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心中想着这事,卢象升也有了心理准备。
  可谁知道,天使确实是来传中旨的,但所传达地皇帝意思,和他所想得却是完全不同。
  原来,崇祯皇帝知道卢象升军中,伤残军卒的士气很低。同时也明白,就算之前给出了那笔银子,可对于伤残军卒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因此,他早就有腹稿,等到王承恩的捷报一到,就派出了宦官来传旨。只是卢象升带着军队不停行动,转移地点,因此找上门来时就又晚了一些。
  崇祯皇帝的旨意,是让卢象升统计这一次伤残军卒,确实是英勇作战而负伤致残的,可报给他,他准备安排在宫内,替换一部分大汉将军。
  在旨意中,崇祯皇帝明确说了,在他眼里,这些将士的伤残,那就是他们忠君报国的证明,比起没有任何建树的大汉将军,更应该获得这样的荣誉!
  听完了这份旨意,卢象升甚至都有点不敢相信,这真是皇帝看待军卒的态度?
  历朝历代以来,大汉将军一个个都是人高马大,反正都是充门面必须有的条件。什么时候,要是把这些大汉将军换成了缺胳膊断腿的伤残军卒,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可要是换个角度来看,一如皇上所说,这些将士的伤残,那就是他们忠君报国的证明,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卢象升敢断定,这份旨意只要一公布,必定会激励不少将士效死力,没有了后顾之忧!
  那名宦官宣旨完毕之后,微笑着对卢象升说道:“皇上很遗憾,如今朝廷没钱,唯有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给这些大明将士一个安排。等到将来有钱了,大明将士的抚恤制度,就一定会重新完备起来!”
  听到这话,卢象升不由得又是心中惊叹。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皇上在这种困境之下,却还能想到办法来激励将士们。这个法子,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到的!
  佩服之余,他立刻传令全军,把皇帝的这份旨意加以公布。
  这份旨意,不在于能解决多少伤残将士的安排,而是表露出皇帝的一种态度。世人所歧视的军卒,在皇帝的眼中,却是重要地很!这对普通军卒来说,当他们领会到皇帝这份心意的时候,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万军人地高呼,顿时响彻在军营的上空。
  此时此刻的卢象升,从皇帝如此重视军卒的态度上,觉察到了一些东西,他对于结束这个乱世的信心,是前所未有的高涨。
  于是,军令一条条地下去,原先已经疲软下来的夜不收,又一队队地驰出了军营。
  明清两支军队中的一些消息,全都通过窃听种子反馈回了崇祯皇帝那。
  卢象升所部这边还没什么,其实在崇祯皇帝的意料之中,可伍忠那边反馈地信息,却让他大吃一惊。


第115章 怒火烧向谁
  晋商勾结满清,这一点在他的意料之中。可他没想到的是,如今两军正在对阵之中,晋商竟然都亲入满清军队之中,受到多尔衮非常高的礼遇,由此可知,这晋商去到满清军队中,对大明绝对是个不好的消息。
  就在那晋商入了满清军营没多久,满清军队就有了新的动向。不过伍忠还只是一个普通“二鞑子”而已,接触不到高层机密,就只知道满清军队开始调动起来,他问鞑子,也没得到具体的消息。
  崇祯皇帝联想到范永争身上传来的消息,可以确定,应该是在晋地的晋商在作怪。
  京师这边,还没有得报满清军队的动向。虽然猜不到满清军队要干什么,可从范永争所担心的事情上看,基本上可以肯定,那晋商去见多尔衮,而后满清军队调动,绝对和眼前的战局有关系。
  这一刻,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担心,那晋商去干了什么,局势会怎么发展呢?
  身在皇宫大内的他,虽然知道了这点苗头,却没什么办法可想,就算派人去告知卢象升,估计也来不及,更何况,还不知道满清军队到底在施什么阴谋!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烦躁起来。之所以如此,归根结底,还是大明军队不够强大,没有实力,才会如此的被动。各地勤王军的勤王速度,实在是让他有点不满意。
  想了一下,他再次发出旨意,通传天下,下旨全国各地的勤王军,务必加快速度赶到。但凡有耽搁的,是将领原因的,问罪将领,是沿途地方官员的原因,就问罪地方官员!
  做完这些后,崇祯皇帝看到范永争身上的窃听种子又有信息反馈。点开看了一下,不由得为之大怒。
  他果然没有猜错,之前范永争写信去了山西,此时已经有人快马返回了。禀告范永争说,山西那边早就在关注局势,已经做出了对应地策略,一定能置卢象升于死地。大老爷,也就是范永斗亲自出发,早就前去联系满清军队,帮他们出谋划策去了。
  范永争一听大喜,不过也很好奇,想知道什么策略,能有如此把握,会置卢象升于死地?
