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从贾赦开始改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代善当时虽然存疑,但还是报了希望,而今算是彻底放心了。
  比起王家的人,当然还是儿子更贴心。
  贾赦一听午后要来找父亲,就有些担心系统闹脾气,没想到这次系统的反应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鉴于改造目标另有机遇,对本系统的任务目标有益,现在更改第二阶段任务。】
  【每日卯时起练武,午时过后由改造目标的父亲贾代善传授处世之道,亥时息。任务期限:半年。】
  贾赦听到任务期限,险些没绷住表情。
  半年,岂不是说他父亲半年过后就……
  他低下头,不敢让贾代善看见他的表情,只哽咽着应下。
  “痴儿,莫哭,为父早晚有这一天的,只要你撑起荣国府,为父九泉之下也欣慰。”
  贾赦忽然想起什么,不禁红着眼抬头看着贾代善,“父亲把荣国府交给我,那二弟呢?”


第004章 
  贾代善看着面前红着眼眶的长子,如何不明白他提及贾政的原因?
  无非还是介意当初那点儿事。
  他心中一叹,语重心长的道,“赦儿,我知道你介意我和你祖父当年看重政儿的往事,但我希望你知道,即便你这些年来顽劣不堪,我和你祖父也从未想过要越过你,将府中的权利交到你弟弟的手里,你更要明白,你统共就只有政儿一个兄弟,即便是敏儿,她再聪明都已经嫁了出去,不能做荣国府的主,你们兄弟俩,打断骨头还连着筋,若为父去了,你能依靠,能跟你相互扶持的,也唯有你这个兄弟。”
  贾赦闻言怔然,“父亲……”
  “为父跟你说这些,就是想点醒你,不要为了从前的事,斤斤计较,伤了兄弟之间的情分。你弟弟虽然有时候说话不中听了些,但从来都是把你当做亲兄长看待的,没有任何僭越之心。你从前对政儿态度如何,政儿心中并非不知,但他可曾说过你半句不好?从前那点事,你何苦计较到现在?都是一家兄弟,你是做兄长的,要有做兄长的气度,还要给底下的兄弟姊妹、儿女们做个好的表率。”
  贾代善一番谆谆教导,让贾赦说不出的难过。
  “我是嫉妒二弟得祖父和父亲的看重疼爱,可我没有恶意……”
  贾代善轻轻一笑,拍了拍贾赦的肩膀,“为父知道,赦儿你是个好孩子,也不会让为父失望。”
  这话哄得贾赦脸都红了,他如今儿子都五六岁了,却还要父亲来哄他,实在是羞惭。
  “父亲,儿子不是孩子了。”贾赦憋出这么一句来。
  贾代善听得一乐,笑了笑,接着道,“还有件事,东府那边虽然跟咱们家同出一门,一直以来都是两府并称,但实际上咱们两家血脉早已经远了,尤其到了你这一代,自从你堂伯父故去后,那边府里隐约已经生了乱象,敬哥儿到底还是年轻了些,经验不足,底下那些家生子可都不是好相与的,你往后也要多加注意,莫要被府里的下人蒙骗了去。”
  贾赦只觉得经过父亲这一番言辞提点,他周围能信任的人好像已经没了大半。
  “儿子会多加注意,父亲放心。”这短短的时间里,贾赦仿佛又成长了许多。
  贾代善满意的点点头,而后闭了闭眼,道,“时间不早了,今天为父也累了,那边桌子上有个木匣子,你拿回去再看。明日午后,再来这里。”
  “是,父亲,您好生歇息。”贾赦起身拿了木匣子,退出了屋子。
  刚出门,就见母亲史氏走了过来,“赦儿?话说完了?”
