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宿主她又美又甜 完结+番外-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说若真当叛国,皇帝便是再仁厚,为了天下为苍生,如何能忍?
  也怪皇帝给立了明君人设。
  有人发现了关键。
  “那……那种谣言是谁传出来的呢?”
  又一位中年人站出来,他哼了一声,“谁知道的?这些大人物的事情我们也搞不清楚,反正都是些烂屁股的,拿了俸禄不做事的狗官还少么?”
  “那承恩侯可有可能打胜仗归来?”
  “不知晓,哎,几年前那一战,老承恩侯和两个儿子都为国捐躯了,即便小儿子也活了下来,却武功尽失,双腿残废,成了个彻彻底底的废人,从此也性情大变。”
  “我曾经见过他一面,他那时骑在高头大马上,朝我们那边一笑……呀~那么真是个俊俏的小郎君,听闻他曾经还是个少年天才哩。”
  “王丫头,你怕是曾经爱慕过他吧?”
  说话那女子顿时羞红了脸。
  “怕是不能了。”
  见众人的目光皆看来,那人压低了声音说起,“听说皇上只派了他三万兵马,上一个去还有十万呢,恐怕也是不相信这位承恩侯的实力吧。”
  “何止啊,我村里的婶子的二婆的孙子恰是当兵的,听说皇帝点派的三万都是老弱残兵,哎呦,那哪里抵得过蛮夷的铁骑啊。”
  “啊?那可不就是去送死么?”
  这人说完也只失言,圣上的事岂是他们这些百姓可以枉议的,紧紧捂住的嘴,脸上都是惊惧之色。
  还好,周围这些人都只是议论,还无人想到去状告。
  “小声点,当今圣上的意思谁又知道的,哎,那次战败后,京城里都是骂承恩侯府的人,可你再瞧瞧如今的这些将领,哪一个是有出息的?”
  “这么说,小侯爷也不容易……穿成近百年的承恩侯府,现在就剩下如今这位这一根独苗苗了,前段时间他还遇到了刺杀,人是侥幸活下来,可他的夫人至今不见踪影,他自己本来都废了,就这么个人陪着……如此想来,也是个可怜人了。”
  “京城那些大官都是尽那俸禄不办事的,现在国家危难当头却推了一个小侯爷出来,若说曾经的小侯爷尚有可能打败蛮夷的,可如今的……哎,不就是找人替他们当灾么。”
  闻言,议论的百姓皆是沉默。
  “那天杀的狗官!”
  “承恩侯一门可都是好人啊!”
  “陛下如何不管?”
  “嘘——小声点,让人听见了,这可是要杀头的!”
  百姓再愚钝,也知道小命重要,眼看西面无救了,心下都是一阵绝望,也对那带着病弱之躯前去抗敌的小侯爷生出了一种怜惜之感。
  虽希望渺茫……
  “希望那位小侯爷能承袭父辈祖辈的容貌,成功抗击蛮夷,平安归来吧。”
  “哎,希望吧。”
  ……
  最初替谢惊澜说话那些人对视一眼,眼底都流淌过淡淡笑意,显然说这些话的他们都是有备而来。
  皇帝本想借这件事情将谢惊澜或者说承恩侯府在民间最后那点声望彻底击溃,不想却被谢惊澜反利用了,一点点洗去了承恩侯府门楣上蒙着的冤屈。
  也要多谢皇帝。
  当初本着折磨他的念头,不斩超除根,非要多留了他一条命。
  如今,他从地狱里爬出来了。
  皇帝正盘算着按这时间谢惊澜这也快抵达战场的,他正卧在楚曦月的床榻上,过去的端妃现在已经变成了端嫔,哪怕是谢惊澜的未婚妻,现在也要任他玩弄!
  皇帝甚至有些恶劣的想,就谢惊澜那个身子一路奔波劳碌,或许才抵达战场就要死了。
  可惜。
  虽说死了一了百了,也算解决了皇帝的一桩心事,但事情变了,现在还是谢惊澜战败活着归来最好。
  那么他就能借此将侯府最后那点声望彻底击碎,作为承恩侯府的最后一脉的谢惊澜也会成为千古罪人,背上万千百姓的责骂唾弃。
  他仍是当世明君!…
  三日后,朝堂上,八百里加急。
  仅凭如今的谢惊澜,皇帝知道这必是不好的消息,可奇异的,他心底并没有多少慌张,还是带着一丝笑意的。
  不过面上仍要摆出关切的模样:“战况如何?”
