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从贾赦开始改造-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眼半个月过去,十五这日会试放榜,贾琏高中头名。
贾琏参加会试的事儿别说荣国府,连隔壁的宁国府都知道了,只不过他们对贾琏如今的才学并不清楚,只当贾琏飘了,这次当是考不中的。
而贾政上次看过贾琏的文章之后,也没有对外宣扬,是以府里一直都没当回事,因而当差爷敲锣打鼓的来府上报喜的时候,府里都还懵着。
这次放榜贾琏没有收到系统的提示,因此在府里等消息的时候,亦是坐立难安。
好不容易有人来报喜了,贾琏忙出去迎接,并给了早就准备好的赏银,倒不是他觉得自己一定会考中会元,而是他觉得有备无患。
当日贾琏考中解元,在亲戚们之间已是出了一次大风头,如今考中会元,更是风光得意。
尤其他老子贾赦,恨不得连摆三日流水席,宣告天下他有个会读书的儿子。
好在贾政将这件事压了下去,后头还有殿试呢,现在就急着摆酒,言之过早不说,还容易给人留下张狂的印象。
贾政在府里的形象比贾赦靠谱太多,贾母觉得有道理,便说等殿试成绩出来再摆酒。
贾赦撇撇嘴,不高兴的回去了。
会试拿到第一,殿试便是十拿九稳的状元了。
乡试第一,会试第一,这便是连夺两元,若再得状元,便是连中三元。
新帝刚刚登基,若出现一个连中三元的状元,是个极好的预兆,皇上说不准就钦点了贾琏为这一科的状元也未可知呢。
殿试前还有复试,这个复试只是为了防止落第之人上诉取士不公的,复试的结果凡位列第一二三等的,才许殿试,没列等的则不准参加殿试。
乡试、会试前都有复试,规则大同小异。
殿试之上,贾琏因是会试第一,直接坐在最前面的中央,好在对这位新帝,他因着元春这层关系也是大过交道的,并没有多少畏惧之心,因此很镇定的写文章,不同于那些第一次面见皇帝的人,面对皇上和十几位大臣的监考,紧张的汗水直流。
数位大臣路过贾琏的身边,看他写文章,连皇上也是如此,皇上在贾琏身边停留得最久。
殿试只考一天,因此交卷之后便退出了皇宫,各自回家。
放榜在三日后,贾琏如今倒是不紧张了,横竖已经考完,只能静待结果,若是他没能考中状元导致任务失败,也只能怪他学识还不够,盼着系统不要过于苛责他降下可怕的惩罚。
三日后,殿试放榜。
贾琏没有出门,但府里的小厮却跑出去看榜去了。
到了时辰,系统有了反应。
【主线任务(文武双全):科举任务已完成。】
【系统奖励发放至系统背包。】
【现开启新的任务:封侯拜相,第一阶段:请目标三年之内成为皇帝的心腹宠臣。】
贾琏一脸懵逼,这是个什么任务,让他去拍皇帝的马屁吗?
他有些搞不懂,有意询问系统,但系统并不理他。
过了一会儿,小厮回来报喜。
虽然都觉得贾琏有希望考中状元,但结果没出来之前谁也说不准,现在结果出来了,每个人看到贾琏都有些恍惚,那些看着贾琏长大的府中老人,更是觉得他们好像从来没认识过真正的贾琏。
明明是一个被钉死了是个纨绔子弟的贾琏,不过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就彻底的颠覆了众人对他的印象,还一跃成了新科的状元郎。
贾琏走到哪里都被恭喜,但他很淡定,早就料到了这点。
传胪大典上,贾琏被正式授官,因他是少见的三元状元,授官的时候比寻常的状元高了一级,不是从六品修撰,而是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讲。
授官之后便是跨马游街,琼林宴。
贾琏如今可谓一举成名天下知,这话说着或许夸张了些,但也相差不大,总之京城这地界,贾琏算是出了名了。
参加完琼林宴,贾琏回到府里,地位已是今非昔比,王熙凤也得了诰命,每天都很高兴。
琼林宴之后,贾琏便开始去翰林院当值,一个翰林院的侍讲,其实并不是什么高官,但这个官职重点在,他能时常的出现在皇帝的面前,皇帝有时候写圣旨并非自己亲手写,而是翰林院的侍读侍讲所写。
刚过完端午佳节,贾琏正巧休沐,刚吃完早饭,就见王熙凤心事重重的进来了。
“怎么了?愁眉苦脸的?”
