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后,多尔衮又和岳托在商议军情时,忽然外面来报,说明军看到这边有大军调动,就又逼过来了,那这大军还要不要马上离去?
多尔衮听得眉头一皱,当即一挥手道:“不用管明军,执行军令!”
等来人去了之后,他又转头对岳托说道:“全军压上,不能让明军趁我军调动之际捣乱!”
岳托一听,立刻领命而去。留下的满清军队立刻出动,迎向了过来捣乱的明军。
此时的明军,就犹如章鱼一样有许多触角,只要没有满清鞑子拦阻,就会一直前进,往贾庄方向移动。要是遇到鞑子军队,就立刻就地防御。明军主力,也就是章鱼身体部分,会立刻跟进,滚动到最靠近贾庄的触角所在。
这几天来,一直是这种战术,就犹如乌龟一样,防御为主,瞅准了机会前进,一时之间,让打不破乌龟壳的鞑子很是无奈。
如今调走一万人马,顿时就让多尔衮感觉兵力有点紧张,想要堵住这支明军,就不得不全军出动了。
但让多尔衮有点郁闷地是,还不止如此,随着接触战开始之后,鞑子这边有俘虏了一些明军兵卒,从这些人的口中又得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
“什么,秦兵已经到京畿之地了?”
“明国勇卫营已经赶回来了,快到了?”
“……”
岳托听了,不由得皱眉道:“难怪明军最近似乎士气高了不少,应该是知道援军赶来地原因!”
但多尔衮却不这么看,摇摇头道:“据之前的消息,明国这几支强军应该没有这么快,很可能是谣言。至少关宁军不可能过来增援!”
如今高起潜军中的关宁军,并不是其主力,而是留守山海关的一部分兵力而已。真正的关宁军精锐,都在宁锦一线驻扎着,并没有回援关内。
对此,多尔衮是有把握的。因为在入关之前,他们就商议过,不会让关宁军主力如同崇祯二年那般回援关内的。由此,他才断定是谣言。
可虽然这样说,但心中终归是有点不放心的,毕竟已经入关两个多月了,明国皇帝勤王旨意之下,全国各地的军队肯定会立刻赶来勤王的。到底有没有意料之外地明国军队前来汇合,还真是难说。
按之前的计划,大清军队是要攻城掠地,尽量破坏明国尽可能多的地方,让明国朝廷难以收拾战后局面,也可以多掠夺些财物人口,更能牵着明军的鼻子走。可是如今,却已经停留在巨鹿很多天了,这已经背离了初衷。
对此,多尔衮不得不开始审视起自己在这几天做出地决策。
第56章 九头牛都拉不回
与此同时,巨鹿贾庄,卢象升正在巡视。眼前见到地一切,都让他的心情很是沉重。
中原多旱灾,贾庄的收成自然也不会好。更为关键的是,流贼的肆虐,让庄稼地的收成更是雪上加霜。要不是在卢象升的劝说下,庄子里的乡绅都把粮食拿出来,恐怕鞑子围庄这么多天,庄子里的人早就饿死一片了。
但就算如此,如今庄子里,那些老弱妇孺都已经限量供应吃的了,全都躺在家里不动,尽量减少活动。而稍微强壮一点的,则会稍微多吃一点,但他们都要做事,给城墙下的那些人打下手。因此,就那点吃的,经常也是饿得头昏眼花。
唯一能吃饱肚子地,就只有防守在围墙后的大明将士以及庄中青壮。但从这一日起,没有轮值的那些,也开始喝稀的了。
一路上看着那些老弱妇孺,还有伤残将士饿肚子的躺着,卢象升心中就不好受。可他知道,就这些粮食而已,必须这么分配,否则庄子根本就撑不下去。
当他爬上庄子最高处房顶,看到庄外的那座日渐垒高的土山时,心情就更是沉重了。如果不是贾庄的地势不适合满清鞑子多垒几处土山的话,估计贾庄根本不可能再守了。可就算这样,一旦外面那座土山垒得足够高,再加上满清鞑子的优势兵力,等满清鞑子发起攻击地时候,也将是庄子最危险的时候了。
跟随在卢象升身边的虎大威脸色担忧地低声问道:“大人,满清鞑子会撤么?”
