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窃听系统-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点,崇祯皇帝没有说,就是在这一年中,如果偷懒耍滑头的,到时候,陈奇瑜就不会客气。因为在这一年中,他们还是罪囚,不好好改造的,重责之,绝不会轻饶。
说完了对第二队列的处置之后,崇祯皇帝便转头看向人数最少的这个队列。
孙可望等人看到,便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到了,一个个都有点紧张起来了。因为他们自己也明白,作为当了流贼一年以上,在皇帝眼中,那肯定是罪过最大的。按照皇帝之前的处罚,搞不好是当了多少年贼人,那就要做多少年的活,这么算起来,自己十年都不止,就等于一辈子这么干活了?
说实话,和他一样想法的人,对于要干十来年活的未来,都是不情愿的。他们这些老贼,是流贼中地位最高的,平时也是吃香的,喝辣的,待遇比起他们从贼之前,基本上都要好很多,也享受惯了的。
在他们想着的时候,果然听见崇祯皇帝对他们这个队列,严肃地说道:“你们都是一年以上的贼人,相信有的人,都有超过十年的贼人经历。给大明各地百姓带来的苦难,被你们所祸害的百姓,都已经难以诉说了……”
听到皇帝这样说,不少老贼的心都沉了下去,有点不妙啊!
“……虽然你们一开始从贼的时候,可能各有各的理由,也少不了那些贪官污吏的逼迫。”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忽然提高了声音喝道,“可是,这不是你们当这么多年贼人,去祸害别的百姓的理由。贪官污吏,朕刚已经杀了几个,以后发现,一样要杀,绝不姑息!而你们这些为祸多年的贼人,要按朕的脾气,也不如一刀杀了干净利落。但是……”
皇帝的这个话,比起刚才又严重多了,不过幸亏有个“但是”,让这些老贼都提着一颗心,继续听着皇帝对他们的发落。
崇祯皇帝停了停之后,看了李过等人一眼,而后继续说道:“……你们之中还有人良心未泯,让朕看到,你们还有救的机会,因此,朕决定也给你们一个赎罪的机会。辽东百姓如今正处于水深火热,生不如死的地步,建虏虽然已经被朕打出关外,可关外的百姓却依旧在经受苦难。因此,朕决定,你们前去卢象升军中效力,打建虏,救百姓,以此来赎罪!”
“只要去打建虏的,朕就赦免你们以前的罪行,就按普通军卒看待,赏罚皆按普通军队行事。朕相信卢总督,亦能公正的对待你们!”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扫视这个队列,冷声喝道:“当然,去不去辽东打建虏,也全凭自愿。就现在,自愿去辽东打建虏的,出列站到你们的左边去。”
听到这话,李过和李定国等人,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就走,走到他们这个队列的左边,形成一个新的队列。
其他流贼,看到他们动了,也有人跟着走了过去。当然,其他人就没有李过等人这样丝毫不拖泥带水,或多或少都有犹豫思考了一会。
崇祯皇帝很有耐心,就等着这个队列中的老贼,三三两两,持续不断地去往新的队列。
不过还有很多人,并没有动,因为他们不想去。比如孙可望,他就很是犹豫。
建虏那么厉害,要是去辽东打建虏的话,搞不好就会死在那里的!真要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这么一想想,还不如干十年的活,十年之后,自己至少还是有条命可活,也能获得自由。
有很多人,都和孙可望一样,是这样的想法。他们宁可选择之前不被他们认可的干十年活,也不愿意去辽东把性命丢了。
事实上,当初陕西的边军,就有不少被调去辽东时候,在中途哗变的。因为建虏一直战无不胜,他们觉得,去了辽东肯定是个死。
确实也是,在以前的时候,被调去辽东的军队,哪怕是有名的戚家军,白杆军,最终都是战死在那边了。
这些流贼,造反不怕死是一回事,让他们去打建虏怕不怕死又是另外一回事。
崇祯皇帝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压力,没有强迫他们去辽东,只是说完话之后,就在城头上静静地看着。
等过了一刻钟左右,大概只是十分之一的流贼挪动了队列,才又开口说道:“朕知道,你们可能怕建虏,觉得建虏强大。不过朕可以告诉你们,建虏也是人,就在年初,他们也吃了一个大败仗,损失了三万人马。朕以后必定会御驾亲征,踏平辽东。建虏,没什么好怕的。朕再给你们一刻钟时间,朕不会强迫你们,去辽东打建虏,全凭自愿!”
说完之后,他就又不说了,标记时间的香就在城头上燃起。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又让一些老贼在犹豫之后,开始走向新的队列。
等一炷香烧完,崇祯皇帝便没有再拖延,直接宣布道:“时间到了,就没有再选择的机会了!”