“我娘家两位嫂嫂来了,说是薛家那位表弟薛蟠在金陵闹出人命官司,姑母如今很着急,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了,薛家表妹今年还想去参选的,如今怕是要遭。”王熙凤叹道。
遇上这样一个兄弟,还真是倒霉。
贾琏闻言皱起眉,“人命?到底是怎么回事?”
“具体的也不清楚,听说好像是为了买一个丫头,真真是胡来,不过是个丫头罢了,哪里没有买的?偏要打死了人强买来,这不是……”王熙凤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满脸的郁闷。
自从嫁到贾家,薛家跟贾家可没什么正经的亲戚关系,要不是因为她和姑母,薛家能跟贾家这边扯上什么关系?如今贾琏刚高中,薛家那边就闹出这种事,这不是打她的脸吗?
第073章
贾琏眉头紧锁; 打死了人,这可不是小事。
“你娘家两位嫂嫂过来,是来求二叔帮忙给薛文起脱罪的?”
他想起一件事; 去岁朝中有人上奏起复旧员,林表妹的先生是被革职的旧员之一,林姑父便书信一封给了那位贾先生,让贾先生来京中找他二叔。
虽然贾琏没有见过这位贾先生,但这位贾先生已经在他二叔的帮助下,去了金陵任知府。
他们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根在金陵; 也是金陵实力最大的几大家族,若是他二叔写信去金陵; 再有王家出面,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就有三家都牵扯了进来; 那位贾雨村大人刚起复; 绝对不敢得罪金陵势力庞大的家族,那么薛蟠会脱罪,是显而易见的事。
王熙凤听了贾琏的话,呐呐不语; 她纵使能言善辩,此时面对贾琏,也是无话可说。
“我见二叔。”贾琏见王熙凤这样心虚气短的样子;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王熙凤见状,忙拉住贾琏; “二爷,你是要拦二叔帮薛表弟脱罪吗?”
这要是出言阻拦,怕不是要得罪薛家和王家。
王家那边既然已经派人过来,王子腾的态度已经摆在眼前; 王子腾刚升了九省统制,刚领了圣旨出都查边,下个月就要启程离京了。
贾琏拍了拍王熙凤的手,“没事,我就是去问问详细的情况。”
就算要大义灭亲,也轮不到他来,只不过王家要离京,薛蟠一家入京,怕是要住到他们家,贾琏纵然对薛蟠再不喜,看在王熙凤的面子上,也得给几分脸面。
见贾琏没有要翻脸的意思,王熙凤松了口气,不再拦他。
贾琏到贾政书房的时候,贾政刚封好信,见到贾琏进来,便道,“琏儿怎么来了?”
“薛家表弟的事儿我听说了,到底怎么回事?”
贾政皱起眉道,“王家那边来人说,是文起买一个丫头的时候跟人起了争执,将人打了一顿,谁知道那人抬回去几天之后就死了,死者家里已经没了人,倒是死者家里的下人告到了官府,无非是想要银子罢了。”
“不是直接打死的?”贾琏刚听王熙凤说的时候,还以为是当场就打死了,却原来不是?
贾政摇头,“若是当场打死了人,文起再豪横也没这么容易脱身,我已经书信一封给时飞,他刚去金陵上任,这件事就让他处理吧。”
贾琏欲言又止,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他如今虽然已经入仕为官,但毕竟羽翼未丰,这事儿还轮不到他做主。
回到屋里的时候,王熙凤还在看账,见贾琏回来,便问,“如何?”
