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话,这些太监文官才算明白,原来这船只是铁皮包着的船,那就还行,真要全是铁做的船,那就奇了怪了。
他们正想到这里,却听朱慈烺在那说道:“……当然,全部都是铁做的船,其实已经在试验,也取得了进展。估计明后年左右就可能会有实验船出来。”
“太子殿下,奴婢有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方正化听到这里,忽然开口问道。
朱慈烺一听,好像很享受替人答疑解惑的样子,看到崇祯皇帝没意见,便点点头说道:“你说!”
曹化淳笑呵呵地看着方正化,心中却是暗骂一句,天天待皇上身边护驾的,你会有那么多疑惑就怪了!
此时,方正化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木浮于水,乃是众所周知的情况。与此一样,石头、铁之类重物落水即沉,也是一个常识。这水面上铁包木的船,奴婢也能理解。可要是全部都有铁做得船,会浮于水面么?”
崇祯皇帝在边上看着,也不揭穿这货。只看这货,就是一脸我是太监,我不懂很正常的样子。
朱慈烺却是没发觉这点,兴致勃勃地回答道:“你平时还是要多看看书才行。父皇所著的物理第三册第五讲中其实就有提及,为什么物体能浮于水面的真正原因……”
接着,他就巴拉巴拉地给方正化科普起来。
文官中,其实不少人对于崇祯皇帝的著作,那都是看过的。虽然有的看不明白,但不妨碍他们都去看一遍,免得被皇上问及而答不上来的情况出现。
因此,太子这么一提,他们也都想了起来。不过想起来归想起来,他们又没有深入学习,因此终归来说,他们也还是惊讶的。
“……根据父皇所给出的浮力公式,我们已经验证了铁船的重量和形体在水面的浮力多少问题,因此,下一步,就会根据计算的结果开始打造真正的铁甲战舰。”朱慈烺眉飞色舞地介绍到这里,还是没忘记崇祯皇帝的存在,最后便说道,“当然,这一切还是要在父皇的指导下继续进行,才能少走很多弯路。”
“陛下圣明!”听到这话,没有例外,不管太监还是文官,都诚心诚意地恭维了一句。
这个时候,水面上的蒸汽船也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一圈圈的航行,开始回归船棚。
崇祯皇帝见此,便微笑着说道:“这种螺旋桨的船,其实对于蒸汽机功率转换的利用并不高,完全可以说,不及明轮多矣。换句话说,就是船速相差有点多。因此以后在内河之中,还是多用蒸汽轮船才好。而这种螺旋桨的蒸汽船,则会用于海上,对于风浪的抵御能力会强于蒸汽轮船。”
接下来,大明对外扩张的战事,就是要跨洋作战了。对于战船的改进,也已经到了迫切的时候。螺旋桨的蒸汽战舰,一开始也可以有风帆,顺风的时候用风帆鼓风作为战舰动力。没有风,或者逆风的时候就用蒸汽动力来代替,不求领先这个时代多少代,只需要领先一个级别,对于大明海军的实力提升,都将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今天崇祯皇帝带过来的司礼监和内阁六部而已,海军那边还没人来。如果郑芝龙等人在的话,绝对一下就能看到螺旋桨的战船会有多厉害。
京师的海军武备学堂已经筹建的差不多了,崇祯皇帝自己当祭酒是肯定的。至于副手,他就准备抽调郑芝龙回来担任。其他教官,则来自海军中经验丰富的将领。
过个几年,大明完全就有能力开始暴兵暴船,而如今,都在为那个时候做准备。
等那个安德斯过来之后,有葡萄牙的引领,科伦坡为大明基地没问题,自己的目标,就是占领阿拉伯半岛。而美洲那边,则不急,可以先派一支舰队过去,在北美站稳了脚跟之后再行出击整个美洲大陆。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的时候,蒸汽船已经靠岸熄火了。于是,他便微微一笑,带着手下这些官员登船开始参观起来。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这些最重要的帮手开开眼界,这样在他们平时做事时,也不至于出什么差错。而崇祯皇帝自己,也视察了这艘蒸汽船并查看了一些关键的部位,问了一些问题,甚至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随后,崇祯皇帝又带着他们视察了其他几个船坞,包括对铁甲战舰的研究工作,也做出了一些指示。提出当前要点,不是做得多大,炮位也不要求多,而是先把战舰做出来,回头可以在做出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一直到傍晚时分,崇祯皇帝才带着太监文官们返回京师。
坐在火车上,欣赏着落日余晖,一众太监文官都在窃窃私语,说着今天的感受,又或者交流着衙门的事务。
崇祯皇帝看着越来越近的马上要被黑暗笼罩的京师,忽然,开口对他的臣子笑着说道:“诸位爱卿,过两天,朕再带你们开开眼界!”
开开眼界?那是又有什么新奇的东西么?一众臣子,不由得心中都很好奇。
第795章 开眼界
几天之后,天色已近傍晚,内阁的一众辅臣便准备散衙了。
可正在这时候,却有内侍出现,向他们传旨,皇上在文华殿召见他们。
薛国观等人听得有点纳闷,心中想着,该不会是有什么急事发生了吧?
