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弃妻-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若心里掠过一丝疑惑,铁穆远虽然不是一位行侠除恶的大侠士,但也是仗义执言、好善嫉恶的人,他能这样解释那位“世家三霸之首”的行径,就肯定不会仅仅因为那人是皇后娘娘爱护的侄儿。那么,那位铭世子做人也太失败了吧?
明泽兄弟俩却是越发感兴趣了,明泽正要开口再问什么,被明辉抢了先:“铁叔叔,我们学堂的潘家鑫是不是也是英国公府的少爷?哼,才学是拔尖,但高傲虚伪的很,连一些先生都不放在眼里。铭世子那么侠义,怎么有那样一个弟弟?”
铁穆远“哦”了一声:“潘家鑫?听名字应该是吧?铭世子这一代的男嗣就是家字辈的,不过肯定不是铭世子的亲弟弟就是了,铭世子只有一个嫡亲妹妹。”
英国公子嗣不旺,只有一嫡一庶两个儿子,现在英国公府中的大老爷即是庶出,是国公夫人表妹所生的庶长子。潘家大房人丁倒是挺旺盛,如今有两个嫡子两个嫡女,还有一个庶子两个庶女。
而潘家二房却只有铭世子潘家铭和他妹妹两个。七八年前,潘家铭的父亲醉酒落马而死,不久之后,他母亲太过思念亡夫,竟然抛下未满十岁的儿子和不到两个月的女儿也自尽了。
不过,听说潘家大老爷和大夫人极其疼爱潘家铭兄妹俩,加上皇后娘娘的关注和爱护,潘家铭两兄妹倒是被照顾得很周到,不比亲生父母在身边差,他们同伯父伯母的关系也是很亲近的,尤其是潘家铭,耍横起来往往只有他伯母,即潘家大夫人能够劝得住。
明辉先是一脸“同病相怜”,听到后面倒是羡慕起来,人家那伯父伯母姑母怎么都是那么好的?他们家的两个叔叔狼心狗肺,姑姑也不是好东西。
知萱直接抽咽起来:“原来大哥哥和他妹妹也这么可怜,跟我们一样没爹娘了。”如果他们还住在京城,她一定请大哥哥的妹妹跟她一起同白雪玩。
知若脑海里却是突然现出了潘大夫人对痞子男,呃,潘家铭说的那几句话。宠倒是宠了,甚至宠过头了,疼爱嘛,难说!倒是,结合铁穆远说的那些,不知怎么的,她突然想起了两个字,捧杀。
第128章 谨慎
还有那小莲的事,弄不好也同那潘大夫人脱不了干系,否则哪里就那么巧了?呃,越是勋贵人家,奇葩事越多。尤其是爵位继承什么的,诱惑力很大啊,能生生把人变成魔鬼。
不过,呵呵,管他谁是人谁是鬼,都与她姐弟几个无关,她自己还没摸到陷害父亲母亲的“鬼”在哪呢,任重而道远,哪有闲心管别人家的闲事?
知若很快放下了潘家的事,问道:“铁叔叔您这次是出京吧?”
铁穆远点头:“嗯,去宁州一趟。对了大侄女,尹晖、尹庆那两房好像同宁州尹家勾……呃,认亲了。虽然同你们没多大关系,不过你们还是要防着些。”他真的是对尹家老二老三无语了,莫名其妙构陷嫡兄,与山匪勾结谋害侄儿侄女,如今又弃亲父遗愿不顾,他们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
尹老将军当年的表现可是清清楚楚表明了与本家不相往来的立场,连“祖坟”都另立了,还当着许多人的面明说自己生没进过宁州尹家祠堂,死也不会葬在宁州。却怎么也不会料到吧,嫡长子刚被害死没多久,其他儿女就与宁州本家勾搭上了?也不知道老爷子在天之灵会如何心痛?
