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6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从各种理由上找安慰,路易十四在面对明军越来越近的进军步伐,已经没有能力控制巴黎以外的地方,但至少巴黎还是有能力控制的。
于是,路易十四可以说是在绝境之下,绑架了整个巴黎。
比如说,继续宣传明军是魔鬼,无恶不作的那种;又比如说,宣传为了法兰西的荣耀,就是士可杀不可辱的那种。只有战死的巴黎人,绝对没有跪着生的法国勇士。
在明军到达巴黎之前,路易十四就全力开始准备。
还真别说,这真得有一定效果。
当大明藩属国的军队,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趾高气昂地出现在巴黎城外时,万万没想到,巴黎军队主动出击,打得奥斯曼军队狼狈而逃。
如此一来,巴黎的士气就更高了。就连之前的华沙之战,他们都怀疑真实战败的原因了。
最后,葡萄牙军队和明军以及藩属国的军队,到巴黎会师。
接见过凯瑟琳和郑芝龙之后,崇祯皇帝就在巴黎城外的一处农庄这,和他的中兴之臣喝着茶,遥看大门紧闭的巴黎城,淡淡地吩咐手下道:“传旨,命城里守军在一个小时内绑了他们的国王和其他贵族,可免一死。过了时间,想陪他们国王死,朕就成全他们。”
边上的郑芝龙听了,又转头看向农庄外面一字排开的炮兵阵地,心中非常地好奇。
这些就是皇上新发明的火炮,就是不知道威力到底有多大?要是能亲眼见下就好了!
这么想着,他就期待巴黎城里的法国人能有骨气一点,千万别软了!
有他这样想法的,其实还有不少。比如凯瑟琳和他的葡萄牙人,另外还有战败国的仆从兵等等。凡是没有在华沙之战中见识过的,总觉得传说有点不可思议,很想亲眼见见。
“陛下,城头守军回复,他们是骄傲的法国人,为了法兰西的荣耀,绝对不会跪着生!还说,有本事的话,就打进去好了!”
听到回报,崇祯皇帝淡淡一笑,一边示意自己的臣子继续喝茶,一边淡淡地下旨道:“那就满足他们的要求,炮击巴黎开始吧!”
郑芝龙听了,立刻睁大了眼睛,甚至还偷偷用了望远镜观察远处巴黎城头的情况。
这一下,终于可以开开眼界了。
崇祯皇帝的旨意一下,过了一会的功夫后,就听到炮兵阵地那边开始怒吼了起来:“轰轰轰……”
硝烟腾空而起的同时,巴黎城头上,士气昂扬的守军,顿时就被炸飞了一大片。没反应过来的,继续被炸翻。而反应过来的那些,则是立刻抱头鼠窜。
从实弹变为爆炸弹这种,而且是黑火药变为黄色火药,这第一次见识到的威力,把什么法兰西的荣耀都丢到脑后去了。
炮击只是持续了不到一刻钟,各处城头上,便到处竖起了白旗。
不过旁观这一切的人,并没有嘲笑他们,因为此时的他们,内心中全都被明军火炮的威力给惊呆了。这些人中,甚至还包括郑芝龙。
炮击巴黎,再一次让人亲眼目睹了大明新式火炮的威力。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华沙之战的传言,绝对没有一点夸张之处。
肉体凡胎,何以抵挡这种只有明军才有的武器?根本就不可能!
明军火炮只是一轰击,巴黎之战的结局便已经注定了。
那些法兰西的勇士,在回过神来后,冲进凡尔赛宫,把路易十四等人,献给了大明皇帝。
前后也就一个多小时一点世间,巴黎之战就结束了。
从此之后,世上再无法兰西!
这一战之后,明军还没进攻荷兰,那边的残余军队就把他们的贵族统统绑了。
就是英国那边比较麻烦一点,还要大明舰队走一趟,送过去克伦威尔的首级,顺便运一些新式火炮去秀了下肌肉,然后就没然后了。
科技的碾压,让崇祯皇帝这次的御驾亲征,其实是变成了游山玩水。辛苦的活儿,都有那些藩属国的人去做,明军就是镇场子,收保护费,分东西的。
不管是奥斯曼还是沙俄,都非常用心地做事,然后眼巴巴地等着大明皇帝给他们一点好处。
等到崇祯四十年的时候,整个欧洲已经重归平静。英国、荷兰、法国已经除名,其他的,大都也进行了分割,国土和势力面积大大缩水,并且大明军队在各处驻军,军费什么的,当然由本地提供。
而奥斯曼帝国也往西扩张了不少,奥地利和捷克的部分国土成为了奥斯曼新领地;沙俄也往西扩张,瑞典和波兰的部分领土成为了沙俄的版图。其他大名藩属国也都捞有好处,只是多少问题。
除了战争初期,大名藩属国军队有过乱来之后,基本上都是比较和谐。这个时候,欧洲的百姓才认识到,原来明军将士根本就不是魔鬼,哪有无恶不作?
