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倾宋-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不斜视,只是最基本的。
叶应武靠在栏杆上,静静地看着微风吹皱一池春水。
身后传来战靴敲打台阶铿锵的声音,显然是站在回廊下的两名士卒在向来人行礼。整个后宫之中能够让禁军将士行礼的,除了叶应武之外也就只有身上带王妃名号的人。
一袭湖水绿的裙子垂到地面,外面披着一件浅红色外衣,如云的秀发只是简简单单串了一根金钗,赵云舒负手走到叶应武的身边,看了他一眼之后,将手臂搭在栏杆上,一副百无聊赖的模样。而跟在身边的婢女全都知趣的退到回廊外。
难得起这么早啊。叶应武轻笑着说道。
你在说妾身还是在说你自己?赵云舒反问道。
叶应武耸了耸肩:难得娘娘起来这么早,小人不胜惶恐,莫非是这几天伺候不周到?
赵云舒俏脸微红,伸手戳了戳叶应武的腰:今天往后就是当朝陛下,皇帝万万岁了,怎么还这么不正经的。
虽然你们后院几个也没有让人省心的,叶应武背靠着栏杆,看着回廊和宫院的琉璃瓦反射着阳光,微微眯了眯眼,不过至少,要比这宫墙外面的那群家伙要省心多了。
承蒙谬赞。赵云舒低声说道。
叶应武沉默了片刻,淡淡说道:从今天开始,这世间又有了它的皇帝,这天下,也终将是大明的天下。从赵家那里断了的国祚,某来伸手,帮着老天爷给它结上。
过往云烟,不过指间砂,迎风飘散,谈之何用。赵云舒唇角翘起弧度,直直的迎上叶应武的目光,显然并没有想要和叶应武讨论这个话题的意思,反而微微凑上前两步,话说回来,尊敬的夫君,明王殿下,未来的大明皇上,妾身辛辛苦苦帮助您把礼部那些人顶回去了,不知道您是不是抬抬手,给妾身涨点了供奉,或者直接升个贵妃什么的,也对得起妾身这一番劳苦功高?
诶,我说舒儿,你什么时候这么势利了。叶应武的笑容更盛,礼部那些家伙,哪里是这么容易打发掉的,你不过是出面挡了一次,就伸手来找某要功劳,那某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
叶应武适时的顿了一下,旋即凑到赵云舒耳畔:供奉,太穷了没有;贵妃的话,你连个皇子都生不出来,某怎么给你贵妃。至于其他的么,大明皇帝的雨露,你倒是可以······嘶!
赵云舒拧住叶应武腰间软肉,闭着眼睛咬着牙拧了一百八十度。
臭丫头你轻点儿!叶应武一把将女孩按在栏杆上,怎么和你婉娘姊姊学的下手没轻没重。
皇后娘娘教育妾身,下手轻了陛下不长教训。赵云舒哼了一声。
懒得和她计较,叶应武想到了更好玩的事情:对了,说说你们是怎么镇住礼部那几个老爷子的。
赵云舒笑着说道:这还不简单,先是婉娘姊姊在侧殿召见礼部尚书和左右侍郎,然后热心的问候了他们的家眷安康,紧接着婉娘姊姊又请出妾身和絮娘姊姊,直截了当的说明现在后院这么多姊妹还······还没有孩子,要是再选秀的话,陛下日理万机昼夜勤劳,怎能顾得过来,反而为朝廷平添开支。那几位老爷子都是前朝留下来的官员,见到妾身便已经先矮了半截,自然也不好再说······
赵云舒的声音渐渐的黯淡下去,微微低头。叶应武却是掐着腰哈哈大笑,甚至就连眼泪都笑出来:礼部的这些老爷子,没想到也有今天!
