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张口,张溥就明锐地感觉到,杨廷麟是来帮他的,这让他很是有点意外。
要知道,他自从接了这个差事,在官场上就成了不受欢迎的人。态度差一点的,会借故对他恶言相向;城府深一点的,则是离他远远的。总而言之,就没有一个人向他伸出友好之手。
哪怕是他的座师周延儒,肯定知道他在扬州府被人戏弄嘲笑,却是一句话都不说。要不然,以周延儒的名望,二十岁就连中会元、状元,这名气绝对不比钱谦益差,肯定能威慑到一部分人的。
因此,杨廷麟关心他的这番话,让他很是感动,不由得对杨廷麟的好感度一下暴增。
“确有此事!”张溥立刻回答一句,还想再说时,却又听杨廷麟追问道:“扬州知府,各有关衙门,可有追查出案犯?”
“没有!”张溥听了,便只好又一次回答,而后立刻补上一句道,“连案情进展都是敷衍了事,只是说在查,便无下文!”
之所以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溥毕竟只是七品的巡按,人家知府还是五品的。不过张溥手中有考核之权,但对于知府这一级别来说,也是影响有限。因此,人家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就会顺着张溥。但是,一旦动到特别利益的事情时,人家想要不理你,只要不明着来,一般的巡按也没有什么办法。
杨廷麟一听,不由得大怒,当即便说道:“案犯之嚣张,实乃大明罕见。如此公然藐视朝廷,还不用心尽力,真是岂有此理!你且放心,此事本官去盯着,看他们还怎么敷衍?”
他也真是雷厉风行,说完之后,立刻转身就走。这让张溥看得都愣住了,这……这杨大人不愧是经历过战场,说话做事竟然如此干脆利落!
不过杨廷麟走了几步之后,想起什么,便又回过身子对张溥叮嘱道:“你且用心去办你的事情,如果遇到官场上有人故意刁难于你,便派人给本官传信,本官就看着,到底是什么人,敢阻扰钦差为皇上办事!”
说完这事之后,就真得大步离开,也不坐轿子,只是骑马,就往扬州府知府衙门方向而去。
看着杨廷麟的背影,张溥惊讶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不由得连声赞道:“杨大人,真乃我大明官场之中流砥柱也!”
边上的姜冬听了,也是微笑着点点头。而后看向张溥,问他道:“那我们还走么?”
不走的话,就留在这里看杨廷麟怎么去和扬州这边的那帮人去斗了。
杨廷麟如今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可以说是文官中监察百官的老大了。他出面对付那些官员,就有很大的威慑力了,哪怕他只是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也同样份量很重。
“不,我们按计划,立刻动身。走!”张溥稍微等了一会之后,便摇摇头,断然说道。
姜冬听了,自然是以他为主,当即收拾东西,谁也没有知会,立刻离开了扬州府,放船南下,穿过长江,直奔苏州府常熟县。
不一日,他就赶到了常熟县。不过他并没有大张旗鼓,只是待在船上,由姜冬派了手下便衣上岸,先行去联系之前已经到了番役。
半天时间之后,人就找回来了。就在船舱里,这次是向张溥禀告的:“常熟县这边,最大的地主,就是那钱谦益。有将近一半的粮田,都是钱家的。之前的时候,当地大族之一的张家,有人把族田当自己的,投献给了钱家。张家事后发现,便向钱家索要不得,最终闹翻了。这张家在京师也有当官的,叫张汉儒……”
说到这里,都不用再继续说下去了。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就和东厂有关。当时曹化淳是东厂厂公,涉及到了朝堂之争,首辅温体仁把矛头还对准了曹化淳,结果被曹化淳反手给扳倒了,同时,也倒霉了张汉儒,被东厂杖毙。
张溥对于此事,自然也是知道的。对于张汉儒是否枉死这个,他也不关心。他关心的,是他的差事,便立刻又问那番役道:“县衙的田地账册如何?”
