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窃听系统-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这话的时候,卢象升自然不知道,这个事情要是换成崇祯皇帝来做的话,只要把窃听种子撒出去,他就能做到百分百的把握。
  不说卢象升怎么指点李定国,就说独步去朝鲜之后,就在海岸边,被巡逻的朝鲜军卒发现,而后带到了林庆业那边。不用说,这肯定是林庆业事先有过交代的。
  等人一送到,林庆业就迫不及待地屏退了所有人,确认没问题之后,就带着一点担忧,连忙问独步道:“大师,情况怎么样?”
  在他看来,独步回来的时间,比他想象地还要早多了。因此,他心中就有点担心,该不会是没见到大明保定总督,又或者是大明那边恨朝鲜背信弃义,因此就拒绝了出兵救人的请求?
  不过他的话刚问完之后,独步就露出了兴奋之意,这让他心中一松,该不是自己所想得那样了!
  果然,就听独步对他低声说道:“总督大人答应了,亲自领军前来,一共是这个数!”
  说着话的时候,他伸出了四个手指头。
  “四千?”林庆业一听不由得有点诧异地说道,“你没和总督大人说么,这边可是有五千兵马的啊!”
  说到这里,他稍微犹豫了一会又道:“虽然我朝鲜兵的战力是差了一点,可毕竟是有四千人马,都元帅金自点是一心讨好建虏的,肯定不会放水。再加上建虏本身还有一千人马,这……这别怕是打不过得吧?总督大人亲自冒险?”
  独步见了,不由得笑了,低声说道:“明军中的四千中,有一千是骑军!且明军之精锐,远非施主所能想象。贫僧相信,能打,而且打得赢!”
  一听这话,林庆业不由得又愣了会,伸出一个手指道:“你是说,有一千骑军?东江军这边竟然都有一千骑军?”
  精锐不精锐的,这个得看人,不好说。但是骑军这个东西,就摆在那里,是骑军就是骑军。
  “嗯,贫僧去的时候,大明骑军刚好到,因为有许多旅途劳顿,无法作战,就只选了一千骑军参战。”至于总数,不是独步不告诉,而是他也不知道,只是看到有许多而已。
  骑军都有那么多,说明大明一反以前对东江的不重视。由此可见,明军之精锐,应该也是没跑了。再加上是保定总督亲自领军……
  林庆业想着这些信息,越想越兴奋,不由得搓手起来,使劲地搓而不自知。
  崇祯十年,当时很受崇祯皇帝信任的杨嗣昌,在皮岛陷落之前就倾向撤岛,四月二十二日听说皮岛陷落的消息后,他决定“兵分皇(皇城岛)、觉(觉华岛)二岛,民归宁(宁远)、锦(锦州)八城”。
  崇祯十一年时,又以沈志祥降清为契机,杨嗣昌下令将东江镇诸岛剩余数千军民尽数撤到宁、锦地区,他表示:“至于图边一著,惟有关宁一正,更无登莱一奇。果关宁能正,不必有登莱之奇;如未能正,虽有奇安施?”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东江镇就这么真没了,建虏再也没有受到侧翼牵制,可以放心大胆地先去关内就去关内。而所谓的关宁正兵,却只能守着乌龟壳而无所事事。
  不过这个位面上,崇祯皇帝不但干掉了杨嗣昌,而且还非常重视东江镇,不但派了精锐,甚至还派来了封疆大吏来亲自领军。
  这个事情,对于朝鲜来说,特别是对于朝鲜那些不想屈服于建虏淫威之下的将领来说,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了。
  看林庆业那么高兴的样子,独步也是跟着乐呵了一会后,见他没停下来的意思,便提醒他道:“总督大人那边需要建虏这边详细的军情,施主这边有准备么?”