夫君,你注意点儿,又不是没有外人。赵云舒这时候也顾不上自己提及前朝身份的感受,急忙伸手拽住叶应武,好歹也是堂堂一国之君,如此笑荡,如何当得起。
叶应武身体微微颤抖一下,旋即指着回廊下的两人,朗声说道:舒儿,看到没有,那里,那两个,左边李俊,从麻城战后就跟着某,杀蒙古鞑子十一人,累功至都头。右边风二愣子,平时都喊他疯子,从军时候晚,快到襄樊了,杀蒙古鞑子十七人,打仗在前,一直不要命,同累功至都头。
叶应武的声音很大,赵云舒默默的看着他细细数着自己手下这些杀胚这些骄兵悍将的累累军功。而站在回廊下的两名禁军将士听到叶应武的声音,战靴下意识的在地上猛地一磕,人站的笔直,如同标杆一样,刚才跨开站立时候的那一丝懒散,也消散殆尽。
并没有搭理那几个被搞得热血沸腾的禁卫军将士,叶应武转而继续靠在栏杆上,声音越来越低:然而只要某今天走上那个位置,迈过那一道门槛,某和他们或许在托付后背的袍泽兄弟情义之间,又多了一道难以迈过的君臣关系,别说一起吃冰卧雪并肩杀敌,恐怕就算是某再向前冲一步,这些家伙都得拼了命的拦住。
伸手帮叶应武整着衣领,赵云舒什么都没说。
孤家寡人的滋味,身为明王就已经有所尝到,更何况身为皇帝。叶应武平平淡淡的说道,某这一次北上,江镐是大大咧咧的人,倒是没有什么,但是王进看某的目光明显已经变了,不再是之前一起放荡花街柳巷的狐朋狗友,也不是襄阳之战时候并肩携手的生死战友,而是君臣。有的时候某还真的不得不感慨,此路一走,一去不复返。
然而你还是走了这一步。赵云舒拍了拍手,带着笑容,说实在的,历朝历代,每一个人都是挤破了脑袋想要当这天下的君王,当这九五至尊,你这样事到临头了反而在回想要不要当皇帝的,还真是奇也怪哉。
叶应武顿时沉默了,他之所以不想当皇帝,或许也是因为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多七百年的阅历,现在就算是没有人和他争夺,他也已经站在了整个时代的顶峰,俯瞰芸芸众生。
无冕之王的感觉,实际上在他没有成为明王殿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舒儿你说这皇帝当得时间长了,会不会心生厌倦?
赵云舒和叶应武一样靠在栏杆上,伸手轻轻捋了捋散乱的发梢: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夫君还要走到这一步,而不是安安心心的在前宋或者在蒙古手下做一个得力的臣子?
微微一怔,叶应武没有说话。他已经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自己一步步走到这里,已然不是为了九五至尊的私欲,而是为了能够用自己的手用自己的思路和意念去从容的改变这七百年前的世界。让偌大的中华不会沉沦在异族的铁蹄之下,让七百年后自己曾经的祖先们不用抛头颅洒热血,以千千万万的牺牲换取民族一线的生机和荣光。
为什么要自己当皇帝?
因为唯有一个崭新的大明,一个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大明,才能够迈动步伐坚定不移的走向前方。
春风拂面,甚是轻柔。
叶应武笑着说道:谢谢。
就在这时,前面传来一声呼喊:吉时已到,请陛下更衣!
仿佛一颗石子落在了平静的水面上,激荡起涟漪无数。
去吧,夫君。赵云舒伸手轻轻推了叶应武一下,别让他们久等了。
叶应武点了点头,挺直腰杆抬头向前看了看,太阳已经渐渐爬起,就像是整个大明王朝一般。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潜龙跃渊,鳞爪飞扬!