  但来人不知道,因为他没见到范永斗。但有书信一封,是给范永争的,让他在京师配合之。
  这个范永争估计也是得意的,他自己在书房,把信给念了出来,由此,崇祯皇帝也知道了个大概。
  原来,这晋商打得主意,乃是要里应外合,擒杀一个藩王。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必然是不能容忍地事情。只要这个消息传到朝廷,再让这边的御史言官等一配合上奏弹劾,可以说卢象升必死无疑。
  所有人都知道当今皇上幼年孤苦,对于亲情是非常看重的。被大清活捉或者杀了一个藩王,绝对是不能容忍的事情,其他人会不会影响到不知道,可卢象升作为统领天下兵马的人,是绝对要负责任的!
  范永争兴奋之余,在交代范福做事之时,不由得哈哈大笑道:“此等妙计,估计是我哥和总督大人商量得来,哈哈,妙啊,妙啊!”
  在他们得意高兴的时候,却没想到,他的一句话,在崇祯皇帝这边,证实了宣大总督陈新甲勾结晋商地事实。不过详细地事情,还有待进一步打听,毕竟应该不是陈新甲一个人和晋商有勾结!
  崇祯皇帝大概明白了晋商的阴谋,不由得为之冷笑。
  呵呵,一群自以为是的奸贼,朕早已不是以前的朕,那些趴在大明身上吸血的藩王,也正在朕的处理范围内,既然要帮朕这个忙,那朕就配合之,利用这次的事情,狠狠地收拾一些想要收拾的人!
  此时的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既然你们想让他雷霆大怒,那就雷霆大怒好了,但是这个怒火向谁发泄,就由他说了算,等着吧!
  不过崇祯皇帝虽然根据得来的消息,大概知道了满清军队的动向是什么,可此时,他已经来不及采取措施,毕竟满清军队已经开始行动了。但不管如何,总要做点事情,尽量挽回一点损失。毕竟藩王可杀,可百姓却是无辜的,能补救多少就尽量补救多少了!
  当即,十万火急地信使,快马驰出京师,向卢象升急报这个消息。
  而此时,卢象升也正面临一个突发情况,就是满清头目岳托忽然领着一万多人马直逼而来,试图和他决战。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当即缓缓后退。
  但是,这一次,岳托并没有看不到机会就离去,反而一直和他进行对持,似乎没有一个结果就不会离去。
  这让卢象升有点纳闷了,满清军队这是要干什么?明知道自己这边背靠城池,不要说一万多满清军队了,就是十万满清军队一起过来攻打,不让他们伤筋动骨也不可能灭得了自己的啊!
  他手下的这一万多大明精锐,卢象升自己心中有数。各个将领统领的家丁,让他们主动去和满清军队野战,拼死厮杀的话,他们肯定不会尽力,也没有这个勇气。
  可要是被满清军队围住了,面临生死关头,那就由不得他们不出死力了。这两种情况下的战斗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相信满清军队的头目都是打惯了仗的老手,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如此一来,满清军队的动向就有点奇怪了!
  他却不知道,此时,有五万满清军队,大都是蒙古八旗和附属地蒙古诸部骑军,加上满清自己的八旗,基本上都是骑军,抛弃粮草补给等物,立刻领兵南下,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且路上并不耽搁,哪怕有看到防御能力并不强的庄子,也不理不睬。
  河间府、德州府等地,原本就被满清军队肆虐过,府城也被打下,如今已是满目疮痍,路人稀少,因此满清军队这快速转移,都是通行无阻,发挥出了骑军的速度优势。
  只是几日时间,就在突然之间,山东省首府济南,满清军队突然兵临城下,顿时吓坏了这里的官员。


第116章 济南失陷
  这个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军队烂得不能用,库房里也没有钱。不过幸亏有锦衣卫刚刚通传了晋州守城经验过来,他们就连忙想发动全城乡绅捐钱捐物,发动民壮守城。
  可没想到的是,没几个乡绅愿意出钱,理由就是一个,这是你们官府的事情,凭啥要他们出钱?还有,城里不是有最富的人么,怎么不去找他要钱?
  于是,晋州守城经验手册又发挥了作用,衙门里的人根据上面写得内容劝告全城乡绅道:“这个时候不出钱出力,回头要是城破了的话,多少财产都会没了的。舍点小财,才能保住大财啊!”
  这道理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他们以为,这下应该是没问题了。
  可谁知,大部分乡绅却还是无动于衷,他们给出的答复是:你们说得对啊,城破了就什么都没有了,那就快点去找城里最富有的那位啊,他那才是大头。要是他不给,不怕死,那我们还怕什么?
  其实,说来说去,他们认为,城里有藩王在,那藩王肯定是最怕城池被攻破的,你们这些当官地也肯定怕啊!平时没少捞钱吧,如今有事情了就想大家来分担,想得美!
  反正藩王和你们的命更金贵,要是你们不肯出钱,那他们又何必在乎!
  说来说去,是他们觉得,官府的人是在恐吓他们,济南城可是大城,里面还有藩王在的,怎么可能被攻陷!因此,他们都是有恃无恐,坚决不肯给钱。或者实在逼不得已,就捐几个铜钱。
  这一下,官府中人就有点傻了,怎么都不按照这个剧本走,竟然死到临头还不肯给钱?他们没办法,只能去找藩王,也就是封在济南的德王,想让他多捐点钱。
  然而,他们更没想到的是,德王也不给钱。他的理由是,他是藩王,不参合官府的事情,这是成祖传下来的祖训。守城的事情,你们自己解决!