“金陵新上任的知府是二叔走关系推荐上去的,二叔已经书信一封给那位大人,让他处理。”
这事儿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
苦主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无名小卒,遇上薛家这样的世家,这之间的差距就像蚂蚁和大象,一脚就能踩死你。
王熙凤倒也不蠢,一听这话便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二爷……心情不好?”
贾琏叹了口气在一旁坐下,“我如今说是新科状元,实际上在府里说话根本就没什么分量,也就能压一压下头这些奴仆。”对上他二叔,他还是没有做主的余地,除非他有一天官职权利高过贾家所有人,贾家才是他来做主。
今日之事,让贾琏颇为受挫,心中不免生出几分野心,若是……他能像王子腾一样深得皇帝宠信的话,他今日那些话就能说出口了吧?
闻言,王熙凤多少明白贾琏心中的苦楚,毕竟论起来,贾琏才是这荣国府正经的继承人,但是这府里的下人大多都去奉承宝玉。
要不是贾琏自己争气,考中了状元,底下这起子人还不知如何作践他呢。
“二爷天纵之才,二十出头便考中了状元,还是连中三元,普天之下有几个?二爷早晚能封侯拜相,不必如此气馁。”
王熙凤确实坚信贾琏总有一天能封侯拜相,贾家跟贾琏同辈的这些子弟,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贾琏的,今日贾琏做不得荣国府的主,不代表来日也不可以。
总有一天,这荣国府会是贾琏和她的。
贾琏虽然没有被安慰到,但是王熙凤对他的信任,他还是很受用的。
“我去书房看会儿书。”烦闷的时候也只有看一看书能缓解心里的郁闷了。
他那兵书可是至今还未吃透呢。
这日过后,贾琏日子过得愈发充实,除了在翰林院当值的时候,其余时间都在看兵书,王熙凤不止一次看见他在书房看书一整天,心中愈发肯定贾琏必有出息。
这世界上,努力的人不一定会有出息,但不努力的人一定没有出息。
六月刚过半,恰逢贾赦之生辰,因不是整寿,并未大办,仅仅办了个家宴,因老太太喜欢看戏还请了个戏班子来唱戏。
出了月,贾琏这日从翰林院回来,不想没想屋里看见王熙凤,连平儿也不在,往日这个时候王熙凤都在屋里的,怎么没人?
叫了人来一问,贾琏才知道今天薛家的人到了,已经搬到了东北角的梨香院,那梨香院是当年老太公的暮年静养之所,独门独院,有十几间屋子空着,如今薛家搬到这里住,怕是今后不会走了。
再细细一问,才知是贾政的决定。
说什么薛蟠年纪轻,在外面住着恐有人生事,不如住在他们家便宜。
这倒是,薛家在金陵或许是一霸,但到了京城这地界,可不是薛蟠想如何就能如何的地方,随随便便就能遇上个权贵,真要得罪惹不起的人,薛蟠几条命都不够死的。
贾琏神情微暗,让小厮退下,叫了自己的心腹赵武赵全两兄弟来。
赵武赵全是贾琏奶母的两个儿子,跟贾琏是自幼一起长大的,自从贾琏开始读书,这两个奶兄贾琏也是有用心培养的,如今也是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
“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薛家表弟薛蟠住在咱们家的这段时间,你们给我盯紧了他,有任何动静都来回我。”
“是,二爷。”
赵武和赵全都有些激动,他们虽然一直深受贾琏的信任,但这么久以来,贾琏还真没派他们做过什么事,如今终于想起他们了吗?
