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绣弃妻-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刚才强伯说那样做会带累姑娘。甚至被秋家人反咬一口向姑娘泼脏水,莫忘就一阵后怕。庆幸自己没有擅做主张。
强伯说的对,外人只知道姑娘刚被秋家逼迫和离,如秋又是姑娘的贴身丫鬟,这短短的时间里如秋跑到秋家亲戚的店铺里同秋世子一起被捉奸,不论是定论为“尹大姑娘的贴身丫鬟勾引秋世子”,还是“尹大姑娘派陪嫁丫鬟去陷害秋世子”,对姑娘都极为不利。
如春也是不敢置信地轻呼一声:“秋世子?他也太……连身份都不顾及了?”呃,如此人品,姑娘成亲当日和离还真不算是件坏事呢。至少谁都知道姑娘还没洞房,还是清清白白的姑娘身。若是圆房后才发现真面目,和离都亏大了!
莫忘撇了撇嘴:“那种人,什么身份,都只是一张好看些的皮子罢了,内里一样肮脏丑恶。他问了如秋很多关于姑娘的事,还问她姑娘有多倚重她。他向如秋保证,只要姑娘进秋家做妾,她也会马上被抬为姨娘,同姑娘平起平坐。”
如春气得“呸”了一声:“他们做梦!铁镖头那日就说了,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现在既然知道了他们秋家是那种忘恩负义、落井下石的人家,我们姑娘去做妻都不屑,还会给他做什么妾?”平起平坐?如秋的心还真是大啊!真真是一只养不家的白眼狼,同那秋逸然倒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
知若轻轻拍了拍如春的手背,笑道:“好了好了,没得浪费心力跟那种人生气,这不都还在我们掌握中吗?莫忘,他们有商量要怎么让我不得不去侯府做妾吗?”
莫忘点头:“秋世子说他要好好想想对策,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让如秋先哄着你,一定要确保你只相信她,最好出门时能只带着你才好。”
知若冷声一笑:“这样啊,那我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吧,让他慢慢想去。”
强伯点头赞成,他这下真正明白了知若留下如秋的用意,现在这样,他们重点盯住如秋就好,否则只怕更是防不胜防。毕竟他们初来乍到,尹家又刚遭了大难,力量最是薄弱的时候。
莫忘见知若似乎准备站起身了,可他还没汇报完呢。那事虽然不好说,可也很重要啊,不能不说。
一急之下,莫忘倒是脱口而出:“姑娘,那如秋和秋逸然,他……他们……他们在那屋里行了不轨之事,如秋她现在已经是秋世子的人了。”
“姑娘,”强伯眉头紧皱,“虽然这样的事说出来污您的耳朵,但,现在将军和郡主都不在了,大少爷又还小,您……”情势所逼,姑娘如今是掌家人,必须知道,才好筹划。
知若点点头,声音很平静:“我明白的,强伯放心,我心里有数,如秋现在只是一个比较受宠信的绣娘而已。”
直到回到楼上知若的书房,如春都还没回过神来:“姑娘,您说她怎么……怎么敢?秋世子那样的人,她就不怕被骗了?您说,万一……万一有……有了怎么办?还不连累姑娘的脸面?”
有了什么?知若正要问,突然一个激灵,对啊,有身孕!前世秋逸然后来娶的夫人卢氏生下长子后,几位姨娘就停了避子药,如秋第一个就怀上了,据郎中说她的体质特别容易受孕。侯府里好八卦的婆子丫鬟都在传,说推算了一下,如秋基本上是在停药的第一次就怀上了。可惜,生那个女儿的时候,不知怎么就突然大出血,伤了身子,之后就再也没能怀孕,只有在一直没有一男半女的知若面前才趾高气昂。
想到这,知若的眼里掠过恨意,当她无意中知道自己被下了绝子散的时候,以为是季氏的主意,却没想到,是那个好二婶早早就指使燕妈妈下在了她的“补身汤”里。
当时季氏一脸鄙视地睥睨着她:“这可与我们秋家无关,你们尹家长辈为你着想吧,担心你身子弱生产时危险。你现在这样无忧无虑、不需要为生养孩子劳心劳力不是很好?乐得轻松自在。”
不过,在最后,将脑袋套进白绫的时候,她确实万分庆幸自己没有孩子,否则这世上
就又多了一个可怜的庶子或庶女,因为流着尹家的血,在秋家定是受尽欺凌。
俱往矣,知若闭上了眼睛,今世,她不会再让任何人欺凌她和她的家人!算计她的人,她会让他们付出承担不起的代价!两世的仇债一起还!
再睁开眼,知若脑中却是有一道灵光闪过,孩子?好啊,如秋若是真有了秋逸然的孩
子倒是一件好事呢!甚至,她可以想法子帮助如秋有个好“孕”道。嗯,要好好同强婶和桂妈妈商讨一下,桂妈妈可是精通药理的。
有了打算,知若脑子里的计划立时不断展开,越来越清晰。
秋逸然、庆元侯府、如秋……知若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名字,下笔刚劲有力,让原本端丽的小楷多了另一种味道。她尹知若将发出复仇的第一招了,先让那些人尝尝自酿苦酒,食之不下弃之不能的滋味!