明辉撇嘴:“哪里没关系?铁叔叔您不知道,他们已经来过了,要我们过继到宁州去,还要把我们姐弟兄妹五个分开呢。”那些人真好笑,还自以为是地嫌弃他和二姐。要知道,父亲、母亲对他们兄弟、姐妹之间一向都是一视同仁的。父亲总是说兄弟同心其力断金,母亲也经常教导他们血溶于水的道理。
铁穆远眉头紧皱:“过继?你们有自己的父母,你们的母亲至今还是皇封郡主。谁敢逼你们过继?”还真是无耻到极点了!那些人安的什么心,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也是在当地有些名望的大家族,这还真是不怕被人戳脊梁、吐唾沫了!
知若笑笑:“铁叔叔莫要为那种人生气,我是另立女户了的,他们还逼迫不了我。”所谓过继,还不就是冲着她的嫁妆?明泽是男孩子。过继他去做嫡子。那位本家老夫人是想着明泽身子弱吧?她那日可是看得很清楚,见明泽神采奕奕地走进来时,那几人眼里都闪过惊异。
铁穆远点头:“嗯。不过有些人不达目的不罢休,你们还是要小心提防,有什么问题就找林知府,上个月林知府到京城参加春宴时。我特意请了他吃饭,景王爷也来了。”他非官场中人。但也结交了不少王公贵族,那宁州尹家真敢打知若几个的主意,他不会袖手旁观的,否则怎么对得起自己同尹诏的交情?
知若连忙感激地应道:“铁叔叔放心。梅庄上的护卫现在也不弱,他们总不能来绑人吧?”
铁穆远哈哈笑了起来:“不弱?大侄女太自谦了。”土匪才进门就全倒下了,那莫忘带领的护卫何止是不弱?说起来铁穆远还真是不得不赞叹知若的未雨绸缪和果断。甫一和离就想到要自立门户。带回弟弟妹妹就着手开始加强梅庄的护卫力量,她的防御措施总是在那些人的算计之前。
“好了。”铁穆远站起身,“看到你们都好好的,一个个又这么争气,我就放心了,这就要去同我朋友回合。”
知若连忙问道:“铁叔叔这次不住一晚么?你们现在就要继续赶路?”前两次,铁穆远都是算好时间,傍晚到洛城,那些镖师住在客栈,而他住梅庄,第二日一早会合后离开,从外地回京城时也是这样。铁穆远是真心爱护他们,将他们视如嫡亲侄儿侄女的。
铁穆远笑道:“我这次不是亲自押镖,而是同两位朋友去宁州办点事,因为时间紧,就尽量赶路了,碰上客栈就住一晚,错过了也没所谓,马上带了简单的帐篷。好在我们人少,又没带什么东西,倒也便宜。”若不是因为上次山匪那事,他不亲眼看看这几个孩子不放心,另外也想提醒一下他们提防宁州尹家,他也不会硬是挤出时间跑来一趟,总是要回京不是?还是要经过洛城的。
知若赶紧让如春去包一些新出炉的糕点来给铁穆远路上做干点:“有什么拿什么,要快,拿三人的份。铁叔叔,现在天气还没热,吃三日没有问题,三日过后就是有剩下也别吃,吃坏肚子什么的就不好了。”
铁穆远欣然应道:“好,我记下了。上次林大人说你店铺里的糕点新奇又美味,我还想着回来时有空再过来尝尝呢。”
知若又拿出一只男款暴雨梨花针和一盒子备用针,简单讲解了一下用法,才对两眼发亮的铁穆远道:“铁叔叔,这是莫名以前的旧主家家传的一种随身暗器,使用非常方便。您经常奔波在外面,带着以备不时之需。”铁穆远武功很好,但山外有山不是?更别说这世上还有不少喜欢使用下三滥手段的人。
铁穆远自然是一眼就估量出这暗器的护身价值,只是,相比他,这几个孩子更需要啊。“这东西只有一个吗?还是留给明泽吧。”明辉现在跟着半山老人习武,自保能力肯定要比身体条件先天弱很多的明泽强。
明泽笑道:“铁叔叔放心,这是长姐特意为您准备的,我和明辉也各有一个。”
铁穆远这才高兴地收下了,走镖本就是很危险的行当,他可没有那么盲目自负。
知若道:“铁叔叔,莫名不想让人知道这暴雨梨花针的来历,我也不想以后有人盯上我们梅庄,若有人发现您手上这东西,您……”
铁穆远摆摆手:“侄女儿尽管放心,铁叔叔我这点谨慎心还是有的。像我们这样常年在外的人,偶尔有一两次奇遇都是很正常的。”不用知若交代,他就是面对自己的妻儿都不会说出这护身暗器的真实来历,也没必要不是?怀璧其罪,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风险,这几个孩子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却是毅然将这么难得的东西送给他一只,只是因为他们单纯地担心他的安危,他又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失误去增添他们的危险?
