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伍忠一听,便又低声说道:“我在这里多少算是一个小头目,不敢保证你的家人一点事情都没有,但至少可以看着点她们,少受些罪。”
  说完之后,他忽然伸出左手,猛地打在自己的右掌上,发出“啪”地一声,同时大声喝道:“你个臭娘们,竟然还不乐意伺候你大爷,找打了是吧?”
  “……”这女人傻了,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好歹是官宦人家的子女,立刻醒悟过来。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
  因此,当伍忠再次低声问她时,她试着低声回应道:“你……你想怎么样?”
  “你爹娘被杀,你全家落得如此下场,此仇应该不共戴天,你有没有胆子报仇?”伍忠盯着她的眼睛,低声问道。
  事实上,他早已盯上关在这里的人了。在他看来,官宦世家的人,比起普通人要可靠得多。因此,打听了一些基本情况之后,他就决定冒险一把了。
  女人一听这话,就自觉忽略了伍忠转头又大声吆喝的那些话,也不去理伍忠自己打自己发出的声音,双目一下通红,也不结巴地低声回道:“妾身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报仇?”
  “一会我打晕你,对其他人说你不愿伺候我,已被我打死,会丢到城外死人堆去。”伍忠再次盯着她的眼睛,低声交代道,“你醒之后,就去找官军。你官眷的身份,能让他们护送你去京师,然后你去锦衣卫衙门求见指挥使大人。只要你说伍忠所托,必会见你……”
  听到他吩咐的这些话,这女子惊讶地张大了嘴巴,都不用明说,她已经知道,眼前这位二鞑子,肯定是传闻中的锦衣卫密探。想明白了这点,她立刻聚精会神地听了起来。
  “……你向指挥使大人禀告,就说有姓范的晋商通虏,给这些鞑子通风报信。而且那范姓晋商受多尔衮亲自接见,很是礼遇,应该不是小打小闹的商人,他们还向辽东走私违禁物品,资助鞑子壮大。请朝廷务必抓了这些晋商,为冤死的无数大明百姓报仇!”
  伍忠说到这里,诚恳地说道:“你的血海深仇,就有这晋商的一份。只要你做到了,至少也能告慰下你家人的在天之灵,如何,做是不做?”
  说完之后,他就紧盯着这女人,心中已下了决心,只要发现一丝不对,就立刻下死手。
  虽然皇上以前的时候交代过他,让他不用担心消息送不出去,只要低声自语就可以。可如今他掌握了这么重大的消息,觉得不把这个消息送去京师,朝廷就会输得稀里糊涂的。
  伍忠身为锦衣卫总旗,多少是有一些眼光地。他能分得清有晋商和没有晋商,对于大明对虏战事,是有着非常重大影响的。因此,他就擅作主张,决定行险一搏,想办法把这个消息送出去。
  这女人听得非常震惊,很显然,这个消息,是她怎么都没有想到的。回过神来后,顿时咬牙切齿,显然是恨极了这通虏的晋商,脸上露出坚毅神色,毫不犹豫地点头低声说道:“好,你动手吧!妾身只要不死,就是爬,也要爬去京师!”
  伍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个女人的任何不对,心中绷着的弦,终于松了一分,微微点头说道:“好,为我大明,为你家人,为无数的大明百姓,只要这个消息送到指挥使大人手中,一定能让恶人有恶报。”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之后又柔和了一点语气说道:“我说话算数,你走之后,我会尽最大可能照顾你剩下的这些家人。希望有朝一日,陛下御驾亲征辽东时,她们还能活着回去找你!”
  看到她的脸上露出一丝不信的神色,伍忠便解释一句道:“陛下亲口所说,他日必当御驾亲征辽东,踏平建虏!”
  这女人听了,挣扎着起身,按汉人礼仪,郑重地万福,恳切地低声说道:“大人今日之托,妾身必会用命去完成。妾身家人,就全拜托大人了!”
