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阙-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刻,霍光似乎显得更矮了。
刘贺有些激动,咽了一下唾沫,喉咙隐隐疼痛,双手接过盛放玉玺的精美漆盒,上面描绘的各种瑞兽缠绕着它,没有想象中的沉,只可惜不能当场启封来好好把玩把玩。
从此以后,他就是皇帝,可以称朕了!
事情还没完,在礼官轻咳示意下,刘贺才从兴奋中缓过神来,发现霍光还拜在面前。
他只能将玉玺交给刚任命为“尚符玺郎”的昌邑谒者千秋,又接过中黄门掌兵使者递过来的三样东西:
玉具、随侯珠,还有高皇帝当年在沛县大泽斩蛇宝剑。
此剑最初只是普通的一柄铁剑,刘季不仅用来斩蛇,也用其杀人、割肉。如今模样大变,剑上七彩珠九华玉以为饰,杂五色琉璃为剑匣,据说剑挂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
和刘姓皇帝们一样,明明是普通甚至平庸的一把兵器,却被权力包装成了神器。
“这剑为何要交给臣子啊,朕自己佩着不行么?”
刘贺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只听说这规矩本是孝文皇帝继位时首创,以斩蛇剑授予太尉周勃,后来先帝刘弗陵继位时,太尉已经变成了大司马大将军,重复了百年前的故事。
这次典礼沿用此礼,意思其实很明白:祭由天子,政及征伐由霍氏!
群臣都在眼巴巴地看着,刘贺接过玉玺时他们没有山呼,直到大将军接了斩蛇宝剑起身后,才纷纷松了口气,皆伏称万岁。
欢呼阵阵,刘贺眉毛扬了起来,享受这一时刻:“今日方知为皇帝之贵也!”
但站在殿尾的杨恽却感觉怪怪的,心里暗道:
“这声万岁,究竟喊的是新皇帝呢,还是大将军呢?”
……
主要礼仪结束后,戒严多日的未央宫终于解除了城门、宫门警备。群臣脱去吉服,再着丧服,即位礼仪告一段落,接下来朝中的大事,就是为大行皇帝出殡,抓紧陵园下葬事宜——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事可比讨伐匈奴救援乌孙更加重要。
而刘贺则带着被封为”驸马都尉“,接替了金建位置的安乐,进了温室殿中,从今以后,这硕大宫殿就是他的房子了!
刘贺首先便迫不及待让人将那大大小小的玉玺打开:不止是传国玉玺,还有皇帝行玺、皇帝皇帝信玺登,一共六个,玺皆白玉螭虎纽,凡封之玺赐诸侯王书;信玺,发兵徵大臣;天子行玺,策拜外国,事天地鬼神。
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从有史以来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帝那传下来的传国玉玺。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啊,果然一点瑕疵都没有。”
刘贺抚摸着美玉制成的神器,呵了口气,在洁白的帛上按下去,李斯亲笔篆刻的八个字出现在上面。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是啊,受命于天,他的天子之位,才不是来自权臣的垂青,是直接受命于天的,受命于高皇帝的血脉!
刘贺坐在天子之榻上打了个滚,在前殿忍了许久后,此刻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哈,父王当年未能得到的位置,朕帮他得了回来,朕是皇帝了,大汉的第七位皇帝!”
吕后立的那前后两位少帝不算,连刘贺都知道,他们据说不是孝惠的儿子,而且……
在位时间太短啦!一人才当了四年皇帝。
“而朕不一样,朕的皇位,将既寿永昌!”
