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从贾赦开始改造-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亲放心,我和二弟一定会守望相助,撑起荣国府的门楣,是吧二弟?”见史氏伤心,贾赦和贾政对视一眼,忙转移史氏的注意力。
“是啊母亲。”贾政也跟着附和。
史氏如何看不出这兄弟二人的眉眼官司?不过她内心也感动两个儿子的孝心,便也没拆穿,假装被他们转移了注意力,“政儿打算何时启程?”
“已经算过日子了,两日后便是吉日。”贾赦回道。
史氏点点头,“珠哥儿如今还小,离不得生母,也不方便长途跋涉,他们母子肯定是不能与你同去金陵了,但你身边没个人伺候,我也不放心。”
一边的王氏听了,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但也只能开口,“不如让周姨娘跟老爷去金陵?”
贾政摇摇头,“不必了,我此去金陵是为了守孝读书,不需要这些伺候的人,何况,兄长已经安排了武叔护送我去金陵,金陵那边也有不少伺候的人,母亲无需担忧。”
贾政都这般说了,史氏也不好再提,便点头,“你有这份刻苦的心,母亲也很欣慰,不过课业虽然重要,但自己的身体更重要,不要光顾着读书,反而忽略了自己的身子,要定期找大夫诊脉,知道了吗?”
“儿子省的,母亲放心。”
两日后,贾政启程带着贾代善的灵柩去了金陵。
贾政走后,府里便更冷清了,这一年的除夕过得更是冷冷清清。
翻过年,贾赦便按照系统的规划,日日去校场练武,风雨无阻。
贾赦不光是自己练武,还带着儿子一块儿练,贾瑚当初在胎里就不足,虽然养到如今五六岁,看着没什么大碍,实际上底子还是有些虚,贾赦算算儿子也到了可以练武的年纪,便有心带着儿子练武强身健体。
不过若是天气太冷,还是没让儿子跟他一块儿练,他有系统护身,怎么练都不会出事,儿子可就不同了,是个小弱鸡,千万得注意。
贾赦加大了训练的力度,也跟贾代善临终前的嘱托相关。
贾代善故去前,给贾赦指了一条明路,以军功博前程。
因此贾代善临终遗本并未写什么煽情的话勾动皇上的旧情,因着贾赦还在守孝,袭爵的旨意压着还没下来,想来是要等到除孝之后才会有消息,但贾赦心知情况不妙。
东府的爵位在大伯父那辈就直接被削到了一等神威将军,连个最低等的子爵都不是。纵然父亲在皇上跟前有些脸面,但人去茶凉,又何况是皇上呢?
他已经决心前往北部杀异族博军功,走他父亲的路子。
但比起父亲,他还要艰难许多,父亲当初好歹还有祖父带着,而贾赦却只能靠自己,若非他还有个系统,他真是要自我放弃了。
北部战场他一定要去,更要保证自己能活着回来,因此系统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他现在已经不会视系统为魔鬼,反之,经过贾代善半年的教导,他深知系统是他的奇遇,是他撑起荣国府的希望。
对于贾赦心态的变化,系统自然是第一个察觉到的,并且默默的更改了后续的改造计划,贾赦虽然奇怪后续的阶段性任务怎么越来越难,但也咬着牙根坚持了下来,每天累得几乎走不动路,浑身被汗水浸透,湿哒哒的。
他这般拼命的练武,史氏如何不知是因为贾代善临终的交代和托付?