这是某的大明,某的天下,怎能让他们等候。叶应武淡淡说道,衣袖一挥已经向着外面走去。
————————————————————
太阳逐渐当空,整个南京城已经笼罩在肃穆的气氛之中。
禁卫军和神卫军沿着大道和城墙摆开,所有的民众已经早早的涌上街头,争先恐后看向宫城方向。明王殿下的车驾会从宫城入南京城,然后再从北门出直至钟山祭祀之地。
中间会通过南京城的御道,而这是围观天家仪度的最好也是唯一地方。
只不过和那些黑压压的百姓们不同,作为大明的藩属国,占城三佛齐等国的使者,还是有比较好的待遇的,就在距离钟山不远的地方,为他们搭了一个高高的观礼台,和大明文武官员的观礼台相对,隐约能够看得清楚钟山上的景象,反过来也能够越过南京城墙看到城内。
然而虽然给他们准备的位置不错,不过这些使者们可不敢真把自己的位置想的有那么高,一个个也不敢坐下,只是抬头看着城门的方向,战战兢兢心神不宁。
还没有听闻宫中示意出发的鼓号声,站在观礼台上的几名使者,实际上心脏就已经噗噗直跳。一来是因为眼前南京城万人空巷的壮观景象,他们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识过,二来是因为他们身在此处,自然不是单纯为了见证一个庞大崭新王朝的崛起,更是为了他们本国的地位和利益。
这个大明和之前的汉唐不一样,派个使者拍拍马屁就能够换来大批天朝上国的赏赐。
相比于赏赐藩属国各式各样的礼物,大明的君主显然对他们的人和地更感兴趣,而且如果不听从大明指挥的话,被杀的血流成河的安南和真腊便是最好的例子。谁都不想再尝一尝那可怕的屠刀降临在头上的感觉。
所以对于大明,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竭尽全力的讨好。
从自家土地上搜集出来的贵重礼物拉了一船又一船不说,这些使者实际上也都是国中少有能说会道者,便是为了能来尽力为本国讨一些好处,甚至包括在大明军队之中的地位。
比如先配备上先进的弓弩或者火器。
虽然都是炮灰,不过谁都不想看着自家人死的干干净净,而别人还剩下不少百战磨炼的精锐。
大明皇恩的多寡,便是他们国家存亡的根据。
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滨
p:感谢书友铘夜魔皇50000起点币打赏,17点加更一章!
来了,来了!三佛齐的使者猜霸看到远处缓缓移动的辂车。巨大的辂车完全按照帝王规格,二十四匹高头大马在前面拽着,深黑色伞盖上面,一条象征着大明帝王的赤色长龙张牙舞爪,一片片龙鳞镶嵌金线,这样站在观礼台上看去,粼粼金光闪动,这伞盖上的赤龙就像活过来一般,仿佛只要一会儿不盯着,这赤龙就能够腾空而起,盘旋于九霄之上,傲视苍生。
一名名使者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周围一排一排的禁军将士已经陆续就位,伴随的还有礼部挽着衣袖来往指挥的官吏,一面面赤色龙旗沿着一条大道竖起来,迎风猎猎舞动。
猜霸的脸都别的有些红晕,手也在微微颤抖。
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强盛的无与伦比的大明,一个重新伫立在这肥沃土地上的天朝上国。而且猜霸也很清楚大明对于三佛齐有多么的重要。在大明征服南洋的道路上,三佛齐是除了占城第一个向大明表示忠诚的,而显然大明也很喜欢把三佛齐拿来作为南洋的一个例子和榜样,非但没有如同吞并真腊那样直接将三佛齐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反而多有赏赐,并且派遣将军和官吏进入三佛齐帮助三佛齐训练士卒。
因为大明的全力扶持,三佛齐不但在短时间内平定了国内南部的叛乱,而且一跃成为整个南洋数一数二的大国。对此三佛齐王室在感激不尽之余,自然也将自己牢牢的绑在了大明的战车上,追随大明的赤色龙旗。正是因为三佛齐全盘明化和他们的军队经历过战火考验,所以大明对三佛齐和对其余国家也有区别对待,三佛齐的军队在诸**队当中地位最高,待遇也是仅次于大明,三佛齐人也经常以大明最忠实的属下自居。
