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6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的那种。
  说回来,卢象升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其实还是崇祯皇帝临走之前交代的一个重要事情。
  阎应元那边,已经奉旨拿下了埃及的一部分,控制了那个最狭小的地方。崇祯皇帝的意思,要在那个地方挖一条运河出来,连同地中海和印度洋。
  这个事情,有点麻烦。
  虽然大明就有通航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了。按理来说,这边要挖一条运河,也不是难事。更不用说,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过几次挖掘废弃,是有一定运河基础的。
  但是,这条运河的困难之处在于,这块地方是沙漠地区,人烟稀少,土地产出更是少得可怜。要有足够的劳力挖掘运河,那必然要提供充足的物资,否则死的人太多,工程也不知道猴年马月能完成。
  如今的难点,就是还要再加一个,从哪里去获得足够的免费劳力?
  本来的计划中,是回头准备充分之后灭了奥斯曼帝国,这样后续的俘虏就可以用来做这个事情了。但是,如今奥斯曼帝国已经主动臣服了。想到这里,卢象升不由得有点惊讶,该不会奥斯曼人逃过一劫,所以那奥斯曼使者就那么开心了吧?


第96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再说穆斯塔法回到伊斯坦布尔之后,把情况一说,皇太后和艾哈迈德都是非常高兴。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和大明帝国化敌为友,成为了同盟,从此以后,就再也不怕欧洲各国的联军了。
  于是,在商量了一番之后,就开始在全国强调这个镇南城协议的正面意义。谁要对这个协议有不满质疑的,一律按通欧叛贼处理!
  不这么做也不行,毕竟协议签订之后,要和大明那边交割黑海海峡以东地区的。另外,如此大张旗鼓地宣传,也是要给欧洲各国知道,震慑他们。如果想先来攻打奥斯曼帝国的话,那就是和大明帝国直接开战。欧洲各国们,你们准备好了么?
  奥地利这边,各国舰队都在往这边集结中,突然收到消息说奥斯曼帝国在边界有异动,随后更是听说,奥斯曼帝国被明国打服,割让了大片国土不说,还充当了明国的爪牙。顿时,欧洲各国特别是那些和奥斯曼帝国相邻的几个国家就慌了。
  一直以来,奥斯曼帝国的阴影,就笼罩在他们头上。之前虽然看到奥斯曼帝国被明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可明国是更为强大的国家,并不足以证明他们去打奥斯曼帝国,也能打赢奥斯曼帝国。
  一时之间,奥地利、捷克、波兰和立陶宛联邦都因为这个事情,引发了连锁反应。
  他们一边加强战备的同时,一边派人赶去巴黎,在会议上立刻改变要求,变得非常强硬。欧洲各国陆军的盟军,必须集结到东部来对付陆地上的明军。
  至于葡萄牙那边,只要各国联合舰队能打败里斯本的明国舰队,那陆地上的明军和葡萄牙军,就成了无根之萍,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
  换句话就是说,海战可以在里斯本那打,但是,陆战,就必须在欧洲东部这边决战。就是要再来一次规模最为庞大的十字军东征,把明国赶回远东去。非这样,他们欧洲东部国家将寝食难安。
  至于粮草物资,他们欧洲东部国家可以尽量提供,杀入敌境之后也能获得敌国物资的补充。为此,他们还强调了如今明国占领区的农业有多发达什么的。
  开始的时候,西班牙人当然是不乐意的。他们最想要的是,海陆并进,一下解决了葡萄牙这边是最好了。
  不过一个西班牙难以抵挡奥地利、捷克、波兰,甚至到了后来,连瑞典也要求东征,这让巴黎会议的局势大变,最终商讨之后,西班牙这边很是遗憾了。
