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坑爹游戏 完结+番外-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国叛军。

    闻言,君子衿无比震惊,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同意冷墨去秦安国支援秦奕风。

    因为君子衿认为,如果不需要齐国大军做援军,只需要冷墨独自前往秦安国,就能替秦奕风保住江山,那自然是最好的;

    反之,如果冷墨因为没有带援军,无法替秦奕风保住江山,到那时,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给冷墨治罪,治他一个口出狂言、欺君罔上之罪,并乘机将他处死!

    见君子衿同意冷墨去秦安国支援秦奕风,君清婉焦虑万分,因为她不希望冷墨得到晋升的机会。

    然而,这一次,由于关系到秦奕风的皇位,所以君清婉知道,其他男配是无法帮助秦奕风的,只有原著男主冷墨出面,事情才会有所转机!

    于是,君清婉最终也不敢阻止冷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冷墨策马扬鞭,前往秦安国。

    那么,冷墨究竟究竟有没有击退叛军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冷墨身为原著男主,一遇风云便化龙,又岂是明宣王这种炮灰男配可以抵挡的?

    抵达秦安国之后,冷墨下令将全京城的牛收集到一起,同时命人赶制五彩衣,在衣服上绘满狰狞龙纹,并给上千头牛穿戴起来。

    紧接着,冷墨亲身示范,教导将士们给牛角上绑上尖刀,牛尾上捆上浸染油脂的茅草。

    半夜时,冷墨下令将京城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将牛尾上的茅草点燃,再将千余头牛偷偷放出。

    牛尾被火烧,牛群吃痛受惊,疯魔般冲向京城外的叛军营地,横冲直撞。

    随后,冷墨率领五万将士,对叛军发动进攻,全城百姓一起为他们击鼓呐喊,以便助威。

    夜色沉沉,火光冲天,喊杀声惊天动地。

    叛军被喊杀声惊醒,走出帐篷,却见不计其数的“怪兽”疯狂地冲向他们,它们尾巴上燃着烈火,头上绑着尖刀,见人就用火烧,见人就用刀刺。

    刹那间,叛军阵脚大乱,被火牛阵杀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仓皇逃走。

    冷墨乘胜率兵追击,亲自将明宣王一剑挑飞,用青锋剑将其身体钉在数十步之外的战鼓上,并在数万名叛军的众目睽睽之下,斩下明宣王的首级,轻松得仿佛探囊取物,令叛军吓得魂飞天外,纷纷对冷墨俯首称臣,主动缴枪投降。

    就这样,秦安国的叛乱,被冷墨巧用火牛阵平息,而一夜之间,冷墨一战成名,变成秦安国家喻户晓的战神,他出奇制胜的英勇战绩亦被百姓们广为流传、有口皆碑。

    接下来,秦安国朝堂的局势逐渐稳定,朝臣们和百姓们都强烈要求秦奕风给冷墨升官。

    想到君清婉说冷墨是白清远,秦奕风本来并不想给冷墨升官,但纠结一番之后,最终还是给冷墨升官了,将他从齐国的从二品护国将军,晋升为秦安国正二品禁军副统领。

    按照秦安国律例,正二品禁军副统领,会被赐予十万兵权。

    然而,为避免冷墨因为兵权过多而造反,所以秦奕风并未将军令牌立刻赐给冷墨,而是顶住言官们的施压,声称秦安国的兵权都已分配到各王爷和重臣手中,目前暂时没有多余的兵权分给冷墨;再说冷墨身为君清婉的贴身侍卫,平日并不在秦安国的兵营里,所以也没有必要急着得到兵权。

    秦奕风这番话滴水不漏,冷墨虽然愤怒但也无可奈何,为得到那十万兵权,冷墨私下里找到夏太后,向夏太后诉苦。

    由于冷墨之前的种种表现过于出色,智勇双全、霸气侧漏,所以夏太后对冷墨的好感度,那是蹭蹭蹭地成倍增长。

    虽然秦奕风曾告诉夏太后,冷墨是白清远,但夏太后根本不以为然。

    在夏太后看来,冷墨是否夺走君子衿的皇位,跟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她只希望秦奕风能平平安安、稳坐江山!