此时,自愿去辽东打建虏的老贼,就只有五千人左右,另外有将近一万人,还留在原地,等着皇帝发落。
在他们看来,应该是要干十年活了,或者其他什么处罚。反正比起去辽东打建虏,肯定要好多了。
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说出对他们的处罚,只是转头看了下身后的几名将领。
曹变蛟、贺人龙、周遇吉他们一见,立刻抱拳回应了下,匆匆下了城头而去。皇帝都不用说,因为事先已经交代过他们了。
不一会,就见他们三人回到各自的部下那,开始调动军队。
看到这一幕,好多人不解其意。是准备把那五千人编成军队,又或者是要押解这一万人去哪里?还是说,要做其他什么事情?
第267章 杀
有一点,崇祯皇帝没有想错的,就是这些积年老贼,是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
当他们看到调动的军队开始结阵,从四面八方围上他们,特别是有不少火铳手、弓箭手都被调过来时,他们就感觉到不对了。不,准确的说,是他们知道接下来可能会面临的命运是什么了。
孙可望首先便有点绝望了,虽然他们一共有一万人左右,看着人数不少,可是,他们这些天就只能吃一点点粥,勉强活命而已,又哪来的力气反抗!
“噗通”一声,他首先跪倒,面向城头上的崇祯皇帝,带着恐慌,大声喊道:“皇上,草民要去打建虏,草民愿意去打建虏……”
不止是他,包括其他积年老贼,也都跟着跪倒,纷纷求饶,要求去辽东打建虏。
场面,立刻就乱成了一团。
看着这一幕,其他两个队列的流贼都有点目瞪口呆:从刚才来说,皇上应该是很好说话的啊,甚至都能为他们考虑到回去之后的处境,事先给他们发了不少费用。这种事情,可不是一般皇帝能做到的!
如今这眼前,可是有一万来人啊,看他们的样子,难道是皇上真要全都杀了他们?这……这不可能吧!
他们是有闲暇去想这个问题,去琢磨皇上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可身为当事人的孙可望,却是急得在这么短短的一点时间内,就是满头大汗了。他没见到皇帝有反应,就转向那五千人的行列,大声喊道:“定国,兄弟一场,帮忙求求情吧,定国……”
说起来,之前李定国选择自愿去辽东打建虏时,他心中其实是暗自嗤笑的:是因为良心过不去么,所以要去辽东送死?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就一直那么愚笨呢?
也难怪,这些年来,自己能识字断章,比起李定国聪明得不止一星半点,也因此,自己才是义父名下所有义子中的老大!
不过此时,孙可望早已忘记了自己曾有这么想过,而是抓住了一根可能的稻草,觉得皇帝所说有良心未泯的人,很可能就是指李定国等人,如果他出面求情,万一能开恩呢?
因此,为了这根可能的稻草,他大声喊着李定国,想寻求他的帮助。而其他的积年老贼,也有向李过等人求助,或者在哀求皇上,场面变得更混乱了。
此时的这些人,没有了他们以前当流贼时候的嚣张和肆无忌惮,大都就只是一个怕死的普通人而已。在哭喊着,在求饶着,只是为了活命。
崇祯皇帝看着这一切,却无动于衷。只是在心中想着:当初你们这些人祸害别的百姓时,可有想过他们也曾哭喊过,求饶过,他们不想当流贼,他们只想活下去,可是,那个时候,你们有放过他们么?比起他们,朕好歹给了你们一次机会,只是很可惜,是你们自己不选的!
“放箭!”
“射击!”
“……”
随着一声声令下,在长枪方阵的掩护下,弓箭手和火铳兵都开始执行军令。
“梆梆梆……”
“呯呯呯……”
弓弦声音,还有火铳射击的响声中,响起了积年老贼的惨叫声。
一边是精锐的明军,另外一边的积年老贼都是手无寸铁,且好多天肚子里都没有什么吃,根本没有力气的,又如何能反抗得了?
绝望了的这些积年老贼,疯了般扑过去,可是,在弓箭手和火铳兵的前面,还有长枪方阵,冲上去的结果,就只能是捅成一个个血葫芦。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对等的战事,而是一场一面倒的屠杀。准确地说,是官军在行刑,代表那些被这积年老贼害死的无数冤枉,讨还血债!
上万人,不断地倒在血泊中,在那惨叫,在那哀嚎,这个场景,让所有看到的人,都深深地震惊了。
李定国自然是听到了孙可望的喊声,可是,他无能为力。
他其实也知道,孙可望不跟着过来,已经说明了两人对于过往,是不同的认知。这一点,其实在平时的时候,就已经有体现了。两人的观点在处理事情上,就很不一样。
不说远的,就拿最近的,为了替义父报仇,他李定国决定留下来,押着左梦庚去投案。可是,孙可望压根就没有这个想法。
对此,李定国不强求他,只是对自己有要求而已。
而刚才之前,皇上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当了那么多年的流贼,不管有心无心,总是害了不少人。皇上给了机会,去打建虏,救辽东百姓于水火,可是,孙可望还是没有选这条路。
想到这里,李定国转头看看自己身边的刘文秀,艾能奇,心中又多了一点欣慰。
虽然刘文秀和艾能奇也没有随他一起为了义父而投案,可是,他们在听到皇帝的事,听到皇帝的说话之后,选择了去辽东打建虏。因此,他们就能活了!