他是了解卢象升的通盘计划的,知道贾庄能否解围,只能寄希望于满清没有破釜沉舟死战的决心,寄希望于虚张声势之策能吓跑满清鞑子。但他看着眼前的严峻形势,却是有些担心,就怕贾庄这边等不到那一天。
“不好说!”卢象升转头看着他,脸上也出现了一丝忧虑道:“那多尔衮不是个冲动的人,因此不会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可也是因此,他也不会轻易相信那些消息的。虚张声势之策,能否奏效,还真是不好说!”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外面的土山,看着因为天色渐渐地黑下来而开始收工的鞑子,语气又变得坚决起来道:“但不管如何,只要贾庄能坚守下去,就一定会有希望!对于外面,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如今,就只能对眼前的这些,见招拆招,努力坚持下去了!”
虎大威听了,便明白眼前这场战事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满清头目,那个多尔衮是否会相信明军精锐已到而选择撤军?那么,那多尔衮到底会不会相信呢?
对此,他想不明白,也猜不出来,只有抬头问苍天了。
其实,卢象升并没有告诉虎大威,在他的心中,是一点把握都没有的。两军对阵,放出这样的风声,也在统帅的正常手段之内。单凭恐吓的话,以满清多尔衮平时地沉稳表现来看,恐怕要上当还是有点难的!
如今最为致命的,就是庄外这座土山了。估计再有半天时间估计就能完工了。按照这土山的规模,至少能站五十多个弓箭手,到时候居高临下地射箭,庄子里根本无从抵御。
想着这个,卢象升便有了决定,转过身去看着虎大威,严肃地说道:“有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要交给你去做!”
“单凭大人下令!”虎大威一听,立刻抱拳候命,毫不犹豫地回应道。
对此,卢象升也没有意外,给他说了任务并开始做准备工作。为了守住贾庄,就只有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在他们担忧之中忙碌的时候,远在京师的内阁辅臣薛国观也是满腹忧心,怎么回府都不知道,还是管家再三请示才唤回了神,心情沉重地摇头回答道:“让夫人他们吃吧,我就不去吃了!”
说完之后,他转身往书房走去,而后一个人就在书房内静坐。
不知多久,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随后一个声音响起:“老爷,多少总要吃点东西!”
薛国观闻声,转头看去,却见自己夫人从侍女手中接过一个食盒,示意侍女关门,就她自己一个人入内。
放下食盒,挑亮了一点灯火,夫人见他的脸色,便温柔地说道:“老爷的性格,其实并不合适如今的官场。要不,这个官就不当了吧!西安府如今不好待,我们可以去江南,听说那里水乡的景致很好,我们再买些田,在房屋四周种上一些桃花……”
说话的同时,她从食盒里拿出菜盘,轻轻地摆在案几上,动作之轻柔熟练,丝毫不影响她说话。
薛国观见了,心情更加地沉重。这时候的他,是真有点后悔自己的冲动了。自己倒没什么,可家里怎么办?如今不但东厂开始大肆活动,就连锦衣卫那边听说也有动静。厂卫两处,都被自己得罪了,最为关键的是,皇上还偏袒厂卫不相信自己,不要说夫人所向往的田园生活了,这京师能不能走出去都是个问题了。
“老爷……老爷?”薛国观夫人见自己夫君又走神了,不由得连唤了几声,见他目光看向自己,便又说道,“这大明朝啊,阁老首辅的,换得人眼花,老爷的性子又和其他人不合,不知道变通,依妾身看啊,还是不当这个官算了,也不用为国事如此操心了……”
听着这些话,薛国观忽然一声苦笑,而后摇头道:“夫人,已经迟了!为夫已经回不了头了!就算为夫辞官,他们也不会放过为夫的。”
薛国观夫人一听事情竟然如此严重,顿时一惊,手中刚拿起来的筷子便掉了下去,掉在菜盘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可她却压根没管,只是看着薛国观,眼睛一下便红了。
看到夫人的失态,薛国观反而坚定了决心,看着他夫人说道:“夫人放心,破釜沉舟而已,为夫已经决定了,既然皇上还是相信阉宦,那为夫就把事情往大了闹,为夫就不信了,皇上难道就真得置大明江山于不顾,还会一直无动于衷?”
