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武将这边,特别是随驾南征北战的那些总兵,就更是紧张。虽然有的人觉得自己希望渺茫,可万一呢?
正在全殿好奇之下,只听曹化淳尖声叫道:“骠骑营总兵虎大威、贺人龙上前听旨!”
一听这话,顿时,大殿内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转向虎大威和贺人龙两人,无数的羡慕眼神,顿时聚焦。
他们两人自然是大喜过望,双双出列,恭敬地见礼候旨,那回应曹化淳的声音,明显能听出激动之意。
封爵的事情,算是有了定论,但是,皇上为什么选他们两人封爵,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惑。不管怎么样,特别是武将,他们都想衡量下自己,看能否达到封爵的条件?
在曹化淳抑扬顿挫的宣读下,众人听得明白,旨意中,先是列数了虎大威和贺人龙从崇祯十一年的勤王战事开始的一系列表现,这一点,从他们两人胸口挂着的勋章之多就能看出一二了。不过他们两人封爵,最为关键的因素,圣旨中也给出明确了说明。
虎大威在贾家庄保卫战中,死战不退,坚守城外土山,负伤多处,战事之惨烈,为大明战事中近年来所罕见;
第二,虎大威又在归化城血战之中,顽抗抵抗建虏的冲击,一直到援军赶来,胜负已定。
至于贺人龙,圣旨中也强调了归化城之战。是贺人龙所部最先赶到归化城,承受了建虏最大的冲击,拼死堵死了建虏的逃跑企图,等到了虎大威所部援军到来,再一起坚守到主力赶到。
听到这份旨意,那些想衡量自己没有封爵原因的武将,都是心服口服。他们一下都明白,皇上封爵的依据,不是说你打了多少胜仗,而是在多打胜仗的基础上,还能打硬仗、苦战!
说起来,论战功之多的话,原本虎大威和贺人龙都是有不少的,但是,他们两人所经历的贾家庄保卫战以及归化城堵截之战,那是其他总兵所没有经历的。那两次战事的惨烈,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且赢了的意义也相当重要,是非常重大的战役。
想明白了这点,众多武将便暗暗记在心中,同时也明白,爵位毕竟是爵位,不是那么容易拿的!
事实上,这也是崇祯皇帝的本意。
他有金手指在,料敌机先,那是不用说了。可有时候,哪怕你知道敌人要干什么,如果手下将领不能执行到位的话,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事的胜利。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归化城之战。如果不是贺人龙和虎大威日夜兼程,急行军赶去,在建虏闻风而逃之前堵住这支军队,就没法在草原上全歼上万建虏了。
因此,崇祯皇帝就要鼓励这种能打苦战,血战的将领,为此,封爵又算得了什么,反正不是世袭的爵位。
对于世袭的爵位,至少对目前的崇祯皇帝来说,那是慎之又慎的。
封爵完成之后,这次的大朝议也就结束了。
崇祯皇帝的手头宽裕,文武百官,概不拖欠俸禄,甚至还有年终封赏,多少都意思了一下,然后,散朝,大家都回去开开心心地过年,有事明年再说了。
……
相对大明这边,不管百姓还是官员都在欢庆新年来说,建虏这边就非常地惨了。除了保证鞍山驿堡这边还能有吃得之外,就连盛京皇宫都是一天只有一顿,而且还多是稀的。
完全可以说,建虏这个时候,一个个全部都在自己房子里躺尸,能不动就不动,实在饿了就喝点水充饥,饿得快死了才吃点粮食。
不过就算这样,每天饿死的人都还是不少。在盛京这边还好,饿死的人还能有个完尸;除开盛京之外,很多饿死的人,最终尸骨无存。
可以说,这个冬天,是建虏自有记事以来,最为悲惨的一个冬天,减员之多,远超他们想象。
执掌军政大权的多尔衮心中明白,等到明年开春之时,大清的老弱怕是再也见不到了。
不得不说,建虏上下,包括多尔衮在内,这个时候,最为恨死的一个人,就是孔有德了。如果不是孔有德,他们不至于饿成这样。
为此,原本投靠建虏的很多汉人,全都受了孔有德的牵连,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建虏打上门去,吃了他们的肉,喝了他们的血作为报复。可领这些数典忘祖的,到死都不敢相信,觉得他们为大清效力,竟然会得到这种下场的报应!
