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有的白甲兵还在遵守军令往前突击,但是,有的白甲兵已经不顾军令,返身败退,就想着在明国骑军再次冲过来之前逃回后面,和后面的同伙汇合。
  一时之间,就算悍勇地白甲兵,也有点乱了。
  就在这时候,城头上,“铛铛铛”地铜锣声,急促地响了起来。杜度显然心疼白甲兵,不想损失过大,再者说了,继续往前突击也已经失去了意义,眼看着红彤彤一片的明军后援军队马上要开上来,他就急忙鸣金收兵了。
  军令一下,白甲兵就没有一个犹豫的,纷纷往后撤。万一撤慢了,明国骑军一突击过来,就会又有大量死伤。
  然而,这支秦兵也是打惯了仗的,面对如此情况时,又岂会让白甲兵轻易撤走。在军官的呼喝声中,明军的长枪兵们就开始一起喊着口号,齐步向前追击。那如林的长枪,就犹如移动的刺猬,向撤退中的白甲兵冲了过去,要黏住他们,不让他们顺利撤退。
  在他们的身后,火铳手没有了作用,可弓箭手却可以仰角射箭,就算不能射杀大量敌人,却也能给他们制造撤退的障碍,迟缓他们的后退。
  城头上的杜度,看着这一幕,手中却没有军力可派,他不由得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嘴上喃喃自语地说道:“完了,完了!”
  虽然他手中有将近两万地兵力,可大部分是二鞑子,这些兵力看守掠来的人口没问题,打打顺风仗,追杀下残敌,也没有问题。但要是让他们去和强敌打仗,特别是局势非常糟糕的情况下,连白甲兵都被打败的情况下,把他们派出去救场,这显然是不可能地事情!
  闭上眼睛的那一会,杜度知道是自己害了那么多白甲兵。自己低估了眼前这支明军的彪悍。这城外的明军,实在太让人意外了,特别是决定胜负地那两支明国骑军,竟然不顾自己背后的蒙古八旗,就那么一往无前地冲进白甲兵这边。
  要知道,白甲兵可是重步兵来的,骑兵要冲锋的话,那也必须是重甲骑兵才行。可是,这两支骑军,就只有少数十多骑是重甲骑兵,大部分可是轻骑啊,就那么撞进了白甲兵中,存粹是用战马的高速机动,用最前面那些人的牺牲,冲开了白甲兵临时仓促组成地防御阵线。
  当然了,这也和白甲兵同样大意了有关。总觉得明国轻骑不可能直接攻击他们。至少要和蒙古八旗决出胜负之后,轻骑骚扰他们的侧翼。可谁知,这群明国骑军竟然会是一群疯子呢!
  这一刻,他们对明国军队的印象,一下就有了改观,可这代价,也是惨重的!
  杜度都不用睁开眼睛,听着城外厮杀地声音,他都能听出来,那两支明国骑军,又再一次冲击败退回来的白甲兵。他有点痛苦地捶着自己的脑袋,低声自责:“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大意?这支明军为什么这么不同?为什么,为什么?”
  陈伟权也傻了,在他的印象中,秦兵也不是这么能打得啊!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支秦军是被远在京师的明国皇帝强化过了,给了他们这么悍勇的理由。一如满清军队自己,他们劫掠,能分到大量的财富、奴隶,这也给了他们自己作战悍勇的理由。
  大明军人也是人,甚至都是军户世家,祖辈都是打仗的。他们之前之所以打不过满清军队,只是因为他们的后勤太烂,他们的奖赏机制太烂,没法调动他们的血勇而已。
  人与人的差距,真没有那么大,满清军队的无敌,是大明自己的猪队友给惯出来的而已。
  城外这场战事,来得快,结束地也快,前后只有一个时辰左右,还活着的满清军队已经败退回城内。在城外留了一地的尸体,也没法带回去,被明军将士割了首级,高举在手,或着用枪挑着举起,向城头上挑衅。
  不知何时,忽然,城外的明军将士,都不约而同地大声吼叫了起来:“万胜!”