  这一下,济南官府的人就傻眼了。为什么这些人都是死到临头了,竟然还捂着钱不肯拿一点出来!
  城里的乡绅、德王等人可能不知道,但这些官府中人自己却是清楚。平时的时候尽想着捞钱,那在意过军队和城防等事情的完善,就靠如今官府的一点人力和物力,压根就防守不了整个济南城。
  虽然晋州也是这样,可人家是全城百姓都动员了起来,所以才守得住,如今别看济南城的城墙比晋州还要高大,可这是银枪蜡烛头,中看不中用的啊!
  他们非常恼恨地感慨:这一届的济南百姓不行啊!
  不过有一点,他们其实没有料到,之所以不行的原因,除了他们的能力不行,不能迅速让全城百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外,还有范永斗等晋商的人在背后作怪,挑起了这种不愿出钱的心态。
  当然了,如果给济南官府时间,那他们终归能说服全城百姓齐心协力地守城。毕竟真要是城破的话,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是,满清又怎么可能给他们时间。又或者说,晋商早就蓄谋已久,又怎么可能给他们时间。
  因此,当天夜里,在乱糟糟地城防中,晋商的人联合城外满清精锐,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
  漆黑地夜空之下,多尔衮骑在马上,看到城门打开,手下的军队点燃了火把,蜂拥地冲入城门,看着城内火光冲天,听着惨叫哀嚎地声音时,他终于松了口气,转头看向身边的晋商范永斗,笑着说道:“范先生这是立下了大功啊!拿下了这济南府,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济南府城是个大城,人口众多,财富无数。就只是劫掠这么一座城池,就抵得上好几座类似晋州那样的城了。就算这时候收工,回转关外的话,收获也有不少。
  而且拿下了藩王,按照范永斗所说,那明国皇帝必然雷霆大怒,肯定要狠狠地杀上一批人。别人怎么样不知道,作为全权负责战事的卢象升,必定是要被他们皇帝给砍了脑袋!
  想着这个,回顾之前被卢象升郁闷的心情,多尔衮就忍不住哈哈大笑,此时的心情,那是格外痛快!
  没了卢象升,砍上一大批官员的脑袋,明国就会更乱,不但是民间乱,官场也乱,全都乱,乱了好啊!
  在他得意想着的时候,范永斗也很是高兴,抱拳拱手笑着说道:“殿下,恭喜发财!”
  多尔衮听了一愣,随即回过神来,又是哈哈大笑起来,也学着范永斗的样子,笑着向范永斗说道:“一样,一样,恭喜发财!哈哈,恭喜发财!”
  这一夜,济南城注定是悲惨的一夜。火光冲天之下,不知道有多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与此同时,卢象升军中,崇祯皇帝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也已经到了。
  “什么?”卢象升震惊地一下站了起来,睁大了眼睛确认道,“满清军队奔袭南下,偷袭济南府去了?”
  “对,陛下所言,十之八九是的。”信使点头回答道,“而且有内应帮着满清鞑子,济南府大概率是守不住的!”
  这个消息,不要说卢象升震惊了,其他人也全都呆住了。
  济南府啊,那是有藩王在的,要是藩王落到满清的手中,这可是头一遭!还有,竟然还真有内应?这该死的,到底会是谁呢?
  卢象升回过神来后,立刻展开军事地图,紧张地看了起来。随后,他似乎下定了决心,立刻传令击鼓聚将。
  他的号令严明,三通鼓未毕,所有在的将领都已经集合完毕。
  卢象升把情况简要一说之后,神态坚定地宣布道:“所有骑军,立刻南下德州府,在满清军队的归路骚扰。但有缴获,全归各军所有。”
  这一刻,他是顾不得了。只能用钱来刺激各军,总好过让满清带出关。
  然后,他又立刻派人传令各处,令地方出兵,不管多少,都要出兵,还有各地的勤王军,务必加快速度,总之,要营造一个千军万马来救援的气势。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向崇祯皇帝禀告情况并求援,既然满清军队分兵,就最好各个击破。
  整个河北,随着这次事情,一下全乱了。


第117章 又进东厂大牢
  卢象升的信使还没有出发,崇祯皇帝其实已经通过王承恩身上的窃听种子获悉了他的计划,仔细想想,觉得有道理。
  而且他因为是灵魂融合的缘故,因此原本的崇祯皇帝在德王遇难之后会怎么做,心中基本上也有数。不得不说,那些臣子所担心地,还有那些晋商及同伙所希望的,确实是会发生。
  不过此时的崇祯皇帝,却是后世灵魂为主导,那这个结果就不一样了。
  崇祯皇帝想着这些事情,便心中冷笑,既然如此,那就借这个势头,来一场大屠杀,把晋商一网打尽!如此,才能符合朝臣所期待的雷霆大怒!
  换句话就是说,雷霆大怒是一定地,但这个对象,却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