  不过让西班牙有点欣慰的是,斥候回报,在里斯本的明国舰队,只有不到三百多艘战舰。大部分战舰都去了地中海,去和奥斯曼那边的明军汇合去了。
  就这么的,欧洲各国重新开始动员了起来。各国舰队在法国这边开始了集结。而陆军方面,都往维也纳和波兰那边集结。
  按照巴黎会议的最新商讨结果,欧洲各国将集结两处大军,一路攻打奥斯曼,杀入波斯,进而攻占莫卧儿,完成驱逐消灭南路明军的战略目的。
  另外一处,也就是波兰境内集结的联军,则要灭了沙俄,并再往东推进,攻打伏尔加河流域,攻占并消灭萨马拉堡地区的明军。
  这两路大军看哪路顺利,可以北上或者南下支援另外一路,最终完成会师。随后再根据战役结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趁这个机会远征远东,把东方最繁华的地方给攻占了算了。
  海上这边,各国联合舰队攻下里斯本之后,舰队再入地中海,联合集结在奥地利的舰队一起,把地中海的明国舰队给灭了。随后再回师美洲,把美洲的明军和葡萄牙人给消灭了。
  这个巴黎会议结果的内容,是相当庞大的,也是欧洲从未有过的。必须要动员欧洲最大的战争潜力,完全可以说,这是东西方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对决。
  为此,欧洲各国不但在贵族层面妖魔化明国,而且也在贫民百姓中妖魔化明军。对于欧洲各国这边来说,宗教因素是最好的借口。欧洲各国之间,就因为宗教原因,互相之间都打了三十年战争,死了差不多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种声势浩大的宣传,集体抹黑大明的事情,自然是最有成效的。一时之间,明军在欧洲这边成了能让小孩止哭的魔王,比起之前的蒙古帝国西征,还要让他们感觉可怕。
  这样的宣传,还有征集兵力,协调各国兵力物资的消息,当然是瞒不住的。有关各国的消息,就犹如雪花一样不断地送达大明藩属国君主的案头,然后再传去洪承畴和卢象升那边。他们在紧急备战的时候,也急催卢象升和洪承畴向本土求援,增派援军。
  这个位面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开始在地球上酝酿了。
  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系统,虽然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事情,却也随时知道最新情况。反正大明这边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再等下去,岁月这把杀猪刀的威力会越来越大。
  卢象升、洪承畴,包括听到消息,又死活前来求战的孙传庭,都已经七老八十了。还有武将方面,当年的那些,也都已经打不动战事了。毕竟武将可不比文官,那是要上阵搏杀的。
  甚至已经有武将,年纪实在太大,都已经过世了的。比如说,秦良玉,原本历史上享年七十五岁的她,因为在这个位面上少了很多烦心事,眼看着大明一天比一天强大,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多了很多开心事,也就多活了十岁,享年八十五岁去世了。
  如果再拖下去的话,指不定会有更多的当年老臣子抵挡不住岁月这把杀猪刀而去世。既然如此,那就趁早一战吧!
  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崇祯皇帝再次宣布御驾亲征。这次随驾的文官武将中,文官包括孙传庭在内,武将则有贺人龙、虎大威、周遇吉、黄得功、李过、李来亨、马祥麟等人,加上已经在西边的吴三桂、李定国、郑成功、郑芝龙等人,真得是集齐了当初的一代人。
  这一次,从皇帝到武将,全都是须发半白,甚至是全白的中老年人,让朝廷上下都为之担忧。年轻一代的臣子纷纷上奏,请求派他们出征。
  百姓中也都是这样的想法,皇上年纪也大了,武将们都不可能再冲杀战场,要是这样的军队出征,让年轻人怎么想?
