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福运太子妃 金推完结+番外-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一起,与那两家比起来倒显得他微不足道。
  “罪臣有负皇恩,请皇上责罚。”说道最后孙文成痛哭流涕;好似自己真的后悔万分一样。
  康熙静静地听着;此时他才正视孙文成。什么谄媚、胆小;不过是孙文成的伪装,比起曹寅两人;他无疑要聪明得多;更懂得怎么拿捏他的心思。
  这样的人若用得好确实让人舒服;只是也更难以掌控。就比如他;若不是这次曹家事发牵连到孙家;只怕他还看到孙文成的内在。
  一时间康熙有些心灰意冷,他以为最了解的人,实际上一个都不了解。
  “孙文成;你当真该死。”冷冷的说完这一句话,康熙不再理会瘫在地上的他,就让人带了下去。
  平复心情,他让人把曹寅带了上来。
  曹寅与孙文成不同,他静静地跪在地上,什么也没说。
  养心殿内一片平静,掉根针都能听见,也不知过了多久,康熙开口:“曹寅你就没什么要说的。”
  他这才抬头,对着康熙磕了个头,“罪臣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他以为的慈母、娇妻不是慈母、娇妻,而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两个人背着他做了很多错事,可他能说什么?
  皇上南巡住在曹家,在别人看来是无上的荣耀,可曹家也因此亏空了三十多万两的银子。这钱从哪里来,怎么补上?
  他的俸禄就这么些,总不能去动用皇上的赏赐吧?不说有些东西上面都有印记,就算没有印记,下次皇上再来,发现东西不见了,怎么说?
  母亲是个要面子的,他能理解母亲的想法。
  可这些他能跟皇上说?难不成让他说,他家之所以干出这么多错事就是因为你皇上南巡,家里欠了银子?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在为母亲和妻子做的事情找借口,他也不想想,曹家生活奢华,不说曹老夫人一顿饭要做上多少个菜。简单点就说吃个烧茄子,都要用好几只老母鸡炖的汤来煨,皇帝都没有他这么奢侈。
  而太子也查清了曹家因为接驾亏空的银子并没有还上,那欠条还在户部存放着呢。
  不知道说什么?康熙冷笑:“你是曹家的当家人,从小朕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人。聪明人,你当真不知道孙氏和李氏的所作所为?”不等曹寅说话,康熙直接替他回答,“不,你知道,就算你不是很清楚,可你心里应该是有数的。”
  “曹家欠着户部三十万两银子,家风却奢侈无度,你当真没有怀疑过那些钱从哪里来的?你不过是在装糊涂罢了。甚至此时你心里说不定还在想,若不是朕当初南下你曹家建造行宫亏空了银子,你娘和妻子也不会犯下这糊涂事。”
  一语中的,被康熙戳中了他内心的想法,曹寅这才抬头。
  “都说李煦聪明,朕看你们三个都不逞多让。孙文成用谄媚、无知当做伪装。你呢?表面上表现的自己不通内宅事物,实际上心细如发。你大概还会想,反正那些东西我都没沾,皇上就算是怪罪也怪不到我头上?”
  “什么悲愤自残,不过是你做给太子看的,因为你心里清楚,太子是不会让你死在路上的。太子实诚,一定会如实汇报路上的情况,你只要让朕提前知道你的态度。按照朕的脾气到时候不说赦免曹家,至少你的命保住了。更何况又出了个情况比你严重的庶弟。”
  “朕说的对吗?”