  “好!”伍忠也是同样郑重地点点头,然后就准备动手了。可忽然之间,他又停住,脸色严肃地问道:“不知小姐芳名?”
  “高青雪,青山飘雪之青雪。”这女子低声回答道,“乳名是小白,只有妾身亲人知晓。我那几个妹妹如果知道大人知晓小白之名,必会信任大人。”
  伍忠听了,郑重地点点头,最后低声说道:“保重!”
  “大人也请保重!”高青雪也是严肃地点点头。
  忽然,她的脸色又多了一丝痛楚,犹豫了下低声问道:“大人,能容妾身最后去看下妾身的妹妹们么?”
  伍忠听了,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高青雪其实也明白这个不现实,没有再恳求,闭上了眼睛,脑海中闪过自己和妹妹们的一幕幕,而后深深地吸了口气,豁然睁开眼,坚定地低声说道:“大人,动手吧!”
  “啪”地一声,这一次,伍忠直接一巴掌打在高青雪的脸上,留下了一个掌印,打得着实不清。而后,又大声喝骂了起来。
  高青雪被打得眼睛含泪,可硬是没喊疼,坚定了神色,咬着牙,冲伍忠点点头,示意继续。
  伍忠见了,不由得低声吩咐道:“别忍着,你要哭出来,要骂我,得演戏!”
  在他的指点下,外面的二鞑子就听到伍忠非常地愤怒,似乎摆不平里面那个女人,在狠揍那个女人了。
  过了一会,里面没了声音,就见房门被“啪”地一声,用力推开,伍忠骂骂咧咧地出来了:“他娘的,真是晦气,竟然不伺候老子,还敢骂老子数典忘祖,真是不知道死活的东西!”
  那些二鞑子一听,不由得愣了下。回过神来后,一个个赔着笑脸跟着骂了。
  那女人骂数典忘祖的,他们这些人,可不都是这样的货色,自然也都恼羞成怒了。骂得不过瘾,他们还想去房子里收拾那女人。
  不过伍忠把手一拦道:“进去干什么,已经被老子打死了。”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这些二鞑子愣了下,不得不佩服伍忠果然是锦衣卫出身,下手真狠!
  伍忠才不管他们想什么,还带着一点怒气问道:“你们去把周边的那些死人都收拾下,凑个一车赶紧丢出城去,免得回头被责罚。”
  满清鞑子显然不会善待这些被抓得大明百姓,但是,肯定也不愿意死得人太多。
  就这么着,每天都会死不少人,城内肯定不能堆放死尸,也没地方堆放那么多死尸,就只能丢城外去的。
  这些二鞑子一听,连忙附和了起来,不想被满清鞑子责罚,就赶紧去处理了。
  有一名二鞑子走向那个小房间,想去搬那个尸体,但被伍忠拦住了,厉声喝骂道:“还不快去帮忙,在这碍手碍脚地干什么?”
  那二鞑子见他火气那么大,以为他还在为刚才的扫兴而生气,不敢不听,免得迁怒于他,就赶紧走了。
  伍忠就在庭院内等了一会,估计外面差不多了,便返回回去,扛着高青雪的“尸体”走向外面,随手丢在门口放尸体的平板车上。
  有二鞑子看到高青雪的脸上,还印着一个大大地巴掌印,不由得转头看向伍忠,心中暗道:锦衣卫是不是一个个都是心狠手辣之辈,辣手摧花也不含糊啊!