    如今,夏太后认为,冷墨识破云隐主持的阴谋、使秦奕风免于被雷劈死,又帮助秦奕风保住皇位,如果秦奕风执意不肯将兵权交给冷墨,那未免太说不过去,显得秦奕风不懂知恩图报,一定会让朝臣们和百姓们寒心,让秦奕风大失民心!

    于是,夏太后强烈要求秦奕风将军令牌赐给冷墨,但是,秦奕风不愿意听夏太后的话,反而一意孤行。

    不过,虽然没有把军令牌给冷墨,但是为安抚冷墨,秦奕风便询问他,是否愿意与自己结为异姓兄弟,从今以后,有福共享,有难同当。

    秦奕风声称,为报答冷墨的救命之恩,也为感谢冷墨替自己守住江山,自己今后不会再逼迫冷墨与君清婉和离,愿意与冷墨一辈子兄弟共妻。

    对于秦奕风抛过来的橄榄枝,冷墨自然是求之不得,因为他觉得秦奕风虽然年龄小,但居然能够在九龙夺嫡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登上皇位,可谓是相当有魄力;

    最重要的是,冷墨需要借助秦安国的兵权来复辟金陵国,所以,冷墨当即与秦奕风滴血结义,结拜为异姓兄弟。

    与秦奕风结拜之后,冷墨就继续到夏太后面前诉苦,希望夏太后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夏太后本来就很欣赏冷墨,如今见他如此苦闷,又想到他是白清远,心中不由大为同情,有心助他复国。

    左思右想,夏太后便设了一次酒宴,邀请手握兵权的高阶武将们赴宴,并在酒宴中循循善诱,来了个杯酒释兵权,恳求高阶武将们各自交出五千或一万兵权,转让给冷墨。

    武将们对冷墨在齐国的种种英勇事迹早有耳闻,再加上不久前冷墨巧用火牛阵平定明宣王的叛乱,早已在秦安兵营中树立起极大的威信,武将们都对冷墨敬佩不已,更何况五千或一万兵权也不算多,所以武将们纷纷答应夏太后的请求,各自让出兵权,硬是凑够了十万兵权,将军令牌交到冷墨手中。

    当冷墨接手军令牌时,夏太后就乘机提出,恳求冷墨今后以兄长的身份,继续保护秦奕风,替秦奕风守护江山,不要跟秦奕风斤斤计较。

    冷墨既然得到兵权,当然是见好就收,一口答应夏太后的要求。

    翌日,当秦奕风得知冷墨竟然得到十万兵权时,顿时怒气冲天,当即找到夏太后,跟夏太后发生争执。

    母子俩各执己见,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夏太后气得昏倒过去,卧床不起,秦奕风无奈之下,只得妥协。

    之后的半个月里,秦奕风和冷墨开始切磋武艺,就像原著中叙述的那样,秦奕风的箭术和马术不如冷墨,但冷墨的剑术和飞刀比不过秦奕风,因而他们俩不分伯仲,彼此惺惺相惜,再加上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他们俩顿时相见恨晚,几天之内就打得火热,变得形影不离。

    至此,尽管秦奕风知道冷墨是白清远,但仍然忍不住对他产生好感,不知不觉中就改变了对他的称呼,从直呼冷墨的名字,变为一口一个“冷大哥”,喊得那叫一个亲热;冷墨也不再称秦奕风为“秦安王”,而是亲昵地称他为“奕风”。

    又过了半个月,秦安国的叛乱彻底平定下来,冷墨带着秦安国的军令牌凯旋而归,回到齐国。

    秦奕风依依不舍,亲自送行,一路把冷墨从秦安国送回来。

    可想而知,当君清婉听说冷墨得到10万兵权、目前总共有40万兵权后;当君清婉听说冷墨和秦奕风就像原著中一样,结拜为异姓兄弟后,她几乎要崩溃了。

    现在,再看到冷墨和秦奕风勾肩搭背地出现她面前,俨然一派兄友弟恭的和睦场面,君清婉立刻两眼翻白,气得直接昏死过去。

    半晌,醒来之后,君清婉义愤填膺地想,我去年买了个表啊,剧情绕了一圈又绕回去了!

