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饭馆很美味 完结+番外-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一些人是昨天排队没排上,今天特意提早过来买,就想尝尝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吃。
  今天比昨天卖的更好,不到一个时辰一桶饭就卖光了,又有不少人没吃到,强烈建议米味明天带两桶饭来。
  米味打了个哈哈对付过去,其实还是只打算每天只卖一桶,这样还有时间睡睡觉晒晒太阳溜溜孩子。
  对,闲鱼就是这么闲。
  收完摊回去,正好在巷口遇见刘方氏。
  刘方氏看她回来这么早很是惊讶,“妹子你这么早就收摊了?”
  米味:“带去的饭都卖完了。”
  刘方氏看了眼空空如也的桶,不禁暗叹这生意可真好,这样一来他们孤儿寡母的也不用为生计发愁。
  但生意这么好,如此早便收摊岂不可惜?于是诚心建议道:“妹子,你手艺好,便是多准备些食材也是能卖掉的,不如你卖完回来再准备点食材,午时再去支个摊子吧,这样赚的更多。”
  米味正要找个借口婉拒这建议,又听刘方氏道:“你去码头那边最好,那边每天都有很多船只靠岸,不少外地来客会在码头上买吃食,不光如此,很多在码头干活的工人们中午都会买点热食对付一口,你卖的饭团三文钱一个,分量还足,肯定很多汉子乐意买。”
  码头?
  米味精神一振,连忙追问:“咱们这里有码头?”
  刘方氏点头,语气中有点自豪,“咱们这儿可是好地方,三面临水,乃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每天不知有多少船只上岸,人来人往的,不然咱们这一个区区的小镇也不可能如此繁华,可不就是因为码头大?不光如此,正因为有了这个码头,这方圆百里的人才能找到活干,生活比别的地方的人宽裕许多。”
  她男人也是常年在码头上干活,所以他们家才能供养一个读书人。
  米味别的没听进去,只把“人来人往”记在了心里。人来人往好啊!人多的地方才是她的目标。
  “好!嫂子,多谢你提醒我,我明儿个就去码头摆摊。”米味说道。
  刘方氏忙道不谢,她这也是当还了她的人情。
  第二天米味没有早早起来,而是带着小家伙睡到日晒三杆才起床,洗漱之后才开始准备做生意要用的饭菜。
  等东西准备好,母子两人直奔码头而去。
  到了码头,果然如同刘方氏所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岸边停靠着许多船只,船上的人下来岸上,休息的休息,买卖的买卖,路边还有许多吃食摊子,每个摊子前都热闹得很。
  在这里摆摊,的确人流量要大很多。
  不过这样的地方可不是随便能摆摊的。米味找到码头专门管辖摊贩的小吏,使了不少银钱,说了不少好话,这才终于弄到一个摊位,但位置不太好,离码头有点远,人流量不算顶好,不过也没法子,毕竟她也没什么人脉,能有个摊位就知足吧。
  母子两人将摊位摆好,此时时辰已经过午时,许多搬货干活的汉子停下手里的活计,准备吃午饭。
  有的人为了省钱,吃的是从家里自带的干粮,大多数是一些杂粮馍馍和饼子,冷了以后又干又硬,难以下肚,一口下去能被噎的半死。
  大多数家里条件还过的去的,或是家里婆娘心疼汉子的,都不会让家里汉子吃这些,而是让他们在码头上弄点热乎的东西吃,这样才有力气干活,也不会把身体弄坏了。
  有的汉子会买点热乎的馒头配着咸菜吃,有的会去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
  此时,一个约莫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走到米味的摊前,出声道:“给我来一个饭团。”
  米味抬头看了汉子一眼,只觉有点面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但又想不起来。
  汉子忽然咧嘴一笑,“妹子是不是看我眼熟?”
  米味惊讶,“这位大哥,你是?”