  这个巴掌印,其实伍忠就是给他们看地。真正让高青雪晕过去的,其实是另外的手段。对于锦衣卫来说,都是小意思,自然能搞定的。
  高青雪的“尸体”,也有摆放技巧,放在上面,却又不是最上面,头朝里面,脚露在外面,也防备突然醒过来的时候来不及装死被人看到。
  一放好高青雪“尸体”之后,伍忠就骂骂咧咧地催着,带着他们尽快把尸体运出城去。
  在城门口的时候,这可是有真鞑子守着的,不过运送尸体而已,不惊不险地出了城,往堆放尸体的地方一倒,就直接回去了。
  这个地方,堆满了尸体,也亏了此时是在一月底时候,天气还很严寒,否则尸体腐烂,绝对臭气熏天。
  伍忠临走之时,摸了下高青雪的“尸体”,感觉还有体温,知道没事,便用细微不可闻地声音,轻轻地祝福了一句:“保重!一定要活着,把消息送去京师。”
  对此,他心中其实是一点把握都没有的。
  毕竟一个女人,身上什么都没有,要从死人堆里出来,然后要避开城外巡逻往返的满清探马,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就算能遇到明军,也不知道是那支明军,军纪不好一点的话,也不一定能活着完成嘱托。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事情,还是要去做的!
  然而,他却不知道,他所做的事情,崇祯皇帝通过他身上的窃听种子,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
  对此,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无语,这伍忠还是没听进自己当初对他说得话,竟然还冒险想送消息回来。可是这个消息,自己其实早就知道了的,真没必要这么做。
  刚想到这里,忽然崇祯皇帝又摇了摇头,否认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这样也好,伍忠送出了这个报信的人,那也能作为晋商通虏的人证用。
  这么想着,他觉得不能耽搁,不管是处于什么考虑,都必须要派人去接应才行。
  于是,崇祯皇帝立刻召见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让他派出锦衣卫,立刻前往前线那边寻找一个叫“高青雪”的女子,护送她回到京师。同时,另外交代了一个奇怪的任务,要求锦衣卫顺便通知前线军队去完成。
  第二天早上,天色大亮之后,这些天一直很“劳累”的杜度,还是不愿意起床,任凭新换来的几个汉人女子伺候他。
  这段时间来,他可谓是非常地享受。看押着二十多万青壮人口,什么样的女人,还不是他一句话,想要那个女人,是真得随便他的。掠夺来的牲畜,粮食等等,也都有不少。好酒好菜,美女伺候,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一言以决,都让他有点忘记如今还在关内。就感觉,哪怕是大清皇帝,也没有他此时来得快活!
  可突然之间,外面传来了急促地“铛铛铛”地声音,有点远,可随后就不止一处地方响了。
  是警锣在响,敲得很急,一下便能听出敲锣者的心慌。
  杜度不由得一怔,多年军旅生涯,让他一下便赤条条地站了起来,连忙向外大声喝道:“怎么回事?”
  一直以来,他这边都是安全得很,可突然之间,警锣怎么会响呢?
  稍微过了一会,就有一名亲卫闯入屋内,仿佛没看到杜度什么都没穿,立刻打千跪下禀告道:“主子,探马回报,发现有明军正快速往我们这边过来,似乎目标就是我们!”
  “哦?不会是卢象升所部吧?”杜度一听,立刻追问道。
  这一次入关,能让这些鞑子忌惮的,也就只有一个卢象升而已。
  不过卢象升的兵力有限,且已没多少战斗力,又有岳托率部在盯着,杜度就没怎么在意了。
  “回主子,明军从北方过来,不是卢象升所部。”他的亲卫再次回答道,“旗号陌生,似乎是此前没有见过的。”
  “全军戒备!”杜度一听,皱眉想了一下,便立刻下令道,“立刻派人通知岳托贝勒,让他伺机而动!”
  没有第一时间求援,他也是有底气的。看押这么多人口物资,他手中光是满清鞑子就有五千多人;蒙古八旗也有五千左右,加上那些二鞑子,都有将近两万人了。
  这么庞大的一支兵力,杜度都不相信,明国还有哪支军队能让他吃败仗?
