公主奔走,知道她的谨慎与小心,更清楚柔弱外表下的大勇,所以冯嫽并未丧失希望。
  “楚主也没少对乌孙各部市恩,派遣医者救治贵人家的病患,为无意冒犯昆弥的人求情。诚然有人忘恩负义,背叛了肥王,但也一定有人站在吾等这边!”
  常惠颔首叹息:“但愿如此。”
  行行匆匆,等抵达赤谷城时,已是政变发生后的第二日下午,乌孙人聚集的赤谷热海已经完全乱了套,到处是零散逃离的部落,脸上尽是惊慌惶恐。
  对乌孙这种部落联盟而言,一旦发生上层的变动,下层小部落做鸟兽散是常有的事:他们不愿意附从泥靡,也不愿投降匈奴,只能茫然避难。
  刘万年没经历过这种事,不知所措,竟欲令莎车兵拦住众人,逼迫他们回去,双方起了冲突。
  好在冯嫽拦住了他,亲自上前劝说诸部,不卑不亢,时而低语劝服,时而语言严厉,还真劝得不少贵人停下了脚步,答应留在原地等待解忧和元贵靡的命令。
  回来时见常惠似乎在重新审视自己,冯嫽笑道:“我不过是拙劣效仿楚主,想要做她的影子。”
  离赤谷城越近,动乱和战争的痕迹就越是明显,大批大批的牲畜失去了主人,没头没脑地在谷地里乱走,哪有草吃到哪。接着出现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预示着这里发生过剧烈的火并。
  好在他们抵达赤谷时,没有看到冲天的火焰,只有默默打扫战场的汉人奴仆,冯嫽立刻打马过去,从那个伤了肩膀,靠在墙角指挥年轻人干活的老圃廖翁处,得知了发生的事。
  “若呼带着数百叛军进城,结果就在细君宫前,被吾等一通弩箭射退。”
  “然后,吾等便跟着公主和那位冯都丞,一边追赶一边射弩,愣是将彼辈赶出了赤谷城!”
  廖翁很兴奋,一时竟咳嗽起来,他是第一批跟着细君来乌孙的宫人,低眉顺眼在异乡活了这么多年,从没像昨日那般扬眉吐气过!
  “是楚主带着吾等,打赢了这场仗!”
  但他的声音又低沉了下来,忙碌于杂务的奴仆毕竟不是真正的兵卒,那些追随楚主二十年的老人们伤亡不小。
  而若呼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出了城也回过神来,城外的叛军毕竟人多,再度组织人手,试图围攻赤谷城。
  “亏得今日正午,大王子及时赶到,与一直带人袭扰叛军的右大将一同,击溃了叛贼,夺回了昆弥的尸体,如今大王子自去追赶左大将和若呼。”
  虽然许多贵人参与了叛乱,但毕竟仓促举事,赤谷城有惊无险。
  “敢问解忧公主何在?”这是常惠最关心的事。
  “在热海边,收敛昆弥尸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