  这个声音之大,简直可以说是震耳欲聋。每个明军将士,都在用尽了力气狂吼。每个明军将士,都在欣喜若狂。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一仗竟然胜得如此干脆,胜得如此地畅快淋漓。此时的他们,就好像心中长期憋着地一口气,终于吐了出来一般,感到非常地痛快!
  辽东建虏,不过如此也!
  就算明军主帅,洪承畴和孙传庭对这次战事地顺利,也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至少杀死三百白甲兵,杀了六百以上地蒙古八旗。最为难得的是,这一次,是有首级地,是野战赢了这些鞑子。
  “狭路相逢勇者胜!”洪承畴微笑着捋着自己的胡子,感慨地说道,“不外如是也!”
  而孙传庭则盯着城头上,建虏鞑子们一个个地如临大敌一般,又看看在城下欢呼的大明将士们,喃喃自语地说道:“皇上懂军心啊,他日必为无敌统帅!”
  这一刻,满清军队长久以来建立起来的心理优势,在这支明军心中荡然无存!
  原来,辽东建虏也不是不可战胜地!
  城内的伍忠,虽然看不到城外的战事情况,可当他听到城外传来地那“万胜”吼声时,不由得有点呆了。欣喜大明军队对上建虏能打胜仗,可他同时也有点发愁了:“自己是要去关外潜伏的,这可咋办?”


第136章 求生的意志
  想归想,伍忠的心中,却是非常高兴的。毕竟他冒这么大的风险,身处敌营,为得不就是最终打败建虏!
  与此同时,他身上的窃听种子,也把明军得胜的消息传给了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
  虽然不明白战果如何,可崇祯皇帝看到伍忠听闻到的声音转化而成地文字,汇聚着各种言论,就知道明军这次战事的胜利,至少是狠狠地打击了满清军队的士气。
  他正高兴着时,忽然,系统又有了动静,只有崇祯皇帝能看见的文字,又开始一行行地显露了出来。
  士气在任何战争中都是左右战局的重大因素,尤其在冷兵器作战时代,士气的高低,更是决定战事胜利的关键因素!宿主作为大明皇帝,很好地激励了秦兵,使之在对满清军队的战事中,发挥出了十二分的战力,沉重地打击了满清军队的士气,打破了满清军队野战无敌的神话。
  这是一个非常好地开端,希望宿主时刻关注军心士气,再接再厉,保持大明军队旺盛的士气,这将是宿主作为大明皇帝,能中兴大明的关键一步。为鼓舞宿主的类似行为,特奖励甲级窃听种子一颗,加油!
  看完这些文字,崇祯皇帝核实了又一颗甲级窃听种子到手,不由得脸上笑开了花。
  窃听种子啊,多多益善!
  之前的那颗甲级窃听种子,已经“赏赐”给了宣大总督陈新甲,从而了解到了不少消息。他那边要回收回来的话,至少也要等把晋商以及他们这些同伙一网打尽的时候。
  如今这又多了一颗甲级窃听种子,那应该用在什么人身上最好呢?
  崇祯皇帝高兴了一会,便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不管怎么样,有金手指在身,那就必须最大作用地利用这窃听种子才好!
  想了没多大一会,他忽然眼睛一亮,一拍自己的膝盖,心中乐了:前线不是刚打赢了一场胜仗么?总应该有俘虏吧?让洪承畴和孙传庭把俘虏即刻送来京师,挑选一个最有价值的俘虏,“赏赐”给他窃听种子,而后放回辽东去。这样一来,辽东那边的动静,就又多了一条了解的渠道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便没有犹豫,立刻下旨,派人马上赶往前线,把这道旨意给传过去。
  忙完了这个,崇祯皇帝静下心来时,忽然又有了另外一个主意,一时之间,还颇为心动。
  他心中想着,自己要不要溜出城去,往前线去一趟呢?这样一来,就算没有抓到高级别的俘虏,可只要两军对阵,满清头目,比如那多尔衮啊,岳托之类,总会冒个头吧?