等赵家兄弟退下,贾琏还坐在屋里沉思。
自从五月听说了薛蟠打死人的事,贾琏一直都对这个表弟很不喜,他原本想派人去金陵查一查事情的起因经过,但后来还是没这么做,毕竟他现在根基尚浅,保不准他派人去查的事情会不会被人知道,若是被知道,他到时候可不好解释。
倒不如等薛蟠他们到了京城,在盯紧了他,只要他有任何不好的行为,他即便不能将薛蟠从家里赶出去,也有办法叫他乖觉一些,别给他们家惹麻烦。
毕竟王家现在没人在京城,薛家只能住在他们家,一旦薛蟠惹什么事,荣国府首当其冲。
晚间王熙凤从荣庆堂回来,同贾琏说起了那位薛家的表妹薛宝钗,真真是个美人,举止娴雅,品行端庄。
“姑妈之前没见宝钗的时候就很喜欢她,如今见了真人,愈发喜欢了,宝玉对宝钗也很亲近,看姑妈的意思,有心把宝钗和宝玉凑一对呢。”王熙凤喝着茶,手里拿着团扇扇风,一边同贾琏说话。
贾琏挑眉道,“宝玉很喜欢宝钗?”要真是这样,那最好不过。
王熙凤没察觉到贾琏话里的深意,还在夸宝钗会做人,在府里不过露了一面,人人都对她印象颇佳,只不过现在时日还短,暂时看不出什么来,等时日长了,还是人人都说她好,那这位薛家表妹就真的很不一般了,绝不是那等凡夫俗子。
对于王熙凤夸赞宝钗的话,贾琏不以为意,完全不在乎,也不追问有关宝钗的事情。
“今天你见到薛蟠了没?那个买丫头的事,你可问过?”
王熙凤瞪他一眼,“太太还看着呢,我能问这种扫兴的话?不过我让平儿去打听了,薛家跟着上京的下人都是平日里贴身伺候的,薛蟠身边那些个人,没人不清楚这件事的,平儿,你来说吧。”
平儿在门外守着,听到王熙凤叫她,便进来回话。
“我问过薛大爷身边那些人了,听说那卖丫头的是个拐子,之前将那丫头卖给了金陵的一个乡绅之子,姓冯,那位冯公子是个好男风的,也不知怎么就看中了这个丫头,要买了回去做妾,跟拐子商议好三日后过门,还给了银子,那拐子却不是个好东西,第二天又将这丫头卖给了薛大爷,冯家来要人的时候,正好撞在一起,薛大爷惯来是个骄横的,当即将人暴打了一顿,把这丫头强行带走,这些下人口风一致说他们离开的时候人没有死,抬回去三天之后才死,还道谁知道是不是冯家的下人故意不给人医治拖死了自家的小主子,讹诈薛家的钱。”
一番话条理清晰,可见是真的认真打听过了。
平儿的本事贾琏是清楚的,王熙凤最看重的就是身边这个平儿。
第074章
这么听起来; 整件事薛蟠倒是无辜的了?
事情的经过除了死者那边,估计也就薛蟠身边这些人最清楚,不能说薛蟠身边连一个心存善念的人都没有; 平儿既然能说出这番话,想来都是她自己的判断。
“你觉得冯家是讹诈薛家的钱吗?”贾琏若有所思的看着平儿问道。
平儿的直觉告诉自己,贾琏有些不高兴了,她是王熙凤的陪嫁,到贾家也有五六年了,自然清楚贾琏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最厌恶薛蟠这种风流之人。
她垂下头,道; “那位冯公子家里已经没了人,只有几个下人; 薛大爷是个豪横之人; 正因如此不屑在这种事上撒谎,想来那冯公子在薛大爷离开前,确实是没有死的,冯公子之死因奴婢觉着; 也有些疑问,薛家的下人口径一致说冯家公子是抬回去三日之后死的,保不准真是冯家下人害死的也未可知……”
贾琏闻言沉默了; 他初闻这件人命官司的时候,下意识就对薛蟠存了偏见; 因此不论旁人如何说他都觉得是在替薛蟠洗清杀人的罪名。
但平儿顶着他如此目光还硬着头皮说出这番话,说不定那冯公子的死,未必只是被薛蟠打了一顿那么简单。
贾琏沉默半响,没说话。
王熙凤忽然瞪了平儿一眼; “你懂什么?下去!”
平儿如临大赦,忙不迭退了出去,还将门给关上。
贾琏回过神,好笑的道,“你这是做什么?难道怕我开罪平儿?”
“二爷说哪里话?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