  贾赦行了一礼,道,“刚说完。”
  史氏看到贾赦手里拿着的木匣子,微微一怔,旋即笑着拍拍他的胳膊,语重心长的道,“你父亲既然把这木匣子给了你,便是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你的身上,赦儿,你千万不能叫你父亲失望。”
  这话听得贾赦一愣,他不由看了眼手里的匣子,看母亲的意思,这匣子里装着的东西,仿佛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他不禁更加认真了些,“母亲放心,儿子明白。”
  “你明白就好,时辰不早了,你回去歇息吧。”
  “是。”
  贾赦躬身告退,走出去一段距离,回过头就见母亲推开门进了屋,他转回头看着手里的匣子,若有所思的转头往东院走去。
  回到东院,贾赦第一时间去了书房,将下人都赶了出去,便打开了匣子。
  匣子里头全都是荣国府从祖父贾源那一代积累下来的人脉。
  呆呆看着这木匣子里的东西,贾赦瞬间明悟了母亲的意思。
  父亲确实是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的身上,若是他没有得到系统,还是不堪造就的纨绔,这木匣子里的东西,怕是就会交给王子腾。
  想到这里,贾赦就一阵后怕。
  王子腾为人如何他不知道,在京中也确实是个文武了得的人才,但是不管什么人才都会有自己的私心,贾赦如何愿意让外人拿走荣国府积累了几代的人脉?
  这一刻,贾赦竟是无比的庆幸自己得到了系统的改造。
  次日,贾赦卯时起来练武,午后便去了正院接受父亲的教导,又在父亲的指点下慢慢接手荣国府所有的人脉。
  当一个人站得高了,看的远了,就不会再计较方寸之内的屁事。
  随着贾赦的态度变化,贾赦贾政兄弟俩的关系也因此大有缓和。
  转眼到了六月。
  夏日炎炎,贾赦正在毒日头下练武,突然张氏身边那个叫碧萍的丫鬟面色焦急的跑来了校场,隔着老远就在嚷嚷,“老爷,老爷,不好了,太太晕倒了!”
  贾赦闻言一惊,“怎么回事?”
  “夫人刚招了管事们回话,突然就晕倒了。”碧萍道。
  贾赦眉头皱起,满头大汗的往东院走去,一边问,“可派人去请了太医?”
  “老夫人听说太太晕倒,已经差人去请太医了。”
  贾赦点点头,大步的往东院走。
  他到东院的时候,只有母亲史氏在这里,想是听到消息就赶来了,至于他二弟,因是男子,自然要避嫌没来,而弟妹王氏,她现在是双身子,都要临盆了,自然也不能来。
  “母亲,太医可到了?”
  史氏摇头,“还没,算算时间,也该到了。”
  贾赦接着又问,“好端端的,人怎么晕倒了呢?那些管事呢?”
  “我先前问过了,府里的管事都说张氏是自己忽然晕倒的,近日天气酷热,是不是中暑了?”史氏略有些担心的道。
  贾赦还想说什么,忽然外面传来声音,“太医来了!”
  他忙收声,往门口看去,来的是相熟的李太医,“李太医,您来得正好,这边请。”
  李太医也顾不得寒暄,先进去给人诊脉,过了一会儿,皱起的眉头松开,眉目间都带了几分轻松的笑意,他收了手,起身恭喜贾赦,“恭喜恩侯,又要做爹了。”
  贾赦愣住,倒是史氏很快反应过来,“几个月了?”
  “已有两月有余的身孕,这胎有些不稳,想是近日累着了,需要多多休息,不能过于劳累。”然后又开了保胎药,便告辞了。
  史氏命人送李太医出去,然后看着还没醒过来的张氏,一时间有些发愁。
  “老大家的有孕,不能劳累伤神,老二家的也将临盆,这府里的杂事……看来只能我暂时接手管一段时间了。”史氏叹道。
  贾赦有些歉然,“母亲也要多加休息,莫要累着了。”
  史氏笑着应了,“你就守着张氏吧,今儿就先不去你父亲那儿了,我去说。”
  “麻烦母亲了。”
  “小事,哪里需要这般外道?”
  贾赦送走了母亲,便坐在榻边等张氏醒过来。
  没一会儿,有人来报,“老爷,大爷来了。”
  大爷,便是他膝下的长子,贾瑚。
  “让他进来。”
  贾瑚如今不过五六岁,因跟贾赦一块儿练了月余的武,看上去脸色比往日红润许多。
  “父亲,母亲没事吧?”
