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倒是郑芝龙这边,他在回府的路上,对郑成功耳提面命,让他多上心,要多问为什么,如此才能引得皇上注意,并被未来的皇帝所重视。可谁知,郑成功却摇摇头回答他道:“爹,儿子还是想用那些东西造出来的新船纵横海上,把西夷打得屁滚尿流,搏一个爵位出来!”
他是海盗王的儿子,自然知道目前大明和西夷的差距在那里。要不然,西夷从万里之外来这么一点人,还能占据大明这边的地盘,又怎么可能?他们的船快,他们的炮远,这些事情都曾用来欺负过郑家,郑家这边打败红夷,那是靠着船多人多,把红夷引入港湾才打赢的。如果是在海上,压根就对他们没办法,这是一种耻辱!
郑芝龙听到儿子的这个回答,顿时就想起了皇上所说得,年底之后,就会有一次军功封爵,有总兵会熬到封爵的这一天了。他知道,这一次肯定没有他的份,再羡慕也没用!
他心中也有点好奇,皇上这一次封爵,会是谁那么幸运呢?
第532章 朕以你们为荣
不过到底是那几个人的功劳最大,这一点,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不知道皇上会封几个爵位?
许多人都期盼着谜底被解开的一刻,也就越发等待着快点到年底。
在离过年还有十五天的时候,忽然城外又开来了三支军队,人数不多,一支都是骑军,不过只有八百来骑,而且看旗帜,还分属两支不同的军队;另外一支是步骑结合的军队,也只有六百人而已。最后一支军队,人数就更是只有三百人而已,且是步军。
这三支军队并没有驻扎在京师城外,而是入城去了京营营地。
开进京师的时候,这些大明将士都是非常地兴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进京师。看着高大无比的城墙,再看到宽阔的街道,无数的店铺人流,简直是看花眼了。
五城兵马司的军卒先一步清街,不过百姓们可以分列军卒的两边看热闹,这一点倒是不管的。
一开始,不少人感觉给他们增加了麻烦,虽然不敢当面去怼,但背后骂骂咧咧还是免不了的。可是,当他们知道,是有辽东那边的军队进城时,便一个个都没了抱怨之声,纷纷好奇地想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军队进城了。
这个时候从辽东抽调军队过来,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就立刻联想到了京师中的传言,说皇上要在年底封爵,犒赏有功将士。顿时,他们一个个都兴奋了,看着行进中的大明将士,那眼神也热切了好多,就在五城兵马司的军卒身后小心地议论了起来。
“他们这些肯定是杀建虏杀得最多的将士吧?真是好样的!”
“可不是,从崇祯十二年开始之后,京畿之地再也没有被建虏攻入,没有了兵灾,可多亏了他们!”
“你一说也是,可怜我兄弟他们以前一直在永平府,结果被建虏给屠了,多亏了他们杀建虏给报仇,要不然,每年祭拜的时候,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
往大了说,是皇上英明神武,打败了建虏;但是,从细节上说,也是靠眼前这些大明将士浴血厮杀,才能赢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把建虏打回辽东,保京畿之地平安!
如今京师的这些人,全都是深受建虏兵灾之苦的。也是因此,他们才会对这些当兵的,都带了感激之意。
一些有见识的百姓,都在猜测着眼前这些回京受封的军卒,到底是属于哪支军队?
“我不认识字,这支骑军是哪支军队的,这位公子知道么?”
“这支骑军啊,走前面的是京营吴大帅手下的骑军,剩下的,则是属于关宁军的,锦州总兵金国凤大帅麾下的。”
“这支步骑,是卢总督麾下的东江军!”
“还有这最后的,咦,是登莱水师!”
“……”
分清了这几支军队,对于京师百姓来说,名气最大的,要属于东江军了。不止是因为卢象升的威名,还有东江军的主力,曾是肆虐西北和中原的流贼,因此,更为让人关注。
不过皇上当初是如何处置在南阳被俘的流贼,也已经传遍全大明的,京师百姓,自然也是知道。去了东江军打建虏的流贼,那都是真心悔改,自愿去打建虏的。剩下那些不愿意的老贼,都被皇上给咔嚓了。
就是因为知道这个,京师百姓此时纷纷重点关注这支“浪子回头”的军队。其他流贼怎么样,他们不好说,但是,眼前的这些,当年造反肯定是迫不得已,受皇上感召,愿意冒死杀虏赎罪,都是好样的。心中这么想着,他们中的好多人便都对东江军这边竖起了大拇指。
在东江军的队伍前头,领头走着的是李定国。他虽然第一次进京师,看到如此之繁华,心中也是兴奋,可表面上,他却还是一脸严肃,昂首挺胸,骑在马上保持着军人之姿前进。
可是,当他听到两边不时传来对东江军的夸奖声,眼角看到对他这边竖起的大拇指。一种被百姓肯定的激动,终于有点抑制不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看到大拇指,听到夸奖声,就连忙抱拳回应。
其他军卒自然就更激动兴奋了,不方便回礼,就带着开心的笑容,把眼前的这一幕深深地印入心底,永远记住。
等这三支军队入了京营驻地之后,有关军卒历次以来的军功赏赐,也就开始传遍京师。
还真别说,之前不关心不知道,如今一听说之下,京师很多百姓都是吓了一跳。
“你说什么?皇上赐下这么多粮田了?呀,要是我家里有一个在三大营的话,那我岂不是收租就能过活了?”
