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陆凯经过卢象升解释,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由得有点心惊,又有点佩服地回答道:“要不是大人明察秋毫,说不定就会中了建虏的奸计了!”
卢象升听了,并没有丝毫得意,反而叹了口气道:“我军兵力过少,否则将计就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集中优势兵力在建虏军队合围之前,歼灭其一路,或者两路,吃掉了建虏的诱饵,那就不怕了。如此一来,我军士气高昂,又是关内作战,建虏必不敢再与我决一死战,必然想着尽快退出关去了。到时候我军跟着,说不定还能瞅准机会再给予一击。”
杨陆凯听得眼睛大亮,这就是打败入侵关内这支满清军队的良策啊!不过他也马上想到了现实,大人手下敢战之军,就只有五千多骑军而已。就这点兵力,想要迅速吃掉满清军队的一路人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这五千骑军,已经是疲惫之师,还断了军粮。而胜负的关键,其实就是要趁满清军队合围之前,打好这个时间差。
这么说来,明明有赢得战事胜利的机会,却因为兵力不足而没有一点办法。想着这些,杨陆凯不由得很是失望,这明摆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大人真能统领天下兵马,没有高起潜、杨嗣昌那些人从中作祟,又何愁不能击败这些入侵关内的满清军队!
想到这里,他忽然猛地一击掌,恨声说道:“都是朝中奸臣作祟,剥夺了大人的兵力,该死,该死,该死!”
当初虽然是卢象升自己提出了分兵,但实际上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的指挥,处处受到总监高起潜的掣肘,根本没法正常指挥打仗,因此才主动提出了分兵。这一点,身为卢象升身边的掌牧,杨陆凯自然一清二楚。
但是,猪队友拖后腿的事情还没完。高起潜又拿捏卢象升,不但关宁军不给,连天雄军都被调了过去。卢象升的手下,就只有大同、宣府、山西三总兵共两万人马给他。结果半路上,大同总兵王朴还找了借口领军跑路,又有一些军卒知道这一路人马凶多吉少而溃去,如今只剩下五千多人而已了。
卢象升听了杨陆凯之话,也没训斥他,而是紧皱着眉头再次看了一眼地图之后,忽然脸上出现了一丝决然,一拍桌子上的地图,用手一指,大声说道:“传令,全军开拔,追这一路!”
杨陆凯一听,当即又是一愣。大人不是已经分析透彻了,这是满清军队的陷阱,可为什么还要下令全军开拔,往陷阱里跳?要知道,五千疲惫之师,要想短时间内吃掉士气正高的一万左右满清军队,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事情!
“大人,这……这……”他想说这个命令不妥,可当面否定卢象升的决定,他也说不出来,就不由得结巴了起来。
卢象升自然听出了他想说什么,脸色坚毅地解释道:“国事如此,唯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之决然,奋勇向前,方有一线希望!”
杨陆凯一听,不由得点头。他娘的,既然已经这样,大人也已经下定决定,那就拼了!
卢象升看着他,心中忽然有一丝愧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其实是拿将士们的命去赌一个基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此战,极为凶险,基本十死无生,也不知道能有多少将士能活下来!
这么想着,他忽然又补充一道军令道:“此战凶险,本官决不后退,然为防万一,军中书记官,尽快收集将士们的家书。一个时辰之后,全军开拔,不得有误!”
“遵命!”杨陆凯自然也知道这其实就是遗书,不过他也没有犹豫,立刻大声领命,便出去传令了。
卢象升想了想,也走回案前,开始伏笔疾书,写起了家书(遗书)。
“……此战之凶险,兄已有明悟。然,国事艰难,建虏肆虐,流贼必定复起;兄为朝廷命官,受皇上知遇之恩,怜天下苍生之苦难,唯有全力以赴,上报君恩,下抚黎民。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唯舍生取义也!家中之事,尽托吾弟,兄绝笔……”
有些事情,他没有在信中写出来。这一战,虽然他心中非常明白,想要取胜的概率实在太小了,但他也要打。目的,不是说打赢满清军队,而是要打疼满清军队,这样一来,就算皇上以后真要铁了心和满清议和,要实施那攘外必先安内之策,那多少也能有点议和的底气。能让满清知道,要是和议之事敢有过份之求,大明军队也有敢战之军、无畏之军,必然是鱼死网破之局!