如今四海平定,叛乱的事情应该是不可能。皇上战无不胜的名声,就是最好的震慑力。
那么,就只可能是有严重的灾情发生:最有可能的,就是地龙翻身,或者是飓风来袭。
这种灾情,都会来得非常突然,而且防不胜防。并且,很可能是非常严重,因此才有可能内阁这边还不知道,灾情就已经急递御前了。
这么想着,他们就都不敢怠慢,连忙匆匆赶了过去。
就在文华殿门口广场上时,薛国观等人忽然发现六部尚书也是匆匆而来,不由得非常震惊了,该不会真是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灾情?
“你们可知,何地发生了地龙翻身?”
“地龙翻身,没听说啊?如果要有的话,该是四川那边最可能吧!”
“或者是飓风来袭,可有闽、浙、粤,又或者是安南那边的奏报?”
“内阁都不知道,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呢?”
“……”
互相稍微问了下,问不出结果,又到了文华殿门口,一众文官就都严肃了脸,整理了下仪容先觐见再说了。
皇上已在文华殿内,唱名而入之后,让薛国观等人意外的是,司礼监的人都已经在了,甚至太子和开物司的宋应星也在。且他们一个个都有点振奋的样子,让他们就更意外,这不像是有严重灾情发生的样子!
紧接着,他们便看到了在殿中位置,摆着一个从未见过的东西,竖着的杆子顶上,还有一个玻璃瓶,里面似乎还有东西。
一看到这的时候,薛国观等人才忽然回过神来,皇上在前几天的时候曾说过还有东西要让他们开开眼界,该不会眼前这个就是吧?
等他们看到崇祯皇帝面带微笑的脸色时,就更是确认了这一点。
于是,他们心中就松了口气,与此同时,他们的好奇心也就上来了。
见礼之后,薛国观便代表一众人等奏道:“陛下,此乃何物?”
其他臣子看着这个奇怪的东西,心中也是好奇,便竖着耳朵听,看皇上又要展现什么新奇的东西?
至少有一点他们是知道的,皇上给他们展现的东西,那都是有大用的。
比如说蒸汽机,如今很多地方都已经用到,蒸汽火车,蒸汽船,还有其他什么蒸汽锻压机什么的都是对大明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东西。
那么眼前这个,又会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反正看着,和蒸汽机没有一点靠边的地方!
崇祯皇帝扫视着底下这些臣子的脸色,微微一笑,稍微看了下外面。
此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要不是文华殿内的火烛亮光,估计已经很难看清几丈外的东西了。
于是,他便带着一丝轻松愉快地语气吩咐道:“宋卿开始吧,准备吹灭烛火!”
崇祯皇帝的话音一落,宋应星便躬身领旨,当即走到了殿中那个奇怪的东西边上,还没有形象地蹲了下来,就拿一个有把手的地方蹲下。
“噗噗噗……”紧接着,早已等在各个火烛边上的内侍,便用力吹灭了各自负责的烛火。文华殿内,顿时一下就暗了下来。
薛国观等人,从明亮的环境里面一下到黑暗,顿时就有一种天地一下变得漆黑的那种感觉。
不过还没等他们适应这个环境,就看到他们的面前,好像出现了亮光。
哪怕一开始只是那么一丝亮光,在这黑暗中也是非常地显眼。更为关键的是,这丝亮光是慢慢地越来越亮。到了后来,至少能照亮这个大殿了。
等到这个时候,薛国观等人才看清,宋应星蹲在那里摇着什么东西,然后之前看到的那个玻璃瓶里就发出了亮光。黑夜之中,一如明灯一般,比起一般的火烛,那是要亮多了。
没说的,皇上之前说要开开眼界的东西,绝对就是眼前这个发亮的东西。
这个东西,绝对不是夜明珠,更不是火烛之类的东西。但是,这东西就是能发亮。不过好像光亮不是保持一致,会略微时时有些变化。
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该不会又是和皇上传授的那些学识有关系吧?
想着这个,这些臣子就立刻回忆了起来,想要知道这到底和皇上传授的什么学识有关?
“陛下,这是何物?”薛国观倒是直接开口问了,省了功夫。
不过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并没有回答,而是吩咐太子朱慈烺道:“再去展示一下。”
“儿臣遵旨!”朱慈烺连忙答应一声,然后便拿着一个东西走了过去,套在那个玻璃瓶上,顿时,薛国观等人就看到了一束明亮的光,随着太子的手腕转动而转动。
只要被这束光照到的地方,都是看得清清楚楚,至少在这大殿范围内,不管哪个角落都是如此。
“可以了!”过了一会,崇祯皇帝忽然开口说道。
于是,内侍便重新点燃了火烛,大殿之内,一下又变得非常亮堂,而不是只有光束照到的地方才亮堂。
蹲在地上的宋应星也不再去摇那个东西,站了起来向皇上一礼。随着他的这个东西,玻璃瓶上的亮光也慢慢地暗了下来。
朱慈烺也把一个带喇叭口一样的罩子收了下来,放到了地上后向崇祯皇帝一礼,表示已遵旨完毕。
等到这时候,崇祯皇帝才微笑着说道:“这个东西,朕称之为电灯。不靠燃烧火烛之类发出光亮,而是和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切割磁力圈有关。就由太子替朕给你们大概说说吧!”