  汉子爽朗一笑,“我是刘二郎的爹。”
  “呀,原来是刘大哥啊。”米味心道怪不得觉得眼熟,这么一看,可不是跟刘二郎很像嘛,父子俩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刘家大朗倒是一点都不像父亲。
  “昨天你嫂子跟我说你今天会来码头摆摊,让我中午到你这边来吃一口热乎的,我家二郎这两天天天在家念叨你做的饭团好吃,我被他念叨的都想吃了,今儿个我好好尝尝。”说着给了三文钱给一边的米小宝。
  米味也不耽搁,当下便给他做了个饭团,不光饭给的多,里面的菜也给的足足的,最后包起来有脸这么大,分量足的两个人都能吃饱。
  刘老大自然看得出来米味这是特意多加了分量,心想自家婆娘说的果然不错,隔壁的小娘子是个很不错的人,以后要常光顾她的生意。
  拿到饭团之后,刘老大也没多待,直接走回平日休息的地方,坐在一张草席上,这才拨开油纸,瞬间一股香味迎面而来。
  他张嘴咬了一口,饭粒软糯清香,配菜口感绝佳,最绝的是里面的酱,咸中带甜,甜中带鲜,那股美味在味蕾久久不散。
  这可真好吃,怪不得家里的臭小子天天念叨呢。
  旁边还没去吃饭的工友见刘老大捧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吃食吃的一脸满足的样子,忍不住好奇地问:“你吃的什么?”
  刘老大举着手里的饭团给他看,顺便给米味打打广告,“这是饭团,特别好吃,你可以尝尝,只要三文钱。”
  工友看他一脸享受的样子,忍不住心动了,要不他也去尝尝?反正一碗面也要三文钱,这个叫饭团的东西看起来分量很足,也能吃饱。而且看刘老大的样子,估摸着是真的很好吃。
  “在哪里?”工友最终还是决定去尝尝。
  刘老大吃的头都没抬,手一指给他说了个位置。
  工友按照他说的找到米味的摊子,买了一份饭团。
  米味听说是刘老大介绍来的工友,盛饭的时候也多给了一点。
  这位工友拿到饭团之后,一边往回走一边迫不及待地拆开油纸,第一口咬下去,瞬间就明白刚刚刘老大不是夸张,是真的好吃。
  工友名叫王大柱,平时跟刘老大处的很好,他走到刘老大旁边坐下,忍不住夸道:“这东西的确好吃,比那家面条好吃。”
  “我能骗你?刚刚卖饭团的小娘子是我家隔壁新搬来的,我家二郎吃了她的饭团以后便天天在家念叨要吃,我原本还当小孩子贪嘴,现在才知道不是贪嘴,是真的馋人。”
  “以后咱们中午就吃这个了,有饭有菜的,分量还足,比吃面条馒头划得来。”
  两人埋头苦吃的样子又吸引了不少工友,在被安利之后纷纷跑到米味的摊子前买饭团,这便导致没到一个时辰,一桶糯米饭就见了底,母子两打道回府。
  旁边一个卖包子馒头的妇人看米味的生意这么好,竟然早早就能收摊回家,心里又酸又恨,平常她的摊子生意也还算好,可今天中午好多人都去买了这什么饭团,她的生意一落千丈,带来的馒头包子还剩下大半。
  “哟,这么快就卖光了?这年轻小娘子就是不一样啊,做生意都比我们这些年纪大的快。”
  这话除非是傻子才听不出来她是影射米味是靠着年轻漂亮才吸引这么多男人来买吃食的。
  米味也没生气,淡淡扫了眼说话妇人那黑皱的脸庞,露出个腼腆的笑容,温温柔柔地说道:“大娘,你说的对呢,这人嘛,总是喜欢看点干净漂亮的东西才有胃口,要是看到黑黢黢赖麻麻的人出来卖吃的,那岂不是还没吃就倒尽了胃口?”