一个时辰之后,卢象升便把书信集中起来,让军中伤残的几名军卒并军中文职收存留在巨鹿贾庄,而后他自己亲自领军开拔。
然而,他并没有追多远,就在巨鹿的蒿水桥附近,和满清军队遭遇了。
第11章 这种文官太少了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河北地区天气奇寒无比,没有下雪,天地之间,似乎只有寒风地“呜呜”呼啸之声。
然而,就在这样的天气中,却忽然响起了急促地“嘚嘚嘚”声音,只见官道的远处,有三匹快马在寒风中疾驰。
“咦,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就不怕被建虏的探马给撞到么?”背风地里,有人意外地说道,“走,去看看,说不定有急事!”
话音一落之后,这队明军夜不收便驱马迎了过去,大声喊道:“什么人?”
寒风扑面,让为首喊话这人言简意赅,恨不得说最少的话就可以了。
那三名骑士看到明军夜不收迎过来时,却没有丝毫减速,一直快到跟前,才匆忙勒马而停,为首那人在马上挺胸抬头,带着急促之意大声喝问道:“本官乃卢侍郎麾下兵部职方主事,高总监在何处?”
这人就是奉卢象升之命出来的杨庭麟,说话间,全是白气喷薄而出,甚至留着的长须都涂了一层白色,显然是呼出之气迅速受冻挂上面所致。
看穿戴,听介绍,知道眼前是一位六品文官,这些迎过去的夜不收当即互相看了一眼。不管怎么样,他们这些武人,对于在这种鬼天气,冒着撞见满清探马的风险,奉命公干的文官,也是从心底敬佩的。
为首那名夜不收,立刻抱拳,恭敬地致礼道:“回大人的话,如今高总监领兵驻扎在离此十里的鸡泽!”
没有任何废话,也没有任何犹豫,杨庭麟一听,便猛地一夹马腹,上身重新伏下,促马急行。他的两名家丁,也立刻跟上,护送老爷,绝尘而去。
夜不收们,目送着他们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了,其中一人才叹道:“像这样不空谈,肯吃苦冒险的文官,还真是不多见啊!”
“是啊,朝廷就少这样的文官,要不我们大明也不会搞成这种鬼样,让建虏军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真是窝囊之极!”
“……”
杨庭麟是听不到这些夸奖了,他心中只是惦记军令,只知道卢侍郎急需他带去粮草兵马。疾驰而行之下,很快就到了鸡泽。
抬眼望去,以鸡泽城池为中心,密密麻麻地军营,映入眼帘。耳边不时听到有战马嘶鸣,显然这里骑兵有不少。
杨庭麟心中焦急,无心观看,赶紧进城前往县衙所在。翻身下马,根本不去管战马,人还没站稳,就已经拿出印信,对门口守卫拱手道:“卢侍郎麾下,兵部职方主事杨庭麟,奉命有紧急军情求见高总监。”
门口校尉一听,不敢怠慢,立刻上前验了印信就匆匆入内了。
等到这时候,杨庭麟才算是松了口气,觉得自己赶过来的路上,并没有耽搁什么,卢侍郎那边,应该还能等得起。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好冷,不由得连忙搓了搓双手,又使劲揉了揉脸,抹掉了挂在胡子上的寒霜。
可等了一会,感觉时间差不多了,还不见校尉返回,就有点急了。但他只是六品文官,这里可是总监行辕,他也没那个资格去闯,唯有不时伸长脖子看看。过了一会,就有点不耐烦地来回走动,试图减缓自己心中的焦急。
虽然卢象升没有明说,可杨庭麟已经感觉出来,卢象升那边很快就有战事。更何况满清军队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主动和卢象升的军队发生战事。如此一来,军中粮草,必须尽快到位,援军也最好能尽快到达,如此才算是有和满清军队对抗的实力。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又摸了摸卢象升的信件,心中想着,也不知道卢侍郎有什么妙计,能和满清军队打上一场?