也正是因为大明的区别对待,让其余诸多藩属国在尽量讨得大明欢心的同时,对于三佛齐或多或少的都有意见,毕竟大家都当走狗是可以的,但是你这家伙比所有人都走狗,那就不行了。所以三佛齐这半年来隐隐约约受到其余国家的排挤和非难,这也使得三佛齐更加需要向大明靠拢,只要有大明这棵参天大树遮盖着,在酷热的天气都好乘凉。
当然,如果三佛齐人知道其余国家排挤自身的背后本来就有明人在撺掇的话,会是什么感受。
看着强盛如斯的大明,猜霸自然是激动万分,他不只是三佛齐的使者,更是国中王子,下一任国王的继承者,这一次前来大明,除了观礼之外,他更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给天朝上国的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同时也能够从天朝上国这里得到更多的支持。
大明和之前那些只知道给赏赐的国度不同,他们更喜欢进行等价的交换。而对于三佛齐来说,最便宜的东西便是土地,用租赁甚至直接给予大明无主之地的办法,就能够换来大明全方面的援助,对于三佛齐来说,何乐而不为。尤其是一些南面的土地,比如被明人称呼为星洲的地方,本来就没有什么人居住,而明人显然愿意用很多的好处来换取这一块土地的拥有权来停泊他们庞大的船队。
(作者按:星洲,今新加坡)
毕竟对于三佛齐来说,他们那在小的可怜的船队根本用不到这么大的港口。如果明人愿意的话,三佛齐王室甚至愿意把自己的国都都给他们,在南洋这等险象环生的环境中,只有强大的军队和足够的金银才是立命之根本,其余的实际上都不过过眼浮云。
毕竟南洋土著们对于耕作土地开垦山林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就在猜霸暗暗激动,其余使者也是议论纷纷的时候,那巨大的马车已经在山海般的欢呼声中缓缓地向着这边走来。几乎是下意识的,所有使者都挺直了腰板。而站在他们前面的禁军将士,已经纹丝不动的伫立很久了,至于那些礼部官吏,来往跑动,每一张年轻的脸庞上都挂着汗珠,不过他们的动作依旧强劲有力,仿佛这些人根本不知道疲倦。
到底是天朝上国的军队和天朝上国的官员!
猜霸看着这些将士和官吏,恨不得能够一把抓过来将他们带到三佛齐去,将那些好吃懒做的自家人从座位上踹下来。
而站在猜霸身后的一名打扮奇怪的使者,喃喃说了两个词。
猜霸曾经苦学汉语,所以知道这人说的绝对不是华夏语言。
南洋各藩属国已经全力推行汉化半年有余,有本事站在这里的南洋使者,谁不是把华夏语言说的行云流水一般,才有能耐被派遣到这南京城代表整个国家的形象。
这使者和大多数身穿汉服的南洋使者不同,身上虽然也是汉服样式,不过看上去更古老,头上用白带扎着小辫子,鼻子下面留有一撮小胡子,下面也是白袜子蹬木屐,这一身打扮和南洋使者们相比有些不伦不类。
敢问上国大人,这位是什么人?猜霸微微侧头,对身边礼部配属的一名小官吏说道。他们这些使者毕竟是外来人,礼部不能放任他们乱跑,所以每一个使者身边都配一名官吏。
在礼部日久,那小官吏自然也明白三佛齐对于大明的重要性,所以并没有抬架子,低声说道:猜霸王子,这是来自东面海上日本的使者,也是前来向大明朝贡的。
猜霸顿时轻轻吸了一口气,他自问博学多识,却还没有听说过这个国家,说明大明的威慑力真的已经远涉重洋,一直影响到很远的东方国度。猜霸环顾四周,那些使者已经面带激动神色看向越来越近的陛下辂车。猜霸顿时心中紧张起来,对于三佛齐来说,大明的支持不可或缺,尤其是现在三佛齐一旦在大明这里失宠,很有可能遭到周围国家的围攻;但是对于大明来说,三佛齐却并不是无可替代,天朝上国永远都不缺少的得力走狗,一个三佛齐不听话,还有千千万万个听话的三佛齐等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