  只要能被自己看见,岂不是就能把窃听种子丢他们身上。如此一来,这么高级别的满清头目,回头传消息回来的价值,肯定是不可估量的吧!
  可是,自己作为大明皇帝,微服出宫一次还没什么,但要是离开京师,跑到前线去的话,如今这种背景下,自己倒是不怕,可底下臣子谁会答应?谁肯协助?偷偷跑出去?那也得几天时间,皇帝失踪了,京师非得恐慌不可!
  但不管怎么样,溜去前线,给满清高级头目赏赐种子的想法,就犹如魔鬼的诱惑一般,崇祯皇帝怎么都放不下,丢不开,心中便开始左右盘算了起来。
  与此同时,洪承畴和孙传庭他们,却是一刻也没有闲,等到军中“万胜”声音稍微弱了一些,让他们都发泄了下胜利的激动后,就立刻开始下令,重炮前移,准备攻城。
  上一仗,以曹变蛟、贺人龙的功劳最大,这让其他将领都不由得眼红不已。如今总督和巡抚的军令再次传下,他们也立刻憋着一股劲,开始忙碌了起来。
  长枪兵、火铳手和弓箭手护卫着重炮向前。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推着云梯车的步军。
  这种云梯车,是把云梯固定在有车轱辘的移动木板上,甚至在前面还有一排防护板,用来格挡箭支,掩护推车的兵卒。临近城墙之后,解开绳子,云梯就会倾倒向前,靠到城墙上。往后拉动一下之后,云梯最上面的钩子还能牢牢地勾住城垛,步军就能第一时间踩着云梯往上冲了。
  在中原地带,云梯车乃是攻城最基本的配置。秦军既然一开始就明确目的要来攻城,自然少不了带一些过来,此时正好派上用场了。
  二十多架云梯车,一字排开,互有间隔。在每辆云梯车的后面,都跟随着一队队的步军,有手持盾牌腰刀的,也有手持长兵器,比如大砍刀之类的。这些将士,一个个都是身手矫健之士。
  在之前战事胜利地影响下,他们一个个都是士气高昂,摩拳擦掌地,似乎恨不得马上就让云梯车靠上城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冲上去。
  看着城外气势如虹的明军将士,城头上,投降的县令陈伟权一脸惨白。他虽然是文官,对于行军打仗不怎么明白。可此时此刻,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知道这接下来的战事,会非常地凶险了。
  之前的时候,他之所以选择投降建虏,是因为他被辽东建虏的威名所吓,怕了;更为重要的是,他这个县城就没有怎么修缮城防。区区县城而已,城墙不高,且没有护城河。他感觉不可能守住,自己的命要紧,就第一时间投降了。
  如今,他又一次感觉守不住了。可是,还能再投降回去么?显然不可能!此时的他,心中都有点绝望了!
  怎么办,怎么办?
  就在他一筹莫展,把求救的眼神看向杜度时,城外忽然响起“轰”地一声巨响,随即陈伟权就感觉城墙晃动了下,却是一颗铁弹砸在了城墙上,伴随着又一声巨响,土石乱飞,城墙上出现了一个大坑。
  “噗通”一声,陈伟权再也站不住,直接吓得跌坐在地。
  边上的杜度闻声看去,见他如此不堪,心中非常鄙夷。原本就因为战事不顺一肚子火气,顿时就找到了发泄口,一脚踹了过去,厉喝一声道:“无胆汉狗,滚远点!”
  说完之后,他不再理被踹远了的陈伟权,转头看向城外,脸色格外地难看。
  他是明白人,刚才这一炮,只是城外明军炮手的试射而已,随后会调整放炮的角度以及药量,再开炮的话,会更准。而且他都不用去看,就知道明军的重炮目标,绝对是城门。
  一般来说,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城门绝对是要用东西堵严实的。否则只是木质城门的话,根本经不起重炮的轰击。
  可是,此时的杜度,却是狰狞着脸,并没有下令去堵城门,而是厉声吩咐,传下了另外一道命令。
  很显然,他似乎是有办法对付明军即将到来地攻城!