  至少入关以来,他就没见过。


第134章 大战
  大约在一个多时辰之后,明军夜不收就开始出现了。在城头上观阵的杜度,吃惊地发现,那些明军夜不收竟然非常悍勇,主动向大清探马发起攻击。
  如果大清探马是猛虎的话,那明军夜不收就是一群狼,他们毫不畏惧地不停发起攻击,不同的夜不收队伍之间,似乎还在互相比拼,疯狂进攻,打得大清探马竟然节节败退。
  远处,更多的明军出现了,从四面八方围上来,每个旗号下面,都是奋勇向前的明军将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那种勇往直前的气势,只要有过战场经验的人,都能一下看出来。
  看着城外的一幕幕,杜度顿时有点傻眼了。这些明军就感觉吃错了药一般,变得非常悍勇起来了,他以前就没见过这样的明军!
  “快,快,立刻向岳托贝勒求援!”杜度有点慌了,连忙下令,急着催促手下。
  他估计这支明军有几万人,比他的军队人还多。事关看押着的几十万人口物资,他担心有失,终于向岳托求援了。
  随后他的命令传下去,城外的鞑子军队开始收缩,往城下靠拢。
  很快,明军夜不收也跟着冲到了城池附近。看着他们,让杜度有一种感觉,这些明军夜不收就像一条条凶恶的狼狗一般,时不时还想向大清军队这边扑上来咬一口,只是没有机会,就又退回去。可只要稍微露点破绽,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冲过来。
  “明国哪来这么悍勇得军队?”杜度看得有点瞠目结舌,忍不住问身边的人道,“从来没听说过有哪支明军对阵我大清军队的时候,竟然有这么强的求战欲望!”
  自从大清崛起白山黑水之间,对明军屡战屡胜,以至于到了后来,大清的威名打出来之后,明军基本上就只有被动的防守,从来没有主动进攻过。更不用说,面对大清军队的时候,竟然还斗志如此旺盛地主动进攻过。
  “主子,该不会……该不会明国一支藏着一支强军吧?”杜度的手下有人猜测道,“又或者,是像以前的白杆军或者戚家军一样,这支军队一直在别的地方,如今调过来对付我们大清了!”
  杜度一听,当即摇头道,“这不可能啊,整个辽东都被我们占了,关内也都来过好几次了。明国要真有这样的强军,也不可能一直雪藏着啊!”
  当他说完这话的时候,有鞑子带着一个明朝七品县令服饰的中年人过来了。这是投降满清鞑子的县令,名叫陈伟权。
  一看到他来,杜度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快来看看,城外这支明军,到底是哪里的明军?为何如此悍勇?”
  陈伟权听了,连忙点头哈腰地回应,而后定睛看向城外。
  此时,明军大部队已经出现了。骑军在前,步军在后,各色旗号,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红色的海洋,从视野的尽头滚滚而来。
  这陈伟权仔细地辨认着旗号,忽然恍然大悟,连忙转向杜度,见他非常关心地神情,便急忙回答道:“大人,这是秦兵,都是陕西地军队,统帅应该是陕西巡抚孙传庭和三边总督洪承畴。”
  “什么?”杜度一听,似乎有点不大相信,明军的情况,他当然有过了解,可是,在他印象中,秦兵也没有这么悍勇得啊!
  他当即皱着眉头,盯着陈伟权喝问道:“你要看仔细了,秦兵似乎没有这么悍勇吧?我倒是听说,以前有秦兵被明国朝廷抽调前往辽东,都是半路溃散的!”
  陈伟权自然也有听说,觉得杜度说得很有道理,因此,他的脸上,也带着一丝疑惑,便重新转头看向城外,继续观察了起来。
  忽然,他指着一处地方向杜度禀告道:“大人请看,那个洪字帅旗下,那人就是官场上赫赫有名的洪承畴,小人曾有幸见过他一面,不会有错。这支肯定是秦兵来的。”
  这么一确认,包括他自己,还有杜度,看着城外军队,就都迷惑了,秦兵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悍勇?看他们的盔甲军服,似乎也不是非常精良那种,可以确定,他们的条件待遇似乎也不怎么样的,和其他明军的差距并不大啊!
  他们自然不知道,大明皇帝曾亲自视察了这支军队,对每个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