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6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他们当时好不容易把流贼镇压了,刚想着喘口气呢,建虏就杀进关来了。以建虏的凶名,真得不是疲惫之师能抵挡。
  然而,他们没想到,这一次的勤王,不但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反而还从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皇上犹如换了一个人一般,不但变得有担当,让他们能放手去做。甚至还亲自御驾出征,大明从此就踏上了连战连捷,再战再捷的不归路。
  随着大明疆域的扩大,两人也开始各自南北,很难再有见面之时。没想到此时此刻再次见面,两人都已经是须发全白的老人了!
  “亨九,是我,白谷啊!”孙传庭看到洪承畴有点认不出自己来了,不由得笑着说道。
  “白谷?”这么一提醒,洪承畴终于认出来了,不由得惊喜地说道,“真得是你啊!呵呵,老了啊!”
  “可不是,你也老了啊!不过我还能吃三大碗!”孙传庭听了,哈哈一笑道。
  “我信……才怪了!”洪承畴听了,也是呵呵笑了起来。
  此时的他明白,以孙传庭这么一大把年纪了,皇上却还带他来,很显然是念旧,让他们这些中兴之臣能重新聚聚,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能参与最为辉煌的一战。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笑着插话说道:“大军会在明威堡休整半个月,给欧洲各国军队留足集结的时间,两位爱卿有得是时间聊。对了,朕也让卢卿去华沙,到时候,你们三人都能聚首了。”


第975章 一炮糜烂几十里
  让敌人先集结,然后一锅端。这种非常有自信的作战方式,是崇祯皇帝的特色。洪承畴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
  因此,他也没在意。因为他知道,皇上既然这么说了,那绝对是有把握的。
  可是,当洪承畴发现,从军列上下来的随驾军队,估计了下大概只有两万人马,而且大多数还是步军的时候,他还是有点傻眼了。
  没错,这次的决战,明威堡这边,波斯那边也都还有军队,而且还有藩属国的军队也能凑数。可是,这一次面对的敌人,是整个欧洲的联军。他们的实力,其实比各大藩属国都要强不少的。
  就算是以前的大明,比如建虏还在那个时期,如果欧洲各国可以无视距离直接到达大明的话,真得连大明都是难以抵挡的。
  皇上带了这么少的兵力过来,会不会有点托大了?
  这么多年以来,洪承畴第一次对此产生了疑惑。
  和崇祯皇帝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他知道皇上不会因言获罪。因此,他就顾不得和孙传庭寒暄了,连忙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欧洲各国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集结,想必他们必定会集结所有能集结的兵力到华沙和我们决战。欧洲各国的火枪火炮不可小觑,而且……”
  稍微犹豫了一会,他立刻又奏道:“前两个月的里斯本之战,欧洲各国已经破译了我们大明火炮和火枪射程远,精度高的原因。据消息回报,他们都在全力改造他们的火炮火枪。陛下,不可小觑欧洲各国联合起来的军队实力啊!”
  其实他是有点意见的,如果不是里斯本海战先打的话,明军这边就能保持火炮火枪上的优势,对于陆军的决战,就会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如今却是没有了!
  听他说了这么多,一脸担心的样子,崇祯皇帝和孙传庭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由得都露出了笑容。然后,崇祯皇帝脸上的笑容不改,对洪承畴说道:“洪卿放心好了,那些枪炮都是要淘汰了的,他们要学,就学去好了。朕就是故意的,让他们以为能追上我军在装备上的优势。”
  有穿越所带来的四百年学识,还有一个庞大帝国的人力物力可以用,加上又有这么多年的发展,如果不能对欧洲土著进行武器装备上的碾压,这个皇帝就白当了。
  这次的决战,正是因为大明有了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所以就提前通知了两个月,让欧洲各国来集结。不管怎么样,新式武器的第一次亮相,绝对要用最为震撼人心的方式出场才行!
  此时的洪承畴一听,不由得大喜,连忙问道:“可是兵仗局又发明了什么更为厉害的火器?”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道:“这一次的主要功劳,却是太平夫妇两人。兵仗局的发明,只是顺理成章而已。”
  说到这里,他往后看了下戒备森严的火车站,看着从火车上正在下车的将士,然后又转回头对洪承畴说道:“这也是朕要你戒严的原因,新式武器是绝对碾压欧洲各国目前的军备。华沙之战,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场决战。但是,对于朕,对于大明将士来说,只是一场屠杀而已!”
  “……”听到这话,洪承畴有点傻眼。到底太平公主夫妇发明了什么东西,竟然能让大明军队可以做到屠杀欧洲各国的联军,无视他们人数上的优势?