  “哦,好,早就盯着的呢!”林庆业听他这么一说,回过神来,有点不好意思。实在是像这样的好消息,已经太久没有听到过了。就好像历经无数个雨天之后,突然晴天了。
  说完之后,他拿出一份长长的文稿,递给独步。
  独步展开一看,是以日期为顺序地记录,比如某月某日,建虏多少兵力、朝鲜军队多少兵力,又是什么兵种配比,到达了什么地方,有停留多久等等。
  看着这份长长的文稿,就能对建虏从汉城出发之后发生的事情,掌握得清清楚楚。
  看着独步在看,林庆业很是有点期待地说道:“要不是我实在没法走开,真想跟你一起去见见总督大人,去见见新的东江军!”
  独步此时已经看完,贴身收起这份文稿,微笑着对他说道:“放心,看这形势,大明应该对辽东建虏非常用心了,相信要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和明军一起去打建虏了!”
  “希望有那一天能一起杀鞑子吧!”林庆业听了,感慨地说道,“鞑子不灭,朝鲜不宁啊!”
  说到这里,他露出了一丝期待,又道:“希望这一战,能成功救出金大人,也能让领议政大人不用再忍辱负重,就这么背着投降派的名声。让我朝鲜上下都能重新振作起来,大明始终是那个大明,朝鲜也决不能再背弃宗主国,被后世人所唾骂!”
  对此,独步倒是没说什么,在稍微聊了一会之后,他也不休息,便又匆匆告辞离去。
  等独步再次见到大明保定总督的时候,卢象升的亲卫也已经回来了,向卢象升禀告打听来的消息。建虏军队去汉城,而后返回的消息什么,都能和之前独步所提供的消息相吻合。如今的朝鲜境内,没有再发现有建虏的军队。
  对此,卢象升放心了不少。只要朝鲜境内没有其他建虏军队,就算其中有诈都不用怕。更何况,自己这次带来的……
  想到这里,卢象升便露出一丝兴奋之意。
  旅顺之战,是被动防守之战,虽有杀伤建虏,却不甚多。可这一次,是明军主动出击,这一千建虏要全部吃掉的话,相信奴酋一定会恐惧的。
  呵呵,是该展示下新东江军实力的时候了!
  他正想着,独步也回来了,呈给他的那份有关建虏军队情况的文稿,更是让他非常地高兴。建虏军队情况掌握得这么清楚,简直是未战就已经先赢了一半。
  于是,卢象升立刻召开军议,就建虏接下来的行程进行预估,而后商量埋伏点,就准备一口吃掉全部的建虏。
  独步当然不会参与这种军事会议了,他来回奔波,被安排下去休息了。
  卢象升在会中强调,一定要抓到那个正白旗固山额真英俄尔岱,这是皇上点名了要的。
  对于这个要求,明军将领们也不以为意,毕竟擒敌首这种事情,也算是正常的。
  商议完了之后,军队再次开始集结,坐船离开鹿岛,往朝鲜境内而去。
  ……
  铁山以北,从平壤通往辽东的官道上,长长地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扛着长枪火铳之类,无精打采地走着。这些人很显然都是朝鲜军卒,与走在他们后面的那些金钱鼠尾的鞑子,不管是精神面貌上,还是装备军械上,真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在这队伍中,最显眼的不是这些军卒的对比,也不是那一车车的粮食,而是紧跟在粮车后面的一辆囚车。
  这囚车里的人,胡子头发都已全白,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虽然此时气温已经有点低了,可在日头的直晒之下,这名老人耷拉着头,在囚车里显得非常萎靡。
  “大人,您看金大……犯人好像有点不行了,要不,给弄点遮阳的吧?”一名朝鲜军官陪着小心,向一名骑马的朝鲜将领小声建议道。
  朝鲜军队中唯一有马骑的,当然是朝鲜都元帅金自点。他听了之后,顺势瞧了一眼囚车中的金尚宪,冷笑一声道:“顽冥不灵,死了活该!”
  说完这话之后,他发现自己这个手下似乎神色有点反常,便有点怒了,冷声喝斥道:“怎么,本官有说错?大清如今如日中天,就是像这金匹夫一般顽冥不灵,死抱着明国不放,才会让大清派兵一次又一次地来朝鲜。他自己是要图个名声,不怕死的,可我们呢?嗯?你呢?”