  贾赦将儿子揽过来,笑着道,“你母亲怀了弟弟,瑚儿想不想要弟弟?”
  贾瑚一愣,“跟婶婶一样吗?”
  自从去年王氏有了身孕,祖母也时常问他,喜欢弟弟还是妹妹。
  “对,跟你婶婶一样。”
  父子俩就着弟弟的问题聊了一会儿,张氏醒了过来,见丈夫儿子都在,不由愣住,“我这是怎么了?你们俩怎么都在?”
  “碧萍来告诉我,你突然晕倒了,请了太医来看,你是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不过这胎好像不是很稳,太医叫你近日多多休息,少劳累伤神,府里的事母亲已经接了过去。”贾赦简短的将事情原委解释了一遍。
  张氏明白了,摸了摸肚子,有些惊讶,她都五六年没怀上了,还以为自己怀不上了。
  没过几天,二十八那日,王氏半夜发动了,好在府里早早请了产婆,煎熬了半夜,直到天将大亮的时候,才将孩子生了下来。
  是个男孩儿,贾政特意去请父亲取名,而后定了贾珠这个名字。
  府里频频出喜事,也并不能挽回贾代善的寿数。
  十月下旬,一日傍晚,贾代善忽然让人唤来三个儿女,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便将儿女们都赶了出去,只留下了妻子史氏。
  贾代善的脸色开始灰白起来,但还是努力的想要握紧史氏的手,史氏反过来握住丈夫虚弱无力的手,眼眶红了,“国公爷……”
  “宜兰,我对不住你,要先你一步去了。”
  史氏泣不成声,“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说这种话来惹我伤心。”
  “当年,你刚嫁过来,不上一年,有了孕,我却要跟父亲上战场,不能陪伴你,赦儿出生时我也不在你身边,这些年来对你一直都有亏欠,却无法弥补。孩子们都靠你和母亲照拂,才能安然长大。从战场上退下来,虽然给你挣了个国公夫人的诰命,但我却坏了身体,不能陪你白头,如今还得把孩子们托付给你照看,终归是我对不住你。”
  史氏收不住眼泪,“国公爷……”
  贾代善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最终看着床顶,“宜兰,赦儿长大了,你可以试着依靠他了,政儿和敏儿还得你多多费心,我去后,会让赦儿去北边战场博军功,他没有读书的天分,要撑起国公府,别无他法……”
  忽然,贾代善没声儿了。
  史氏哭声一滞,意识到他真的去了,大声哭了起来。
  “国公爷——”
  门外听到史氏大哭的贾赦等人意识到什么,直接推开门闯了进去。
  贾代善已经去了。
  史氏悲恸得不能自抑。
  贾赦贾政并贾敏三个儿女上前宽慰史氏,但也没什么作用。
  贾代善夫妻感情好,虽然刚成婚那些年聚少离多,但整个京城都知道他们感情好,勋贵里头找不出几个能相比较的来。
  贾代善膝下统共两子一女,全都是嫡妻史氏所出,便可看出他们之间的感情如何。
  史氏哭晕了过去,贾赦忙命人扶是事实回屋躺下,有忙着跟贾政一同忙着入殓,设灵堂,去交好的勋贵府里报丧。
  桩桩件件,事务繁杂的叫贾赦头都大了两圈。
  当年冬底祖母的丧事,几乎是史氏一手操办下来的,贾代善当时病着,几乎起不得身。
  贾赦和贾政虽然帮忙料理了一些,但也只是经手,真正决断的还是史氏。
  如今史氏因贾代善身故而悲痛病倒,府里的一应事务都只能由贾赦兄弟担下来。
  十二月初,贾赦让人请贾政去了他书房,问他愿不愿意扶灵回乡。


第005章 
  “我?”贾政皱起眉,“大哥,论理,你是嫡长子,扶灵回乡怎么也轮不到我去啊?”