  如果别人这么说,说真的,他肯定会质疑这话的合理性。因为他想象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能有碾压这样的优势。
  不过,崇祯皇帝自信地说了,他当然不会质疑,不过在他心底,还是非常好奇的。
  边上的孙传庭这个时候开口了,笑着说道:“这些其实都是陛下的功劳,是陛下的新学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哪怕这次的新式火器,也都是陛下直接指点,才会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足够的枪械大炮。”
  大明如今变化的方方面面,全都是和崇祯皇帝有关。对此,所有人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新式火器的威力,京师那边的百姓都是听说了的。而以孙传庭的位置,他更是亲眼见识了的。因此,说这些话的时候,那是充满了浓浓的敬佩之意。
  真不知道皇上脑子里怎么会有这么多有用的东西,而且还这么厉害!皇上的新学,和儒学明显互补,大明从此以后,就再没有短板了。
  洪承畴越听,就越是好奇了。连孙传庭都这样说,那新式武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心中如此想着,他就好奇地往火车后车厢那边看去。
  此时的明军将士们,差不多都已经从火车上下来,正在火车两边整理军备之类的。
  崇祯皇帝看他这个样子,不由得笑了。反正闲着无事,就对洪承畴说道:“走,去看看好了。”
  说完之后,他转身走了过去。
  洪承畴一听大喜,连忙跟上。
  可离得近了之后,他忽然又有点傻眼了。
  只见火车上下来的这些明军将士,几乎就没有年轻人,全是中年人,甚至有少数一部分,鬓角都白了的。
  不过这些将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胸口挂满了勋章。不用说,都是大明中兴以来的历次战事中获得勋章奖励的有功之士。
  第一时间,洪承畴就明白了。这些将士应该就和孙传庭来欧洲是一个意思。是皇上给大明有功将士的一次酬劳,让他们来见证最大,也是最后的一次大战!
  连兵都如此,皇上到底有多强的自信,才会如此行事?这也就是说,这新式武器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才会让皇上如此肆无忌惮地行事?
  看到皇帝过来,明军将士们纷纷敬军礼。
  如此一来,他们胸口的勋章就更是醒目。每一块的勋章,都代表了一次战事。勋章越多,对大明的贡献就越大。
  崇祯皇帝没有回礼,但是,孙传庭等人,却是都要回军礼的。
  大明中兴的背后,就有他们的血汗!
  此时,崇祯皇帝已经站住身子,用手指着地上说道:“洪卿看到没有,这个火枪没见过吧,朕叫他重型连续击发火枪,简称重机枪。能源源不断地射击,不需要再搞什么三段式。射程之远,更是远高于卿所认知的火枪……”
  听到介绍,洪承畴的眼睛顿时一下睁大。就犹如好奇宝宝一下见到了新奇玩具一样,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恨不得扑上去,好好琢磨一番。
  不再需要三段式来形成火力,能源源不断地射击,更为关键的是,听皇上的意思,射程之远,要超出他的想象。这样的火枪,真得是太神奇了!
  “难怪陛下有如此之高的信心!”洪承畴忍住了去摸一摸的冲动,感慨地说道。
  谁知崇祯皇帝听了,却是淡淡一笑道:“其实朕估计,这种重机枪都用不到。华沙之战,能让世人记住的,还是那个!”
  洪承畴听得大惊,连忙沿着崇祯皇帝所指方向看去,却是一门门的大炮。
  说是大炮,是因为和红夷大炮有点像。但是,真要认真看得话,却又是全然不同。
  这肯定是新式大炮没错,可是,这种大炮真得会非常厉害,在华沙之战中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此时,崇祯皇帝已经走了过去,拍拍光洁的炮膛,感慨着说道:“大炮乃是战争之神!以前,或许这话是夸张了,但是,从此以后,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是绝对不容置疑的!”
  大炮是战争之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让跟过来的洪承畴非常意外,连忙问道:“陛下,这火炮的威力有多大?”
  刚说到这里时,他忽然发现什么,连忙诧异地问道:“陛下,这是后装火炮?”
  前装还是后装炮,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以洪承畴的经验,当然能一下就分辨出来的。
  大明早就有后装火炮,也就是佛朗机炮。分子母铳,每个母铳配备七八个子铳。其中子铳可以事先装好弹药,嵌入母铳进行发射。
  优点是射速快,但缺点其实也明显,那就是射程比不上前装炮,威力有限。只能是对付冲近了的敌人,才是后装炮的用武之地。
  洪承畴在问出话之后,便好奇地找了下这个火炮的子铳却没发现。
  正在这时,崇祯皇帝却已经转头看向他,微笑着说道:“是后装火炮,不过和卿所认识的后装火炮不同。这种火炮,那是真正的一炮糜烂几十里!”
  以前时候,所谓一炮糜烂几十里,真得就是一个笑话,都夸张地没边了。稍微懂点火炮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崇祯皇帝此时却说,这种火炮是真正的一炮糜烂几十里,这再次让洪承畴大吃一惊。总觉得,好像有点难以置信。
  其实,黄色火药,雷汞这些的发明,真得是划时代的。对于不知道的人,当然会是难以置信的。
  这一次,崇祯皇帝看洪承畴的表情,却是笑笑道:“机枪那个,还有步枪这些,可以找个机会给卿先见识一下。至于火炮,就等着华沙之战吧!”