铁穆远离开好一会儿,知若还在暗暗感慨,其实她是很想将弩送几个给铁穆远的,无奈她有一颗特别理智的心。不是她不相信铁穆远,而是弩弓也是她的人拥有与众不同的实力之一,在她足够强大、大仇得报之前,弩弓不能外传。
铁穆远结交的人中不少权贵人物,王侯将相都有,她不能保证,其中就没有谋害她父母的大仇人。所以不但弩弓不能给铁穆远,还有许多事也不能让他知道。不是她过于谨慎,而是敌人太强大、也隐藏得太深了。一个不小心,不但他们姐弟几人,连铁穆远都会遭遇危险。
这些顾虑,她也直言告诉了明泽和明辉,好在两个弟弟都是聪慧过人的,在经历了家庭巨变后又成长得很快,比同龄人都要成熟很多。
傍晚时分,如冬回来了:“姑娘,您的方法真是有效,奴婢带着郎中赶到的时候,阿娟嫂说小虎的热度真的降下来了,脸也没有之前那样红得吓人。郎中是一个客人介绍的,好像蛮有水平,给小虎细细诊断了一下,开了六副药吃三日,说三日后再让阿娟嫂带小虎去他那里看看。奴婢将诊费和药费都付了,还给阿娟嫂留下五两银子,让她付了欠下的房租,再给小虎买些东西补补。
姑娘您是没有看到,那个恶妇房东多可恶,只不过是豆腐坊后面那么小一间漏雨的杂物房,硬是在那逼着阿娟嫂母子搬出去,三个月一百二十文的租金而已嘛,把她的良心都给卖了,听说阿娟嫂来洛城后一直在那恶妇的豆腐作坊里做事,可是干得最多,工钱最少的。”
如春也气愤了:“就在豆腐坊里做事,住在那还要这样追逼房租?不是很多作坊都提供吃住的吗?”
如冬撇嘴:“可不是?恶妇说小虎年龄小不会干活,自然是要收房租和饭钱的。可是有邻居偷偷告诉我,那恶妇一家经常指使小虎做这做那。他们家儿子还总是欺负小虎,这次小虎生病就是他害的。姑娘,等小虎好了,您能不能……能不能收留她们母子?他们太可怜了!或者留在在点点心做事也行啊。对了,阿娟嫂也说一定要报答您呢,即使为奴为婢也愿意。”
知若没有接如冬的话,反问道:“听你话里的意思,他们母子不是本地人,是从外地来的?”
如冬点头:“说是去年十月才从南边过来的,来投奔一个表姐,不料她那表姐家里出了事,好像是表姐夫欠了赌债什么的,全家逃走了,临街的小院子也卖给人家开豆腐坊。呃,就是那恶妇家。阿娟嫂无处可去,身上又只剩下二三十文钱,就留在豆腐坊做事了,租住了那间巴掌大的破杂物间。”
知若沉默了一会儿,让如冬找来莫忘:“你让人查一下那家豆腐坊,还有那对母子。”
第129章 留下
如冬很同情阿娟嫂母子俩,也不敢想像他们会是什么人安排来算计姑娘的棋子,但是她的想法一向简单:姑娘向来聪明,既是姑娘怀疑,一定有怀疑的理由,还是查探一下安全些,她之前不就从没想到过一起长大的如秋会背叛姑娘?
