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礼部尚书捧着黄榜在前领路,程卿和众进士紧跟其后,一路上鼓乐相奏,文武百官和王公大臣反跟在新科进士后面。
  这个队伍,要一路从皇极殿走到长安左门,写着殿试三甲名次的黄榜,会张贴在长安左门的宫墙上悬挂三日。
  程卿这个状元要带着新科进士们去看榜。
  从皇极殿到长安左门,程卿要经过太和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最终才到达目的地。
  长安左门位于大明门内东北角,与在大明门内西北角的长安右门一起,是皇城通向中央官署衙门的总门,立有一石碑,上刻“官员人等,到此下马”八个大字。
  无论官居几品,爵位多高,到了这地方也要下轿下马,剩下的一段路只能靠两条腿走着进宫。
  每三年就有状元领着新科进士们到长安左门看黄榜,读书人一旦中进士,便如“鲤鱼跳龙”,不管过去有多么贫微,金榜题名后都是官场新贵,所以长安左门又被人戏称为“龙门”。
  榜上有名,可不就是鱼跃龙门嘛!
  新科进士们都很风光,最风光却属于一甲前三名。
  从宫里出来,出午门时,只有程卿、谭京崖和董劲秋这一甲前三名有资格走午门最中间的门洞。
  这是皇帝出入的必经地。
  册封皇后,皇后初入宫时能走一次。
  其余王公大臣,达官显要都没资格走,包括东宫储君!
  程卿心里本没有那么多君君臣臣的束缚,可能是气氛的烘托,让她从午门正门洞走出时,心里也涌起了激动和异样。
  这地方别人不能走,唯有她和榜眼、探花能走,可不就是殊荣吗?
  程卿果然也是大俗人一个,这种特殊的待遇,再多一点她也是能承受的!
  程卿以前总觉得探花是最风光的,许多影视文学作品的男主就是探花,长得不好看还点不了探花呢,倒是状元和榜眼相比起来没那么显眼。
  等真正身临其境了,她才发现自己想错了。
  最帅的是不是探花不好说,最风光的肯定是状元!
  因为她带着三百多名新科进士走到长安左门,礼部尚书命人张贴黄榜,程卿还接受了一位老熟人的热情招呼——顺天府尹梁启年大人,亲自给程卿身上披红绸,并在程卿头上插花,还牵了一匹毛发漂亮的高头大马过来。
  这是御赐的马,程卿一会儿就要骑着御马从长安左门回家,沿途还要接受围观百姓们的恭贺。
  状元游街的盛况,不是亲身经历,笔墨描述都不能真实还原。
  黄榜贴好了,新科进士们很着急,被唱名的只有少数人,大部分新科进士还不知自己究竟在二甲还是三甲。
  在长安左门,新科进士们就不谦让了,崔彦仗着体格优势挤到了前面,还不忘拉周恒一把。
  “崔彦,我是二甲九十三名!”
  周恒看见自己名字忍不住大喊一声。
  回头一看,却见崔彦在揉眼睛。
  怎么,这是沦落到了三甲?
  程卿接受着众人的恭喜,还不忘分出一点心神去帮崔彦找名次。
  程珪是二甲第七名。
  周恒是二甲第九十三名。
  崔彦,崔彦在哪里?
  程卿终于看见了崔彦的名字,顿时也哭笑不得——崔彦居然是二甲最后一名!
  这二甲最后一名说来是不好听,可将来仕途升迁,并不参考具体名次,只要是二甲,一样是进士出身,没有沦落到三甲去,崔彦与考第七名的程珪,与九十三名的周恒就是一样的起点。
  万幸,万幸!
  程卿彻底放心了。
  挤在程卿身边的人太多了,她早已看到孟怀谨,却没机会和孟怀谨说上话。
  孟怀谨轻轻颔首,示意她好好享受属于自己的殊荣。
  程卿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马的,她脑子里想了许多。
  女扮男装参加科考的风险。
  坚持要在承平七年参加县试的孤勇。
  每一次考试对主考官的喜好的分析。
  她看过的书,背过的各种时文,加起来或许能堆满大半间屋子吧!