  对此,崇祯皇帝明旨昭告天下,说这个天下,是他和诸多文官武将的努力下实现中兴。那么这个时代最后的敌人,也将由朕和老一代的文官武将来终结。从此以后,地球将是大明的地球,地球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纪元。你们后代人的目标,就是在他所开创的基础上,要更进一步,发展科技,目标定到星辰大海,让人类文明踏入宇宙时代。
  虽然旨意中不是这么写,但是,意思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在崇祯皇帝看来,欧洲各国再联合起来,也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带着这些老臣子去,就已经是足够了。这次的御驾亲征,更多的,其实是一种仪式,是对于一个时代完美的落幕。
  感受到皇帝的决心,想起几十年前大明的乱相和末日处境,再想想如今的生活。大明百姓无不对皇上和这些老兵老将至于最崇高的敬意。
  他们无法改变皇帝的决断,就纷纷上奏表决心,一定不会辜负皇帝的期望!
  崇祯三十七年三月下旬,崇祯皇帝并文武大臣,领着三万人马坐上了西征的军列。
  所有百姓,都在这一刻停下了手头的事情,静默恭送老一辈人的最后一次出征。火车沿途的百姓,更是自发拥到轨道边上去送行,为老一辈致以崇高的敬意:为了子孙后代而奉献了一生,你们辛苦了!
  嗯,意思是这么一个意思。
  不过他们很遗憾,火车上,只能看到出征将士的身影。皇上和那些老臣老将并没有露面。显然是年纪大了,长途出征会累,大概都在休息吧!
  其实,他们是想差了!
  在豪华车厢内,崇祯皇帝发明了三国杀,正在他的老臣老将玩得不亦乐乎!
  对于别人来说,御驾亲征那么远,肯定很累!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其实只是一场长途旅行。和欧洲各国联军的决战,其实根本就是科技上的碾压而已,获得胜利,并没有丝毫难度!
  ……
  欧洲这边,各国步军都还在集结中,至少已经集结了二十万大军的时候,舰队的集结已经完成。停靠在法国港口的各国舰队,密密麻麻,犹如海上的森林一般。军舰上的旗帜,五花八门,从中能看出来,绝对不止是八国联军。
  战舰的数目,达到了一千多艘,如果加上地中海区域的五百艘所有,战舰规模更是达到了欧洲这边史无前例的一千五百多艘。而里斯本的明国战舰,却只有三百多艘而已!


第969章 这下放心了
  如果说里斯本的明国舰队没有分散的话,各国绝对会把自己所有的战舰都贡献出来。可是,如今明国舰队,哪怕再加上葡萄牙舰队也不到四百艘,那如今集结起来的舰队,欧洲各国认为是绝对够了!
  当然,也有人是有担心的。比如说英国这边,罗伯特就担心那种铁甲冒烟战舰。
  可是,他们不知道明国舰队中到底有多少这种新式战舰?虽然有派人去打听消息,但是,葡萄牙人非常团结,派过去的人不是被发现,就基本上寸步难行,以至于并没有打听出多少有用的消息。
  不过罗伯特等人商量之后,大概也能估计出来,最多应该不会超过十艘。
  而就普通战舰来说,欧洲各国的联合战舰就绝对比明国战舰要厉害一些。如此一来,优势互相抵消一些,加上己方战舰数量是明国战舰数量的三到五倍,大概率来说,联合舰队赢定了。
  于是,欧洲各国的舰队在集结完成之后,就浩浩荡荡地向里斯本出发了。
  ……
  欧洲各国战舰如此大张旗鼓地集结,葡萄牙这边只要不是聋子,当然早就知道了。因此,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人提议,趁着欧洲各国舰队还没有集结完成的时候,就先发制人,出动舰队把他们给各个击破!
