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从贾赦开始改造-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娘家的大侄子史鼐,年近而立之龄,妻子沈氏的肚子终于有了好消息,若无意外,来年膝下就能添上一儿半女,不管是儿是女,总归能生就是好消息。
  不料刚过完中元节,王家来报丧,家里的老太太没了。
  三年前王家老太爷刚没,如今三年刚过,王子胜王子腾兄弟二人谋职的消息刚传来,家里的老太太又没了,待办完丧事怕又要守孝三年,当真是时运不济。
  贾赦带着妻儿去王家吊唁,王家自从王老太爷故去,声势便一落千丈,纵然王子腾有能力,但再有能力的人也需要机会施展自己的能力,否则空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又有什么用?
  “恩侯,我还以为你不会亲自来呢。”
  贾赦看着王子腾,淡笑道,“咱们两家是姻亲,二弟和二弟妹不在京中,自该由我亲来吊唁。”
  “恩侯里面请。”王子腾面上不显,心中却察觉到一丝异样。
  贾赦如今是国公之尊,三四年前就在兵部尚书致仕后,升了兵部尚书,虽说这几年都在兵部没有挪窝,但兵部尚书也已经是从一品,贾赦现在还年轻,除非有大功,不然怕是要在这个位置待很久很久了。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贾赦回京这许多年,两家虽然也有交情,但来往并不密切,甚至可以说比起贾代善在世的时候要疏远许多,若非王子腾的嫡亲妹子嫁给了贾赦的胞弟,两家的关系怕是还要再疏远一些。
  三年前他父亲病逝,贾赦都未曾亲至,来的是贾赦那刚刚中了解元的长子贾瑚,贾瑚当时也不过十六七岁,年纪轻轻,却是个极为厉害的小狐狸,王子腾在他手里没讨到半分便宜。
  他父亲故去的时候贾赦都未亲自前来吊唁,他母亲跟荣国府更谈不上有什么交情,贾赦亲自前来明显是别有目的。
  王子腾带着贾赦去了里面,张氏就带着儿媳许氏进了内宅。
  “恩侯如今可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今日亲至,怕不仅仅是为了吊唁我母亲吧?”王子腾倒也不跟贾赦拐弯抹角,他虽然跟贾赦没什么太多的交情,但他也曾为官,初任便是京营节度使,跟统管禁军的贾赦也有过交集,深知贾赦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
  贾赦微微一愣,心中暗道,这个王子腾果真是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物。
  “前两日我接到了二弟的急信,王氏给他生了个儿子。”贾赦道。
  王子腾愣住,生了个儿子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儿吗?还特特在吊唁的时候来跟他说?
  正欲让贾赦直说,忽然想起贾赦这几年在朝堂上的作为,又觉得贾赦不是个信口乱扯的人,既然提起他妹妹刚生的这个儿子,怕是有什么别的问题?
  但他思来想去,都想不到哪里不对劲,便皱眉道,“恩侯有话不妨直说,我这妹妹生的孩子,到底有什么不同?”
  贾赦皱着眉道,“弟妹生的这个孩子,口中衔了一块玉。”
  闻言,王子腾面色微变,“衔玉而诞?”
  “正是,若非这孩子奇异,又有什么好提的?”贾赦道。
  若换个人,贾赦自然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说出来,但王子腾却不同。
  王氏是王子腾的嫡亲妹妹,虽然嫁到了他们家,但这个衔玉而诞的孩子,生母是王家人,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一旦因这个衔玉而诞的孩子而获罪,王家也逃不开干系。
  即便是贾家,要被皇家拿衔玉而诞的孩子做文章,都挺不住,更不必提现在元气大伤的王家了。
  王子腾倒吸一口凉气,旋即急声问道,“妹夫有没有封口?”
  见王子腾如此之快的反应过来问他有没有封口,贾赦便知这个王子腾是个可以合作的聪明人。
  “二弟只给我来了一封急信,信中并未提及这个,不过他写给家母的家书之中并未提到那个孩子是衔玉而诞的事,想来二弟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应该是封了口,但这件事毕竟不同寻常,还是要从长计议。”贾赦道。
  贾赦这话虽然说的隐晦,但王子腾却是个聪明的人,很快就领会了贾赦话中的深意,他跟贾赦对视一眼,附和道,“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二人对视着,相视而笑,算是达成了共识。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了,憋得我好难受啊_(:з」∠)_


第027章 
  “不知恩侯属意哪位?”