  这个朝鲜军官能和金自点说上话,自然也是他心腹手下,关系好的人之一了。
  不过金尚宪在朝鲜的名声确实不错,至少他不怕死,对满清无所畏惧这一点,就把很多人比了下去。不管怎么样,朝鲜也深受儒家文华的熏陶,对于气节一说,虽然自己可能做不到,但大部分人也是认可的。
  此时,听金自点逼他表态,这名朝鲜军官便连忙赔笑道:“小人不是这个意思,小人是想着,这个金……囚犯要是死在半路上,龙骨大那边都没法和盛京交差,说不定会怪罪大人的。”
  龙骨大,是朝鲜人对英俄尔岱的称呼。
  金自点听他这一说,想想也有道理,便用手一指囚车,想要吩咐他去照办。可是,这手一伸出去之后,他又马上缩了回来,调转马头,往后面的英俄尔岱那边而去。
  还没有到,他就赶紧下马,而后脸上挤出笑容,向英俄尔岱转达了他手下刚才说得话。
  对此,英俄尔岱倒是无所谓,点点头便同意了。
  金自点一见,便挥手让跟着过来的手下去办了。而他自己,则小心地陪着英俄尔岱。
  “那边就是铁山吧,邻近皮岛?”英俄尔岱也是无聊,用手一指他的左边,透过一个个山头,仿佛看到了那个海岛说道。
  金自点听了,连忙赔笑点头道:“大人真是英明,那个方向就是皮岛,不过皮岛的称呼是明军占领时候改的。如今我朝已经改回了名字,叫做椵岛。”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似乎想起了什么,眉头微皱说道:“海边可有巡逻,务必要加强戒备,还有那皮岛……椵岛,也要有人去看看,能破坏的,最好都破坏掉,不能再给明军占了!”
  按照他的估计,明军这个时候,应该还在金州那边。不过他相信,既然明军已经渡海而来,那肯定是要重新夺取皮岛的。
  对此,他是有点忧虑的。明军很显然又在海上占据了优势,对大清很是不利啊!
  金自点一听,连忙点头说道:“明军上次占据绝对优势,可在大清和我朝鲜的联合攻击下,一败涂地,就算这次明军再来,照样能让他们全军覆没的!”
  崇祯十年的皮岛海战,在战事开始之前,不管是从兵力,还是战船,又或者是火器,还是士气等方面,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这一次的皮岛海战,会和崇祯四年的皮岛海战一般完胜建虏的。
  结果自然是出了所有人意料,这一战,清军付出了阵亡两百六十人的代价;明军阵亡上万人,要知道,这可是夺岛海战,而且还是明军主守,不会水的建虏主攻。
  因此,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明军已经烂透了!


第346章 要被猪队友坑死了
  真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金自点才会这么说。可以说,他从骨子里就瞧不起明军,就彻底投向了满清这边。
  不过英俄尔岱身为建虏高层,自然知道旅顺之战的事情。事实上,他也正是因为旅顺之战的结果,皇太极才派他前往朝鲜的。
  一是英俄尔岱当年就领兵打得朝鲜没脾气,可以说在朝鲜人眼中,是非常有凶名的。由他来,根本不需要出多少兵力,就能让朝鲜乖乖地交出造船厂。
  二是顺便又向朝鲜要一批粮食,反正这个东西,多少都不嫌多。要不是如今辽东缺粮,再顺便掠一些朝鲜青壮回去都是没准的。至少在上一次丙子年间,满清就掠了四十万朝鲜青壮回辽东。
  三是明军又渡海而来,皇太极担心朝鲜又会暗中投靠明国,因此让英俄尔岱来,把剩下的朝鲜对大清的主战派给带回去。如此一来,他相信就算明军来了,朝鲜一时之间也不会重新投向明国。
  然而,不管是皇太极还是英俄尔岱,还是小瞧了大明对朝鲜两百多年的恩养,哪怕是主和派中的领袖崔鸣吉,其实都是心向大明的。不是所有人,都和这个金自点一样,会全心投向满清。
  此时,英俄尔岱听金自点这么说话,就微皱着眉头说道:“明军渡海而来,肯定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千万不能大意了。”
  他不好说大清对旅顺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能强调明国的强,但也不能罔顾事实,直接贬低明军,因此,从另外一个方面提醒下这个朝鲜将领,希望他别在以后对阵明军的时候吃了亏,那样的话,大清就少了一条好狗了。
  “还是大人说得在理,一定,一定!”金自点虽然心中有点不以为然,不过表面上,还是附和道,“只要有大清在,就算明军有备而来,最终也是会和以前一样!”