薛国观等人听了,果然是开眼界了,又是和皇上传授的学识有关!
而朱慈烺一听,非常高兴,当即给薛国观等人解说了起来。
崇祯皇帝也在听着,面带微笑。
电灯这个东西,是可以越过蒸汽机这门科技的。不过对于当前的大明来说,实用性远不如蒸汽机,因此,电力这个东西,就被崇祯皇帝放到了后面,至少从目前说来,蒸汽机的发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他才拿出了这个东西。
不过这个装置要做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至少在目前这个时期,要批量生产,大规模应用是不可能的。铜丝、漆包线、钨丝、灯泡里的真空、永磁体、轴承等等,都无法大规模生产。
这也就决定了,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前置科技出来之前,要想大规模生产是不可能的,只能注定是奢侈品的应用。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的,当火车上的车头灯,甚至给车厢照明也是可能的。
至于为什么要把这个电灯实验做出来,就还是崇祯皇帝一开始对他们所说的,让他们开眼界。不但是让大明的高官开眼界,也要给大明士子、百姓看眼界。
电灯这种奢侈品一旦在皇家使用,那么王公勋贵、文官武将等大明的上流社会就会趋之若鹜,努力想要拥有。简而言之,将会成为大明的新时尚。
如此一来,就会有更多的人去研究电磁感应,去研究电的应用等等。不再只是光靠开物司,兵仗局等大明官方的衙门去做这事了。
另外还有一点,更多的用事实证明,崇祯皇帝所传授的这些学识,具备这么多神奇的应用,也会让更多的士子更加用心地去学。
总之,电灯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又会给大明百姓指明一个科学方向。
当然了,这个原本历史上的电力发展不一样,由崇祯皇帝的学识作为前导,就能让大明百姓少走很多弯路,使得大明的科技会比原本历史的发展更快地得以发展。
一如这些,在化学方面,崇祯皇帝其实也一直让他们在研究的,三酸两碱什么的,也都在试验。作为后世穿越来的人,他当然是不可能满足于黑火药打天下,虽然也确实是能打。
不过崇祯皇帝终归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在化学这方面,他记得的还真不是很多,只能是尽力而为,只要引导好方向,并给予重奖就可以了。
过了好长时间之后,朱慈烺才算是把电灯的原理以及目前准备的应用和将来的应用等等,大概介绍了一下。
不用说,薛国观等人,都是惊叹不已。过了一会之后,薛国观便感慨地说道:“陛下,要是这电灯能稳着光亮就好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道:“这是宋卿手摇不匀速的原因。如果不用人力,比如说用水力等为动力就会好一些。当然,最好的是有储能装置,稳压装置什么的就更好了。但这些东西目前还没有,需要有人去研究打造出来才行。”
薛国观等人听得半懂不懂的,不过他们清楚一点,就是这东西是能改进到他们想要的那样。于是,他们不由得也盼望起来。实在是这种光线要比火烛的亮光更好。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一日之后,京师中就出了流言,都在说皇宫里出了怪事。
第796章 宗藩
“你们有看到没,昨天晚上,皇宫里出事了!”
“不会吧,皇上乃是真龙天子,能出什么事情?”
“对啊,有皇上在,怎么可能出事呢!”
“真得,你们没看到?就是真龙天子现身了啊,那龙眼非常大知道,一闭一合之间,那龙眼都能射出光束,直冲云霄!据说,这是皇上喝醉酒才不小心露出来的。要是凡人的话,会有这个?”
“咦,你说这个啊,那还真别说,我好像也看到了,那光束很亮的,原来是真龙天子的龙眼照出来的啊!”
“……”
这种言论出来之后,更是坐实了当今皇帝乃真龙天子下凡。让崇祯皇帝接到厂卫的禀告之后,不由得感到好笑。不过是太子和爱妃们喜欢玩那个电灯而已,没见识啊!
想归想,崇祯皇帝也没想着辟谣,反正这谣言对他来说也不算坏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面终归会知道是怎么回事!
此时的他,查阅窃听系统,发现远在天山那边的洪承畴所部,因为他大力在牧民中普及汉学,引来了周边国家的不满,已经有小规模战事了。
虽然每次的冲突,都是明军胜利,可好笑洪承畴收到夜不收的禀告,是周边几个国家准备联合起来攻打轮台。说什么要大明滚回去,天山是他们天山的话。
对此,崇祯皇帝就不由得冷笑。游牧民族而已,以前西汉时代,汉武帝都能把匈奴驱逐到欧洲去,以如今大明的实力,不要说驱逐他们了,正好抓了他们修甘肃到天山的铁路,这正缺人手呢!
于是,崇祯皇帝也不等洪承畴的禀告,就给他下了一道圣旨,强调敢犯大明者,统统抓来修铁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