  曹寅瞳孔一缩,手指下意识的蜷缩在衣袖内。他没想到康熙居然看穿了他的想法,戳到他内心。
  就像太子说的,他身为曹家当家人,心里怎么会不清楚家里的情况。实际上他很小的时候、父亲还在世,他就隐约知道母亲有秘密。他是个细心的人,稍加观察就知道母亲做了什么。
  刚开始他是震惊的,他虽然不能理解母亲的行为,也做不出举报母亲的事情来,就这样僵持着,事情越做越大,越来越离谱。到那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一切已经来不及了,若此时把事情捅出来曹家将不复存在。
  曹家和外人的死活,他自然会先选择自家人。
  “朕比较好奇,三年前你为什么会帮助那些学子。”按照太子送上的折子,此时曹家就已经与主考官狼狈为奸了,他帮忙岂不是自毁前程?若不是他帮着那些人来到京城,也不会有此时的事情发生。
  心思都被康熙看出来了,曹寅也知道瞒着没用,他苦笑一声:“并非是罪臣想要帮助他们,罪臣原本的打算是在路上解决他们的。罪臣知道皇上对学子的看中,若是让他们见到皇上,江南的事情绝对兜不住。”
  他当时想的是在路上解决他们,谁知道那些人比较机警,居然让他们躲了过去还见到了皇上。
  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索性就扮演起了‘尽忠职守’、‘大公无私’的形象,企图以此混淆视听。
  因为是他‘帮助’了那些人入京,皇上若是调查江南的事情绝对不会往他身上想。毕竟谁会自己举报自己呢,又不是活够了,对吧?
  事实上他也确实成功了,康熙真的没怀疑他和曹家。前任钦差之所以没查出什么,很大程度上就是被曹寅给误导了。若不是康熙总觉得不对,又派了太子等人过去,曹寅的计策还真就成功。
  就像现在,他虽然派了太子去江南,还与太子说了不少他的好话,说他是绝对可以信任的人。
  可谁让太子有个不一般的太子妃呢?太子出行、太子妃肯定是会知道的,说起曹家就想起多年前见过的李氏,遂与太子说起她的看法。太子对太子妃也是信任,加上他自己本就谨慎,是以这一路都比较低调,更是给自己安了一个学子的名头,还好巧不巧的遇上了受害人的弟弟。
  之后又恰巧与曹家和李家旁支的人结识,两人误以为能赚一笔,一切的一切都太过巧合,所有的巧合加在一起,结果就把曹家搭进去了。
  曹寅能说什么?这大概就是天意吧?
  康熙自嘲:“你们三家,朕自问对你曹家最好,没想到曹家草菅人命、李家与乱党勾结,反倒是朕最不重视的孙家犯的过错最少。”
  自从接到太子八百里加急的信件,他一直在想这件事。他自问对曹李两家不错,却不想竟然滋生起两家如此大的野心。
  “郑氏呢?你可知道她的底细?”
  曹寅摇头,“罪臣的三弟媳妇?她就是个普通妇人,哦,要说有什么特殊,她本来是个弃婴,后来被前任江宁知府收养当做亲女儿养。罪臣的娘觉得她与三弟般配就聘来当做嫡妻。”
  江南那边的慈幼堂是专门收养弃婴的地方,比起男婴,女婴更能得到好的照应。并不是每个女婴都会被收养的。就像这个郑氏,她在慈幼堂生活了十三年,各项本事出类拔萃,这才能被江宁知府收养。
  说是收养,其实就是拉拢官员的手段而已。
  “三弟心里应该也清楚郑氏的来历,不过郑氏生的貌美,他自己心甘情愿。至于别的什么身份,罪臣实在不知。”
  郑氏到底是女眷,长得又貌美,李氏是个善妒的,曹寅也就用膳的时候见过,其他时候都是避着走的。原本他不觉得郑氏有什么,如今听皇上一说,心里难免会多想。
  郑氏能有什么身份,总不会是前朝余孽吧?