  听到这话,英俄尔岱便知道他没怎么听进去,不过也不说破,至少这样对大清有信心,总好过被明军吓破胆不是!
  他抬头看看天色,微皱了下眉头,而后对金自点吩咐道:“埋锅造饭吧,已是响午时分了!”
  朝鲜几次被满清侵入,烧杀劫掠的事没少做,小一点的城镇早已成了断壁残垣,唯有大一些的城池还在。原本朝鲜就人少,这么一来,就更荒芜了。
  这支军队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要想吃喝,自然是要自己动手才行。当然了,这个自己动手,并不包括建虏本身,他们是大爷,当然有人会服侍的。
  军令传下,那些朝鲜兵纷纷放下手中的长枪火铳,然后搬运粮食,寻找水源,开始埋锅造饭。
  戴了一顶朝鲜军帽的金尚宪,并没有被放下囚车。他精神有点萎靡,不过当他看到,朝鲜军卒烧好的饭菜,全部先端给建虏先吃饱喝足,而所有朝鲜军卒都只能先眼巴巴地看着时,心中便再次涌起愤怒之意。
  这些天,他早看出来了,每次埋锅造饭的量是固定的。朝鲜军卒能吃多少,就要看这些建虏吃饱之后剩下多少。如果运气差一点的话,朝鲜军卒中,很多人都要饿肚子。当然了,朝鲜军卒中那些当官的,当然是能吃饱的,因为他们先吃,就按照地位来的,哪怕他金尚宪这个囚犯,也能比一般朝鲜军卒先吃到。
  而金尚宪之所以愤怒,并不是替那些普通朝鲜军卒不值。而是两国的不同待遇,让身为朝鲜一员的他,感到屈辱,就如同他们朝鲜人都是狗,就等着主人吃剩了他们才能吃一般。
  看着建虏在那胡吃海喝,不少朝鲜军卒的肚子都不由得咕咕响了起来。可是,他们也只能看看而已,而后幻想下自己也能那么吃上一顿。真能吃上,怎么也要再等段时间。而且最后吃的时候,留给他们的时间也不多,建虏那边可是不耐烦等人的。
  英俄尔岱这边,他吃得有点慢。不过并不是这饭菜味道不好。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其实没有那么讲究。而是他在吃得时候,有点走神了。
  没办法,他是满清当中不止有匹夫之勇的头目之一。不说别的,就只讲崇祯二年时候,他守遵化就能知道这人的能耐了。
  当时,英俄尔岱留守遵化城。他手中兵力并不多,却能乘势招降滦阳营。而后,到了崇祯三年初,蓟辽总督张凤翼、顺天巡抚谢如兰等统兵夜攻遵化,原本已经投降后金的石门驿等十一处城堡又立刻改换门庭,再度成为明军一员,一起攻打只有八百守军的遵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还是打不下遵化,而且那投降来,投降去的十一处城堡中,又被他给说回去了五处。
  除了打仗之外,他还管着满清的粮食、贸易等事项。在朝鲜被满清打服之前,就是英俄尔岱出使朝鲜,威逼利诱让朝鲜君臣对满清让步。这种事情,可不是没脑子就能做到的。
  就在这一次来朝鲜之前,他就率领其手下,在凤凰城、盖州、熊岳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