李定国抬头看向那血流满地的地方,眼中无动于衷。事实上,像这种场景,甚至比起这个,还要惨的,他都已经看过不少了。此时的他,只是在心中想着,来世,好好做人吧!
而后,他又抬头看向城头上的那个身影,对当今皇上又多了一份认识:皇上,不但仁慈,同时也很铁血!
有他这个想法的人,在剩下的流贼和明军将士中,占绝大部分。
不过他们却也认得清:皇上仁慈,是对百姓仁慈!皇上铁血,是对那些教而不改,大奸大恶之辈!
这样的皇上,才是真正的圣明!
半个时辰之后,将近一万人的积年老贼,全都倒在血泊中,并且有官军检查过,就算还有一口气的,也会补刀了事。而后,曹变蛟、贺人龙、周遇吉三人便上了城头缴旨。
这个时候,南阳城头城下,又再次变得非常安静,除了战马的声音之外,只剩下锦旗咧咧作响而已!甚至连南阳城内,可能也受到了之前那些声音的影响,也变得非常安静起来。
崇祯皇帝扫视着底下所有人,看他们的神情,便知道自己这么做的用意,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说起来,对于这些积年老贼,其实没有人不痛恨的。至少那将近十万队列中的人,都很痛恨这些流贼中的老贼。就是这些人,才让他们落到如今这个下场。如果不是皇上来了,很可能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成为了路边枯骨。
城头上,崇祯皇帝就仿佛没有看到底下的那些尸体,只是大声开口说道:“朕的心愿,是所有朕的子民都能安居乐业!为此,朕在努力,希望早日达成这个目标。”
说完之后,他便摆驾回南阳城内去了。至于外面的这些事情,则有五省总督陈奇瑜进行收尾。
登记所有活着的流贼信息,给那些能回家的人发放大明皇帝银行的银票,给那些去辽东打建虏的人登记造册,是要花费很多精力的。
当然了,崇祯皇帝不是当了撒手掌柜,而是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忙。
到如今为止,大明国内的流贼之乱,算是暂时平息了。至于是否能去掉“暂时”这两个字,还要看后续的赈灾情况。如果没有粮食,受灾百姓活不下去的话,就算已经没有了李自成、张献忠的,也肯定还会冒出张自成、李献忠之类的人物。
而赈灾这个事情,可能是还要持续数年。
这个事情,比起打败流贼,那是要难得多了。涉及到方方面面,税制革新,发展生产,整顿吏治等等,很多事情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当然了,就算再困难,既然要中兴大明,那就必须要去做!
比较幸运的是,到如今这个时候,特别是这次御驾出征以来,有些条件已经成熟,该强硬的时候就强硬起来,应该也没什么了!
抛开这个还比较远的问题,崇祯皇帝不由得心思又集中到了滇南那边的土司叛乱,也就是史称的沙普之乱。
从崇祯四年开始,阿迷州土司普名声开始造反,如今已经到了崇祯十二年了,可这次的叛乱,虽然普名声已死,可他婆娘万氏还在继续造反,并有联合其他土司一起反叛的苗头。
相对辽东的建虏叛乱,以及流贼之乱来说,这滇南的土司叛乱,影响的范围要小多了。可是,终归一直没有镇压下去,一直在造反,对于大明的稳定,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云南是由黔国公沐天波负责的,不过他才刚二十多头,又没有他祖宗沐英的能力,一直无法平定土司之乱,甚至都没法震慑其他土司。可以说,云南的局势,并不乐观。
这一次御驾出征,算是机会难得。要是有可能的话,真不如继续南下平叛,把那造反土司都给灭了!崇祯皇帝心中这么想着,却又叹了口气: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是自己目前遇到的问题啊!
南阳府离云南那边湖北、贵州两省。要以这个时代的交通,前往云南南部镇压的话,还不知道路上要花多少时间。
如果只是花点时间的话,其实也没什么!
可是,大军行进,那是要耗钱粮的,而且还不是小数目。就目前朝廷的财政能力,从晋商那抄来的钱,要花得地方多了去,必须省着花才行。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己所领的军队主力,不管是三大营,还是秦兵,都是北方的军队,如果一路南下云南平叛的话,这气候能否适应?搞不好,非战斗减员就能让自己承受不起!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不由得便叹了口气:大明帝国,确实是有点大啊!当然,想做到日不落,还是要继续努力才行。
这第一次离京,出来久了也不好,要是南下的话,至少过年肯定是要在外面过了。而如今大明的最主要敌人,其实还是辽东的建虏。自己作为大明皇帝,离开太久的话,也不好!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还是算了,不打算继续南下领军平叛。
但是,对于土司造反,不能不管。要不然的话,云南、贵州还有四川等地的土司看到那些造反土司活得好好的,搞不好就会有样学样。
奢安之乱,已经让大明四川等省劳民伤财,耗干了财力物力;要是再爆发一次大的土司之乱的话,就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