  贾赦比了个手势; 王子腾见了露出惊讶的神情,完全没料到贾赦会选择他。
  他皱起眉,道,“这位爷母家不显; 近些年在圣上跟前浑似个透明人; 恩侯怎么会选中他?”
  “你若是小瞧了他; 怕是要吃亏的。”贾赦意味深长的道。
  他这些年跟皇上的关系日渐紧张; 跟他站了队不无关系。
  说来也是机缘凑巧; 有一年去京郊狩猎的时候,碰上了遇险的诚王; 虽不知诚王为何遇险; 本着诚王是当朝的皇子,贾赦还是把人给救下了。
  不想; 却因此跟誉王结了仇; 贾赦根本不是个吃亏的人; 誉王要坑他,贾赦当然不会客气; 一来二去的就被皇上发现,引起了皇上的疑心,认为贾赦是结交了某位皇子站了队; 才引来誉王的针对。
  贾赦是搞不明白这个逻辑; 有心打消皇上的疑心; 然而皇上的疑心病太顽固,你越是有心解释他反而越怀疑你别有用心。
  确定无法解开皇上对他的误解之后; 贾赦便开始暗中观察几位皇子,结果却意外发现他救下的诚王居然是个韬光养晦的皇子。
  贾赦当然不会直接找上诚王投靠他,但贾赦也不会什么都不做; 巧的是瑚哥儿有一回跟张氏去寺里还愿的时候,遇上了许家的姑娘,虽说不上一见倾心,但也颇为中意,张氏知道后,参加了几次赏花宴,着重观察这位许家的姑娘,确定是个好姑娘,便跟贾赦商量着去许家提亲。
  许家老爷虽是文臣,但祖上也曾袭爵,只不过爵位早已经没了,许大人是靠着自己科举入仕,如今是大理寺的少卿,官居正四品,以许大人的年纪来说,位居四品已经很了不得了。
  许大人膝下一子二女,长女被圣旨赐婚给了诚王为正妃,次女则嫁给了贾赦的长子贾瑚,即是说贾瑚跟诚王是连襟,荣国府跟诚王也算连着亲。
  不过就算贾瑚娶了诚王妃的亲妹妹,也没人说贾赦选了诚王,实在是诚王太低调,旁人也不觉得这位皇子有夺位的可能。
  王子腾不知这其中内情,但他却知道贾赦跟诚王也算有亲戚关系,但若说贾赦为了儿媳和诚王妃这点关系,就选了诚王,这怕不是把贾赦当成了傻子。
  再细想贾赦说的话和神情,王子腾便认真了许多,看来他过去也看走眼了。
  贾赦并未再多说什么,直接告辞。
  贾政那边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贾赦却不打算坐着等,不管皇上有没有察觉,如今皇上对他的容忍度已经越来越低,他必须要早做决断。
  ……
  秋尽冬初,随着气候转冷,贾赦也越来越不爱出门,但他位居尚书之位,每次大朝会都是不能缺席的,不管心里多想偷懒,也不得不带着困意上了大朝会。
  每次大朝会都大同小异,贾赦甚少在大朝会上发表什么意见,除非皇上点他的名。
  当然,除非必要,皇上没事也不会问他。
  然而这次却不同,今年闹了蝗灾,北面几乎颗粒无收,今年的冬天又来的很早,钦天监的监正称今年冬天或有雪灾。
  蝗灾还未平息,又说雪灾将至,皇上如何不心焦?