  从一开始写不好毛笔字,四年过去,她已拥有一手漂亮的字迹。
  会试第三场的毒发之痛她挺过来了。
  金銮殿上她看起来淡定实则战战兢兢。
  程卿迈过了一道又一道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才有了眼下‘六元及第’的殊荣!
  她想感谢许多人,她更想感谢自己。
  能走到今天,除了别人的帮助,更离不来她自己的努力。
  皇帝需要一个‘六元及第’的祥瑞,这个人可以是程卿,也可以是别人,机会降临时,程卿庆幸自己准备好了,能牢牢抓住不放手——六元及第,她坦然无愧。
  哪怕自己的寿命真的只剩两年,程卿也不觉得遗憾。
  比起许多浑浑噩噩浪费生命的人,她在大魏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充实而精彩的,所以仅仅只用了四年,她完成了别人四十年都做不到的事!
  程卿身披红绸,头戴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身后是伞盖仪从,鼓乐相随,跟着她从长安左门去往程家。
  她说过要庇护程家女眷,终是兑现了承诺。
  从这一日起,柳氏就是状元之母,三个姐姐是状元之姐,谁还敢欺辱、轻视她们?!


第332章 :有人风光,有人被刺激!(3更)
  程卿拿下‘六元及第’,朝廷也有意宣传,她的状元游街特别热闹。
  一路上都有鲜花和香囊往程卿身上扔,还真有试图榜下捉婿想抓她回去做女婿的,都被顺天府的衙役挡住了。
  等程卿好不容易骑马回家,报喜的人比她速度快,柳氏和二娘、三娘早就知道了。
  武大如今身体还虚弱,却已能下地行走,坚持要到门口站着恭迎程卿。
  司砚早早换好了几大箩筐铜钱,不管谁来报喜都抓一大把铜钱给对方。
  程家的街坊们都不穷困,不过程家这撒的是‘六元及第’的喜钱,街坊们还是想沾沾喜气。
  如果用科考来证明一个读书人的成绩,那程卿完成的就是最高成就。
  她的喜气,街坊们很愿意沾沾。
  程卿这个状元,程家人已有心理准备,董劲秋的探花有点出乎意料。
  对程慧来说那惊喜是双倍的,弟弟成了状元,丈夫是探花,今日她才是全京城最幸福的女人。
  程慧大喜过望,柳氏在旁边一个劲儿安抚她,让她冷静,就怕她情绪太高涨影响肚子里的孩子。
  “娘,我没事,我就是高兴!”
  程慧喜极而泣。
  小郎六元及第,母亲和两个妹妹以后就有了着落。
  小郎真的撑起了门户。
  真不容易呀!
  至于丈夫董劲秋,成婚半年,程慧挑不出一点毛病。夫妻俩至今没吵过架,程慧成亲就怀上了,董劲秋更是处处体贴照顾,有时很笨拙,又笨拙的很可爱!
  这么好的夫婿,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换了她们一家刚扶灵回南仪县时,根本没资格和董家结亲。
  那时候,嫡亲的表哥都认定她家是落魄了,不顾婚约,只想纳她做妾!
  是小郎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撑起了程家,为母亲,为她们姐妹三人撑起了一片天空,让她有资格嫁给诗画双绝的才子。
  也是小郎,在发现齐家不妥当后,顶着压力坚决为她退婚。
  齐家之后还有纪皓。
  纪家想让纪皓兼祧两房,母亲与小郎都不同意纪家的求娶。
  程慧泣涕涟涟。
  自己能有今日,不是好运,而是有家人在背后支持。
  孕妇的情绪比普通人的敏感,程慧哭的最凶,柳氏何尝没落泪,这母女俩一哭,程卿鼻子都发酸。
  报喜的人说着讨巧的话,安慰着程家人。
  有那知道程卿家根底的人少不得要感叹几句,孤儿寡母都能有今日光景,一家人可真不容易。除了程卿够争气,也有一家人的团结相助,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董劲秋这个探花要比程卿晚到一会儿。
  顺天府派给他的衙役比程卿略少,董劲秋又长得俊,差点被京城大户当街抢走。
  董劲秋一路嚷嚷着自己已有贤妻,狼狈而回。
  见到程慧,董探花十分委屈:
  “慧娘,我说了有妻,他们还要抢我,甚是可恶!”