她心疼之余,也不能阻止,只能命厨房另外给贾赦准备滋补的汤,以免他练坏了身体。
转眼进了二月,张氏即将临盆,肚子也是愈发大了,当然不能管家,倒是贾珠而今也七八个月大了,有奶娘照顾着,王氏也有了空余的时间,史氏一个人精力不足,便叫了王氏帮忙管家。
初九那日晚间,张氏发动了,熬了几个时辰,艰难生下了一个儿子,贾赦顺着长子贾瑚的名字给这个次子取名贾琏。
张氏这胎怀得艰难,生子时也颇为凶险,而今虽然母子平安,但还是伤了身,往后怕都不能再有身孕了,好在张氏如今已经有了两个嫡子傍身,倒也不在意往后能不能再有孕。
因这胎凶险,张氏产后休息了两个月才痊愈,出了月子,史氏便将管家权交给了张氏。
接下来因关门守孝,新的一年到来之前,也没发生什么重大事件,就连珠哥儿的抓周礼,也因着在孝期没有大办,唯一的喜事大概就是珠哥儿在抓周礼上抓了一支笔和一本书。
翻过年二月便是贾琏的周岁,琏哥儿在抓周礼上没抓书笔,也没抓刀剑,竟是抓了个算盘,叫贾赦好生无奈。
不过被系统改造过的贾赦,并不觉得抓周礼抓到什么就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只不过时人相信这些,就显得……不吉利。
时间过得飞快,快两岁的贾珠都已经会走路了,琏儿虽然才一岁多,自己走不行,但是被人托着还是能走两步。
算算时间,这一年冬底就到了除孝的时间,翻过年贾赦就打算去北方,京中不能没有个坐镇的男人,贾赦便去信金陵,让贾政回京。
邻近冬底,贾政才风尘仆仆的抵京。
回府当日贾赦让贾政先休息,次日便叫了贾政在书房里密谈了许久,贾政出来时,神情颇有些沉重。
很快到了十二月,出了孝期,贾赦也递了折子上去,袭爵的旨意也很快下来,没有出乎贾赦的预料,是个一等将军。
贾赦倒也没觉得丢脸,毕竟四王八公里头,除了北静王府还原位袭爵之外,其他府里都跟他相差不大。
贾赦看着荣国府大门上挂着的“敕造荣国府”匾额,眼眶都红了,府里如今还挂着这牌子,实际上却已经名不符实。
过了除夕,正月里,贾赦往亲朋好友家里走了一圈,多少还是受了些冷遇,但如今的贾赦早已今非昔比,浑不在意如今的冷遇,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他早晚会恢复家门荣光。
他相信在系统的帮助下,他很快就能重振荣国府。
过完了元宵,贾赦离京前叮嘱二弟,多多照顾母亲,又嘱咐妻子照顾好母亲孩子,便奔赴北方战场,谁都没想到,贾赦这一离京,便是三年。
贾赦原想找父亲的旧部帮衬一二,但系统却阻止了他,让他从小兵做起,稳扎稳打,更有利于他树立威信和增长经验。
事实证明,系统的计划永远都是最直接迅速且有效的。
第006章
贾赦从军的头一年,便靠着一手凶悍的刀法,名声鹊起。
随着他的地位慢慢攀升,贾赦的名字越来越响亮,叫北方异族听到他的名字,就闻风丧胆,短短三年的时间,贾赦便不再是那空头爵位的一等将军,而是真正坐拥数万精兵的大将军。
弘正十二年冬底,贾赦带领镇北军将北方异族杀破了胆,北方异族元气大伤,至少十年不能再犯边,贾赦也被皇上一纸诏令,召回京城。
贾赦回京并未带回镇北军,只带回了自己一队亲兵,百余人。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在除夕前抵达了京城。
到了京城,贾赦并没有回府,而是直接进了宫面见圣上。
皇上召见了贾赦,怀念了一通贾代善,又称贾赦颇有祖风,虎父无犬子之类。
完了大手一挥,恢复了荣国府的爵位,贾赦一跃成了荣国公,又令贾赦留京任兵部侍郎,并统领禁卫军,还御赐了不少东西,便让贾赦回府了。
贾赦心知皇上说是留他在京城尽忠,实则是担心他如今在北方过高的威望。
