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继承者情绪很稳定-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曲尾摇头,重点强调:“给主家是怎么上心,给这位小娘子便要怎么上心。”
仆役连忙道:“是。不敢怠慢。”
曲尾吩咐完,端着茶进楼去。
便见京半夏站在窗边,桌上放着两本启蒙册。
这两本一打算,确实是不大有不同。一本显然年代久远。
但走近便可以发现,书册上的字迹是一样的——这书册并不是印制品,而是整本手写所成。字体娟秀。颇有风骨。看得出是女子手书。
京半夏没有回头,但说道:“这是我母亲的字。”说着翻开两本书册的第一页,手指抚过扉页上的名字与图章。较新的那本,扉页上是没有申姜这两个字的。旧些的那本上有。不止如次,里面每页还有些笔记。
“小姜娘子怎么会有夫人的手迹呢?”曲尾不解:“夫人当年写了两本吗?”
京半夏没有回答,只一行行地看着。看到一处,停下来。
那一处有个错字,大概抄的人没有发现。
另一册同一页上,也有这个错字。
就算是本来就有两本,也不可能错都错得一样。
并且既然是手书,字的大小排序,每列数量,都不会那么精准。哪怕是同一个人写,最后成册也会有所差异。
可这两本没有。
曲尾轻手轻脚过去,把茶盏放在桌上。
京半夏入下书,拿起茶盏,掀盖拨开浮叶,浅尝了一口。不过显然是心不在焉,若有所思。
放下茶盏后,凝视两本书册许久,突然伸手,将其中一册中的中页撕了下来。
然后翻开另一册。似乎在查找什么。
曲尾吓了一跳。
这是京半夏母亲手册,他一向十分珍视的。
正要劝一句,就见京半夏怔怔站着,盯着手中的册子,许久都没有动作。
他不解,走近些,便见,京半夏手中那本,没有被撕的较旧的那本册子,原应该是完好无损的。可现在,恰恰是那一页,凭空消失了。而书脊处留下的残页,与刚被撕坏的,较新的那本竟然完全吻合。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只想到了一个可能。
这两本,根本就是同一本书。
虽然看上去一个新,一个旧。并且旧的上面,还写着申姜的名字,有许多她的笔迹。
但这就是同一本。
京半夏拿起桌上的笔,醮墨在新一些的那本上,写下一个字。
而较旧的那本上,也缓缓有同样的字,在同一样的同样位子显露出来。
他停笔怔怔出神。
“吴姜,是吴偃师亲生的吗?”京半夏突然问:“她母亲在哪里?”
京半夏在吴家见过申姜的画之后,就叫曲尾去查过这家的底细。
曲尾回说:“邻居说,吴偃师从太虚城移居到此处,来时就带着孩子。是刚出生的样子。问起他夫人,他说是夫人难产早逝了。后我又去太虚城问过,城中并没有什么人认得他。只有个城郊的农夫,说他现在所住的那院子,是吴偃师转手卖给他的。因这院子还与周围的农人有些纠纷,到如今还总因此事发生口角。所以记得清清楚楚。”
“什么纠纷?”
“说是,那院子是一夜之间建起来的。就建在别人农田上,却并没有与农人商议。当时农人发现被占了农田,闹得很大,纠集了一大群人跑去围了院子拍门。讨说法。结果里头男女两人,当场爬墙逃窜了。”
曲尾犹豫了一下:“但我问询,对方说话间,似乎形容那院子老旧。我就觉得有些奇怪。不说一夕之间,在有农人劳作的田间,是否能不被任何人注意到,建起一个院落。即使是可以,新建成的院落怎么会是老旧的呢?”