  簇新的进士服都给他扯坏了。
  程慧破涕为笑,“那可不行,还是叫他们抢小郎吧,谁来抢你,我都不让。”
  董劲秋使劲点头,“对,抢小郎最好。”
  周围的人都哄笑,说董探花为了自保,出卖小舅子程状元。
  柳氏被众人簇拥着,受了许多恭维,今日真是再风光不过。
  儿子是状元,女婿是探花,柳氏的幸福感不比程慧差!
  程家的下人们欢天喜地,武大拿袖子擦眼睛。
  ——像少爷这么好的人,就该中状元,就该六元及第!
  ……
  与程卿亲近的人们为她而激动高兴,与程卿交恶的人可就不怎么痛快了。
  不提长公主和柔嘉,也不说三皇子和程知绪,只说大皇子——大皇子今日也在皇极殿内观礼,不过皇极殿内那么多人,程卿万众瞩目,大皇子把程卿从头到脚都打量了好几遍,程卿却空去看大皇子。
  不仅是大皇子,还有二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个个都在皇极殿内。
  四皇子以后的皇子们就没资格上殿,包括只比四皇子小一点的五皇子。
  大皇子知道排行二、三、四的三个皇弟都不甚老实,都想与他争夺太子之位。不过今日在皇极殿,大皇子的注意力不在弟弟们身上,别人见程卿六元及第风光无限,大皇子见到的却是危机重重。
  大皇子注意到了皇上对程卿的和颜悦色。
  更留意到了朝堂里,姓程的人越来越多了。
  除了原本的工部程尚书,如今又多了一个升任吏部侍郎的程知绪。
  这两位大臣同出南仪程氏,是堂叔侄的关系,一个二品,一个三品。
  程知绪晋升的这么快,程尚书要么就要给程知绪的晋升让路,要么就要继续往上升——再往上,就是入内阁!
  六部尚书里,有兼任内阁大学士的,程尚书迟迟无法踏出的这至关重要的一步,或许在程卿‘六元及第’的东风下,程尚书就顺利更进一步。
  朝廷里,已经有了个程尚书和程侍郎。
  在工部的程尚书可能入阁,在吏部的程侍郎掐住了部分官员升迁的命脉,这一次殿试,南仪程氏包括程卿在内有两个进士,还有同出自南仪书院的新科进士天然就站在程氏的阵营中……还有几个程氏子弟在外做官,官职不高不低,单看不起眼,聚在一起就是股挺大的力量。
  南仪程氏,真的是低调积蓄多年,忽如一夜冒头的春笋,争先恐后往上窜。这个家族从不显山露水,到如今显山露水的进取之态,正如大皇子当初的判断!
  可是,南仪程氏的崛起,对大皇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程氏可还记得那件事……
  大皇子想到那件事,整个人都会陷入深深的懊恼。
  那件事,皇上虽然替大皇子捂住了盖子,却也对大皇子的印象变坏,令他失去了十拿九稳的太子之位。这两年,大皇子自己都无颜面圣,进宫的次数也减少了许多,就怕再惹是非。
  淑妃原本也是极受宠的,如今反而要避让宁妃的锋芒。
  令母子俩都大受影响的,就是柔平县主程蓉之死。
  大皇子参加完了传胪大典,顺道去了后宫见淑妃,程卿的六元及第,让大皇子受了极大刺激:
  “母妃,南仪程氏是不会让我坐上太子之位的!”


第333章 :炒热灶(1更)
  一个小小的程氏算什么,皇家给的委屈,还不是要受着。
  这就是淑妃以前的想法。
  她也是没办法。
  当时那种情况下,让人知道大皇子在宫里做下的丑事,大皇子的名声就全完了。
  一个德行有亏的皇子,如何能做太子?