听到这话,那番役没有立刻回答,反而解下了背上身上的一个大包裹,当面摊开,同时说道:“这是向衙门里送了银子,直接把衙门里面的土地账册给偷出来了,都是和钱家有关的。其他的,太多不方便,就没有要。”
张溥一听,才不管这种手段好不好,立刻要了那个田地账册,便开始详细看了起来。确实,他的关注点,就是钱家。
就连天黑下来了,他都不肯放下,让人点了油灯,又连夜看了起来。
船上的光线不好,又有水波起伏,导致船只经常有动作,这种条件下看账册,就很是费眼睛了。不过张溥不管,一直看着。
等到半夜时分,刚好姜冬休息了过来,就见到张溥脸上带着得逞的那种笑意,把账册一合,而后看向姜冬,带着兴奋之意说道:“果然是条大鱼。就这账册所记载,就算钱谦益这狗贼还在朝为官之时,钱家就已经远远超出了朝廷规定的优免限额了。另外,钱家从他在万历三十八年中了一甲三进士之后,就一直欠赋不交。这其中,只有在魏忠贤当权之后的天启四年到天启七年,缴纳了部分税赋而已。”
说完之后,他不等姜冬说话,就又立刻感叹着追加了一句:“为老不修,占着朝廷的便宜,宁肯把钱花在名妓身上,也不愿交这个钱,还真是清流领袖啊!”
说到最后,已经是浓浓地讽刺语气了。
他却不知道,此时的钱谦益,已经在给柳如是许诺了。只要柳如是答应嫁给他,就给她专门盖楼。
在原本的历史上,也就是到明年,崇祯十四年,五十九岁的钱谦益,还真娶了二十三岁的柳如是。婚后,钱谦益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谦益戏称柳如是“柳儒士”。而这一年,已经到明朝灭亡的倒数第三年,大明南北,民不聊生,饥荒、蝗灾、瘟疫、流贼、兵灾等等,不知道多少地方的百姓都死绝了。而朝廷对此却是无能为力,没钱,不要说赈灾,连军饷都发不出来。
再说姜冬听了张溥的话之后,同样非常愤慨。对这种所谓的清流领袖,在他看来,真是既要当表子又要立牌坊,比起一般的贪官污吏,还要可恨的多!
因此,姜冬当即冷声问道:“如此,大人要怎么做?”
张溥听了,一声冷笑道:“本官的第一把火,就从钱家烧起!让其他人看看,吃了朝廷的,本官就一定会让他们都吐出来!”
于是,第二天一早,张溥一声令下,巡按的全套仪仗便摆了出来,和别的不一样,是还有东厂番役跟随。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直接往常熟县衙而去。
这一次,压根就没有任何拖拉,到了县衙之后,立刻封了存放田地账册的库房,并立刻要求常熟县令抽调人手,听他调用。来势汹汹之势,任何人看了,都能感觉到。
七品县令,对上普通巡按都无法违抗,更不用说,张溥这种还带有钦差使命的。
因此,他立刻便答应了下来。不过与此同时,他也暗地里派人,赶紧前往钱家报信。
张溥在扬州府差点气死钱谦益的事情,早已传来常熟县这边了。原本这边也是有点慌,毕竟和张溥撕破了脸,不过又听到钱谦益在扬州大发神威,耍得张溥团团转之后,这边的人也就放心了。
可没想到,张溥突然在常熟县出现,这让钱家的人感到有点不妙。等钱家知道张溥直奔县衙的目的,就是先接管了库房,还要县尊调集人手听用。他们就知道,张溥绝对是冲着他们钱家来的。
这一下,他们不慌都不行了。连夜派人,赶往扬州府,前去请钱谦益赶回来坐镇。
常熟的张家,因为在京为官的张汉儒被杖毙,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就被已经结怨的钱家压得透不过气来。此时听到张巡按的事情,不由得大为期待,恨不得张巡按能把钱家搞死。
为此,张家族长连夜召开族老会议。其实,也就是一个房子内,七八个老头,围着一张桌子,抽着旱烟,说说话而已。
族长张宾鸿年纪大约五十岁左右,比在场的其他人要年轻一点,把大概的事情一说,而后就征询族老的意见,要不要落井下石,趁这个机会,把钱家搞垮!