知若暗暗笑了笑,如冬就是这样一个忠心而简单的人,永远把她这个主子的喜恶和想法放在最前面。
莫忘的动作很快,第三日一早就将探回来的消息整理了送过来:“姑娘,那冯程氏名程仪娟,庆州青城程家沟人,她的儿子冯念祖今年七岁,小名小虎。据说程氏的丈夫三年前进京赶考,在路上病死了,程氏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去年他们老家干旱,乡亲们都往外逃荒,谋求生路,她也带着小虎北上,来洛城投奔表姐,其后的事就同如冬说的一样了。
豆腐坊的当家叫张富贵,原本世代住在曲陵县的,也是以卖豆腐为生,去年年初张富贵分家出来,通过牙行牵线,买了程氏表姐家的小院子,就带着媳妇儿子迁到府城来了。姑娘,这两家应该都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最好还是请顺风镖局的人往青城方向去时帮着打听一下比较好。”
知若点了点头:“嗯,有人过去白水镇时,给存仁大哥带个信。”孤儿寡母确实可怜,既是有缘碰上,只要没有疑点,她也不介意帮一把。
当程仪娟母子俩被领到知若面前时,知若的直觉告诉她,应该不用查了。
程仪娟一进门就拉着小虎跪下:“小虎快给尹大姑娘磕头,若不是尹大姑娘,我们母子肯定已经不在了……”小虎若是死了。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母子俩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如冬和喜蝶拉都拉不住,“我们母子的命都是姑娘的,这三个头无论如何都要磕,否则老天都不能容。”
知若没有说话,只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母子俩的每一丝表情每一个动作,尤其是眼神。眼睛是最难以骗人的地方。
程仪娟脸上满满都是感激和激动。还有一点劫后余生的庆幸。瘦弱的小虎有一双明亮透彻的大眼睛,开始时有些怯怯的,但在知若关切地问了他几句话后。倒是放松了些,回答问题也很有条理。
程仪娟急切地说道:“求姑娘留下我们母子,我做针线、下厨都还行,呃。地里的活也能干。小虎虽然年纪小些,但帮着打杂、跑腿、打下手什么的都没有问题。”今日一早。她带着小虎去点点心求见“大少爷”,郭掌柜递给她二十两银子,说是大少爷交代给的,让他们母子俩回乡去。或者自己租一间像样一点的屋子,就不用留在那刻薄的张家了。她没有收银子,只求让他们母子当面谢过“大少爷”。郭掌柜想了一会儿。还是让马车送他们过来了。到了梅园,看到女装的如冬。她才知道恩人是位姑娘。
知若轻叹道:“阿娟嫂,郭掌柜和如冬应该都同你说了,我们梅庄只用签死契的人,小虎已经七八岁了,再熬几年就能帮你分担很多,你真的舍得让他终身为奴吗?用那二十两银子回乡也好,在洛城或附近县城定居下来也好,不是更合适吗?”
二十两银子虽不算太多,但他们母子俩省着一些用,大半年,甚至一年都没有问题。何况程仪娟还可以找活计做不是?有二十两银子的底气,压力没有那么大,可以找一个稳妥一些的活计或者其它生计。据她所知,若是针线活好一些,只做针线活都能负担他们母子两个的基本生活,若是绣功极好,就更轻松了。再过两三年,小虎也可以去做学徒,岂不比沦为奴藉好?
程仪娟摇头道:“我们已经欠下姑娘您极大的恩情,不可以再收姑娘的银子了,对了,上次姑娘给的五两银子我们用了差不多一两,余下的也都要还给姑娘的。”说着从怀里掏出用棉布帕子包着的碎银子。
“尹大姑娘,”程仪娟再磕了一个头,“我知道姑娘您不缺奴仆,或许也不在乎这二三十两银子,但是对我来说,姑娘是我们母子的救命恩人,这份恩情大于天,不是能用银子计算的。小虎跟着我终身为奴,失去的只是自由,但也是堂堂正正地做人,无愧于天地和自己;反之,如果我就这样教他心安理得地知恩不报,再白白接受姑娘的银子,那我让儿子失去的就是良心和脊梁了。”
“阿娟嫂你读过不少书吧?”知若有些动容,更有点小震撼。虽然她之前在点点心门前就感觉这妇人的气质不简单,这一番话更让她感慨其不只坚毅而已。
程仪娟点头:“我父亲曾经是进士出身,后来因为不适应官场的一些作风,处处遭人排挤,就带着母亲和我们姐弟辞官回乡,买了几十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