  这个念头一上来,他就自嘲的笑了。江南是乱党多,他还算有识人之明的,贪污、杀人或许还有反冲的余地,若是跟乱党勾结,那真是曹家无一人能幸免了。
  路上,太子特意把他们分开,并无交流。到现在他都不知道李家就被乱党渗透了的事情。
  “巧了,还真就被你说对了,郑氏还真是前朝余孽,她是台湾郑家流落在外的孩子,郑家嫡系。前任江宁知府收养她,就是看出了这一点,此外前任江宁知府也是前朝人士。”
  前江宁知府在任的时候曹寅就是江宁的织造了,两人还共事了好几年。曹寅那么聪明是真没察觉还是装的,康熙不知道。
  而曹寅听到这个消息彻底傻了,怎么会呢?可看皇上的脸色又不像是说谎骗他。因为没必要。
  君要臣死、臣就得死,皇上想要他们一家子的命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犯不着说谎骗他。
  曹家完了。
  见过曹寅,又是李煦,比起曹寅孙文成的痛快,李煦则是面无表情,无论康熙说什么他都不开口。
  康熙气急,“你以为你不说朕就拿你没办法?私通反贼,其罪当诛九族。朕不会诛你九族,那些人认识你也够倒霉的,无辜之人没必要被你连累。但你李家不管男女老幼,朕一个都不会留。别说什么稚子无辜,既然享受了你的黑心钱,就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很多时候康熙还是仁慈的,就比如虽然两人犯下的罪过很大,他是真的没打算跟孩童计较的。可李煦摆明了不配合,对这样的人,康熙觉得他也没必要客气了。
  李煦睁大了眼睛,随后他放声大笑,“不愧是仁慈的康熙帝,果真够仁慈啊。”仁慈二字被他咬的极重,讽刺意味十足。“自以为对我李家有多好,我李煦受之有愧啊。若不是因为你南下,李家又怎会有五十万两的亏空?”
  “五十万两,你看不见吗?那五十万两是我花的吗?还不都是为了你。你倒好,国库没钱了,就找我要,我一年的俸禄才多少?李家的也就算了,毕竟我李家也享受到了。可曹家的凭什么?”
  因为接驾,李家跟国库前后借了五十万两银子的缺。康熙登基之后大小战役不断,国库没了银子想起这茬,就暗示李家等欠银的人家还钱。曹寅不过是哭了几声穷,康熙就让自己想法子帮曹家把银钱还上。
  呵呵,八十多万两?李家哪里有本事来的八十多万两?
  “不是我李煦不识好歹,是你康熙逼我的。”反正都是要死了,李煦索性把自己这些年的憋屈全都发泄出来。
  再一次听到是他逼迫这种话,康熙内心一点波动都没有。他甚至还有心情在想,不愧是姻亲,连说法都是如此的一致。
  “所以你就加入了乱党。”
  “对,他们说的没错,你就是个昏君,你该死。这天下本就是我们汉人的,你们才是入侵者。”严格来说李家祖辈都是汉人,是后来才被迫入了包衣旗。包衣说好听点是满人,实际上地位十分低下,他就是皇家的奴才。
  李煦心高气傲,怎么会甘愿与人做奴才。
  范氏以为她哥因为她一心跟着自己所以才会跟她决裂,不在找她。她却不知道,自己早就与范家接上了头,甚至两人还谋划着等下次康熙南下就刺杀的计划。
  只是他们没有料到一个六阿哥打断了他们所有的计划。
  康熙得了系统,正是新鲜的时候,他忙着强国,忙着驱逐倭寇,哪里还有心思去南巡。
  本来呢,康熙是打算等过两年事情都上了正轨就南下的。毕竟江南富庶,若是处理得好,对大清也是有好处的。
  谁知中间就恰好除了舞弊案一事。
  李煦已经被洗脑,康熙知道多说无益,他给了梁九功一个眼色,梁九功会意让人把李煦带了下去。
  “皇上可还要见曹老夫人?”梁九功拿捏不准康熙对孙氏的态度,想了想还是以曹老夫人称呼。
  “见吧。”大概是被曹李二人给刺激的,他忽然觉得不管等会儿孙氏说什么,他都不会觉得意外了。
  不同于曹寅的装傻、李煦的歇斯底里,孙氏则是打起了感情牌。“奴婢见过皇上,奴婢与皇上也有好些年没见了,只是没想到会是在如此情况下相见。奴婢愧对皇上信任,奴婢该死啊。”说着说着她就泪流满面,痛哭不止。
  她以为康熙听到这里必定有所感触,哪知康熙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你确实该死。”