  过了一会之后,明军的重炮再次响起,“轰”地一声,铁弹在眨眼间便又命中了目标。这一次,是砸在离城门洞不到一丈远的地方了。按照这个趋势,下一次,就很可能会命中城门了。
  城头上防御的满清军队,全都紧张了起来。一个个握紧了手中兵刃,准备城破之后再次厮杀。除此之外,他们也别无选择。至少这个时候,他们就没想过要投降明军!
  而城外,准备进攻地明军将士看到炮击的效果,都欢呼了起来。
  城内死灰一般地安静,而城外的兴奋呼喊声,形成了鲜明地对比。
  炮营指挥的明军军官,已经心中有数,下令几门重炮都调整了参数,在下一刻,几乎同时开炮了。
  “轰轰轰……”
  重炮开炮的声音,震耳欲聋,让城头上的建虏,脸色异常地难看;而城外明军将士的脸上,则充满了期待。不少军卒,甚至都低声在喊着“中,中,中……”
  没有意外,有一颗铁弹砸中了城门。
  木制城门那经得起铁弹地轰击,“哗啦”一声,城门被砸破,小木块乱飞,半个城门都没了。
  “万胜……”城外的明军将士见了,都不约而同地吼了起来,声音中充满了兴奋之意。
  明军帅旗底下,洪承畴也好,孙传庭也罢,脸上都露出了轻松之色。
  城门被轰破,外加云梯车散布城墙各处地进攻,当能一举攻入城内了。如此一来,就能实现之前的战事意图,也就是趁着建虏援军赶来之前,打下县城,救出里面的大明百姓!
  与此同时,在离这里大概十多里远的官道上,一队骑士正往这边飞驰而来。
  一共二十来骑,老远就能看得清楚,全都是身穿黑色飞鱼服。只要是大明百姓,特别是北方的百姓,一眼就能认出,这是皇帝的亲卫之一,赫赫有名的锦衣卫。
  在这队锦衣卫前面的官道上,在路边,有一个人正从沟里努力在往官道上爬。
  这个人身上穿着灰不溜秋地衣裳,似乎还有好几种款式,反正就是看着杂乱,就连头上都是乱裹着不知道什么布料抵御寒风地侵袭。就那么一看,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是人是鬼!
  当这人的上半身,终于爬上了官道,抬头闻声看去,发现远处正飞驰而来的锦衣卫时,脏兮兮地脸上,明亮的眼睛似乎露出了一丝渴望,当即伸出手,想要招手示意一下。可是,手却无力,还没举起来,便无力地落了下去。似乎此举还用尽了力气,连带着上身也支撑不住,一下趴在了冰冷的地上。
  感觉到马踩地面地震动,这人知道那队锦衣卫越来越近了。
  无论如何,都要抓住这个机会。这么想着,这人忽然露出白净地牙齿,紧咬着,眼神中全是坚毅之色,又用尽全力开始强撑起身体,试图抬起上身来和那队锦衣卫打招呼。
  然而,这人的身体才微微离开地面,却又失去了仅有的一点力气,无力地趴回了地面。
  感觉到锦衣卫骑队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这人的眼神中已经有了绝望之色,不甘心地趴在那里,用仅剩地一点力气,慢慢地摆动着靠着地面的手。
  这种情况下,要想引起这队锦衣卫的注意,希望是非常地渺茫。就如同自己想要能报仇一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刻,这个人,也就是高青雪,真得是绝望了。
  想着自己从死人堆中爬出来,捡了死人的衣服御寒,空着肚子,躲避着城外的建虏军队,跌跌撞撞地走了这辈子感觉最远的路。
  到了这里,饥寒交迫,再也没了力气走动。原本都有点绝望了,可却突然看到了一队锦衣卫,事情还以为有了转机。可是,偏偏身体虚弱的再无半分力气,就连打招呼求救的力气都没有了。
  此时的自己,躺在地上,和一具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