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古代有个崽-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安有课本的。”平安从小包包里拿出一本巴掌大的儿童读物,上面印着配有图的小故事,有娘以前给他讲过的夸父追日,有小熊不刷牙的故事。
  莫老先生见了眼前一亮,像是见到稀世珍宝般,拿过来翻开来看,看到上面每一句都有不一样的符号,就问平安是什么。
  “标点符号啊,这样就不用摇头晃脑来读书了。”这个,他早就跟脑子里的小课堂学会了。
  莫老也给平安点过书,何为点书?就是先生用木制的小竹签,一头粗一头细,两遍都是圆圈,戳上印泥,盖在书中断句的地方,就是点书句读。大小圈读法韵律不同,直到学生学会句读了会自己点好给先生看,往后读书也能轻易找到韵律。
  他把大圈小圈往这两个符号上套,发现用法一样,还有其他符号待解惑,再问平安,平安就不懂了。
  莫老破天荒送平安回家。
  如今魏家兄弟分家了,魏老大那边叫魏宅,魏景和这边是魏府。
  这会魏景和还在户部当值,听闻莫老来了,安觅赶紧出门把人迎进前院魏景和平日会客用的屋子。
  莫老一进屋就看到屋里坐榻上堆着的木块,还以为是积木。
  积木莫老懂,他还陪平安玩过几次。等看到木块上有字形,他怔住,上前从里边翻找出两块拼在一起,拼成一个字。
  他在一堆木块里很快就拼出几个字,若是这个给小孩拼着玩,既能玩又能加深认字,倒是不错。
  莫老坐到茶几这边,看着对面这个生得格外精致的女子,任谁也想不到就是她给文学上带来了诸多改变。
  “老夫怎么觉得,你就等着老夫送上门。”莫老说。
  安觅笑了笑,将标点符号的用法、拼音、九九乘法表讲给莫老听,莫老听得一直瞪大眼。
  安觅一度担心他激动得喘不过气来。
  对于探索一辈子学问的莫老来说,发现新的文字,就跟发现了无价之宝一样。
  “莫老可有兴趣用新的教学方式教出一批学生试试?”安觅抛出鱼饵。
  莫老醍醐灌顶,打开新的教学方式,他知道不论是这个拼音,还是这个阿拉伯数字,哪怕是这个标点符号,都会给当下的文学带来很大的冲击。
  “推出这些,必然叫天下学者非议,你想清楚了?”莫老肃着脸问。
  “所以说试行,到时候第一批学生教出来了,愿意用老方法教学的就用老方法,愿意用新方法就用新方法,没有强按头的道理。”
  莫老又怎会不知,他能那么容易接受是因为走遍各地,见过诸多风土人情,其他人未必有他这般豁达。
  “达者为先,日后还要仰仗魏夫人教导。”
  莫老忽然起身对安觅拱手作揖,把安觅吓得赶紧避开,回礼,“不敢当,我也只是懂些皮毛。莫老先生可选几个人一块学,学会了也好担任老师。”
  莫老听她这话就知道她是要当甩手掌柜的意思了,气得直瞪眼,“你明明有才能,为何不做!”
  “老先生,我真的只是照搬,并没有教书育人的本事。成不成就仰仗莫老先生了。”安觅从不认为自己有本事当老师,不得不说,她早就盯上莫老了的。
  莫老认定她就是躲懒,想到她弄的那些纺织厂,玻璃厂的,他觉得安觅就是想腾出时间搞这些,对她很是恨铁不成钢。
  像字母拼音、乘法表这些,安觅自然是不可能亲自教莫老的,于是安爸就被委以重任了。
  见安爸也会,莫老彻底相信这是海外那边的知识。
  莫老还找了几个老伙伴,都是搞学问的,听说莫老打算要做的事后,也来了兴致。不光如此,莫老还找了志在搞学问的弟子过来一块学。
  安爸面对那么多教授级别的人物,比面对皇帝还有压力,字母,九九乘法表,拼音这些他还得复习一遍过后才教,开始教得磕磕碰碰的。
  可怜的,他都一大把年纪了,这些早就都还给老师了好吗?
