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弃妻-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氏赶忙站起身迎上前:“老爷这是说的什么话?我不是担心你么?再说了,可不仅是我担心,若是不派人出去找,母亲还不掀了我的皮,骂我不关心老爷?”虽然不多,但尹晖以前也不是没有在外面彻夜未归过,只是昨日特殊情况,她们不能不多想啊。
“行了行了,就这样。我要去休息了。”尹晖正要转身,又想起一件事。“庄子上的东西都送过来了吧?今年上官那边要多给我准备几份年礼,可别小气了。至少不能比往年差。”他降职降级,上官可不就多起来了?他们再瞧不上他,他也得先忍着不是?总要先想法子往玉先生那边交差了。只要玉先生后面的主子肯抬举他,那些上官终有一日要对他点头哈腰。能屈能伸才是真君子!
叶氏的声音一下提高了八度:“不能比往年差?还至少?老爷你知不知道我们账上到底有多少银子?而且母亲今日发下话来了,说卖铺子卖庄子也要帮三叔留在京里留在礼部。我们自己这个年恐怕都过不好了,哪里还有银子让你‘多准备几份年礼’,还‘至少不能比往年差’?”往年的年礼都是从长房蹭的,他们二房拿得出那么多好东西吗?
芊昕郡主大手笔,长房的关系网又大,每年都准备了很多年礼,二房三房只说要送年礼的人不多,另外准备也麻烦,厚着脸皮直接将名单(包括送回叶氏、许氏娘家的年礼)交给镇北大将军府负责年礼的大管事了。芊昕郡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从来没与他们计较。可是,在芊昕郡主眼里“不值当计较”的东西在进账少支出多的二房、三房眼里就是一大笔开销了,更别说如今还要花大笔银子去给尹庆打点。
尹晖的眉头皱得死紧(能夹死苍蝇),他也是刚刚知道尹庆有可能被遣去定州,连去的地方都传出来了,可见消息还是相当可靠的。怎么说都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他当然也替尹庆愁。只是,如今他自身都难保,又有什么办法?只能等到将来他在玉先生帮助下升迁了,再想法子将尹庆调回来。
没想到的是,母亲还真是偏疼尹庆,卖铺子卖庄子?呵呵,怎么不说替他打点打点保住官职?无论如何,他才是目前府里官职品级最高的嫡长子了好吧?罢了罢了,靠天靠地不如靠他自己,好在前些年他留了心眼,自己存下不少私房银子,母亲和叶氏都不知道。呃,还是尽快将银票和值钱的东西放一部分到芸娘那里去好了,免得母亲来搜刮逼要。
想到芸娘,尹晖的心里顿觉暖和。不枉他为她费尽心机,芸娘可真是他的福星啊,昨晚他醉醺醺地到小院,结果看到芸娘拿着一张刺绣挂图正要烧,随手抢了下来瞄了一眼。不看还好,一看完全酒醒了,那本是一幅腊梅怒放的双面绣图,可是现在被拆了最上面的一小部分,底布上赫然列着一些名字和官职、简单介绍,而且很明显,再拆下去的话,应该是更多的名字,这就是一份颇为详细的名单。
芸娘被突然闯进来的他吓了一跳,脸色煞白,怯怯地说明了这幅腊梅图的来历。那本是明国公世子最喜欢的一幅挂图,据说是挚友送的,很是珍视。因为芸娘喜欢梅花,之前一直挂在她的卧房里。芸娘被赶出国公府的时候,被允许带走她自己房里的东西,她就顺手将腊梅挂图也带出来了,毕竟,那是罕见的双面绣。