  原本支持大皇子的朝臣们瞬间就会倒戈。
  其实现在想来,当时并没有处理好。
  应该叫大皇子顺势娶了程蓉做正妃,皇上一时生气失望没什么,大皇子至少也算有担当,并且还将南仪程氏的势力收入囊中……
  有银子都难买后悔药,淑妃不肯承认自己没远见,只埋怨福贞长公主:
  “那件事你也是受害者,事情说到底也是因柔嘉胆大妄为而起,她若不叫人迷晕程蓉,你也不会遭人算计,这事定是宫里某个贱妇做的,本宫一直没找到证据!”
  淑妃最怀疑的人是惠妃,其次才是宁妃。
  惠妃是二皇子的生母,宁妃膝下则有四皇子,至于三皇子的生母贤嫔,就算想帮三皇子扫清障碍,失宠多年在宫里也指挥不动宫人。
  宫人们是很现实的,惯常都是烧热灶,无宠就无势。
  大皇子被算计一事,肯定需要宫人配合,程蓉已经被柔嘉派人迷晕了,柔嘉原本是安排让宫里人发现程蓉失态,却有人提前将大皇子引去——大皇子定力再差,青天白日的哪能猴急成那样,宫里的女人不是嫔妃就是皇女、宫婢,哪个都不是大皇子该碰的。
  程蓉虽生得貌美,还没到祸国殃民的程度,大皇子为何会失控?
  淑妃一直想查清真相,可惜事后御医为大皇子检查身体,并未有催情药的残留。
  大皇子自己也说不清当时的细节。
  再要找引着大皇子去见程蓉的宫人哪里还能找到,程蓉上吊死后,宫里可是狠狠处理了一批宫人。
  淑妃越想越生气,“你父皇本没想好如何安置程蓉,若是赐给你做正妃,一床大被遮了羞,程蓉哪会自尽?是长公主说程蓉有主动勾引你的嫌疑,不配做你正妃,顶天给她封个侧妃做安抚!”
  拖了一夜,程蓉受不了屈辱就自尽了。
  淑妃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责任都往福贞长公主身上推,心中仿佛也生出了更多底气。
  “程氏要闹,也该去找福贞母女算账,皇儿你也是受害者。”
  这话更像是自欺欺人。
  长公主说要让程蓉做侧妃,淑妃也没反对,顺水推舟让长公主做主。
  程蓉停灵发丧时,大皇子和淑妃都没脸出现,生怕别人将程蓉之死和大皇子扯上关系,远远避开。
  若真是心中愧疚难当,大皇子至少该去程蓉灵前上一炷香,与程家商议如何处理程蓉的身后事……若不是程五老爷夫妻坚持,程蓉这样未嫁早丧的姑娘都不能葬入程氏的祖坟。
  那时候,大皇子和淑妃又在哪里呢?
  如果不是程卿的‘六元及第’让大皇子必须正视南仪程氏已经崛起的事实,大皇子和淑妃根本就想不起程蓉的死。
  就算想起,也是埋怨,怨程蓉不够谨慎,才让人有机可乘;怨程蓉太过刚烈,一条白绫吊死了,不给大皇子弥补的机会。
  母子俩一番商议,大皇子这两年过得也不好,眼看着下面的弟弟们一个个大了,一个母妃失宠多年的三皇子都快压到他头上,哪里坐得住。
  拢不住南仪程氏没关系,只要一想到程氏可能在偷偷记恨着他,不知何时会报复他,大皇子着实有点寝食难安。
  和程氏这个疙瘩还得要解开才行。
  大皇子向淑妃讨主意,淑妃念头一转:
  “这个解因为程氏女而起,要解开,还得落在程氏女身上。”
  大皇子心中一动。
  程氏女不做妾,自己已是定下了正妃,想用侧妃安置程氏女肯定不行。
  然自己外家还有两个表弟未娶妻,侯府公子,与状元之姐正是门当户对。
  两家结了亲,仇怨自然慢慢淡了。
  大皇子谢过淑妃的提点:“您真是儿子的主心骨!”
  就一个亲儿子,淑妃能不鼎力相助么。
  让娘家侄子去娶程氏女也不错,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