  但是,这个建议,并没有被采纳。凯瑟琳公主告诉他们,不要担心,有大明舰队驻扎在这里,就肯定不会有事。
  见她如此有信心,葡萄牙人就放心了不少,转而热议,纷纷要求凯瑟琳改称女王。可以说,这个话题成为了里斯本最热门的话题。
  偏僻地方的酒吧,如今已经重新装修,虽然位置不变,但是豪华了不少。进出的人群,不管是穿着,还是精神面貌上,都是很不错的那种。
  在酒吧内,也不再只是喝那种劣质酒。其中有很多人,甚至都在喝从未喝过的酒。
  这个酒是黄色的,不是冰镇,反而需要加热,空气中都是弥漫着酒味。
  以前就是这酒吧常客之一的瘦高个,路德金夫就往柜台上一拍道:“给我一杯女儿红,要烫烫的。”
  “女儿红?建议你还是来杯状元红吧,这个好!”边上的酒客听到,便哈哈大笑着说道,“知道什么是状元么?就是明国科举第一名,将来是要当首相的。喝上一杯,晚上就去造人,说不定就是一个状元儿子了!”
  拉夫一听,同样哈哈一笑道:“错了,不叫首相,而是首辅!”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酒保道:“好吧,来一杯状元红吧!年份越久越好,我现在喝得起!”
  随后,他又给伙伴普及知识道:“我告诉你们啊,大明的这种酒啊,是年份越久地越香。大明那边有习俗,如果生个男孩的话,就会酿好酒埋在地下等着,将来儿子中了状元就挖出来,这就是状元红了!”
  “啧啧,大明的酒就是有文化!欧洲的酒这么一比,真得太俗气了!”
  “……”
  聊了一会酒之后,话题很快就转移,集中到了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上。
  “你们说,凯瑟琳殿下为什么迟迟不肯登基为女王?”
  “该不会是殿下要回大明吧,所以不愿登基称王!”
  “那我们葡萄牙怎么办?如今王室可只有凯瑟琳殿下一个人了啊!”
  “难不成,以后我们葡萄牙要另外再立一个王?会不会是安德斯将军?”
  “这不好吧,安德斯将军虽然立下不少功劳,可好歹殿下血脉又没有断绝!”
  “就是!再说了,如今我们葡萄牙要是离开了大明,就又会亡国。我可不想再过以前的日子。要是凯瑟琳殿下当女王的话,那大明是绝对不会不管葡萄牙的。到了大明下一任皇帝的时候,说不定更重视我们葡萄牙!”
  “说得太对了,我们葡萄牙的王,不能是其他人。凯瑟琳殿下不肯答应,我们就去请愿如何?”
  “好,一起去,为了我们葡萄牙的未来,大家都去!”
  “……”
  正当酒吧内气氛热烈了起来,也不知道是真担心葡萄牙的未来,还是因为酒喝多了的缘故,一众人等,都起哄着要准备立刻出门。
  可正在这时候,就见门外走进来一个富态中年人,看到酒吧内的样子,不由得诧异地问道:“你们这是准备去干什么?”
  路德金夫一见,不由得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道:“拉夫,你来得正好!”
  其他人听到,也纷纷跟着嚷着。
  没头没脑地,拉夫有点莫名其妙道:“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还和我有关?”
  路德金夫和他最熟,立刻就大声问他道:“你和公主殿下最熟悉了,如今女王之位一直悬着,公主殿下到底是什么个意思?”
  “是啊,公主殿下到底是什么个意思?你要问问啊!”
  “……”
  听到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话,拉夫立刻便明白了,当即哈哈一笑道:“这事儿,我还真是刚刚得到了个准信!”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高兴了,心中有点好奇,纷纷追问了起来。
  拉夫走进去后做好,酒保不等吩咐,就端给他一杯酒吧最畅销的状元红。而其他酒客,也顾不得喝了,纷纷围住了他。
  拉夫笑眯眯地喝了一口状元红,品尝了一会之后才吞下说道:“我告诉你们啊,这大明的特产酒,就应该是再来点小菜的。煮酒论英雄知道不……”
  要是平时,听到这种酒文化,这些酒鬼就最是喜欢听了。可此时,却被人打断,直接问凯瑟琳公主殿下的事情。
  拉夫见了他们这焦急的样子,也终于不吊他们胃口了,当即笑着说道:“凯瑟琳公主殿下生了一个皇子,已经三岁了吧。得大明皇帝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