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还是老老实实按照系统的交代,将兵符上交谢恩。
贾赦带着大堆御赐之物回府。
“我的儿,瘦了,也黑了……”史氏拉着贾赦好一通打量过后,泪眼感慨。
贾赦扶着史氏坐下,笑着道,“母亲,儿子这叫健壮,军中人人都是这个样。”
贾代善也曾上过战场,史氏如何不懂这些?但儿子跟丈夫比,到底还是不同的。
她又感慨了一番,道,“回头叫厨房给你炖补汤,好好补补。”
贾赦闻言哭笑不得,但也没拒绝母亲的好意,“好好好,全由母亲做主。”
同时,贾赦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若是放在七八年前,母亲这般殷切的关心和心疼,他想都不敢想。
当年,他对母亲满心都是怨怼,怨母亲只对二弟和颜悦色,对着他却从无半分好颜色,除了冷脸便是训诫,叫他上进,叫他改掉恶习。
而今想想,母亲当年的冷脸训诫,便是对他的关心,因为他不懂事,不明理,母亲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对他,但他钻了牛角尖,只当母亲是喜欢二弟,不喜欢他。但他却从未想过,他当初到底都做了什么混账的事,又凭什么要求母亲在他做了混账的事后还给他好脸色,相比较起当时的二弟,他确实太多地方都不如二弟远矣。
二弟虽然迂腐刻板了些,但出门在外,总会寻摸母亲喜爱的东西回来讨母亲欢喜,而他从未做过这些事,甚至还觉得二弟是拿这些小玩意儿糊弄母亲。
但他当时根本就不懂,母亲难道看不出东西的价值?母亲喜欢,不是因为东西廉价,而是二弟外出想着她的这份心意。
他当时别提外出想着母亲,不做什么混账事让母亲收拾烂摊子,惹母亲生气,就是万幸了。
便是他回到过去,也想把曾经的自己狠狠抽一顿。
母亲当年只是训诫他,叫他改正,已经是慈母之心了。
“回来就好,回来了就好,”史氏自然不知道贾赦心里在想什么,她抹掉眼角的泪水,又问,“今日觐见陛下,陛下怎么说?”
贾赦便将自己留任京中的消息说了。
史氏闻言松了口气,“也好,战场刀剑无眼,你父亲和你祖父当年就是在战场上伤了底子,才去得那么早,回头叫个太医过来给你好好看看,别留了什么暗伤,回头再想治可就晚了。”
“好,听母亲的。”贾赦笑着应下。
史氏又说,“今年你又得了个侄女儿,跟你祖父一样,生在大年初一,我给她取名叫元春,不过元春还小,小孩子嗜睡,今儿晚了,已经叫奶娘抱回去睡下了,改日再给你瞧瞧。”
“好。”
“瑚儿,琏儿,怎么还站那么远,过来过来。”
贾赦听到这两个名字,便朝着史氏招手的方向看去,就见一名穿着宝蓝色锦袍的少年郎牵着个穿竹青色锦袍的小孩子看着他。
大的看上去十一二岁,小的看着才五岁左右。
算算年纪,不正是他那一双麟儿,贾瑚和贾琏吗?
“瑚儿,琏儿,快过来,这是你爹,怎么?不认得了?”
贾赦看着这俩孩子,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感,他试图给个温和的笑脸,但贾琏却仿佛被吓到了一样,往哥哥贾瑚身后躲,但又忍不住瞧瞧的冒出头打量他。
见状,贾赦忍不住失笑。
“你这一去就是三年,瑚哥儿都快十二了,连琏儿都大了,你若再不回来,瑚哥儿和琏哥儿都要不认得你这个爹了。”
耳边是母亲史氏的絮絮叨叨,眼前是一双渐渐长成的儿子,贾赦的眼眶也不禁有些发热,抬起手招了招,“瑚儿,琏儿,过来,让爹看看。”
贾赦当年离京的时候,贾瑚已经九岁,已是记事的年纪,虽然三年没见过贾赦,但贾赦的面容又没有太大的变化,顶多黑了点,贾瑚自然认得父亲,见父亲招手,便牵着弟弟走到贾赦跟前。
贾赦摸了摸两个儿子的头,“高了,都长大了,”看着贾瑚有些苍白的脸色和单薄的身体,他不禁皱了皱眉,“瑚儿脸色不太好,可是病了?”