  “报——平西大将军首战大捷,力败蛮夷大将忽必拓,率领我军兵马一路斩杀蛮夷大军无数,并夺回了关雎城!!”
  皇帝砰一下站了起来,已显皱纹的脸上俱是不可置信,“什么?!”
  ……
  【作者有话说:
  从这章起,小侯爷的事业线大约是不憋屈了,只手遮天指日可待,至于感情线……追妻火葬场XD
  ps:这本书应该能有两百万往上走,虽然我最近写得很煎熬,但还是想按照我自己设定的大纲完整写完,这本之后短期内不会在写快穿了。】
  晚安。


第789章 侯爷病且残(49)
  朝堂众臣的表现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俱是惊讶的。
  就连年轻的丞相也松了一口气。
  他虽事先知晓今日的一切都是谢惊澜策划的,但今日蛮夷大军的名声极盛,肆虐四方。
  尤其是那位大将,忽必拓,这些年征战无数,无一败战,在蛮夷境内被封为“战神”!
  谢惊澜年少时虽锋芒毕露,但近五年,他都沉寂在承恩侯府以一个废人的身份,这样的他当真能胜过风头正盛的忽必拓吗?
  年轻的丞相也曾心下暗自怀疑。
  直到今日,捷报传来,谢惊澜直接力败忽必拓大军!举国欢呼!!
  沉寂多年,他仍是那个惊才绝艳的天才将领,这些年不过是宝剑尘封,一旦出窍仍是无人能敌!
  朝臣们内心也存在着种种疑惑,但谢惊澜能打败蛮夷大军,百姓不必流离,京城不会沦陷,那总归是好的。
  一时间,也沾上了几分喜气。
  唯独皇帝和大学士苏良秦却是心底一沉。
  苏良秦的表情有些僵硬;
  而皇帝?
  他作为一国之主,自是盼望着晋国大胜的,是以这会一切虽跟他设想的相违背,他内心再又千般不顺,也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
  他恨自己点给谢惊澜三万兵马,终究还是太多了,更恨谢惊澜一直以来,竟都是在装!
  否则,他是如何凭自己那副病弱之躯一路平稳前往西面战场,还指挥取下了一场胜利?
  哪怕自己不能亲自上场,在后方排兵布阵也是颇费精力的,以谢惊澜在京城、在自己面前所表现的模样……
  根本不可能!
  此时此刻,皇帝的心态已彻底扭曲了,不曾想自己曾经只给谢惊澜三万兵马要去抗击蛮夷十数万的铁骑是何等的不讲道理。
  更恨猎场那次、甚至是更早之前,谢惊澜吊着最后一口气回来的时候,怎么没解决掉他!
  “好!好!好!!”
  皇帝连道三声,比起大喜,那声音更像是藏着咬牙切齿的恨意,只不过除特定几个人外,其他人不曾注意到罢了。
  他快速下旨:
  “如今我军战胜,士气大盛,令谢惊澜乘胜追击,一举夺回西面沦陷的其余七城!”
  那七座城池,两座是在上一位大将军手里掉的,另外五座却是五年前在谢惊澜父亲手里所失。
  “谢卿必然也想将那几城取回,一洗其夫之耻!”
  朝堂下一片寂静。
  有聪明些的臣子已经想明白了某些事情。
  他们毕竟都不在战场上,谢惊澜一次能赢,也许是那蛮夷将领忽必拓轻敌了,才使得他奇袭成功。
  这么一番布置,无论谢惊澜还是士兵都是极耗费精力的,而且谢惊澜手里又只有这些兵马,完全不能抵蛮夷的十来万大军。
  如今最好的办法是落营休整,慢慢布局。
  可皇帝却直接下令要乘胜追击……当真做得到吗?真的能一直这样赢下去将所有城池都都取下来了?