  不少大臣对还未发生的事表示钦天监的监正只是说有可能,而不是一定会降下雪灾,让先处理北方的蝗灾,赈灾的人选更要慎重择定。
  诸位皇子派系的官员互相角力,都想把赈灾的事儿抓到手里,皇上日渐年迈,如何看不见下面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
  他不想把这次赈灾的事宜交给任何有意夺位的皇子,于是思来想去,挑中了向来低调,且表现平平的七皇子,诚王。
  贾赦倒是不意外赈灾的事会落到诚王的身上,之前他就跟系统讨论过,如今的结果可以说完全在他意料之中。
  满朝文武大半的官员都没料到赈灾的事会落到诚王手里,诚王似乎也有些意外,但很快冷静,站出来领旨。
  赈灾的事儿敲定,今日的大朝会就算结束。
  晚间,贾赦把一早准备好的赈灾注意事项放到一个小木盒里锁上,让心腹等诚王离京后跟上,避开耳目把东西交给诚王。
  这也算是贾赦的示好。
  没多久,姑苏来信,贾敏时隔多年,再次有孕。
  三年前林家老太太黄氏身故,林如海携妻儿扶灵回乡,然后就呆在了姑苏祖籍守孝,明年又是大比之年,贾赦原想着林如海今年年底就会到京城准备来年的殿试。
  说起来,林如海早早过了会试,若非当年林家老爷病逝,林如海怕是早就高中,如今又白白蹉跎了这数年光阴,好在能守的孝全都一次性守完了,这次殿试得中,往后仕途便是一帆风顺。
  贾敏今年三十有三,这个高龄有孕,颇有些风险,加上这胎怀相不是很好,林如海便推迟了进京的时间,写信来京中是请内兄帮忙收拾一下京中的旧宅,以免他上京后还要收拾屋子。
  得了信,贾赦虽有些担忧妹妹,但也没办法叫妹妹不生,林家嫡枝一脉,两代都是一脉单传,好不容易到了林如海这里能多一个子嗣,怎么可能打掉?何况贾敏虽然怀相不好,但这些年来身体却极为康健,就算再生一个,也扛得住。
  晚间正院,听贾赦说起林如海的来信,张氏感慨,“妹妹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当年那些旧事,虽然都过去很久了,但一直都是妹妹心中的一根刺,虽说夫妻俩现在感情越来越好,但女人更了解女人,张氏清楚,这事儿并未完全过去,破掉的镜子就算粘好了,也有裂痕存在。
  “苦尽甘来什么的另说,林家在京中的老宅,回头你派人去修缮一下,免得妹夫进京住不得。”
  虽说贾赦是可以把人留在荣府住,但林如海这次殿试必定高中,到时候殿试放榜,难不成还要跑荣国府来报喜?
  林家可是好多年没这样的喜事了,怎么也得把这喜讯先落到林家。
  “妾身明儿就让林管事去办。”
  贾赦点点头,正欲去隔间沐浴,就见张氏一脸欲言又止的神情,脚步顿住,转身又坐下,“有什么话想跟我说?”
  “这事儿说来还跟王家有关,妾身也不知道该不该跟老爷说。”张氏看着颇为愁苦的样子。
  贾赦见状,就奇了。
  他们夫妻多年,谁不知道谁?张氏可极少露出这样的神情,都到了要来他这儿问主意的地步,看来问题是有些麻烦了。
  “跟王家有关?王家如今正在守孝,什么事儿能跟他们家扯上关系?”
  张氏满面愁苦的道,“前些日子王家老太太不是没了吗?琏儿在王家碰上了王家大老爷膝下那个姑娘,他们家充作男儿教养,叫凤哥儿的那个。”
  贾赦闻言挑眉,看来是小儿女之间的那些事儿,他笑道,“琏儿跟你说什么了?”