让张宾鸿有点想不到的是,事与愿违,大多数族老,觉得钱家势大,这个张溥不一定能扳倒钱谦益。要是回头之后,钱家知道张家有落井下石的话,张家肯定会死得很惨。因此,他们老成持重,就是先看看再说。
对此,张宾鸿有点不甘心,在散会之后,想了好长一会时间,便决定匿名把知道的钱家破事,给巡按那边举报一下。
第300章 东厂发飙
当天夜里,张溥所在的院子里,突然有人扔了东西进来,发出“啪”地一声,立刻吸引了东厂番役的注意,随后,一张皱巴巴地纸立刻送到了东厂档头姜冬的手中。
姜冬看了一下后,便皱了眉头,感觉这事有点棘手。
这张纸上说,知道很多钱家违法犯纪的事情,要是朝廷能为张汉儒正名的话,就可以帮到张巡按。
虽然这张纸上没有落款人,不过姜冬大概能猜出来,这应该是常熟张家,也就是张汉儒的家人或者族人所写。但是,这个事情不好办!
张汉儒是被原东厂提督曹化淳杖毙的,当然,这肯定是奉旨,也就是说,是当今皇上下旨的。因此,这事要改判的话,皇上就要承认自己错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事的罪魁祸首,肯定是钱家,勾结了曹化淳,欺瞒皇帝才有了杖毙张汉儒的事情,同时也把温体仁给扳倒了。
当然了,曹化淳他也可以说是受钱家蒙蔽,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案子要翻案,那是涉及到了钱谦益、温体仁、曹化淳和当今皇上,这个事情,太难了!
想着这事,想了好一会之后,姜冬心中叹了口气。对于当年的情况,他也不了解,这个事情,对于他来说,涉及其他人倒还好,哪怕现任东厂提督王承恩是曹化淳的义子,那也没多大事,毕竟皇帝露出过口风,是不喜欢在宫内有这种收义子的风气。可这事还涉及到了皇帝,那就难了。
这个事情,姜冬最终决定,还是不告诉张溥。如果钱家真有那么多违法犯纪的事情,就自己去查好了,就不信查不出来。
等到第二天一早,张溥起来,双眼微微有点红,能看出来,他昨晚并没有睡踏实。不过他的精神头很好,稍微用了下早膳之后,便在姜冬等人带领下出门了。
但让张溥意外的是,刚进衙门口,就发现不对,似乎没人。等走进衙门之后,这种感觉就越加明显了。
到了衙门大堂,知县潘修文匆匆出迎,身边就只带了一个家人,苦着脸对张溥说道:“大人,昨日晚间,一众衙役纷纷告假,都说家中有事,就连典史也寻不到人。”
张溥一听,不由得大怒。这不明摆着,今天要去查钱家的事情,结果这些衙役,甚至连典史都躲开了,让他没人手可用。
“钱家在常熟还真是一手遮天啊!”他气极反笑,厉声说道,“本官就不信了,他钱家难道就能大过朝廷去?区区一个革职的官,还能翻了天去?”
说到这里,他盯着潘修文,厉声喝道:“限你一个时辰,给本官召集人手听用,要是不够人手的,你这县令也别当了!”
一听这话,刚才还态度文弱的潘修文忽然强硬了起来,当即回应张溥道:“好大的威风,大人觉得下官无能,尽管弹劾本官便是,人都躲着不见,难道本官自己分身十个,百个给你听用不成?”