京半夏认真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
曲尾继续道:“后来吴偃师就在太虚城落户,把这院子转手卖给了不知情的人。可也是奇怪,吴偃师即是太虚城人,我在太虚城,却并没有找到他任何亲人友人,他能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成?且太虚城的籍册上,也全然没有登录过此人。城中哪了有见过他的人,却并没见过什么同行女子。至于之后,他似乎就四处游历去了。没有在太虚久呆。至于游历的去处,我也已经查证。一路有迹可寻,但并无什么异样。”
唯一的异常,就是他、申姜、院子的出现与存在。
“他家存的那副画上,大概便是申姜与他被农人围攻时的情形。两人在太虚城分别之后,他去游历四方,而申姜去了眠川。”京半夏喃喃地说。
他手在启蒙册扉页的申姜两个字的抚过:“那是我父亲出丧的时候。她去眠川找我。”当时,她并不是随意乱走,无意遇到他,她本来就是去找他的。
她是为了他而来的。
申姜与吴偃师,也并不是像吴偃师之前,与他所说的那样,两人偶然相识。
他们两人,是跟那院子一齐突然出现的。
京半夏抬头看向书楼。
这楼上,还有没有完成的颂法。
为防失窃他已经打算,把书楼以颂法加持,放置到自已的元神之中去。放置在元神中的东西,除非持有者湮灭,否则生生世世都会如影随形,不可剥离继承。
他之所以这么做。原本是想着,好将‘那本书’也妥善地保存起来。
只是他杂事繁多,到现在也没能做完。所以楼仍然还在蚩山神殿后屹立着。
曲尾见他犹自沉思,原本是一脸忐忑的。完全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公子?”
“我给赵沉舟诊治的时候,发现他元神上有灼印。与吴偃师的气息是完全一样的。”
曲尾大惊失色:“怎么会?”又犹疑:“不过算起来,他醒来的时间,正好是吴偃师去世的时间。”
正想开口询问更多,却不知道为什么,京半夏突然笑起来。
一时有些茫然。
京半夏却就这么垂头轻声笑着。声音在空旷的楼中回荡了许久。
“公子?”曲尾试探着叫了一声:“这是怎么了?”又隐约觉得,大概是跟阿姜有关,可实在不知道是为什么事。
他笑了许久,才停下来。笑到最后,渐渐无声,只静静垂首站着,好久才有动作。仍把书册放回书架上,转身向外去,只问:“人找到了吧。”
曲尾连忙说:“找到了。”
*
赵沉舟看了坐在对面的人一眼,垂眸静静饮了一口茶,扭头望着窗外热闹的街市讥讽道:“不知道该叫你牢山大尊上,还是蚩山临江君。怎么,要杀我灭口却约在这么多人的地方,实在有些过于霸道了吧。”
“看来,郎君对我有些误解。”
“有什么可误解。”赵沉舟怔怔地坐着,像是在回忆过去:“你想杀十三川灭口,免得她传播你血祭之事,却又不愿意亲自动手,结果害死茶茶。但这也不过只是件小事。毕竟在你眼中,世人如蝼蚁。”
“所以,你果然和申姜是一起从未来,回到现在。”京半夏垂眸看着桌上的水渍:“而在已经崩坏的那个未来中,我杀了十三川,也杀了赵氏阿茶。”说着,突地笑起来,表情温柔,又轻声为自已突然失笑而告罪:“抱歉。我近日总是如此。”
赵沉舟只觉得他此时尚能笑得出来,实是不可救药:“你从不懊悔?即使茶茶与你而言不过是个陌路,十三川呢?”