第976章 煮酒论英雄
  随着崇祯皇帝所定华沙之战的时间越来越临近,华沙这里的军队也是越来越多。
  奥斯曼军队,步骑共计八万人已经抵达。沙俄军队,步骑共计两万人已经抵达,其他各个大明藩属国,林林总总凑起来,就只有两万人马。而明军本部这边,波斯总督卢象升领着骑军三万人已经抵达。所有到达的兵力,合计一共就十五万人马。
  如果只是普通的战事,那十五万人马已经非常多了,可以号称五十万人马去吓敌人。
  不过此时,在欧洲各国盟军这边,已经到了的,有西班牙陆军五万,法国陆军十万,荷兰陆军三万,瑞典军队八万,奥地利、捷克等等,全部加起来就已经是五十多万了。据说英国军队也还在赶来,全部加起来,包括兵力最多的波兰本部人马,那是能到七十万左右。
  华沙城肯定是没法驻扎的,反正就是约战。大军就在平原上扎营,互相对峙。
  其中欧洲各国军队,就以华沙城为粮草囤积之地,军队全在城外东侧。离此十里之外,则是大明联军的驻扎之地。彼此之间,都能通过望远镜互相看清对方在干什么?
  不过虽然如此,两边的人马都没有像普通战事一样开战,要派出斥候去屏蔽战场,去骚扰敌军后方等等。
  对于欧洲各国军队来说,他们虽然已经集结了大部分人马,兵力上也是碾压对面的敌人。可日期未到,这边集结的兵力更多一些,优势就会更大。最为关键的是,这一战的目的,是打败明国皇帝,这才是最主要的。
  如今,明国皇帝没有到,如果直接发起攻击的话,打败眼前的明军没有难度,最怕的是明国皇帝怕了,就退了回去。那么一来,欧洲各国联军往东进攻,战线拉长之后,后勤压力就会很重。既然如此,为何不等明国皇帝自己凑上来,再一战而定?
  他们是这样的想法,大明联军这边,却是要简单多了。皇帝有旨意,攻打华沙的时间没打,谁敢打?再说了,对面的敌人那么多,就如今这点兵力,怎么主动进攻?还不如等大明皇帝领着大军到达之后,再和敌人一决胜负呢!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奥斯曼帝国的当权者艾哈迈德,和沙皇阿列克谢坐在营帐中,一起喝酒聊天。
  看着侍卫把煮好的黄酒给他们两人倒上,阿列克谢便笑着对用筷子在笨拙地夹菜吃得艾哈迈德说道:“大明的《三国演义》你看过没有?我已经翻了三遍,真是太好看了!”
  《三国演义》在大明是非常受欢迎的,包括建虏都是爱不释手。大明将士西征过程中,当然也有人把《三国演义》带到了西边。规模宏大的战事,武力高绝的武将,神机妙算的军师,不管是文斗武斗,都是非常地精彩。不用说,也一下就征服了西方人。
  艾哈迈德一听阿列克谢的话,顿时兴趣大增,回答他道:“我才看了一半,快到赤壁之战了。”
  “这么说,你已经看过煮酒论英雄了?”阿列克谢一听,不由得立刻兴奋了起来,连忙对艾哈迈德说道,“如今东西方之决战即将开始,不如我们两人也来个煮酒论英雄,看看这注定注入史册的战事,有多少英雄好汉能入你我之眼?”
  艾哈迈德听了,看了下杯中酒,案几上的小菜,又转头看了下外面,闻着隐隐的战争气息,便点点头说道:“还真是应景,行,这样好了,你说一个,我说一个,轮流着来,看看我们的看法是否一致!”
  要想同时获得他们两人的认可,还真不一定能有多少人。毕竟他们两人,一个是庞大奥斯曼帝国的掌权者,另外一个人,也曾是雄霸欧洲东部的沙俄帝国的皇帝。
  艾哈迈德就有点期待,不知道阿列克谢提及的英雄人物,能不能入自己的法眼!要是说得不对的话,肯定不能附和他!
  “第一个英雄,我认为是镇压流贼之乱,又平建虏叛乱,更是南下横扫南洋各国,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坐镇波斯的大明波斯总督卢大人!”
  听到这话,艾哈迈德有点无语,想着你是不是太会拍马屁,直接把营地最高统帅给说了,我还能否认这说法么?
  虽然他如此想着,可仔细想想,他却也不得不承认,卢象升真得非常有本事,他所做得这些事情,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算,绝对算!”艾哈迈德立刻就附和,甚至还举起酒杯道,“来,为大明英雄卢大人干杯!”
  阿列克谢听了,笑着举杯,和他干了一杯,然后等着他来说英雄了。
  “我要说得英雄,少年穷苦,却能出人头地,镇压流贼之乱,不但平了建虏叛乱,还坐镇天山数年,并以天山为根基,协助皇上灭了莫卧儿,自己更是一举拿下萨马拉……明威堡,收复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和哥萨克部,被皇上封为明威侯的洪大人!”
  本来他是想说萨马拉堡,并击溃阿列克谢所领大军。不过才提及萨马拉三个字,就看到阿列克谢的脸色一变,就改口不说了。毕竟现在是盟友,两个人还在一起喝酒,撕破脸就不好了。
  说真的,阿列克谢刚才想给艾哈迈德补充,说打败了你爹所领的二十万奥斯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