“老爷……”薛国观夫人才说了个头,就说不下去了,眼泪开始往下掉。
她明白,自己夫君性子里的莽撞,始终是改不了,和温首辅的阴柔完全不一样。可阉宦那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万一闹大了皇上还是偏着阉宦怎么办?这个世道,颠倒黑白的事情,难道还少了?皇上要英明神武,这世道也不会变成这样了!
薛国观却不管这些,心中主意已定,就对他夫人说道:“夫人,帮为夫磨墨,就算不为大明社稷,为了这个家,为夫也拼了!这次就把厂卫的那些破事,全部公之于众!皇上要是还执意相信厂卫,那为夫也问心无愧,算对得起皇上的知遇之恩,温大人的提携之情了!”
擦擦眼泪,知道夫君一旦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薛国观夫人便只好依言开始磨墨,伺候薛国观写奏章。在她的心中,其实是悲观的。皇上真得圣明的话,大明朝又怎么可能会变得如此糟糕!
这个大明朝内有流贼肆虐,外有满清逞威,天灾人祸,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夫君就不肯听自己的,非要当这个管。内阁辅臣又如何,还不是走马观灯,你争我夺,就没有一个真正做事的。要说这种情况下,皇上还英明,就算是妇道人家,也是不信的!
在薛国观夫人暗自神伤,腹谤大明皇帝的时候,薛国观自己,伏笔疾书,不知不觉间,洋洋洒洒的万言奏章便写好了。
薛国观把毛笔一丢,感觉胸中郁闷尽去,正待安慰夫人几句时,忽然门口响起了管家的声音:“老爷,不好了,锦衣卫闯进来了!”
第57章 真香
书房内的两人一听,全都大吃一惊,哪怕是已经决定闹大一切的薛国观,也愣在了那里,更不用说他的夫人了。
当外面传来杂乱地脚步声,有一群人靠近书房时,薛国观才回过神来,不由得惨笑道:“哈哈哈,厂卫果然是好手段,先下手为强么?哈哈哈……”
他没想到,自己才写完奏章,都还没有来得及等明天公开上奏,锦衣卫竟然就找上门来了!呵呵,对付忠良得效率还真叫一个快!
他夫人此时也回过神来,顿时吓得花容失色,不知所措,就感觉天塌下来了一般。刚才夫君所写奏章的内容,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夫君是和厂卫杠上的。如今锦衣卫找上门来,来意可想而知!
当书房的门被推开,一队锦衣卫鱼贯而入,一下把书房挤满,甚至连门口都站了不少,而管家则被锦衣卫逼离书房门口时,薛国观看着锦衣卫这大阵势,便知道完了。
不过他自然不甘就这样束手就擒,而是一下挡在夫人面前,看着进入的锦衣卫,认出跨步入内的那名锦衣卫,便厉声喝道:“李若琏,尔等可有驾帖?”
锦衣卫拿人,从章程上来讲,必须要有驾帖,类似后世的逮捕令才可以。但是,锦衣卫是强势的衙门,要是耍流氓的话,没有驾帖照样会拿人。
谁知李若琏并没有回应他,只是进来之后侧身一让,恭敬地站在了一边,给他身后的一名普通锦衣卫让出了空间。
这让薛国观看得一愣,李若琏已经是指挥同知,他这么表现,后面来得难道是骆养性?可为什么穿着的是黑色飞鱼服,只是普通锦衣卫的装束?