  贾赦颔首,淡笑道,“这道理我自然不会不懂,但是,如今父亲既然去了,咱们兄弟二人,必须得留一人在京中坐镇,二弟你若留下来,自无不可。只是父亲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便是你的学业,曾多次交代我,关心你的学业。”
  闻言,贾政红了眼眶,“是弟不孝,累得父亲病重还要忧心弟的学业。”
  “你也别太难过了,应该将心思都放在念书科举上才是正经,”贾赦拍拍贾政的肩膀道,“我记得弟妹有个嫡亲的妹子嫁到了金陵薛家,据说夫君是金陵薛家长房的老大薛信?金陵薛家祖上也是诗书传家,家中想来还有不少藏书,你在金陵守孝,还可通过弟妹的关系,借阅薛家的藏书。”
  贾赦这一番安排和推心置腹,叫贾政一时缓不过神来。
  怔怔的看着贾赦,贾政心中不禁感叹,不过短短两三年的光景,他这个昔日最不着调的兄长,却真正成长为一个可以让人依靠的男子汉大丈夫,沉稳可靠,叫他都自愧弗如。
  “让兄长费心了。”贾政羞愧道。
  贾赦给他的建议,都是他妻族的人脉,他自己没想起来,还得贾赦提醒他。
  “一家兄弟,不必这般外道,”贾赦如今的心性早已经提升了一个台阶不止,担得起心胸开阔这四个字,也不吝啬替自己唯一的弟弟考虑未来前程,“我让你去金陵,还有另外一点,金陵以前是旧都,还有不少名士大儒都在金陵一带,你去金陵或可寻得名师指点,再在守孝期间刻苦些攻读,来日未必不能榜上有名。”
  听了贾赦的考量,贾政感动于兄长的贴心,连忙道,“弟惭愧,兄长忙于族中事务,弟不能替兄长分忧,还得兄长分心弟的课业。”
  贾赦心里也感慨,阿爹说的确实不错,二弟人品端方,完全不记得他当年做过什么,只看眼前他为其多番考虑,便如此感激他……
  想到这里,贾赦不禁更添了几分真情,“二弟,你我乃一母同胞之亲兄弟,何须如此见外?我帮你,你帮我,都是兄弟之间应该做的,”说着制止贾政再客套,拿出一封信给他,“我这儿有一封你大嫂写给她表舅江锦鹤的信,你嫂嫂的表舅才学也是闻名京城的,但因他无心仕途,考中后便挂冠离去,现如今也在金陵,你若是没寻得合适的名师指点,也可带着这封信去拜访你大嫂的表舅。”
  说是表舅,但因为江锦鹤跟张氏的母亲情同手足,因此对张氏这个表外甥女也当做亲生的女儿一般疼爱,前两年在金陵守孝时,张氏因是孙媳妇,只需守孝五个月,除孝后,便时常在表舅母的带领下参加金陵的各种宴会,倒是结交了不少人脉,自然也跟表舅一家的关系更亲密。
  这封信递到江锦鹤手里,只要贾政的表现不是太差劲,江锦鹤都会看在张氏的面子上,多少给予一些指导。
  贾政接过信,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兄长多番费心关照,“弟定不负兄长所望。”
  晚间阖家一块儿陪着史氏在荣禧堂用饭,饭毕,贾赦提起由贾政代他扶父亲的灵柩回乡一事。
  史氏闻言便皱起眉,“政儿虽说也是嫡子,但赦儿你才是嫡长,怎可由政儿扶父亲的灵柩回乡?这若是传了出去,叫外人如何看你?”
  “母亲,儿子也是再三考虑之后,才决定让二弟代我扶灵回乡的。”贾赦将他的考量一一解释给史氏听,史氏听完后,沉吟片刻,叹道,“政儿的课业也确实是国公爷临终前的心病了。”
  毕竟当时的贾赦已经改过自新,并且已然成长起来,倒是贾政还在原地踏步。
  听到史氏的话,一旁的贾政内心羞愧。
  “老大如今做事越来越妥当了,你们兄弟二人要一直这样相互扶持,才不负你们父亲的期望。”
  提及贾代善,史氏依然有些难过,不过短短月余的时间,史氏看着都老了好几岁。
  “母亲放心,我和二弟一定会守望相助,撑起荣国府的门楣,是吧二弟?”见史氏伤心,贾赦和贾政对视一眼,忙转移史氏的注意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