  那无异于虎口夺肉啊!
  但凡那忽必拓反应过来,迎接谢惊澜的唯有一条死路。
  若他侥幸留下一条命,我军大败,回来后不止皇帝要谴责他,他还要面临无数百姓的指责。
  如此……承恩侯府最后留下的那点余威便彻底的荡然无存了。
  可偏偏皇帝不仅直接下旨,还搬出了老承恩侯——谢惊澜父亲的事迹,说要令他洗去屈辱。
  晋国自古讲究孝道,这顶帽子压下来便是让谢惊澜想拒都推拒不得!
  年轻丞相更是清楚。
  皇帝就是要逼死谢惊澜!
  ——你不是侥幸赢了一场战役吗?那就看看,你是否能一直赢下去!哪怕只输掉一场,等待你的便是万劫不复。
  更何况……
  谢惊澜,你那番身子当真能撑得住吗?
  这完完全全是阳谋了。
  想到这里,年轻的丞相也是一阵心寒。
  如今外敌大军当前,皇帝想的竟不是如何御敌,而是要解决掉自己的心腹大患,亦是现在唯一能抗击敌国的将帅之才。
  身为一国皇帝,他却在祈祷他人获胜!
  这般稳固了自己龙椅的同时,也是完全弃百姓的生死安慰于不顾啊!
  这般统治者……
  年轻丞相垂手,眸中划过一抹深暗,更坚定了心中某个念头。
  …
  朝堂间的诸多纷争,百姓却是一概不知。
  “大捷啊大捷!”
  “什么什么?”
  “小侯爷率三万兵马力挫蛮夷大将忽必拓的二十万大军!”
  其实谢惊澜的兵马整合起来大概有六七万,而蛮夷那边也没有二十万,只有十六万左右。
  都这些都不是老百姓所在乎的。
  “啊?这小侯爷没去多久就打了胜仗?还是以少胜多?小侯爷当真厉害!!”
  “你们先前还怀疑……要我说,那般惊才绝艳的人物什么时候都是碾压众人的存在!什么蛮夷战神忽必拓,还不是被我们小侯爷打的落花流水!”
  “听闻那忽必拓现年都三十三岁了,而我们小侯爷才弱冠稍过呢!”
  “小侯爷做得好啊,将西面几城统统拿下,也好替父报仇!”
  “承恩侯府祖祖辈辈守护着我们大晋国土,承恩侯府不可能背叛我们,背叛大晋!他们从来都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小侯爷蛰伏多日,便为了这么一天,让蛮夷放松警惕,再将其直接诛杀!”
  京城百姓间一片喜气洋洋,逐渐也响起些不同的声音。
  “小侯爷这个年龄便是这番风采,我听闻其父老承恩侯年轻时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比起其子丝毫不逊色。”
  “那当初是怎么战败的?彼时可是承恩侯一门四将齐齐上阵呢,小侯爷虽出彩,两个兄长亦是丝毫不逊啊,还有老侯爷坐镇呢!”
  “这……”
  “小声点,我听我表舅的二姑母的外甥的妻子娘家说,当时是有人设计陷害的老侯爷!”
  “什么?!!”
  “将人害死不够还要把脏水往人身上泼,哎呦喂,这是多歹毒的人啊,这遭天杀的!”
  ……
  大街小巷里。
  关于承恩侯府的种种过往印象也在日益改变着,只一场战事,便洗去了承恩侯府这些年的污名。
  这里头固然有人在引导,但更多的是祖祖辈辈承恩侯府对百姓的那种保护。
  然而,此时此刻,皇帝尚不知道。
  他的目光全部放在西面的疆土上,日以继夜等待着谢惊澜一个战败或者身死的消息。
  …
  千里外,营帐内。
  本该殚精竭虑、气血耗尽的谢惊澜迎烛站立,那张脸仍有几分苍白,可一双眸子却深不见底。
  再不会有以为他是孱弱的。
  “侯爷,我们捉到了好几个在附近鬼鬼祟祟的探子,应当是那位派来的,应当如何处置?”