“我不会‘再’杀她们了。”京半夏心平气和,并不为他的态度恼怒,反而有些安慰他的意思:“你该知道,即是没有发生过,我自已也不记得,曾做过这样的事。”
“你是不记得。没有发生过如何能记得?但没有发生过,不代表你就已经不再是那个鹿饮溪了。你始终是你,从来没有改变。”赵沉舟凝视着他:“不论我说的事,你有没有做,日前赵氏大府的事,你做了不是吗?我亲眼看着你站在赵宁男身边,而她一个一个对那些赵氏子弟下手。”
他叹气:“于你而言,捻死一群蚂蚁和捻死一只蚂蚁,并未有什么差别。想来你也是不在意的。”
说着喃喃地说:“阿姜不该救你……我不懂……”
阿姜应该死了,可她还活着。他脑海中有许多自相矛盾的记忆。就是他的不解之处。
他记忆中,总许多场景交融,每件事,似乎有着许多不同的走向,结局也南辕北辙。甚至是他与阿姜的相识。都有无数个场景重合。
大约是他在梦境中,游荡太久。
毕竟,总有奇怪的东西,掉落在梦中。
每当一个世界崩塌,总有新的残影与碎片,如流星一般不段地坠落。
他在梦中看到了无数次的崩落。
他那时不记得自已是谁,所以对这些碎片中的发生事,哪怕看了,也无甚感慨。
可现在,一切他见过的残影中所发生的事,都变得清晰。
但同时,因为海量的信息又模糊起来。他甚至,都很难分辨,自已所说的这些事,是不是在同一个世界中发生的,到底是谁先发生谁谁发生。
不过,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发生多少事,残影重来多少回,都从来没有改变。那就是——阿姜不应该救鹿饮溪。
“她救不了你。”赵沉舟凝视着面前的人:“你自已也十分清楚。她救不了你。所以你才一次次地回去,避开她,阻止她。你很清楚,人天性如斯,不可更改。你是什么样的货色,根本不值得她死。”
京半夏坐在窗边的温暖的日光下,没有看他,仍只是注视着自已面前那盏茶。
赵沉舟以为,他会辩解。但他没有。
只是这么坐着。
总归,他是个疯子,看来是连辩解也不屑一顾。
赵沉舟沉声说:“你来若想杀我灭口,免得别人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也不过更加证实,我的话。”
但京半夏终于开口时,却只问对于灭世这事,他还知道些什么。
仿佛他先前说的这些都不过是无关紧要的闲话。
赵沉舟犹豫了一下便,便细细将自已知道的,俱都讲述出来。
最后道:“我日前才慢慢转醒,许多记忆浮现,虽然许多事,还云里雾里,比如,申姜怎么成了吴姜。更是毫无记忆。但如今看来,所有大事,应该都是碑中仙灵所致。如今碑灵被困于阿姜元神之中,并未有异动。且又听说,灭世的块残影已然崩解。大概,此难已完全化解了吧。”赵沉舟虽然对他并无好感,但事关重大,做为知道此事的两人,不应因个人恩怨而耽误大事。
见京半夏沉默不语。不解:“有什么不对?”
京半夏回过神,只淡淡喝了口茶。摇头:“没有什么不对。所有这些事,你不必与阿姜说。”
说完,便起身,叫曲尾下去将停在后面的马车驾到前门来。是要回去的意思。
赵沉舟见他这样,有些疑惑。
他到底干嘛来了?不是杀自已?也不是来抢阿姜?
作态?
可见京半夏果然起身要走。
他皱眉大步过去拦在对方身前:“你什么意思?”
站在阳光下的温润公子,看着楼梯之间,有一片衣角闪过,许久才收回目光。
只对拦着自已的赵沉舟轻声说道:“赵府的人,是我杀的。你将我知晓得如此清楚。更该晓得,我这个人,看似温和,实则冷酷无情,现如今,我已知晓,自已竟然会为了一个解闷的女子,如此不顾一切,落得最后泯灭于世不得好死的下场。照理说,我该现在便将她处置了,以绝后患。是看在她回来是为了救我的面子上,再加之,到底师徒一场。便饶过她这一次。但,也只这一次。”
他看向赵沉舟,表情仍是平和,语气仍是温缓,却是诛心之言:“若下次再给我遇见她,我便将她挫骨扬灰叫她神形俱灭,省得哪天,再来害我。”
赵沉舟僵在那里。
虽然说鹿饮溪如今修为不至于说是修士中的巅峰,可鹿饮溪说要杀人,还真没几个人拦得住。
自已更是不行。
他喃喃道:“我以为,起码你在阿姜身上,有一丝真情。”
京半夏好像没有听见,只轻声问他:“我的话,你听清楚了吗?”