一旁的张氏便道,“老爷不知,前不久瑚哥儿着了风寒,大病了一场,还未大好呢。只是听说你今儿回来,特特在母亲这里等着。”
看着张氏,贾赦难得良心发作,握了握她的手,“这些年,辛苦你了。”
张氏一愣,想起母亲和小叔子都在,忙把手抽了回来。
一旁的贾政见状,便把一些话先咽了下去,打算改明儿抽空私下跟兄长说。
“母亲,大哥如今刚回来,想来也需要休息,儿子先送您回去吧?有什么话,等大哥休息好了再说也是一样的。”
史氏闻言,看了小儿子一眼,又看了看贾赦一家子,明白了他在想什么,便也顺势道,“政儿说得对,今儿我也累了,老大你带着老大媳妇和你儿子们回去吧。”
史氏发了话,贾赦便也没有坚持,带着张氏和儿子告辞,先一步离开了荣庆堂。贾政和王氏紧随其后,带着儿子贾珠离开了荣庆堂。
虽然贾赦三年不在京城,但史氏在他离京那年就从荣禧堂搬去了荣庆堂,但荣禧堂哪怕空了出来也没人住进去,因为贾赦当时的爵位还只是个一等将军,府里却还保持着国公府第的规制,若张氏带人搬进去,那便是逾矩,若被人拿了话柄,贾赦是要被罚的。
不过幸好,贾赦如今带着荣耀归来,恢复了爵位不说,还留京进了兵部,更兼管着禁军,可以说是当前风头最盛的人,没有之一了。
“碧萍,送大爷和二爷回去歇息,别再着凉了。”张氏把贴身的大丫鬟碧萍叫了来,让她送两个儿子回去歇息。
碧萍已经是张氏身边的老人了,得了吩咐,立刻请贾瑚和贾琏跟她走。
贾瑚虽然还想跟父亲说会儿话,但也知道今日时间确实是太晚了,便带着弟弟跟碧萍出去了。
张氏吩咐人备水,让贾赦沐浴更衣。
贾赦洗去了满身的疲惫,换好衣服从里间出来,坐在圆桌旁喝了杯茶,问张氏他不在的这几年家中如何。
“大爷刚离京的头一年,府里倒也没出什么事,倒是妹夫会试得中第二名,只不过因为林老爷病重,没参加那一科的殿试。”
闻言,贾赦眉头一皱,“林老爷没了?”
“那倒没有,只不过当时说病得厉害,妹夫就放弃殿试,回家侍疾了。不过熬了这两三年,听说又病重了,这次想是不大好……”张氏这话说得委婉,但话里透出来的意思贾赦倒是明白。
提起妹夫林海,贾赦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妹妹,不由道,“妹妹嫁去林家几年了,还没有消息?”
张氏闻言皱眉道,“暂时还没有,那边府里的老太太给妹夫塞了几个姬妾,都没有好消息,叫我说,怕不是妹夫的问题。”
张氏嫁过来的时候,贾敏才十二岁,但已初见风姿,公公在世时都曾说,可惜敏儿投错了女儿身,可见对这个女儿是极为喜爱的,张氏跟这个小姑子的关系也很不错。
贾敏嫁给林海那一二年,确实过得极好,夫妻和睦,公婆慈爱。
但而今贾敏嫁过去足足快有十年光景,却一直没消息,再慈和的公婆都端不住了,为子嗣计,还是给林如海塞了几个姬妾,见都没有好消息,便没有再做这种伤害婆媳关系的举动,饶是如此,这几年下来,贾敏过得也是很苦闷。
自然而然的,张氏对林海也就颇有微词了。
贾敏是他妹妹,贾赦自然不会觉得是自己的妹妹不能生,何况林家近几代都子息单薄,怎么都怪不到他妹妹身上。
他想起这几年在军中时,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获得的乱七八糟的奖励,其中倒也有些滋补的奇药,他想了想,对张氏道,“这几年我倒是得了些奇药,或许对妹妹有用,改明儿你去一趟林家把这些药亲自送到妹妹手里。”
闻言,张氏也不怀疑,“邻近除夕,各家都忙着呢,不如等过完元宵,我去一趟林府亲自交到妹妹手里如何?”
“你看着办吧,你做事素来稳妥,我没什么不放心的。”贾赦笑道。
这话说得张氏很暖心,当即一笑。
次日,贾政来荣禧堂找贾赦,说起这几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