  琏儿如今也有十三四岁了,正是少年慕艾的年纪,琏儿那孩子虽然一直在读书,顾先生也说琏儿过两年下场,得个秀才并不是问题,若要靠举人,那就需要再多学几年。
  虽说琏儿读书的天分不如瑚儿和珠儿,但也不算差了。
  这都是外话,琏儿这孩子多年来就一个毛病,喜欢美色,不过贾赦管得严,张氏也不许美貌丫鬟伺候贾琏,平日里跟着贾琏的都是些粗糙,面容普通的小厮,甭管贾琏多不乐意,反正在荣国府这一亩三分地,贾琏怎么着都是要听贾赦和张氏的安排。
  贾赦虽然没见过王子胜那闺女,却听说过‘凤哥儿’的相貌极佳,如今大概也有十一二岁了。
  若真被琏儿瞧见,再加上张氏现在的样子,贾赦大概能猜到后续的发展。
  “琏儿跟我说,他想娶王家那个凤哥儿。”张氏说着捂额,颇觉头痛,“我原是打算给琏儿挑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姑娘,谁料他瞧中了王家的凤哥儿,我也不是说凤哥儿不好,他们家那孩子我是见过的,打理庶务的本事没的挑,可凤哥儿这孩子没学过女四书这些,性子也是极厉害的,我瞧着这俩孩子怕不太合适。”
  贾赦闻言,晒然一笑,“琏儿如今刚动了心思,怕是正上心,你现在若是坚持不肯,怕要激起他的逆反之心,反倒非要娶凤哥儿不可,倒不如先压下来不提,王家如今不是正在守孝?就算他想娶王家的姑娘,现在也是不能议亲的,你先稳住琏儿,带王家姑娘孝期过了,琏儿若还是想娶她,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老爷你还真想依了琏儿不成?”张氏听出了贾赦话中并无反对之意,顿时皱起眉,“琏儿将来是要走科举入仕的……”
  贾赦抬手打断了张氏的话,“琏儿跟那些个寒门学子不同,他有我这个爹,又有瑚哥儿这个探花郎哥哥,还有个状元的先生,处处都是他的助力,无需挑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姑娘给他添助力,只要他自己争气,还怕琏儿没有出头之日?”
  作者有话要说:啊卡文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东西_(:з」∠)_


第028章 
  贾赦这番话不无劝解之意; 但张氏听了却默然不语。
  金陵四大家族贾史王薛之间互有联姻,小叔子贾政的嫡妻王氏便是王家女,妯娌之间说不上亲密但也还算和睦,只一点不好; 王氏不通文墨; 张氏跟这个弟妹不大说得上话; 倒是小姑子贾敏未出阁前; 两人相处得很好; 颇有共同话题。
  王家那位凤姑娘确实是打理庶务的好手,但她不通文墨; 就不符合张氏为儿子择妻的标准。
  贾赦跟张氏夫妻这么多年; 看张氏沉默不语,又是这幅神情; 哪里想不到她的心思?
  张氏跟长媳相处和睦; 完全是因为长媳许氏是个深明礼仪精通诗书的姑娘。兼之其父是科举入仕官居大理寺少卿; 瑚儿也甚为中意这位姑娘,才最终挑了许氏。
  而王家的凤丫头; 张氏在京城命妇圈子里交往这么多年,什么姑娘没见过?王家的凤姑娘在张氏这里,也就只有打理庶务能叫张氏高看一眼了; 至于旁的; 张氏还真瞧不上。
  “我知道你想给琏儿挑个有助他仕途前程的妻子; 但跟琏儿过一辈子的不是你我,”贾赦说到这里一顿; “当初咱们家也没多少有助科举的人脉,老爷也没说让二弟娶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姑娘来添助力,如今到了咱们儿子身上; 琏儿若真喜欢凤哥儿,何必非要逼着他娶一个他不喜欢的女子?珍哥儿和周氏的事还不能叫你生出警惕?莫非要让琏儿跟他未来的妻子也成了一对怨侣才甘心?”
  怨侣这两个字,可算是戳到了张氏的痛处。
  张氏心底升起一股无名之火,瞪了贾赦一眼,“你而今倒是能说会道,琏儿现在年纪尚小,谁知道他对凤哥儿到底是动了真情,还是贪图凤哥儿出众的相貌?若只是贪图凤哥儿的貌美,这样的喜欢又能维持多久?凤哥儿好歹是弟妹的娘家侄女儿,琏儿若因一时的喜爱娶了凤哥儿,将来就能为了另一个更美的姑娘弃了凤哥儿,到时候岂不伤了亲戚之间的情分,还叫弟妹心里不舒坦。”
  贾赦听了皱起眉,“琏儿确实还年轻不经事,喜爱相貌出众的人,但还不至于到了你说的这个程度,琏儿好歹是顾先生教出来的,品行若是有问题,顾先生早把他赶出来了。”
  “妾身可不是说琏儿品行有问题,这世间不贪爱女子美貌的男人有几个?凤哥儿性子泼辣,绝不适合琏儿。”张氏压着火气道。
  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