    尽管自己百般阻挠,但冷墨和秦奕风还是结成异姓兄弟,冷墨还是获得40万兵权了!特么的40万兵权啊,卧槽!

    冷墨只要再得到10万兵权,他就会造反了,到那时,大皇兄的江山就保不住了!自己和大皇兄的性命也就保不住了!

    君清婉越想越想哭,当即在心底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自己也绝不能让冷墨得到那10万兵权,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冷墨今后煽动齐国百姓造反!

   

    寒风呼啸中,冬天悄悄来临。

    秦奕风在齐国小住了几天,而后就返回秦安国,继续当他的秦安王,每日整顿朝纲,批改奏折。

    君清婉现在一看到冷墨就心惊胆战,对他的喜欢和迷恋也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和说不出的厌恶。

    有好几次,君清婉都想派人直接杀掉冷墨,但是由于现在冷墨对她的好感度不是百分百,只有百分之七十,所以她不敢杀掉他,否则她就无法完成游戏任务,只能是死路一条!

    察觉到君清婉对自己明显的疏离,冷墨感到很不解,也很难过,他并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但是他处处用行动表示,平日里对君清婉更加温柔体贴。

    可是,让冷墨伤心的是,不知为何,君清婉仍然对他十分冷淡,并且整天都缠着君子衿,就像君子衿的小尾巴一样,君子衿走到哪里,她就走到哪里。

    君清婉突如其来的冷落,让冷墨整日心神不宁,甚至有一种即将失去她的错觉。

    这日晌午,君清婉吃过午膳,照例去找君子衿。

    当丫鬟告诉君清婉,皇上去了梅园时,君清婉便不假思索地前往梅园寻人。

    此时正是梅花怒放的季节,冬日的阳光,带着一丝丝寒气,懒洋洋地洒落下来。

    君清婉步履匆匆,一心只想找到君子衿,看也不肯满园的红梅一眼,更没有挽住冷墨的手臂,而是独自走在前面。

    冷墨叹了口气,随手折下路旁的一枝红梅,追上去放入君清婉手中,笑道:“清婉,你看这枝红梅开得多好。”

    君清婉拿着梅花枝,心不在焉地“唔”了一声,脚下的步伐更快了。

    望着君清婉冷漠的侧脸,冷墨神色黯然,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了她,竟导致她最近一直冷落自己。

    没多久,君清婉就找到君子衿,他站在赏梅亭旁的一张桌子前,手中拿着毛笔,正聚精会神地画画。

    他身着一袭胜雪白衣,长发用一根银色锦带松松地束在脑后,耳畔两缕青丝随风飘荡,更显得他面若冠玉,飘逸出尘。

    他的腰际处,一如既往地挂着薛琦送他的那块玉佩,玉佩下端,坠着君清婉送他的黑色同心结。

    此时此刻,君子衿低着头,一笔一划,画得非常认真,因而他并未察觉到君清婉和冷墨的到来,他手中的画笔就好似游龙走风般,酣畅淋漓,始终没有停下来。

    在他身后,满树红梅含苞待放,密密匝匝,仿若无数红宝石缀在枝头,光华璀璨,映着他俊美绝伦的侧脸,剑眉星目,简直美不胜收。

    君清婉一时怔住,竟看得呆在原地,一动不动。

    昨天,杜太后对她说,薛琦已经有两个月没来找君子衿了,最近君子衿就好像走火入魔一样,每天都翘首以盼地等待着薛琦。

    若仅仅是等待也就罢了,偏偏君子衿每晚开始独自就寝,接连整整一个月,也没有传唤任何妃嫔侍寝。

    后来,妃嫔们按捺不住,齐齐找到太后,请求太后出面劝说君子衿临幸她们。

    君子衿倒是听了太后的话,所以当晚就传唤上官冰兰侍寝。

    太后本以为这下没事了,哪知道,没过几天,君子衿竟然又独自就寝了,而他那八个妃嫔,完全变成摆设,他根本连看也不看一眼。

    为此,太后心急如焚,昨天特地叮嘱君清婉,要求她今天来奉劝君子衿,劝他多多临幸后宫的妃嫔,不要求他雨露均沾,但最起码也得洒点雨露吧?他老是这样独自就寝,跟和尚有什么区别?!