不过也有几个明奸,被多尔衮给保护了起来,比如说,范文程,宁完我等少数几个有名气的。甚至范文程还被多尔衮委以重用,派去了倭国。
临走之前,多尔衮就语气沉重地交代他道:“范卿应该知道如今国内对于你们汉人的态度如何?但是本王相信,卿和孔贼是不同的。将来在大清能否重新赢得信任,就看卿这次出使倭国能有多大收获,是否能解我大清之困!”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下出使的正使,从鞍山驿堡紧急调回去的建虏外交能力最突出者,英俄尔岱,然后又看向范文程说道:“对于倭国,终归是你们汉人更为熟悉。因此,卿虽为副使,但一切随机应变,都得靠卿,务必达成此次目的。”
“主子放心,奴才就算肝脑涂地,也必报主子知遇之恩!”范文程听得很激动,连忙跪下回答道。
……
回想着这一幕,多尔衮躺在龙床上,根本不管身边人,心中喃喃地说道:“这时候,无论如何,也该到倭国都城了吧,希望不要让本王失望!”
他猜得没错,英俄尔岱和范文程他们在这个时候,已经赶到江户,正在江户码头下船。
这一次地出使,既要显示大清的实力,又要注意不能刺激到倭国,要说动倭国,因此,范文程是花了不少心思,就连随行人员,也是精心挑选,都是一个个身材魁梧的辽东大汉,还是从白甲兵中挑选出来的。
到了这个江户码头,和倭国的人一对比,那简直是鹤立鸡群,一看就知道不是倭国人。而且白甲兵都是建虏的精锐,是百战之兵,他们身上的那种精锐之气,也不是说说而已。寻常倭人,抬头看着这样的彪形大汉,连一点讨要好处费的心思都不敢有。
如此与众不同,自然非常引人注意了。倭国官员知道大清使者已经到达的消息,便立刻派人飞报幕府。与此同时,也有人撒腿跑往江户城中一处豪宅。在门口点头哈腰地和一个高大的门房说了之后,领到了赏钱,便兴高采烈地走了。
这个门房等人一走,也是立刻往府里走去,很快来到房子主人处,立刻用闽南语禀告道:“五爷,建虏来了,刚下船!”
这个五爷,自然是郑家老五,也就是被崇祯皇帝封为锦衣卫百户,派到江户来的郑芝豹。他在来江户之前,就已经先秘密进京觐见过。
当时,崇祯皇帝就明确对他交代过,说建虏很可能会到江户,说动倭国一起对抗大明。
另外,也少不了要注意倭国的动向,因为据可靠消息,倭国又有图谋陆地之意。并且,因为琉球之事,大明也迟早会主持公道,和倭国有一战。
说实话,得到这样的旨意,对于以前对倭国有了解的郑芝豹来说,感觉有点难以想象。
因为据他所知,倭国的德川幕府吸取了丰臣秀吉的教训,根本就没有心思再和大明为敌的心思,只是想着法子控制倭国,不让其他大名有效仿他们德川家的机会。甚至就连西夷去了倭国,也被驱逐,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稳固德川家的统治。
没想到郑芝豹刚来江户,德川幕府的重臣,四大巨头之一的大目付,这个类似大明锦衣卫指挥使的井上政重就专程前来拜访他,话里话外地查探他的口风,询问郑家船队,特别是郑芝龙的有关消息。
如果换成以前的话,他可能会以为德川幕府是想做生意方面的有关事情,毕竟他们郑家如今是唯一可以和倭国做生意的外国人。但是,有崇祯皇帝事先吩咐过,他立刻便明白,井上政重来拜访他的真正用意。
于是,他当时就愤怒了。诉说他郑家被皇帝逼迫,不得已之下郑芝龙领了部分船队北上为朝廷效力,帮着朝廷打败了建虏水师,结果,明国皇帝却只是因为他大哥一点小错,就直接罢了他大哥的官,落得闲居下场。他这次来江户,其实也是奉了他大哥的命令,觉得朝廷靠不上,不如多开拓生意为好。
郑芝豹记得非常清楚,当时,他对井上政重说道:“我大哥对朝廷心灰意冷,还在登莱水师的兄弟们对朝廷也颇多意见,消极以待,都说朝廷既然不重视他们,用的时候用下,没用了就这样对待,他们都想着回闽南继续当海盗算了。”
这井上政重听到这话,那眼角的皱纹都是在笑。郑芝豹敢保证,这绝对不会看错!