此时的他,自然还不知道骆养性已经被关在东厂,而李若琏已经是锦衣卫指挥使了。
正在他发愣的时候,后面自有锦衣卫校尉把房门关了,屋子里一下就暖和起来。那名普通的锦衣卫走到近前,摇头说道:“薛卿啊,你怎么就看不出朕的意思呢?”
薛国观听得一愣,此时离得近了,在书房灯光的映照下,终于看清了来人的面容,这一见之下,顿时大吃一惊,都忘记了自己刚刚还愤懑不堪的心情,连忙见礼道:“微臣叩见陛下……”
他正待行礼,这个普通锦衣卫,也就是崇祯皇帝,上前一步,扶住了薛国观,不让他拜下去,同时说道:“朕微服而来,薛卿不用如此,起来说话!”
边上的薛国观夫人再度傻眼了,她是不认识当今皇上的。可此时从她夫君的言行举止,她自然能够明白,眼前这人乃是当今皇上。可问题是,皇上怎么在这大晚上地,假扮成锦衣卫跑来自己家里了呢?
想不通,脑子有点短路,可这不妨碍她下意识地跟着夫君行礼,自然也被崇祯皇帝给拦住了。
再说崇祯皇帝扶起薛国观之后,便站在书桌前,看着铺在上面的那份奏章,认真地看了起来。
他就是通过窃听种子,知道了薛国观的压力太大,想要破釜沉舟,往大里闹,试图和厂卫直接开战。对此,崇祯皇帝是不想看到的。毕竟如今的厂卫,已经在他的计划之下,都开始了整顿。闹大了,对谁都不好。
因此,他决定和薛国观好好沟通一次,免除他的顾虑。但让薛国观深夜进宫,动静会比较大。因此,他便叫了李若琏,假扮成了普通的锦衣卫校尉,前来薛府,反而动静会小一些。
只是没想到的是,在路上看到了一些东西,让他的心情有点沉重。来找薛国观的目的,又有了新的变化。
皇帝出现在这里,薛国观也不是傻子,此时的他,明白事情很可能是自己想错了,顿时,他就激动了起来。圣上,终归是圣明的!自己之前就没看错!
崇祯皇帝看完奏章,又知道了一些他之前所不知道的厂卫破事,不过他没有管这些,而是找了个座位坐下,看着薛国观说道:“朕之前打回的那些奏章,薛卿可有仔细体会?有些事情,朕以为薛卿还须得多为贫苦百姓一方着想才行!如今天下局势动荡,他们苦累久矣!”
其实,薛国观是陕西西安府人氏,那边的民不聊生,饿殍遍地,他是知道的。而且在他当御史纠察地方时,也有更多的见闻,因此,他虽然是官绅出身,却也知道民间疾苦,知道天下百姓之所以如此,源头在那里。根据他自身的经历和见闻,才会向皇帝提出,老百姓没钱,但是,文武百官、王公勋贵有钱。
不过他毕竟也是官绅出身,虽然比起其他官僚来说,已经非常注意民间疾苦,可在细节上,也不可能比得上在红旗下受过教育的崇祯皇帝。因此他才会在薛国观的奏章上,写上一些意见。
但是没想到,薛国观在方逢年和杨嗣昌的提醒下,反而误会了崇祯皇帝的意思,他的心思压根就没有好好去体会皇帝的用意,反而一门心思地以为自己遭到了厂卫的报复。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他一下清醒过来,不由得惭愧不已。
崇祯皇帝看着他继续说道:“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太祖托梦,朕想要对大明官场拨乱反正,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急不得。薛卿要是此时把事情闹大了,朕会很为难的。”
说到这里,他一指边上站着的李若琏道:“骆养性已经被朕拿下,李卿已是新任锦衣卫指挥使,不过还没对外公布,如今正在闭衙整顿锦衣卫内部。至于东厂那边,朕也已经让曹大伴整顿,很快就会有大事。因此,厂卫这边,薛卿就不要再针对了!”
薛国观听得大吃一惊,没想到皇上不声不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