今日小青无意中翻出这幅图来,就说不如挂起来也增添些色彩和闹意,看着喜庆些。芸娘却突然来了兴致,想拆线琢磨一下双面绣的绣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若是琢磨出双面绣,以后让李嫂拿出去卖给大绣庄也是一个稳当且客观的进项。芸娘的绣技很好,所以才有这份自信。
不想,刚拆了一个角,竟然发现下面有字,还奇怪这绣图的人怎么拿一块写过字的废布来用,太节约了吧?可再拆下去,越发觉得不对,想到明国公府的谋逆罪,她不敢再拆了,走到炭盆前就要烧了,没想到尹晖突然闯了进来。
尹晖越听越兴奋,脑中灵光一闪,是啊,谋逆罪啊,这既然是明国公府的罪证,可不也能做尹诏的罪证?他可是发现了,玉先生和他的主子也根本不知道他们自己要找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反正只要能作为谋逆罪证的可不就行了?问题是,他现在要想办法将这东西变成尹诏的,要能自圆其说,还要玉先生能够相信。果真成功了,他对玉先生和那位大主子给他的任务可不就有了完满的交代?目前极其不利的局势也就能扭转过来了。没来由地,他就是对那位幕后的主子充满信心。
叶氏见尹晖没有回应她,更恼火了:“你说说看,你才是母亲的长子吧?而且你好歹是进士出身,老三只考了个举人,母亲怎么就偏心老三偏得那么离谱了。”还不就因为小许氏是死老太婆的亲侄女。当然,这点她不会说出口的,否则尹晖又要骂她没有小许氏讨巧,不得他母亲欢心。
“咳咳,”尹晖怒道:“什么话?如果是你,会舍得让明宇和明朗被遣去定州那种地方吗?再说了,老话不是都说了,幺儿子,大孙子,老夫人的命根子,母亲偏爱老三一些也很正常。你怎么不说她多疼爱明宇?以后别再让我听到这种话了,传出去让人笑话。”他现在已经被指指点点为无情无义,若是再传出一点不孝的风声,直接回家种地吧,别再想在官场上混了。
训斥了叶氏一顿,尹晖甩袖而去,最终也没有说年礼该怎么办。
第75章 诊断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落下,给大地铺上了银装,千象万物都变得粉妆玉砌。即使原本只是旧屋子烂树墩子,此刻裹上了雪白的棉被,也都成了美景,多么神奇!知若感慨,难怪古往今来那么多大诗人大文豪大画家都要赞美雪的壮丽、雪的迷人。
院子里,裹得严严实实、像个小圆球似的的知萱同几个小丫鬟在欢快地堆雪人,雪人已经初具雏形,两颗黑色石头当眼睛,桃花瓣拼成高高弯起的艳红大嘴。知萱接过小丫鬟递来的胡萝卜插在雪人的大脑袋上作鼻子,然后得意地咯咯笑,憨态喜感的雪娃娃在她手上完工了。
知若也笑了,其实,快乐有时候真的很简单,也不“贵”。可惜,总是有那么多人为了掠夺占有别人的财富不择手段,不顾亲情,不顾仁义,甚至连脸面都不顾了。
刚才庆元侯府还派了个管事婆子来,送了一筐子南边的海产干货,说秋老夫人昨日回到洛城,知道了尹家的事,很是挂念知若,心疼得哭了很久,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知若淡淡道:“烦秋老夫人担心了!听说秋老夫人一路游玩回洛城,两三个月了想必路途十分辛苦,要好好休息才是。我们姐弟本是大孝在身不宜外出拜访,且现在关于两家的风言风语正盛,为避免继续给侯府带来非议,我就不去看望秋老夫人了。”