在刘贺看来,此玺的拥有就代表权力的拥有,从拿到它那一刻起,刘贺精神气大不相同,没了刚进未央宫时的小心翼翼。
他迫不及待要施展皇帝的权力了。
按理来说,新皇帝发布的第一个诏令,往往是大赦天下,刘贺将龚遂也列在了大赦行列,勿要使其因小过远徙。
而第二封诏令,就得按照龚遂离开前的建议,对迎自己入长安的群臣大加封赏,从大将军霍光到使团里的四位大臣,都必须在内,无侯的封个关内侯,有侯的加个几百上千户。
迎立本来就是大功,当年汉文帝入长安后,便立刻论功行赏,益封太尉周勃万户,丞相陈平、灌将军婴邑各三千户,连齐王一系的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也邑各二千户,让所有出力者都得了好处。
唯一让刘贺心里膈应的是,龚遂特地强调,对任弘要重赏,如此才能显示出新天子的心胸宽广。
“天子一定要心胸宽厚么?朕怎么听说,孝景皇帝就挺记仇的。”
刘贺嘀咕着,不情不愿地草拟封赏名单,但就在此时,安乐乘机上前道:
“陛下今日即位大典,二千石及列侯百官毕至,但臣却发现,唯独一人没来!”
“谁?”
刘贺抬起头来,他一直处于亢奋和飘飘然中,眼睛都在玉玺、斩蛇剑和皇太后身上,没注意群臣里是否少了一二人。
安乐却始终盯着:“西安侯任弘不在其位,连未央宫都没入,他公然藐视天子,此大不敬之罪也!”
……
第284章 好慌
“恭喜君侯!”
尚冠里西安侯府里,也是一片欢天喜地,他们的主母终于顺产诞下了一位小君侯,大家都很高兴。
主母有孕时脾气不大好,仆从犯了过错就让其去举靶,令婢女持去了箭头的弓矢射之,总有些射到身上,别提多丢人了。
而婢女们心里也苦,主母动不动就让她们纵马驰骋,刚开始时还挺新鲜,但第二天胳膊疼腿更疼,如今终于诞下小君侯,应该不会再折腾她们了罢?
而西安侯也特别激动,亲自出来给众人分发赏钱,一人多领一个月薪水,皆大欢喜。
等再进寝室内,瑶光仍躺在榻上,哪怕是女汉子,产后也虚弱无比,正偏过头去看傅姆清洗完毕,轻轻放在她身边的婴孩。
任弘走过去,轻轻抱起襁褓中的婴儿,让她看个清楚。
“真丑。”
瑶光嘴上说着婴孩皱巴巴的丑死了,手却很想去摸一摸,又怕自己这能开强弓抡长剑的手弄疼了孩子稚嫩的皮肤,终究不敢下手,还是任弘握住她的掌,放在襁褓上,感受小生命的悸动,夫妻二人都觉得特好玩。
瑶光想起一事来:“良人,方才平君说,今天可是皇帝登基大典,良人真不去么?”
“不就是皇帝即位么。”任弘却不以为然,殷勤地帮瑶光擦额头上遗留的汗珠:
“哪有你和孩儿重要。”
这话瑶光爱听,她本来每天喝着任弘亲自下厨做的鸡汤,一边拍着肚子恨恨道:“这小畜生让我上不得马开不了弓,等生下他后,便立刻去乌孙!”
可这会生完孩子,却感觉心里空空的少了点什么,再看那婴儿,虽是皱巴巴眼睛都睁不开的丑样,却让她格外怜惜。
任弘在旁伺候瑶光给孩子喂了第一次母乳,别看这小家伙眼睛不睁,吮得可比他用力多了。
少顷,母子两个都睡着了,任弘留下傅姆和三五个婢女盯着照看,自己则出门而来,合上门时又回头看了眼妻儿——他今晚恐怕会蹑手蹑脚过去看个十次八次才安心。
原来这就是初为人父的感觉啊,只是这一瞬间,很多想法就骤然不同了。
而任弘更有种欣慰,他在这世上,不再孤单了。
因为那孩子和他一样,都是本不该出现在这世上的生命。
夏丁卯也正在任氏有后激动不已,拉着任弘到单独设了个屋子的家庙里,将新生儿的脐带烧了献祭,以告慰老任安的在天之灵。
不多时,因为许平君投桃报李过来帮忙,故而最先知道消息的刘病已就登门了祝贺了。
进门见到任弘满脸笑意,刘病已忍俊不禁:“西安侯果然也是凡人,这高兴劲头,与我最初得女时一模一样。”
任弘哈哈一笑,请刘病已就坐,被问起孩子取了什么名时道:“夏翁说,三岁前最好别取大名,只取了乳名,就叫驹儿。”
在大汉,在长安,新生儿三岁前夭折的概率极高,十有二三是长不大的,纵是皇室也不例外,故多取贱名,好让管控生死的司命注意不到。
这也是任弘绝不想娶娇弱女子的原因,他在敦煌时,几乎家家都会有孩童病逝,用小棺盛着,或者直接草席一裹埋了,若是头胎可能还有坟冢,慢慢的也就习惯,旧儿才葬数月,新儿已在腹中——极高的死亡率,只能用频繁的生育来抗衡。
时人习以为常,任弘这被现代医疗体系宠溺大的脆弱心灵,却不愿承受丧子之痛,只希望任驹儿能从瑶光那,遗传到强壮的身体。
任弘高兴,与刘病已喝了点酒,这位皇曾孙还是没忍住,问道:“我听说今日是新皇登基大典,西安侯竟没有入宫去观礼。”
任弘大言不惭:“国事重要,家事也重要,礼记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家不能齐,焉谈治国?”