甚至他们的到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日子反而更好过了。贵族的庄园,土地什么的,都被限制。甚至明军的到来,使得他们有了免费读书的机会。
大明的礼仪文化,那是何等的源远流长;大明的诗词歌赋,是那么地有魅力!
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真得是各有风骚!
于是,欧洲这边的文化人,都开始学东方,文艺复兴到了这里,拐了个大弯,纷纷以创作诗词歌赋,戏曲小说为荣。
当然了,这些都离不开大明对欧洲的影响力。
欧洲各国的人,包括葡萄牙在内,如果想去大明的话,必须要由大明驻守各地的武官同意才行。而可以去大明的标准就是,大明觉得你有用,才让你去。要不然,根本就没有机会去。
因为人种的不同,不管是谁,如果偷偷去了,地方衙役随便一查,就能查出来的。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占领整个欧洲之后,崇祯皇帝带着卢象升、孙传庭和洪承畴,以及郑芝龙等一批老人游山玩水,把欧洲的风光看了一遍,最终于崇祯四十一年坐火车回京师。
和崇祯皇帝一起回去的,还有随驾出征的功勋将士。这次的出征,除了水土不服病死了几个之外,全部都载誉而归。
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以及郑芝龙等老一代的人,纷纷开始写自传,据说中兴功臣的这些自传书,由很多人等着看。
大明不可思议地从最危急时刻实现了中兴,这中间的种种一切,如果不是当事人,真得是非常难以置信的。
而崇祯皇帝也开始写书,不过他并没有写自传,而是把他大脑中所有后世的知识,都开始整理出来,并且还给未来的大明写规划路线,严旨执行,成为祖制的那种。
政治上,他还保持着大明的基本格局,也就是外廷由内阁,内廷由司礼监,其中内阁和司礼监互相制衡。
崇祯皇帝觉得,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大明的这套政治制度已经是成熟了的。又有他改进后的都察院从地方到中央的监督,而暗地里还有锦衣卫和东厂番役再监督官员,加上厂卫可以互相举报彼此,所有权利都能进行制衡。也只能做到这点了。
把所知道的科技文化知识都写出来之后,崇祯皇帝就开始游山玩水,去拜访各地的老臣。比如山西的孙传庭,南直隶的卢象升等等。就算他不干活,内阁和司礼监一如既往地在运行。除非有重大事情,才会交由他来决断。反正他以前御驾亲征,也是经常不在京师的。
岁月是把杀猪刀,最终没能任何人逃过。
孙传庭、洪承畴、郑芝龙等人,都先后过世,接着就是卢象升。
另外,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系统知道,逃到了美洲,然后又被明军和印第安人撵的建虏余孽,爱新觉罗豪格,命是真大,最终被他逃到了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躲到了北极圈内,然后饮毛茹血,最终活了下来。
这时候也没几个人了,面对恶劣的环境,每日为一口吃的而挣扎,以至于话都很少说。到了后来,如果不是窃听系统有自动翻译功能,崇祯皇帝都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了。
在豪格年纪大了之后,就在孙传庭等人老死之前,豪格出去打猎,最终命丧北极熊之口。
一个时代,终于要结束了。
崇祯皇帝就没有再去各地游玩,而是开始闭关。这一次,他把后世有名的科幻小说都口述了出来。之所以如此,就是要让大明人都开开眼界,让他们知道,未来有可能会怎么样,不要目光只关注当下。
海底怪兽,外星生物,异界融合,灵气复苏等等,后世网文中各种各样的都有,他看过不少。
还真别说,这个时代的人,那听过这样的故事,顿时都傻了!
皇上的脑洞得有多大,才能想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
这么一来,《三国演义》,《水浒传》,甚至还有拍案惊奇什么的,全都被这个时代的人给丢到了历史的尘埃中去。皇上所出的那些新书,才是最为流行的小说。
也是因为这些科幻小说的流行,让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海洋和太空,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幻想着有朝一日能遨游海洋和太空。
在崇祯皇帝一百岁的时候,终于无疾而终。接替皇位的,是他的曾孙。没办法,太子和皇长孙都被他给熬死了。
他临死之时,窃听系统弹出了个提示:请宿主选择保留系统与否,选择是,窃听系统保留,并由宿主指定下一任宿主;选择否,窃听系统将永远跟随宿主。
(全书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