  眼看着妇人怒目圆瞪,被气得手都抖了起来,她又柔柔一笑,捂着嘴,绿茶味十足地道:“哎呀,瞧我说的,大娘我这人就是说话直,我不是说你,你可别介意,你虽然老了点丑了点埋汰了点,但相信你做的东西还是很好吃的。”
  “你!你!你这个小娼妇——”包子摊妇人被气得心窝疼,张口就要开骂,哪想到米味突然从地上捡了根足有成人手臂粗的棍子,递给跟在她身边的米小宝,道:“宝儿,快给娘把这棍折开,这棍子长了,用来打人都不太顺手呢。”
  “好哦。”米小宝二话没说,双手这么一搭,只听“咔嚓”一声,成年男人也掰不断的棍子就这么轻易地被折成了两半。
  周围所有人:……
  包子摊妇人骂人的话戛然而止,像是突然被人捏住了嘴巴的鸭子,一个字都吐不出来了。
  米味用手捂住嘴朝她微微一笑,带着儿子扬长而去。
  徒留身后一片寂静。


第7章 金钱的味道
  第二天米味再来码头,旁边卖包子的摊位安静如鸡,卖包子的妇人更是连一个眼神都没敢给米味。
  米味心里的小人仰头大笑,如果可以的话,她想写一篇论文,名字就叫做《论一根棍子的重要性》。
  今天的生意比昨天还好,昨天都是些干活的工人过来尝鲜,今天便多了些从船上下来的人,有的是来往做生意的,有的是走水路赶路的,不论做什么的,碰到大码头总是愿意下来松松筋骨,顺便补充点干粮,也有人一路在水上吃的不好,也会特意下来吃点好东西换换口味。
  刘老大跟王大柱几人刚刚下工,平时总是会先喝点水歇一歇再去吃午饭,但今天却顾不上那许多,几人直奔米味的摊子,一人来一个饭团,拿到手甚至都来不及回到自个儿休息的地方便直接蹲在摊子旁吃了起来。
  王大柱一边吃一边对米味道:“老板,你给我再做一个吧,我想带回家给我婆娘和孩子也尝一下。”老板的生意太好了,一会儿就能卖完,他必须提前打招呼才行,不然肯定买不上。
  米味:“可是这个东西趁热吃才好,凉了口感会打折扣的。”
  王大柱摆摆手,“没事没事,我带回去热一下,这个这么好吃,就算凉了也好吃。”
  听他这么说,米味只好又给他做了一个。
  王金来在船上走了快半个月了,船上的饭菜早就吃腻味了,对于他这种老餮来说简直不能忍,他都觉得自己的肚子饿小了一圈。
  好不容易碰到个大码头,他立马就带着伙计下船觅食。原本是打算到镇上有名的天香楼吃一顿的,哪想走着走着突然就闻到一股陌生的香味,顺着香味找到源头,原来是一个小食摊。
  这小食摊很是普通,甚至可以说是简陋,但奇怪的是摊子旁边竟然围了不少人,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包不知道是什么的吃食吃的喷香,一个个脸上的满足感都快溢出来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在吃山珍海味呢。
  凭他多年的老餮经验,这绝对是个不简单的摊子!
  王金来脚步一转,径直往摊子上走去,走近了才发现摊主竟然是个颇为年轻貌美的小娘子,旁边还跟着个小沙弥在一本正经地收钱,一时有点讶然,但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什么奇怪的事情没见过,这点讶然很快淡去,只剩下对食物的追寻。
  “这卖的什么?”他问旁边正排队的人。
  排队的人立马告诉他:“这是饭团,里面有糯米蔬菜,还有肉。”
  “好吃吗?”王金来又问。
  回话的人给了他一个“你这不是废话”的表情,“你看看排这么长的队就知道肯定好吃啊,不然大家干什么都来买?你要不信自己买个尝尝就知道了。”
  那看来是真的不错,王金来暗想。但也不会像这人说的那么夸张。毕竟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好吃的东西对他来说不一定好吃,他可是吃遍了大江南北,就连宫里御厨的手艺他都尝过,区区路边摊子还能美味到哪去。不过是尝个新鲜罢了。
  他让伙计去排队买一个来尝尝。
  伙计去了好久才回来,等的他都快不耐烦了,一拿到手也不讲究,直接便在路边拨开油纸吃了起来。
  第一口下去,他便尝到了糯米的软糯以及配菜的爽脆,更绝的是里面的酱,口感非凡,鲜香入味,直接刺激到整个味蕾,有种说不出的舒坦。
  好吃!是真好吃!