刘病已倒是颔首:“此言有理。”
只是心里又有些酸楚了,任弘文能附众,武能威敌,非但为官吏治国,往后作为三公宰辅之臣,使天下太平也是可能的。
至于他这皇曾孙,就只能停在修身齐家的程度了,刘病已作为皇室为数不多在长安的近亲,此番本也该被宗正召进宫去观礼的,可谁让即位的是昌邑王呢?
孝武晚年,卫李不两立,巫蛊之祸后,李广利和昌邑哀王没少落井下石,虽然笑道最后的是刘弗陵
先帝大度贤明,有容人之量,可如今登基的是李夫人的孙子,昌邑哀王的儿子,对他这个卫太子孽孙,又会如何处置呢?
前几日,掖庭令张贺病笃,刘病已去探望时,老张贺看向他的眼神忧心忡忡的。
往最坏考虑,恐怕连齐家修身的安定生活都随时可能被剥夺。
所以刘病已很想知道,新天子是个怎样的人,只是任弘口风紧,打听不到什么,只想起听到的传言,说西安侯一路上与新帝及藩邸起了冲突。
“能与贤良之臣冲突,大概是个暴戾昏庸之君吧。”刘病已对昌邑王一系的刘贺可没好感。
可为何任弘脸上丝毫不慌,甚至敢翘了刘贺的登基大典呢?
“西安侯说,他少时也在郡邸狱里关过数月,与我算是未曾谋面的狱友,如今过了二十年,吾等都有了家室,可再不能回去了。”
刘病已摇摇头,未敢深问,他不是等死之人,只谋划着若事情到了最糟的程度,就带着妻女跑路,至于方向……逃往西域?或可约上西安侯一起。
等他前脚刚走,任弘又去看了两遍孩子和老婆,杨恽也来贺喜了,还顺便告诉任弘今日的场面。
“皇帝登基后第一件事是大赦天下,赐民爵一级,每百户彘两头酒十斤,酺五日。”
任弘颔首,这是汉朝新帝继位的正常操作,给天下人发发福利。
“然后是封赏,大将军光益两千户,田广明益一千户,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大鸿胪便乐成拜关内侯,奉车都尉金赏益五百户。”
这食邑来得真容易啊,但不是重点,任弘等了半天没听到下文:“没了?”
“没了……”
“噗哈哈哈。”
任弘忍不下去了,直接笑了出来,却不是笑上面没自己名字。
杨恽也满脸的不可思议:“我本以为这位天子只是年少无知,现在才发觉,是真的蠢笨愚钝,让他做天子,简直是逼彘上树。”
原本的历史上,刘贺做了皇帝后,估计都没这些封赏,大概是沿途受了任弘刺激,听了龚遂的献策照做的。
可龚遂万万没想到,这孩子必须手把手教,你少说一句,他就当不用做,龚遂被廷尉带走,即便大赦也没那么快回到刘贺身边,温室殿中再无精明之人提醒,导致刘贺竟做出这蠢出天际的封赏!