“他们这是拿命去换来的,你舍得你儿子去么?”
“有啥舍不得的?就是可惜我家只有一个儿子,其他都是闺女,要不然,肯定送去当兵。瞧瞧,这都多少亩啊!”
“你也不看看这些田地都在哪里?离京师远着呢,你愿意?”
“有什么不愿意的?只要给田地,哪都行!而且你看,不要粮田的,这赏赐的影子是多少,六百两之多,都够买房子娶媳妇了!”
“……”
不得不说,当巨大的好处摆在面前的时候,人那,往往会被这些好处给吸引,而忘记了换来这些好处的不容易。
另外一种现象,也同样在他们之中上演。就是以前看不起的,在衣锦还乡之时,就会羡慕不已。
一如大部分百姓,以前是看不起当兵的军户。要说军户地位的话,倒也不低,至少名义上还是和民户一样,一样可以科举什么的,比如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就是军户出身。但是,架不住军户穷啊,至少绝大部分军户,那是穷得叮当响,而且还是世代为军户,世代穷。
不过如今一看,至少三大营的军户,那可都不穷了。军功所换来的钱财、粮田,让他们都眼红、羡慕。
而这,其实就是崇祯皇帝想要的,也是他让兵部把历次的奖赏汇总起来公布的原因所在。
几天之后,就在皇帝祭拜太庙之前的两天,崇祯皇帝突然传旨,入城的三支军队和京营参与过草原战事的吴三桂所部前往御马监三大营驻地。
快到中午的时候,这些军队,包括三大营在内,全都集结在校场上。
虽然寒风呼啸,但他们都一动不动地站着。因为他们得到通知,皇上会驾临。
没过多久,锦衣卫校尉先行拥入军营,分列两边,一直排到点将台两侧站定。随后,皇帝的仪仗便到了。
不过,崇祯皇帝并没有穿龙袍,而是身穿盔甲,一副沙场武将的打扮。在他的身后,跟着不少穿大红绯袍的官员,应该就是六部九卿等大明高级官员。再之后,就是不少内侍,抬着一只只箱子过来。当然,也有捧在手里的盒子,数目还不少。
列阵中的明军将士们看到这一切,那胸膛就挺得更直了。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肯定有好事。
崇祯皇帝大步走到点将台前,缓缓地扫视过眼前的明军将士们,最后看向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各个总兵一眼。最后,他便大声说道:“到今年年底,扫平建虏已是指日可待。这一切,都有赖于你们的浴血厮杀。你们的功劳,应该让大明百姓所铭记,走在人群中,也要让大明百姓都知道,你们是保家卫国的忠贞之士,血勇之士!”
由大汉将军把话传开之后,顿时,所有明军将士们,都不由得激动又纳闷起来。走在人群中,怎么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事迹?那些不认识自己的怎么办?难不成,在脑门上写上字,说自己怎么样怎么样的,可这脑门上估计也不够写吧?而且就算够写,这样好么?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又在大声说道:“因此,朕让礼部打造了勋章,分金银铜三级!”
说到这里,他手一抬,边上伺候的陈宝庭便立刻上前,双手奉上一个小盒子,已经打开了盖的。崇祯皇帝伸手进去,拿起一块铜钱大小的东西,向台下的明军将士们示意了一下,然后才说道:“这就是铜质勋章,可以挂在胸口。”
说到这里,他亲自做了个示范,挂在了自己的胸口。在挂好之后,拍了拍给他们看。
冬日的阳光照在那个铜质勋章上,很是好看。明军将士们看着,不由得兴奋之余也是恍然大悟,就是,这个勋章挂在胸口走在大街上,别人不就知道了,也不用在脑门上刻字了!
“有关勋章的说明,回头朕会公布全天下。戴上这勋章,就是大明的有功之士,是你们的荣誉,也是大明的荣耀。”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提高了嗓门,用更为大声的声音说道,“朕以你们为荣!”
听到这话,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个勋章产生了迫切想拥有的感觉。皇帝都会为有勋章的人为荣,这要是说出去了,不知道会羡慕死多少人!
就在这一刻,这些大明将士,第一次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
第533章 大明英雄勋章
崇祯皇帝并没有让他们等多久,就接着大声宣布道:“崇祯十一年底至崇祯十二年初的贾庄保卫战,在几倍建虏的围攻之下,英勇作战,保住了贾庄,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建虏,打破了建虏战无不胜的神话。因此,朕决定授予所有参加了贾庄保卫战的有功将士们,无重大过错者以勋章为纪念!”