赵沉舟没有应声。
京半夏也不需得他答,只说:“回家去吧。别再外头游荡。你家大姑姑十分担忧。”仿佛是个关心小辈的慈和尊长。
说完,便缓步下楼下去。躲在楼梯口的那片衣角,飞快地缩回去。他仿佛没看见,
曲尾驾车来,等他上车后,却不走,还在向酒肆内张望。
被京半夏扫了一眼,才连忙甩起鞭子。
一路出城,还时时回头看。
等出了城终于忍不住:“公子,我下楼时候,见到阿姜鬼鬼祟祟的。公子没有看见她吗?”
“没有。”京半夏坐在车中,手伸在窗外。风软软的在他手中,好像一伸手就能抓得住。其实永远也不可能。
曲尾见他也不提接阿姜的事,觉得两人肯定是遇见了,只是阿姜耍性子,不肯回来。
于是嘀咕个不停:“赵氏的人死了,确实不是公子动的手。公子只是为了救她呀。当时公子身上有伤,修为有损,实在无力与赵宁男硬碰硬。所以虚以委蛇,来寻契机。那她杀赵氏子弟,公子确实无力相救,只能看着,并佯装共谋。她是不是误会公子,与公子置气?”
急道:“公子合该说清楚才是。小孩子的气性,今日起,明日消。说通了,也就过去了。”
京半夏没有回答,只说:“准备东西,我要入水境去。”
赵沉舟说的话,听上去似乎全对,但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果仙灵就是罪魁祸首,引诱与英女与之一体后,两人仆鬼供奉成为祟。
那祟神已被镇压在大宅之后,申姜身上的仙灵之力又是哪里来的?
申姜身上能有仙灵之力,说明,仙灵虽然成功诱惑了英女,但英女并没有救它,‘七世而成’的大法,最后还是成功了。仙灵之力确实被保留在了赵氏血脉中,只是要诞生天人,没有赵宁男和她父亲想得那么容易。
也只有这样,之后自已禁封赵氏血脉,使之不能修道的举动,才会合理。
曲尾听了首尾,只是不解:“那时的公子是忌惮惹下大祸的赵氏吗?毕竟赵氏先出了赵宁男这样的疯子,又出了灭世的赵英女这种癫人。”
“不是。我听赵沉舟描述‘我’用的禁封血脉之术,听上去是聚灵用的。‘封’即是隔绝之意。天地灵气不可入身,也就意味着,身上的灵气不会四溢。方可避免仙灵之气在千百代子嗣传承中,有所耗损。”
曲尾不懂:“为什么呢?”
“听上去元祖镇压祟神,只是拖时间而已。大概是无力消除对方。想拖到,有一日仙灵之力在赵氏子嗣身上聚为一体,诞生天人的那天。”
曲尾十分感慨:“看来是没等到了。”又惊讶:“那这样一来。被压在大宅下头的,根本就不是仙灵。从始到终,玉碑只是一个怂恿者。那被压的是谁?岂不是还有危险?”
“当时真相如何。现在已不知。所以要入水境。”京半夏淡淡道。
唯一可以看到答案的地方,是仙冢中的天道神殿。
“我立时便叫人准备东西。”曲尾应声,十分忧虑。因为京半夏现在身上还有伤,要入水境是非常难的。并且那可是,即使想到办法能进去,却绝对不能出来的地方了。
扬鞭将车子赶一赶,曲尾又突然说:“不知道阿姜几时回来?”
小丫头,好久不见还有些想她了。
京半夏歪在美人靠上,眯着眼睛,抬头看明媚的原野,此时已快入夏,野花开得灿烂。
“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他坐在初夏的日光下头,轻声说。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1…11 17:33:26~2021…01…12 20:54:12期间为我投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