说完之后,他竟然甩袖子准备走人。
“你……”张溥听到这话,看到他转身,一时之间,竟然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这一刻,他是真正感觉到了钱谦益在地方上的能量,有些事情,他还是想简单了。
说真的,对于潘修文这种无赖似的做法,他竟然无能为力。因为他的差事不是对潘修文的,他手中的权力,也只是可以弹劾地方官。具体对地方官的奖惩,还是要朝廷那边给出。像常熟县令这样的官员,就是吏部处置,当然,皇帝要插手,也是没问题的。
就在张溥气极的时候,边上的姜冬却冷冷地说话道:“你要敢不配合的,信不信立刻让你尝尝我东厂的厉害?”
“东厂”两个字一说出口,潘修文刚提起来的腿,便迈不出去了,那身子,就像被人施了定身法一般,顿时一动不动。
如今离开天启年间厂卫最为嚣张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了。甚至在崇祯初年的时候,厂卫都被禁足在衙,不能外出。可从去年开始,厂卫又重新活跃了起来。
据传闻,皇上对外了如指掌,甚至能知道很多隐秘的事情,这都是厂卫的功劳。
这也就是说,厂卫重新得到了皇帝的重用!而以厂卫原本的权限,还真不用去请示吏部什么的,对于他这样的七品县令,说抓也就抓了。而东厂的手段,那也是传得相当凶残的。
潘修文自己觉得没有硬到能对抗东厂的份上,心中暗暗叫苦,却不得不转过身,露出为难的神情道:“这位档头,不是下官不想做事,而是这……档头应该也能看到,如今县衙这里,差不多就只剩下下官一个人了。下官又不是本地人,到任也才一年而已,匆忙间,要去找人手,实在是有点难啊!”
张溥看到姜冬一出面,就让这县令服软,心中不由得松了口气,又一次感觉到,皇帝派了东厂番役在自己身边所带来的好处。
对于潘修文的服软,姜冬压根就不理会,只是面无表情,冷声说道:“张巡按的话,我想你还没忘记。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还有那县丞、主簿,都一起想办法。要是超出时辰未有足够的人手,我立刻拿下你们,好好地伺候。因为我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你们对抗钦差,有试图谋逆之嫌!”
好家伙,只是一开口,就一顶谋逆的帽子直接戴了过去。这个帽子,一般人还真是没法承受得起。
当然了,对于东厂来说,这种帽子,说出来其实也很普通。侦缉这方面的事情,原本就是东厂的职责之一。
就如今常熟县衙这种事情,如果真要往严重里说得话,扣这顶帽子,也不能说毫无理由。潘修文一听,就有点怕了,面对强势的东厂,他不敢了。
他也听说了,就在去年,厂卫出动,京师多少官员都被扣了谋逆帽子而抄家问斩。这种事情,谁敢不当回事?
因此,潘修文的态度,彻底就软了,连忙陪着笑脸,回应姜冬道:“档头放心,下官绝对忠心王事,就算他们躲了起来,下官也一定凑足人手,以供张巡按差遣。”
说完之后,他告罪一声,立刻匆匆走了。
看着他离去,张溥抱拳向姜冬一礼,真挚地说道:“这次,多亏档头了!”
“大人为皇上办事,我自然是要护着大人这边的。”姜冬见了,只是一笑回道,“不过能看出来,钱家势大,还请大人小心应付。”
说完之后,他也安慰张溥道:“其实就算我不出面,大人也有方法可以解决的。左都御史杨大人就在扬州,只要大人送信过去,肯定能帮到大人!”
张溥听了,稍微一愣,随即想起杨廷麟的热心。如果还是在扬州时候的话,他应该对此毫无怀疑。可是,此时他切身感受到钱家的势大之后,就有点怀疑了。
钱家在官场上的影响力,远比之前想象得还要大啊!
看他这样子,姜冬便猜出了他心中疑惑,想了想,便指点他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个时候杨大人突然封为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