第538章 误打误撞?
此时,郑芝豹知道建虏竟然真得来江户,他不得不佩服皇上,还真有先见之明,知道建虏会来倭国!
如果说之前的时候,他觉得建虏就算来江户,德川幕府也未必会和建虏勾结。可是此时,因为崇祯皇帝事先交代的内容,正在一一实现,他就改了最初的想法。眉头一皱之下,便立刻吩咐手下,动用之前就已经安排好的消息渠道,立刻去打听有关消息。
……
虽然建虏早就和倭国的人有过沟通,甚至连前来倭国的坐船都是倭国这边的。但是,他们这一次到达江户之后,却并没有预想中的一帆风顺。
住在驿馆中,先是被晾了两天,一直不得幕府将军召见,甚至连老中都见不到。反倒是幕府的武士,对他们这些高个子很是挑衅。
对此,英俄尔岱严令手下不得惹麻烦。可越是这样,那些武士就越是得寸进尺,让建虏中的这些白甲兵怒极却为了大清的未来,又不得不忍声吞气。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高大魁梧的金钱鼠尾,被矮他们一大截的同样发式奇怪的倭人武士欺负,却一直不敢还手,常常惹得那些倭人武士哈哈大笑。
这一天,躲在边上一直关注这一幕的范文程,终于找到了英俄尔岱,对他说道:“大人,不能这样下去了。这些倭人武士如此欺负人,这都过去多少天,还不见收敛,下官不信德川将军会不知道。但是没见阻止,显然是有意为之。”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立刻便有顿悟,点了点头,可是,他却摇头说道:“有意为之又如何?这次我们来倭国的目的,你是知道的。个人荣辱事小,事关大清之未来,还是要忍辱负重啊!”
“大人,此事怕是未必!”范文程听了,便立刻摇头道:“下官以为,虽然有求于倭国,可还是得让倭国知道我大清的实力,如此,才能引起倭国的重视,才有利于回头的谈判!”
英俄尔岱一听,沉默片刻,最终却还是摇摇头道:“且再看看吧,事关重大,实在不敢赌,不敢赌啊!”
在他看来,大清的未来,就全靠这次出使倭国的成败,他的压力太大,实在赌不起。要不然,以他多年的征战生涯,一言喝斥,朝鲜国王都噤若寒蝉,又如何受到了倭人的这种鸟气!
范文程见无法说服英俄尔岱,心中发愁,便想着别的办法。有一点,他敢肯定,绝对不能一直这样下去的。
正在他为这事发愁之时,忽然发现有个倭人武士似乎有点出格,对于钱财的那种贪婪,比其他倭人武士都要来得显著。于是,他心生一计,便用银弹攻势去收买这个倭人武士,结果还真没想到,效果很好。看在钱的份上,那倭人武士终于说出了一些背后的事情。也就是说,倭人武士找大清的麻烦,其实就是上头示意的。
范文程一见,顿时大喜,立刻把这事告诉了英俄尔岱道:“果然没有出下官所料,此乃德川幕府对我大清的试探。大人,为了大清的未来,须得硬起来才行,不如这般……”
他这么说着,英俄尔岱左思右想之下,终于点头,便对范文程说道:“摄政王殿下派你来协助我,果然是英明,你做得不错!”