来人愣了半天不知道回应了,尹大姑娘怎么知道老夫人是一路游玩回来的?世子成亲那日有人问起,侯府的回答都是老夫人在南方有非常重要的事耽搁了。
似乎有意为那婆子解惑,知若继续道:“也是巧,正好我们尹家的一个店铺管事接家人从南边回来,在曲州的春和寺遇到秋老夫人和贵府表小姐了。只是不好上前拜见就是。”正好这会儿强婶去准备回礼,如冬被她打发出去交代小丫鬟煮姜枣茶,胡诌一通也没有关系。
那婆子的脸色更难看了。这样当面被揭了底的感觉很不好啊,虽然揭的是主子的底。好在强婶这时回来了。给了她台阶,赶紧带着回礼尴尬地告辞。
强婶也是贼精贼精,回礼的价值完全按照那筐干货来,绝对不少,也没多多少。
看着婆子灰溜溜的背影,知若暗暗冷哼了一声,挂念?心疼?若不是经历了前世,她是不是应该感动到热泪盈眶?真是笑话了!那样一个满嘴阿弥陀佛、实际上冷若冰霜的老太婆会挂念她。心疼她?话说,到现在为止,那老太婆也就是在十年前她才五六岁的时候见过她一次好吧?且不到一刻钟呢。
话说,既然这么看重她,又是嫡长孙的大婚之日,她老人家怎么都不赶回来观礼,喝新媳妇茶呢?这已经都快两个月了好吧?回来听说和离了,倒是“挂念”上了,岂不可笑?要知道,秋老夫人去南边是为了带柯巧巧去给她母亲(秋老夫人的女儿)做十年祭。据说是一路游玩、访亲回来的,本来只要一个月多一些的路程,足足走了两三个月。
知若永远无法忘记。在庆元侯府生活的那十年,秋老夫人每次看到她都是一脸鄙视和冰冷,尤其那一次柯巧巧落水后更是对她厌恨入骨。
柯巧巧是秋老夫人唯一的外孙女,她娘病死后一直跟在外祖母柯老夫人身边长大,五官平平,皮肤天生又黑又粗糙,却是秋老夫人的心肝宝贝。那时候知若总在想,若不是秋逸然太看中相貌,而柯巧巧又太丑。秋老夫人会不会让他娶柯巧巧为妻,亲上加亲?据知若所知。只要秋老夫人坚持,连庆元侯爷和季氏反对都没用。
有一次秋家设宴。柯巧巧拿知若取乐,想让她当众出丑,特意让丫鬟将知若骗到花园里,自己突然从后面“脚打滑”扑过去,要将她推入十二月份冰冷的池塘。知若情急之下使用轻功闪避开,结果柯巧巧收不住力道直接冲劲了池塘。
因为目睹事情经过的客人有好多,秋老夫人和柯巧巧无法诬陷知若推她入水,最多也只能骂她心黑、冷血,明明看见柯巧巧要落水也不挡住。为此,秋老夫人罚知若在佛堂跪了三天三夜,只有又冷又硬的窝窝头和咸菜充饥,一条毯子都没有……
不过话说回来,秋老夫人的冰冷倒不是只针对她了,除了秋逸然和柯巧巧,那个老太婆对庆元侯府里的所有人好像都是冷冰冰的,包括庆元侯爷、季氏、以及秋夕然、秋嫣然俩兄妹。
呵呵,那种人天生冷情吧?呃,好像也不对呢,知若蹙了蹙眉,总觉得哪里有问题,可是又理不出头绪来。就像置身于雪景中,看着白茫茫一片,下面究竟是什么颜色的,是好是孬,根本无从得知,除非一层一层将雪扒开。
正暗自感慨呢,桂妈妈和如春走了进来。如春拉了如冬出去在门口守着,桂妈妈压低了声音:“姑娘,郎中给如秋把了脉,是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还真是……,显然是第一次出去苟且的时候就怀上了,早知道她就不用那么好的药材给她补身了,真是浪费啊!
“嗯,”知若撇了撇嘴,她倒是不惊讶,如秋前世也是一次就中奖呢,“没有其他人知道吧?那位郎中那里交代了吗?”