“迎立昌邑,是中朝的集体决策,派人前往东方,三公及二千石九卿皆有参与,都在等着新皇封赏,他居然只赏自己看得见的六个人?”
霍光和霍光的亲信,可不一定会领情,至于非霍光嫡系的张安世、韩增,虽然畏惧大将军,但也隐隐有所制衡,本来是可争取的。刘贺这操作,恐怕让他们,以及朝中还在观望的所有人大失所望啊。
外藩入朝该如何封赏,这是一道考题,一百分的答卷,在任弘、杨恽这些日子读了无数遍的《孝文本纪》里。
即位当夜,刘恒立即大赦天下,赐爵赐酒,先拉拢一把民心,这不必说。其后立即对诛吕功臣进行封赏,安定了他们的心;随后恢复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爵位封地,获取宗室支持,制衡功勋列侯;期间还封赏了跟随自己进京即位的六位亲信;最后刘恒还没忘记那些跟随父亲刘邦打天下的老臣们,又将他们封赏了一遍,再次收割了一遍开国老臣的忠心。
面面俱到,没有一点遗漏,跟刘贺这封赏不均引发怨望矛盾天壤之别。
皇帝是一种职业,政治是门精细活,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如汉文帝那般天纵奇才。但不懂要问,这时候就需要有见识的能臣辅佐,不会要学,宁可闭嘴几个月甚至一年观察,装出高深莫测的样子,也莫要刚拿到玉玺,就一通乱操作。
群臣都是人精,内行外行,新人老手,一件小事就能看出来。
刘贺这就是典型的画虎不成反类犬啊,霍光故意将大赦、封赏的权力放给他,这位新天子就立刻显形了。
“还有一事。”
杨恽笑完后道:“道远与我都参与了迎立,却没得到封赏,曾堵门索要大奴善的郎卫们亦然。”
任弘只想捂脸,虽然当初带着郎卫们“秉公执法”时他就有预谋,但也没想到,刘贺真的往坑里跳。
这下连宫廷政变最需要的郎官郎卫系统也看清楚他了,得罪整个未央宫官场,真的只需要短短半天时间,也是奇才。
长安的官僚们嗅觉极其灵敏,最擅长的就是看人下菜,没事还好,都笑脸逢迎,口称万岁。可一旦遇事,刘贺会发现,这群人会立刻弃他而去,从入宫第一天起,他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这让任弘又好笑又无奈,心里竟有种欺负小学生的罪恶感。
杨恽又道:“此外,在大赦和封赏颁布后,更有昔日昌邑国谒者千秋,被新皇带进宫封为侍中,上奏疏弹劾你缺席大典,是大不敬,应该交由廷尉治罪!”
任弘遇上妻子生产,顺水推舟故意露个破绽,那安乐果然发现并咬上来了。
“疏入丞相府,我家大人看见了,出示给我,特来知会道远一声。”
你看,有刘贺和他身边的人做比较,连任弘一向瞧不上的杨敞,都立刻成了有大智慧的人。
老杨虽然胆小可还算精明,这人情,不卖白不卖啊。
见任弘依然笑吟吟的,杨恽故意道:“道远三番两次触犯天子,就不慌么?”
“慌,当然慌。”
任弘有恃无恐,举起酒樽晃悠着:“我现在,心里格外替陛下和安乐发慌!”
第285章 鸡犬升天
汉制,五日一常朝,但在大丧期间非常时刻,一般三日一朝,好商量丧葬等事。
但不管几天开一次会,都与刘贺没关系,中朝通知他说,出殡下葬之前天子不朝会,只需要早晚两次哭临大行皇帝灵柩。
哭还是依然哭,只是因次数太多,没最初时装的那么哀伤了,而每当从温室殿前往前殿时,刘贺身边都是乌泱泱一大群人,当年昌邑王府的侍从、马倌、官奴相随左右,他们都被刘贺封了“侍中”“郎卫”等职务,可以出入未央,相伴左右。
虽然大奴善才死了不久,但这群新贵可一点不低调,对原先的郎卫宫人呼来喝去,真当自己是未央宫的主人了,他们跟着刘贺将能去的地方都游了个遍,虽然都没什么真本领,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