范文程听了,立刻谦虚起来,不过他的心中,却是很享受这个夸奖的。
不过有一点,他却是绝对没想到的。那个倭人武士拿了他的钱财之后,又去见了另外一人,请客吃饭,高兴之余对那人说道:“亏了你的主意,那些女真人还真是大方,哈哈……”
在他们散席之后,这人又偷偷地去了郑府,当面禀告给五爷。
郑芝豹听了,挥挥手让他走了,不过他自己却是看向京师方向,有点不解地喃喃自语道:“为什么皇上交代下来,如果建虏遇事不顺时,要偷偷地助其一臂之力呢?该不会……”
顿了片刻之后,他忽然露出吃惊之色道:“该不会是皇上已经准备好了,连倭寇也要一起讨伐了?”
一得到这个结论,之前的事情全部连贯起来,顿时,郑芝豹就恍然大悟。他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肯定,皇上是准备报复当年倭人企图通过朝鲜攻占大明的事情。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让倭人再次渡海前往朝鲜,最好再去辽东,延长其后勤供应线。也是因此,才会把大哥从明面上撤掉,还要告诉倭人,说水师多有怨言等等这些事情。
想明白了这个,郑芝豹不由得对皇上的远大抱负,很是叹为观止。以前的皇帝,可从来没有主动出击过的。
这个时候,他已经相信,他大哥对他说得那个话,绝对是真的:要让大洋的彼岸,都飘扬着大明的旗帜!
“将来的一天,或许自己也能成为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吧?”郑芝豹想明白了未来的局势,不由得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要说对世界之大的认识,在这大明朝,郑家人不敢说第一,但至少是排在前几的!这一点,郑芝豹非常地有信心。
他这边在憧憬着,英俄尔岱那边却对未来的迷茫又做出了一些决断。对于倭人武士的挑衅,开始做出反应,一个白甲兵一口气把来挑衅的十个倭人武士都干翻在地,几乎可以说,完全是一拳一个,一脚一个,就让他们躺那只能哼唧了。随后,范文程出面,当着驿馆官员的面,愤怒地控诉,说这就是堂堂倭国的待人之道?
难道传说中英明神武的德川将军,竟然目光短浅,只会蜗居岛屿,苟延残喘不成?
不得不说,他的这番话说出去,是有点喝斥德川家光的意思了。不过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意思,他又拍了德川家光的马屁,先称赞了德川将军英明神武。
事实上,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另外一手。就是这话,让范文程来说,英俄尔岱这个正使并没有出面。一旦德川家光发怒的话,英俄尔岱就立刻喝斥范文程,给倭国赔礼道歉,也算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了。
还真别说,这么做的效果,还真是有用。
当驿馆的事情传到幕府时,德川家光不由得很是吃了一惊道:“什么,一个女真人竟然能打败十个武士?”
不得不说,这有点伤他自尊了。虽然倭人矮小,女真人高大,可这结果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听到这话,他的心腹手下,老中松平信纲便立刻安慰道:“大人,我们擅长火器,战场之上,难道女真人还能刀枪不入?再者说了,之前不是怕见血,因此有交代他们不得用刀么?否则的话,女真人强壮又如何,能挡得住倭刀不成?”
德川家光一听这话,总算好过了一点,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言之有理!”
如此一来,那这个事情算是揭过去了。当然,虽然他们不管怎么安慰自己,就他们倭人和女真人之间的实力对比,也算是有个数了。至少知道,女真人的牛高马大,并不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如果倭国不是要图谋大陆,也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