  王金来没想到自己看走眼了,原来一个不起眼的路边摊也能出绝味,这份小食的口感绝了!
  他埋头苦吃一阵,趁着咀嚼的空隙让伙计赶紧再去给他买几份,能买多少买多少。
  伙计吞了吞口水,又跑去排队,心里暗暗期待老板能赏自己一份尝尝,他都快忍不住了。
  只不过他运气不太好,轮到他的时候已经只剩最后一份了,自然被老板给吃了,轮不到他。
  王金来也很失望,两份根本吃不过瘾啊。
  眼见米味要收摊了,王金来眼睛一转,一个主意跃上心头。
  收摊之后,米味照旧带着米小宝在集市上买了家里需要的东西,然后便去木匠家拿她定做的小车。
  这个小车是米味想出来的,车底板下面装了四个轮子,车板四周也钉上挡板,形成一个上面没有盖的长方体,一面再拴上拉绳,就变成了一个迷你版的手拉小货车,可以将东西装进车厢里,用手拉着十分方便,有了这个车子,母子两以后摆摊购物都能方便不少。
  走到一半的路程,怕小孩儿走累了,米味便让小孩儿也爬进去坐着,她拉着胖儿子和货物慢慢地往家走。
  大概是车子太拉风,一路上吸引了不少眼球,不少人觉得这车子方便,也想着做一个,还有很多妇人看得眼热,觉得这车子用来拉小孩可太省力了,以后带孩子出门都不用抱着走了。
  米小宝在拖车里也没闲着,将自己的小钱袋打开,将里面的钱倒出来开始数。他目前只会从一数到二十,所以每数二十个就用绳子穿好,继续数剩下的。
  母子二人刚走进巷子,原本正专心数钱的米小宝突然一个飞跃从小车上翻了下去,又一把抽出随身带的长棍,棍指巷口,厉声喝道:“谁!出来!”
  米味一惊,赶紧放下车子,走到小孩儿身后将他护在身边,紧张地盯着巷口,并悄声问:“宝儿,怎么了?”
  米小宝戒备地望着巷口,轻声道:“娘,我感觉到有人在跟踪我们。”
  跟踪他们?米味下意识想的便是她做生意挡了谁的路,惹谁看不顺眼来找他们麻烦了。
  米味正在思考到底是该硬碰还是先逃跑的时候,巷口走出来两个男人,打头的男人看起来四十多岁,身材圆胖,身上的衣服十分华贵,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而他身后的那个男的倒像是个小厮。
  王金来本来是想悄悄跟着母子两回家确认居所,然后再备礼上门,哪知道这个光头的小男孩如此厉害,竟然能发现他的跟踪。
  这母子两看来不简单啊。
  因此,王金来心中对母子两的态度更加慎重了。
  他向前躬身一礼,十分客气且尊重地道:“小娘子莫怕,我们没有恶意的,之所以跟着你们是有事情想和你商量,本来想弄清楚小娘子家住哪里再备礼上门相商,不想……这事是王某欠妥,对不住了。”
  虽然他态度十分客气,但米味并没有放松警惕,依旧戒备地看着他,问道:“我们只是普通老百姓,你有什么事可跟我商量?”
  王金来收起商人说话先兜圈子的习惯,开门见山道:“是这样的小娘子,王某适才吃了你做的饭团,味道十分的好,但王某只是途经此处,今晚就要再次上船离开,这一离开恐怕再也吃不到如此美味,所以王某想问问小娘子能不能将你做饭团的酱的方子卖给我。”
  说着,他自嘲一笑,“不瞒小娘子说,王某这一生没别的爱好,就一个爱吃,遇到美食不吃到嘴那能记一辈子,所以才忍不住想找小娘子你买下方子。”
  米味不由在心里暗赞这人一句,果然是老餮,一下子就吃出饭团里最关键的是酱,简直是一阵见血。
  她在这人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