第790章 侯爷病且残(50)
  探子自然是皇帝派来的。
  皇帝阴谋层出。
  虽日夜祈祷着谢惊澜能够狼狈战败,从此和他身后的承恩侯府一道,声名扫地。
  可他始终是一介凡人。
  虽被尊称一声真龙天子,但这些事情仍不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一场场战役,谢惊澜都撑了下来,京城内捷报频出。
  伴随着谢惊澜又收复了一座失城,百姓众声欢呼的同时,皇帝却是越发恐慌,渐渐到深夜惊醒,寝食难安的地步。
  于是,他派了官员,以协助谢惊澜为理由,实则是要去一探究竟,并趁机扰乱谢惊澜的全部计划。
  必要时刻……
  如上次那般通敌卖国陷害对方,亦无不可。
  皇帝的算盘打得好啊,可谢惊澜又如何会想不到?如何会令这般卑鄙的阴谋再次得逞?
  来的督军也是个蠢货,还以为能仗着皇帝的势在这边作威作福,谢惊澜只扫了他一眼,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直接否决了对方的每一项提议,随后直接将人软禁,封了他的嘴。
  遥在京城的皇帝什么都不知晓,见消息久久不曾传来,随后又派出心腹探子,便是今晚这批。
  此刻是深夜帐中,谢惊澜仍在研究舆图,却不必如白日那般用一声冰冷重甲将自己包裹得彻底。
  他褪去战袍,与莹莹烛火下只着一件单薄的素白寝衣,他的身体虽好得很快,但多年不曾动用仍是有些清瘦的,不如外边那些将领士兵们健硕,这副装束依稀可见清阔。
  现下他乌发披散,手里正把玩着一根不甚起眼的簪子,战场上不适合佩戴,他便只能将藏在盔甲里或握在手中,与平静是得两分赏玩。
  听罢,谢惊澜的面上全无表情,唯一双沉沉的眸子里似泄露着一份深意。
  “杀!”
  看似漫不经心,却是滔天冷意。
  皇帝派来的人好歹是朝廷命官,现下杀不得,但他不会以为他派出的每个人都能安稳活着回去罢?
  呵。
  “是。”属下当即领命退下。
  军营内的某个角落,血腥气再次弥漫。
  …
  多日过去,在京城的皇帝仍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反而百姓里的种种传闻愈演愈烈,近日里,终于是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他当日震怒。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那承恩侯府,功高震主,活着翌日他身下这把龙椅便坐不稳当!
  皇帝很想将那些乱说话的百姓抓起来直接杀了,但他又清楚,这般行为不过掩耳盗铃,哪里堵得住悠悠众口?
  如今伴着谢惊澜的不断战胜,他包括他背后的承恩侯府在百姓间的声望极高,若他再故技重施派人抹黑承恩侯府,恐怕会适得其反。
  想到这,皇帝心口的那口郁气越发的憋闷。
  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放谢惊澜一条性命的!
  忽而,门外通传,三皇子求见。
  皇帝稍稍平复心绪,“令他进来。”
  三皇子一入殿,便跪倒在皇帝面前,开门见山道,“儿臣愿前往西面战场,替父皇分忧解难!”
  皇帝看过去。
  三皇子是贵妃所生,贵妃是他在后宫里最宠爱的妃子,爱屋及乌的,他便对这个儿子多了几分耐心。
  又因其容貌最肖自己,聪颖早慧,皇帝见其更是喜爱。
  直到。
  出了楚曦月一事。
  皇帝才对贵妃和这个儿子多了几分防备,如今也掩着面上的神色,“哦,三儿要如何替朕分忧啊?”
  “儿臣会看着谢惊澜,再寻何时的机会——”三皇子慢慢抬起头,露出一双跟皇帝如出一辙的眸子,只是他显得要年轻许多。
  “除掉他!”
  明晃晃将皇帝最深处的心思跳了出来。
  皇帝不言,只盯着他看了许久,他虽昏庸,但好歹在帝位呆了多年,自身便有一股威压,何况打小看着长大,三皇子也对这位父皇有几分畏惧,每一会便觉得后背发凉,但他仍然跪着。
  过了许久。
  “下去吧。”三皇子听到皇帝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