桂妈妈点头答道:“如春事先已经支开了人,那李郎中就在我们庄子附近,齐伯他们到这里后,有需要都是请的他,是个本份、嘴紧的人。我交代了一声,他连声说知道大户人家的避讳,而且一个多月的脉象,一般郎中摸不出来也是常事,他那是家传的绝技。”丫鬟做了不检点的事,多少会影响到主家的声誉,李郎中以前多在大户人家看诊,自然知道主家不希望流传出去,会悄悄处理掉这样的丫鬟。
齐伯是非常谨慎的人,在听强伯和莫忘说了如秋的事、以及知若的计划后,知道要用到郎中,特意派人对李郎中的经历调查了一番,确定可靠后还特意雇请李郎中为梅庄的专用郎中,不管有没有人生病,每个月都会支付李郎中一笔可观的固定诊费,这也是一般大户人家的做法。
“那李郎中开药了吗?”大家都知道,郎中今天来,是因为如秋这些天头晕,桂妈妈担心她染了风寒,怕传给其他人。
“开了,”桂妈妈答道,“李郎中说她也确实是受了些风寒,所以开了一些温和的药。”
第76章 人选(昨天补更)
知若冷冷笑了笑:“强伯和莫忘他们查了卢大了吗?还有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这个人选很重要,要掐住庆元侯府和秋逸然的咽喉,此人选选得妙不妙是关键。
桂妈妈点头:“莫忘说晚点将他们探到、查到的详细资料整理好送过来,再请姑娘决定。强伯和齐伯都赞同莫忘的意见,觉得卢大最合适。”亲事真成了,呵呵,对庆元侯府可真是件如鲠在喉之事。即使亲事未成,能逼得秋逸然白纸黑字写下承诺也能暂得安宁。
那莫忘也不知道之前是做什么的,至少在安全防护和收集信息这些方面似乎非常有规划指挥才能,安排起来头头是道,非常熟练。有趣的是,有时他自己说着说着都会突然觉得自己似乎做过类似的事,很有经验似的,可是停下来认真想又什么都想不起来。
“哦?”知若扬眉,她当然知道,如果确能安排得没有漏洞的话,卢大自然是最好的人选,比她之前计划中官奴身份的新郎可要更加得劲。
卢大是百花楼的龟公,因为身体有难言之疾,担心无后,又不想让人知道,就想买一个刚怀了孩子的女人来做媳妇,托了一个曾经也在百花楼做过数月龟公的二赖子拐人。巧合之下,那二赖子竟然盯上了秋逸然和如秋。
最近一次(前两日)如秋与秋逸然幽会,莫忘依旧出去偷听他们谈话,却发现那屋的后窗下趴着那个二赖子。
后来,莫忘暗中跟着二赖子,想看他要做什么,是偶然巧合,还是有什么目的。或者受谁指使。
没想到还真被他探出东西来。原来,二赖子同秋家有杀父杀兄之仇,他盯梢难得单独出现、没有带随从的秋逸然。本是想搞个突然袭击,比如蒙住脑袋打一顿。或者从后面敲一砖头之类,不想巧遇秋逸然同别家丫鬟幽会,还听了几耳朵,知道那两人是在偷情,还是不能让人发现的。二赖子就同他弟弟三赖子商量,要想办法帮那卢大娶了秋逸然的女人和孩子。
别说,做过龟公就是不一样,二赖子一眼就断定如秋应该有了身孕。也正因为如此。桂妈妈今日才急急以风寒为藉口找了李郎中来。
选卢大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只要配合二赖子那边的计划就好,他们可以置身于事外,就算秋家追查也查不到他们身上。即使闹大了,尹家也只是完全不知情的无辜受害者,因为自家的丫鬟被人惦记、算计,不管那算计的人是秋逸然还是卢大。
当然,有利就有弊,弊就是前期比较被动,只能等待和配合二赖子和卢大的行动。其实。强伯他们现在已经开始配合了,所以二赖子探查梅庄里的消息才能比秋逸然还容易,轻轻松松几个小钱、甚至搭讪闲聊就能“套到”信息:那个漂亮的女子是庄子上的绣娘。以前好像也是大丫鬟,来了庄子上不久就去做绣娘了,现在带着几个小丫鬟做女红,负责针线房,所以经常会外出去绣庄采购。
话说赖子就是赖子,用的计策脱不了泼皮无赖的招式。按照二赖子给卢大“谋划”的英雄救美策略,他们会在如秋下一次外出时让她遭遇几个醉酒无赖的调戏,然后被卢大当众仗义相救……
之后,卢大自然要前往梅庄提亲。
一般情况下。尹家或许不肯将丫鬟嫁给一个龟公,但有救命之恩就不同了。何况“救美”过程中难免肢体接触。
而且,二赖子和卢大还准备仗势给梅庄压力。故意让尹家知道卢大不是一个普通的龟公。原来百花楼的幕后大东家也是京城里的贵人(能开楼子,还是百花楼这样大楼子的也不可能是普通人),而百花楼的老鸨和卢大这个龟公头子自然也是狗仗人势不是?据说卢大的妹妹还是东家府里某个大管事的媳妇。
拿二赖子怂恿卢大的话说:“让尹家大姑娘知道卢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