    想到母后的千叮万嘱,君清婉叹了口气,缓缓走向君子衿,向他请安。

    听到君清婉的声音,君子衿抬起头来,笑道:“今天天气这么好,你怎么没跟冷墨出去玩?怎么又来找朕了?”

    君清婉娇嗔道:“大皇兄,你是不欢迎我吗?可我今天是奉母后的命令来劝你的。”

    “劝朕什么?”君子衿微微一笑。

    君清婉走到君子衿身旁,调侃道:“母后说,让你不要再为薛琦立贞节牌坊了,让你多多临幸后宫的妃嫔。”

    “这是朕的私事,不用你操心。”君子衿淡淡说道。

    “我怎能不操心?母后说,你体内的‘绝育散’之毒已经全部解除,所以她想抱孙子了。”君清婉一边说,一边看向桌上的画。

    画面上,漫天红梅绽放得如火如荼,薛琦身着一袭玉白无暇的罗裙,裙摆勾勒精美兰花,手拈一枝红梅,嫣然含笑,婷婷而立。

    她体态婀娜,柳眉凤眼,红唇微微扬起,看起来栩栩如生,几乎跟真人没什么区别。

    整幅画色彩明丽,笔触细腻,可见画者用心良苦,用情至深。

    “朕说了,朕的私事不用你管。”君子衿优雅提笔,用笔尖吸满墨汁,而后在薛琦的画像旁提字:“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昨天我改文了,把原著中的冷墨得到100万兵权就会造反,改成了得到50万兵权就会造反,我觉得这样更真实一些,呵呵。

    改文后,原著中冷墨手中的50万兵权是这样得来的,我给大家说一下,免得大家倒回去看文——

    25万兵权是君子衿给冷墨的,

    5万金陵国残余势力,

    10万秦安国大军(秦奕风借调给冷墨的),

    10万百姓起义军(南王造反后,天灾频繁,赋税沉重,百姓纷纷造反)。

    目前,冷墨手中已经汇聚了40万兵权,具体兵权的分配如下:

    5万是抱起沉重的贺礼箱子得来的(齐国兵权),

    5万是打败禁军副统领沈辉得来的(齐国兵权),

    10万是献策有功、打败魏国鸟铳队得来的(齐国兵权),

    10万是身为驸马被赐予的兵权(秦安国兵权),

    10万是救了秦奕风性命、替秦奕风保住皇位得来的(秦安国兵权)。

  

☆、第119章 失控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想到自己曾以薛琦的身份给君子衿画过一幅素描,素描旁也题的是这行字,君清婉脸色惨白;手中的那枝红梅越拧越弯;最后“啪”一声折断。

    见君清婉居然折断自己送她的红梅,冷墨的黑眸中;蓦地闪过一抹受伤之色。

    这时;君子衿含笑看着画中的薛琦;那柔情款款的眼神;好似一池清澈柔软的春水;清晰地倒映出画中薛琦的容颜。

    微风拂过;满园梅花香气清冽,君清婉却感到一阵沁骨的寒冷,整个人都仿佛泡进冰水中,从头凉到脚。

    明明知道君子衿喜欢的薛琦就是自己,但是当亲眼看到君子衿在薛琦的画像旁题下“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诗句后,君清婉还是失控了。

    她无法容忍君子衿喜欢别的女人的脸,哪怕他喜欢的是戴着人皮面具的自己,她仍然不能容忍,因为对她而言,这就好像一种背叛,一种可怜又可悲的讽刺!

    君子衿不愿意与她同房,却愿意与薛琦同房,只因为薛琦跟他没有血缘!

    君清婉的脸色由白变青,由青变白,终于,她抑制不住自己心中莫名其妙的愤怒,一把扯过那张薛琦的画像,二话不说就猛然撕碎!

    “……”四周众人呆若木鸡。

    “清婉,你做什么?”君子衿大吃一惊,连忙上前阻止。

    然而,由于君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