  好在,大儒不愧是大儒,基本是开个头寻到轨迹后就知道怎么运用了,要不是有仆人看着,他们都要废寝忘食去钻研学习。
  幼儿园的师资方面暂定莫老还有莫老的弟子和柳沉璧,以及魏清婉充当生活老师,安觅的幼儿园开始对外招生。
  招生条件,年龄在4…7岁,男女皆可,报名时间截止到二月二十五日,三月开始入学。
  大家看到招生简章,上面排版精致,顶上还画了个幼儿园的建筑,第一学期五两银子一个学生,包含午饭午休,书包一个,校服两套,还有纸笔。
  最重要的是,这幼儿园并不是他们以为的单单只是玩乐的地方,而是教书育儿的!连女娃也可以报名!
  这个幼儿园又与其他私塾不同,上面写着小孩是国家的花朵,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自立,教自强,教明礼……
  安觅招生暂定五十个人,不过能招到二十个就不错了。
  “这幼儿园不就是私塾嘛,还男女皆收,自古哪有姑娘家上私塾的,女子又不能考科举。”
  “这魏夫人也太会折腾,一个妇人家还学人办起了私塾,真以为凭造出竹纸和铅笔,在文人圈里有点名声就能乱来了。”
  “她这幼儿园一出,在文人圈里的那点名声也没了。”
  柳祭酒在国子监被人问最多的就是他女儿要去幼儿园当夫子的事,因为招生简章上的老师名单就有他女儿。气得他一散学就让人去幼儿园把人拖回去。
  幼儿园却是请了安保人员,不让人进入的,不但保护学生,也保护老师。
  柳祭酒没别的法子,只能去找杨御史弹劾魏景和,说他纵容夫人怂恿他女儿离经叛道。
  安觅这幼儿园是私塾的消息一传出来,果然引起文人好一番抨击,闹到皇上那里去。
  承光帝也头疼,可是当初魏夫人跟他说要建一个幼儿园,学馆还是他赐的,怪只怪他没问清楚,总不能不认账。
  问过魏景和后,承光帝说不就个幼儿私塾吗?值得你们这样?又没让你们把孩子送去。
  于是,众人,歇了。
  有个别武将家想着将来女儿能嫁好点的人家,专门请夫子到府里来教又划不来,送到私塾去又没人收,这会听说这幼儿园招生不论男女,思量再三便决定送去看看,一学期才五两银子。
  除了武将的几个把闺女送来,也只有一些小商户人家给孩子报名,这还是看在幼儿园是魏夫人开的份上。
  还有京城临近的村子,除了是奔着这幼儿园是大官的妻子开的外,主要束脩便宜,一学期五两银子,还有书包,两套衣服,纸笔,在外头光是纸笔就不止五两银。
  就这样,十日过去,报名的学生,加上平安和怀远两个,才十个,年龄都是在5…7岁之间,到开学估摸能凑一个班。
  ——
  春闱于二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一共考三场,每场三天。
  一般大虞乡试和会试都是每三年一次,但是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但凡举人也皆可一同应试。
  承光帝知道魏景和要考试,不用他告假,直接给他批了十天假,让他安心入考场,好好考,可别辜负他的期望。
  二月初九这日,乍暖还寒。
  天还未亮,魏景和穿上老太太早就改好的保暖内衣,外头套上几件较厚的单衣,带上准备好的东西,拎着考篮挥别一早就起来送他的家人,以及莫老,坐上马车去考场。


第123章 
  魏老大坚持要自己驾马车送魏景和入考场,若不是魏景和坚持不让,魏老太,安爸安妈都要一块送他进考场。
  进了马车,魏景和坐下后就拉过安觅的手捂着。
  安觅坚持要送他入场,早起天又冷,怎么劝也不听。
  “我再检查一遍你有没有忘带的东西。”安觅说着就要去揭考篮。