  一句话说的孙氏都不知道怎么哭下去了。
  “你可知刚才李煦说了什么,他在怪罪朕偏宠你曹氏,曹家没钱、欠下的亏空就让他来背负。他叛变好歹给了朕一个理由,你们呢?总不会也是为了这三十万两就铤而走险吧?”他瞥了一眼桌子上的盒子,南巡也不过是近些年的事情,孙氏做的缺德事儿可是很早的,最早的时候曹玺还在。那时候他还忙着跟吴三桂与蒙古扯皮呢。
  孙氏所为不过是仗着康熙对她的情分,如今情分没有了,她说什么都没用。
  “皇上,奴婢求皇上看在早年的情分上放过奴婢的孙子、孙女,她们才几岁什么都不知道。奴婢愿意以死谢罪。”曹寅如今只有一子一女,长子曹顒十二岁龄,女儿要小一些今年刚好八岁。
  十二岁这个年纪不上不下,若是康熙狠心也能当做成年人给处死的。她的孙女出生的日子好,说不定曹家还有翻盘的机会。
  “只要你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尤其是关于郑氏的,朕会考虑的。”他并没有把话说死,而只是说会考虑。不过这已经让孙氏欣喜了。
  就像康熙猜的那样,哪怕刚开始对郑氏的身份不了解,后来的相处中她也察觉到不对劲,并且暗中收集了证据。
  如今江南有多少人跟郑氏有过联系她都一清二楚,甚至曹府里谁是那边派来保护郑氏的,她也都知道。
  康熙静静地听着,孙氏说完就期待的看着他,他面无表情,“你放心,朕说到做到,会如你所愿的。”
  轰动一时的舞弊案此时才算是在康熙的心里画上了句话。
  康熙确实做到了如他所说的留了曹顒和曹寅长女一条命,不过两人一个被康熙送去了隔海的倭国岛屿,一个被发配到了辛者库。从小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变成没有地位整日干粗活的辛者库奴婢,也不知道这位曹家大小姐会不会后悔?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1…06 12:32:54~2021…01…06 18:49: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家头牌真美mio 40瓶;安然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8章 
  李家因为李煦的原因全部被问斩;倒是孙家只砍了孙文成与其妻子的脑袋,其他人统统被贬为庶民。
  郑氏的身份也被康熙宣扬了出去,他故意把问斩的时间定在来年春天;目的就是为了用郑氏吸引反清复明人士前来相救。
  事情一件件安排下去;康熙这才有时间休息。
  孙氏的事情到底给了他不小的打击;忙碌的时候不过是撑着一口气;此时闲下来,康熙直接下不来床了。
  他歪在床上看着面露担忧的儿子们,最后把目光定在胤礽的脸上;“胤礽;你是朕亲手教导出来的;朕相信你能处理好国事。从今日起你就开始监国吧。”
  “汗阿玛。”太子心里一惊,他转头看向梁九功,汗阿玛已经病到这种程度了?
  梁九功低着头,像是没有感觉到太子的打量。皇上早就吩咐了不允许把他的情况告知其他人,梁九功又怎么会当着皇上的面说呢?
  康熙抬手阻止了众人想说的话;“都说五十而知天命;朕不服老不行了。你有这么多兄弟帮衬着;朕就是立刻去了,心里也高兴。”
  “汗阿玛;您胡说什么呢;茉雅奇还等着您给指婚呢;还有弘皙、弘昱;儿子们可没有您眼光好;他们都还等着您给挑媳妇呢。”大阿哥鼻子一酸,汗阿玛这话说的总像是在交代后事。
  “瞧你那点出息,朕不过是心生感慨、随口一说;都三十岁的人了还哭鼻子,也不怕弟弟们笑话。”
  胤礽张张嘴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他了解汗阿玛,若不是病得厉害,汗阿玛是绝对做不出他人还在就让自己监国全权处理国事的事情来。
  孙氏就这么重要?重要到能跟皇子相提并论了。当初老六闹那一出,汗阿玛也是如此消沉了一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