正想着,杨庭麟听到衙门里有脚步声传来,连忙站住身子,抬头看去,只见那通传的校尉已经返回。顿时,他心急之下,便抬腿往里走去。
谁知,那校尉却一下拦住他,冷冷地说道:“总监大人没空,有什么事情,末将代为传达也是一样。”
杨庭麟一听,先是一愣,想着自己都说了有紧急军情求见了,竟然还没有空,总监到底在干什么,竟然没有时间管紧急军情?
他的脑海中,立刻闪出高起潜白面无须的脸上,老是阴恻恻地表情,就知道他怕还是不待见卢侍郎这边。
一念至此,杨庭麟顿时怒气冲天,都到这个时候,军国大事,难道高起潜竟然还要拿捏卢侍郎?再这样下去,耽搁军机不算,卢侍郎都极有可能有危险!
盯着校尉的脸,见他冷冷地表情,杨庭麟忽然又一下清醒过来。自己是来求人家的,不是来弹劾高起潜这个死太监的。
这么想着,杨庭麟立刻取出卢象升的那封书信,双手递上,同时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略微带点低声下气地说道:“这位将军,劳烦转给总监大人。就说卢侍郎军中粮草已断,急需补充。且卢侍郎有一计,可破满清军队,还请总监大人阅信之后速速决断,下官在门口恭候回应。”
一个文官,堂堂进士出身,对于守门小卒低声下气,对这个时代来说,还是相当罕见的。那名校尉一听之下,脸色顿时好看了不少,立刻吩咐门口的人说道:“还不快让大人去门房避避风寒!”
说完之后,他也好了脸色,带着点敬意对杨庭麟说道:“大人且稍等,容末将再去通传。”
而后,校尉疾步入内,直达后堂庭院,听到屋里传来的丝竹之声,想起了门口那文官的焦急,心中忽然叹了口气,站定身子之后,立刻大声禀告道:“报,卢侍郎急信一封,呈于总监大人!”
话音落了之后,屋子里的丝竹声依旧,隐隐地,还有女子媚笑声,粗狂嗓门声,推杯换盏之声。
校尉看了下守门处的两名军卒,咬咬牙,又提高了嗓门,再次重复了一遍,甚至还加了一句“军中断粮,并卢侍郎有计破建虏军队”。
大堂里面,主位上坐着一个面白无须地穿大红绯袍的官员,两侧坐着一个个武将装束的大汉,身边皆有陪酒侍女,大堂中间另有几名女子在跳舞。靠门处则是几个乐师,正在吹拉弹唱。
当门外重复几次禀告声,且一次比一次声音大了之后,屋子里终于听到了。门口的乐师先停,舞姬也停了下来,在喝酒的那些武将同样停了下来,看向主位那位。
这人,自然是统领明军主力的总监高起潜了。他其实早就听到了,此时见大堂里面的人都停下,而外面又响起了禀告声,这让他眉头一皱,似乎很是恼火。
看他的样子,似乎外面天塌了都不想理会。可此时堂下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似乎做得太过也不好,就只好脸色阴沉地让人去拿书信。
没过一会后,高起潜的手中便拿了卢象升的书信,也没有什么顾忌,就在这饮乐场所看起了军机大事。而大堂上武将们,则都是鸦雀无声,静待总监下文。
刚才他们都听到了,说卢象升有计策可以破满清军队,要真是这样的话,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疑惑,不知道高总监是否还会按兵不动?