  她觉得自己已经能提前体会到送孩子参加高考的滋味了。
  “我都检查妥当了。让我抱抱。”魏景和将她拉进怀里。
  安觅看着魏大人,年后忙建祠堂,忙分家。之后,她忙开厂,忙幼儿园的事,他忙上朝当值,下值了争分夺秒看书复习。
  不过也不耽误某人吃肉就是了,只不过都克制得很,不会闹到半夜。
  安觅也不说什么,安静地靠在他怀里。不需要说过多的话,只需要陪着他静心宁神就好。
  到了考场,天刚翻鱼肚白,考场外的考生已经人头攒动,他们来的时候考场已经开始排队入场了。
  “三日后不必来接我,嗯?”魏景和贴着安觅的额头,这还是她来到这边后,两人第一次分开。
  安觅也有些不舍得,不过考试是大事,哪能黏糊。
  “好,三日后,我和平安在家等你归来。”安觅说。
  魏景和亲了亲安觅,提上考篮下马车,怕多待一会更舍不得。
  都说女人比男人更舍不得分离,其实,他比安觅更舍不得。
  安觅想下马车送他,魏景和不让。
  安觅担心他穿这么点还会冷,为了防止作弊,也为了减轻检查方面,不让带被子,也不让穿夹层衣服,不然穿上棉袍都好。
  可惜暖宝宝不能拿出来,就算能拿出来到考场检查也要被撕开。
  她想起升级后的系统商城能买到不一样的东西,赶紧搜索了下保暖物,其中一块来自修真位面的石头引起她的注意。
  暖石,遇体温则热,是送给普通亲朋好友必备佳品。
  安觅看了下价格,一百万功德点,不愧是跨位面的东西。
  她如今的功德点有五百多万,想省着点让家人穿越来回的,但是现在看这天,她实在是不放心。
  安觅最终咬咬牙,还是兑换一块暖石出来。
  暖石看起来就是鹅卵石一样,但是抱在手里触及体温越暖。
  她把石头塞给魏景和,“安心考,身子为重。”
  此时,天刚朦朦亮,旁人一时没认出魏景和,就算认出来估计也只会觉得像,毕竟没人相信一个三品官还来考会试。
  看到这人的夫人给了他一块石头,都暗暗好笑,考场送石头是有何寓意不成?
  摸石头过河?铁石心肠?坚如磐石?
  石头一入手,魏景和就知道石头的妙处,心里滑过一股暖流。只有真心将你放在心上的人,才会怕你冷,怕你饿,恨不能替你事事周全。
  “你回吧,我进场了。”
  安觅点头,在马车上看着他入场。
  魏景和握着石头,轮到他的时候,将两层的考篮放到桌上让人检查。
  检查的官差看到这么高的考篮愣了下,觉得这又是哪家官家子来春游来了,正要不耐烦,抬头看到一张面如皎月,温润和煦的脸,心头一颤。
  娘哦,他这是看到了谁?户部侍郎魏景和?
  “魏大人,您是不是走错了?主考官已经都在考场里了。”
  这声“魏大人”瞬间引起哗然。
  魏大人!是他们以为的那个魏大人?
  魏景和淡然点点头,“今日没有魏大人,只有魏举人。”
  这话一出,现场更是像炸开了锅。
  三品官要考会试!这是历史上都没有的事!
  方才看到安觅给石头的人就排在后头,原本还想看那人受检查时被笑话呢,现在听闻这是魏大人,他只想也去找块石头带进考场!
  负责检查的官差听了赶紧进去禀报,很快,负责本次会试的事务官员出来了。
  每次会试有主考官四人,一正三副,由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等一至三品大员担任,为防止泄漏试题,能接触到试题的主考官早提前一日穿官袍携行李到贡院封闭起来,不与外界往来。
  除了主考官外,还有同考以及提调等官,这些主要负责监场、搜查、收卷等事务官都被惊动出来了。
  “魏大人,你这是胡闹啊。这无例可寻啊。”
  魏景和:“无例可寻那是没有像我这样的例子。敢问可有说为官后不能科考应试?”