虽然以前也有坚守没让建虏攻破,比如宁锦一线。但是,那是坚固高大的城池,又有红夷大炮等守城利器,重兵把守等等,建虏打不下来,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
但是,贾庄保卫战,就只是一个庄子而已,根本不能和宁锦等坚城可比。几倍建虏围攻,却能坚持下来,不得不说,建虏嚣张的气焰,就是在这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此,不管是谁,对于皇上这个说法,却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听到皇帝这话之后,当初幸存下来的,基本上都编入了三大营,这些人就激动了,他们是第一个拿到这勋章的人。当初那一战,如今想起来,也确实是艰苦卓绝,就连当时的兵部尚书衔,统领天下勤王军的卢总督都负伤多处,那是真得惊险之极。如今回想起来,也为那一战感到自豪的。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点名道:“虎大威、杨国柱何在?”
“末将在!”虎大威和杨国柱双双出列,来到崇祯皇帝的面前,大声回奏道。
他们两人,在贾家庄保卫战的时候,就是卢象升的左膀右臂。当时的虎大威,就差点殉国的。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两人,庄严地说道:“贾家庄保卫战,卿等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朕深感欣慰,赐铜质贾家庄保卫战勋章以资激励!”
说完之后,从陈宝庭捧过来的小盒子中拿出勋章,亲自给虎大威和杨国柱挂在胸口上。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虎大威还是杨国柱,两人挺直了胸膛,甚至脸色都涨得通红,一动不动,就连呼吸似乎都停止了,就怕影响到皇上给他们挂这勋章。
事实上,如今可是严冬时候,他们身上穿得多了去,再怎么样,也不会影响崇祯皇帝给他们挂勋章的。
“末将叩谢圣恩!”挂好之后,崇祯皇帝退后一步打量他们两人时,虎大威和杨国柱不约而同地抱拳奏道。
崇祯皇帝大笑一声,对他们两人说道:“其余参与贾家庄保卫战的将士,就由卿等二人连同兵部一起核对下发,务必在后天之前全部发放完毕,不得有误!”
“末将遵旨!”虎大威和杨国柱两人一听,立刻大声回奏道。
他们的对话,被底下的将士们听到之后,都大概明白了这勋章会怎么发。想想也是,皇上亲自发放,那是极大的殊荣。普通将士那么多,皇上又怎么可能发放地过来。
他们正在想着,却听崇祯皇帝又在点将台上宣布道:“天津之战,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建虏,打破了建虏野战无敌的神话,消灭敌人达三万余人,解救大明百姓更是多达二十余万。此战,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听皇帝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知道,皇上这是要给参与天津之战的将士颁发纪念章了。顿时,三大营中的大部分人,都不由得露出了兴奋之意。
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也有点好奇,到底会是谁有那个资格,由皇上来亲自发放呢?还是几位总兵大人么?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在台上点名道:“韩乐宇何在?”
一听这话,不少人都吃了一惊,竟然不是哪几位总兵大人?
底下站着的韩乐宇,已经积功成为一名游击了。他没想到,皇上竟然会点他的名。以至于一开始时,他都以为听错了。当周围人的目光,都转向他时,他便知道,是自己没错了。
顿时,他一下便激动起来,立刻出列,来到崇祯皇帝面前,激动地回奏道:“末将在!”
崇祯皇帝看着他,微笑着说道:“你在天津之战中,拼死守住了卫河。也亏了你在建虏即将攻过岸的危急关头,想到了火烧桥梁的办法,为我大明最终赢得那一战的胜利,立下了极大的功劳。朕深感欣慰,赐铜质天津之战勋章于你,以资激励!”
听到这话的人,终于明白,原来皇上给天津之战的有功将士亲自赐勋章,选得是韩乐宇,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候起得作用。
“末将叩谢圣恩!”韩乐宇似乎感觉到挂在胸口的勋章好像火热的一般,当即激动地向崇祯皇帝谢恩道。
崇祯皇帝微笑回应,而后转身看向台下宣布道:“其他参与天津之战的将士,将由兵部和几位总兵协同,把勋章发放给大家!”
接下来,他又分别就土默特之战全歼土默特部族,南阳战役歼灭祸害国内的流贼,旅顺之战东江军在辽东站稳脚跟,平壤之战勇挫建虏,塔山之战全歼多尔衮所部,归化城之战全歼济尔哈朗所部,金州之战抓获奴酋代善,草原之战扫平东部蒙古诸部,还有最近的耀州驿相关战事,全都宣布有赐纪念章。
有了前面的例子,这些大的战事,又是大胜的战事,能获得纪念章也就不奇怪了。不过有一点,让不少人有点意外的是,登莱水师的官兵,也获得了旅顺之战,平壤之战,金州之战以及金州之战的勋章。
要知道,以前的时候,水师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最高的将领,实力再强,也只是一个海防游击而已。直到这几年,崇祯皇帝第一次封了一个水师总兵,就是郑芝龙。
此时,郑芝龙虽然被削了水师总兵军职,可他却也参与了这次的授勋,并且是在这几次有登莱水师参战的勋章颁发中,成为由皇帝亲自给他挂勋章的那个。
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立刻从中嗅到了不少信息。比如,皇上对郑芝龙的信任不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