第12章 他也配学楚霸王
“哈哈哈……”阴柔的狂笑声,忽然在大堂内响起。
堂下众人看着高起潜在笑,都有点不知所措,卢侍郎的急信,能有什么好笑的?
其中有几名将领看高起潜笑得欢,虽然不明白,可也挤出笑容跟着笑了起来,笑得莫名其妙,却表现出了狗腿子的潜质。
可忽然之间,高起潜却猛然收了笑声,双手一揉,把那封卢象升的书信揉成了一团,随手一丢,而后冷声嘲笑道:“他也配学楚霸王!”
听到这话,那些跟着勉强笑的将领,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他们搞不明白,为什么总监会突然说出这么一句话?
在他们还在发愣的时候,就听高起潜对外面吩咐道:“咱家这里也没有多余的钱粮,至于援兵,呵呵,咱家会伺机而动的!滚!”
加上一个“滚”字,那这“伺机而动”就有问题了。在座的都不是傻子,心中一下就明白,看来高总监对卢侍郎的态度,依旧和之前一样。
县衙的门房内,杨庭麟正在烤着火,听到脚步声传来,连忙站了起来,也不顾外面寒冷,立刻迎了出去。果然看到那名校尉返回了,不过看其脸色,他的心中顿时一咯噔,感觉有点不妙。
那名校尉看到杨庭麟殷切盼望的样子,想着军国大事如此,可里面却在吃喝玩乐,根本没有施以援手之意,作为一名武人,心有同感,带着点歉意抱拳说道:“这位大人请回吧,总监大人明言,无多余钱粮,至于,援兵,则伺机而动。”
一听这话,杨庭麟立刻明白了这话中的含义,可他还不甘心,便追问情况,想要了解细节来佐证自己的判断。
那校尉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凑近杨庭麟的耳边,低声说道:“总监看完书信后有说过一句,他也配学楚霸王。”
杨庭麟听了,稍微一愣,随后立刻明白了过来。
原来卢侍郎所谓的妙计,乃是要学楚霸王的成名之战,也就是古时的巨鹿之战,用自己所领之军来和满清军队决战,一如当年楚霸王向几倍于己的秦军发起攻击,最终带动其他义军(高起潜所部)完成击败秦军(满清军队)的战术。
这么一想,还真是凑巧。
卢侍郎的军队就在巨鹿,鸡泽离巨鹿也就六十里,骑军转瞬即至,而满清军队也在这左近。这巨鹿,完全可能成为两军之决战战场。而卢侍郎之勇力,就算逊色于楚霸王,估计也差不了多少吧。
满清军队和当年的秦军,虽然同样有着优势兵力,可这仗真要如卢侍郎所想得来打,也未尝不可以一战。可这个前提是,至少高起潜所部要前移,要去巨鹿就近策应,让满清军队心有顾忌才行。可如今,总监很显然还是想按兵不动!
想到这里,杨庭麟就急了,还想让校尉帮忙通传,他要面见高总监,想要通过他的口才来说动高总监。
“大人,您就别为难末将了。”那校尉苦笑着说道,“刚才两次通传,末将已经恶了里面,实在是不能再去了!”
杨庭麟一听,知道自己不可能见到高起潜了,不由得大恨。手握重兵,却不思报国,任由满清军队肆虐,生灵涂炭,宦官误国、宦官误国也!
他重重一跺脚,转身就走。自己没能完成大人所托,实在惭愧,可不管怎么样,都务必让大人明白这边情况才行!
只是片刻之间,他便已翻身上马,冒着严寒重新绝尘而去!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也在担心着,不知道卢象升那边的战事怎么样了?可惜窃听种子太少了,否则在卢象升身上放一颗,就能随时知道那边的情况了。看来只能多做一些系统给的任务,这样窃听种子多了,以后就会好办多了。
这么想着,他忽然转头看向身边的一名轮值太监,稍微打量了一会。
这名太监正当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