  做官的都是科考中进士才能做官……
  “皇上已准我十日假,命我好生考试。”魏景和淡淡地说。
  得了,谅他也不敢拿皇上拉大旗。
  大家就让检查的人该如何检查就如何检查,却是没一个走的,都想看看魏景和带了什么来考试。
  别说考生觉得稀奇,就连考官们也稀奇得很。
  三品官参加会试,古往今来头一份,只怕连带着他们这届考官都能在史书上被记上一笔。
  “魏大人还带了炒好的炒饭,到饭点都冷了。”
  “咦?魏大人还带了面条!”
  “还有青菜!鸡蛋!”
  大家看向魏景和的目光都不对劲了,这是来春游来了吧。
  “魏大人,这是会试不是厨艺考试啊。”
  “魏大人,您参加过乡试应该不至于不懂需要准备什么才对。”
  “关键是考场不许带炉子生火,以免走火,这要如何煮?考场不提供炉子的。”
  魏景和谦卑地拱手,“学生知晓,若没问题学生是否可以过去了?别耽搁了后头的考生。”
  考官们:……
  不愧是魏景和,这考生角色适应得真好。
  行吧,行吧,我们等着看你生吃,靠关系也没炉子。
  检查人员又检查笔墨砚台,连食盒都敲敲打打,里里外外仔仔细细查了一番,这才将一包包面饼,一把青菜,一包包粉末类的东西挨个放回去。
  这还是因为是魏景和才这般收拾的,是别人早让自个收拾了。
  “魏大人,您手上那块石头还得瞧瞧。”
  刚要回去的考官们听说还有块石头,又都折回来看。
  带面和青菜还可以生吃,带石头又是几个意思?
  魏景和将石头递出去。
  那人接过,诧异地看向魏景和,看衣领也就三层,啧,阳气真足,居然能把石头捂这么热。
  那人把石头对着火光看了又看,又放桌上敲了敲,还放进水里看看有无显出字迹之类的,最后仔细擦干恭恭敬敬还给魏景和。
  魏景和见石头到水里还担心没法用了,回到手上没一会就又热起来,他放心了。将考篮提到里边的搜身处。
  不用说,魏景和已经主动将外边三层衣裳除去,最后一层已经是里衣了,负责搜身的人上手摸是不敢摸的,那里衣一看就薄得很,只看了眼就让穿上衣裳。
  魏景和领了号舍牌,一路有考官盯着,哪怕派号舍牌的人想给个好的也不敢啊。
  魏景和看着领到的号舍牌,好在不敢贿赂,也不敢给他穿小鞋,他拿到的是天字六号,离臭号远得很,不然他都担心白带那么多吃的了。
  魏景和找到号舍,运气不错,顶上都好好的。
  魏景和一进入号舍,后头跟着的官差立即铁面无私地锁上号门,防止乱跑,想出去还得挂牌。历史上就有发生走水因为被锁着活活烧死的,最后朝廷也只是禁止考生带炉火,却没取消这道锁。
  上面发下来一小桶水,三根蜡烛,火褶子,水若不够可以再要。
  魏景和将小小的号舍收拾好,东西放好,见离发卷还有半个时辰,便先揣着暖暖的石头闭目养神。
  一直盯着他的考官觉得这也太淡定了,就这么胸有成竹?若是没考好可就要叫天下人耻笑了。
  要是他们才不会来考,被诟病就被诟病呗,那么多丰功伟绩,早盖过这个缺点,总好过考不中被耻笑的好。
  而早一日进场封闭起来的主考官们这会才知道魏景和来参考了,个个瞪大双目不敢置信,这魏景和居然想不开跑来考会试!他是对自己的才学很有信心吗?也不怕考砸了叫人耻笑。
  天大亮,辰时三刻,魏景和拿到了发下来的考题。
  第一场考的是三道四书题。
  魏景和拿到的第一道考题是——百姓足,君孰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