“如春,让喜鹊多盯着点如秋,有什么异常及时让你知道”知若将刚刚写字的纸卷起,在灯台上点燃,一点一点化为灰烬。
第65章 景仰
一身简单但干净整齐的丈青色棉袍,白白胖胖、头发花白、一脸笑意,很有些鹤发童颜的味道。知若第一眼看到苏康的感觉就是:嗯,吃货样,吃货就应该是这样的。
如知若所预料,在苏康白吃白喝了五日意犹未尽后,自己坐不住了,找到了莫忘:“臭小子,我就不信你们不知道我是赖过来讨吃的?你家主子如此大度,是想让我帮你们默几本好书吗?”他那日可是看到马车上厚厚两捆书,随便瞄了几眼就知道都是那家书铺里能找到的好书了。
呃,如果默几本书能够让他在这里多赖些日子,他很愿意啊。这个庄子真是个好地方呢,不偏僻,但自成一格、风景优美,像个藏在洛城中的世外桃源。而且住在这里多有口福啊,不仅饭菜美味,那什么蛋糕更是在别处吃不到的。
更重要的是,送蛋糕过来的那个圆圆脸的丫鬟好像不只会做蛋糕,还会做好多其它新奇点心,都是外面买不到的。哎哟喂,想想都馋死他了。这里住的到底是什么人啊?肯定也是个好吃会享受的!
苏康貌似随口而出的一句话,却让正好同莫忘在一起议事的强伯大惊:一来暗叹这老头真是实诚(脸皮也够厚的),竟然面无愧色、大咧咧地主动承认自己是贪吃耍赖,倒是一点都不像最重视面子的读书人了;二来,听这老头的意思,他不但能默写那本什么六国策论,还能默“几本”别的。
饶是强伯的才学只限于能写会算,也知道默下一本厚厚的书是什么概念。听大姑娘同莫忘那日的对话,《六国策论》就应该是一本很深奥的书了。
莫忘因为心中之前就有些底,倒是没有太惊讶。按照知若的交待答道:“我们姑娘只是佩服先生的才华,如果先生愿意留下教导两位少爷自然最好,如果不愿意我们也不会勉强。能默几本好书给我们大少爷学习,我们姑娘同样感念。总之。先生愿不愿留下,愿意留多久,但凭先生自己意愿。”
朱康“哦?”了一声,笑得贼兮兮,“你们既然知道些我的来历,不会不知道我是被书院赶出来的吧?让我教你们家少爷,不怕我把他带坏了?甚至让别人笑话他跟着我这么个只会吃喝的先生有辱斯文吗?”自从出了有容书院,就没有人敢请他做先生。不讥讽嘲弄他一通就属于仁慈善良的了。
莫忘道:“我们大姑娘说了,好吃并不是什么坏事,懂得吃更是一种能力和雅趣,反而,爱好美食的人多数不会是坏人。如果先生教导少爷才学的同时也教会他真正理解美食的境界,更懂得吃,大姑娘会很高兴。”
苏康完全怔住了,他自己当然不觉得喜好美食有什么不对,甚至认为美食也是一种文化,每一种美食都能给他不一样的心情和感受。他将来还准备编著一本美食大全呢。可是,第一次听到一个外人、尤其是一个姑娘如此评价,不能不震惊啊。还有一种被人理解的激动。
姑娘?不是,苏康突然觉得哪不对了,撇了撇嘴问道:“你小子张口你家姑娘,闭口大姑娘,难不成你们这庄子上是你们大姑娘做主吗?”几日下来他也感觉到了,这庄子的主人非富即贵。不过,富贵人家多数住在城中的大宅院,一般只有避暑避寒,或者老人家讨清净。再或者哪个女眷犯事之类,才会到庄子上住。当然了。这么好的庄子另当别论就是了,不是说还有两位少爷也住在这吗?只是。真是一个姑娘主事的话有点奇怪就是了。
强伯看见苏康眼里的疑惑,将知若姐弟的身份和尹家的事简单说了一遍,道:“所以,现在我们庄子上就是大姑娘做主。”姑娘说的对,这种事不需要隐瞒,也隐瞒不住。如果苏康介意尹家的谋逆嫌疑,或者不愿意收一个不能参加科举为他赢得名声的学生,再有学识也没必要勉强。
“你们家姑娘少爷真是镇北大将军尹昭的儿女?”苏康的声音突然提高,脸色也有些异样。
强伯暗叹一口气,在“谋逆”两个字面前能镇定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使后面还有“嫌疑”二字。
莫忘却是有些不悦了,声音直接生硬起来:“你这么害怕,还是赶紧离开吧。我们姑娘本来也没准备勉强你,你就不用瞎担心了。”哼,好吃好喝地白白供了几日,就算不愿意留下也没必要这样大惊小怪吧?这不没有定罪么?至于吓成这个样子?退一万步说,就算真是那什么谋逆罪,强伯不是都说了,姑娘是外嫁和离女,另立了女户,所以姑娘不会受牵连,姑娘请的人就更不相干了。
苏康“嗤”了一声,骂道:“臭小子,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害怕了?我是景仰,景仰知道么?西北的老百姓、从西北出来的人,哪个不景仰和感谢尹大将军?谋逆嫌疑?我去!也不知道是哪个黑了心的东西陷害尹大将军?尹大将军那样的大英雄若是谋逆,我看那朝廷也没有几个能让皇上放心的了。”
“先生请慎言!”强伯虽然很高兴苏康对自家将军的评价,但还是十分敏感而谨慎地劝阻了他。有些话明知是对的,却不能堂而皇之地说,万一被有心之人揪住,再衍生出各种“内涵”,将给自家小主子们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要不怎么说“祸从口出”呢?何况现在尹家本来就处在风头浪尖!
莫忘一向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上也多了一丝亮色:“那你愿意留下教我们少爷吗?呃,要不然,就是多给大少爷默几本好书也行啊。”好书不易得,否则他那日恰巧遇上书铺进书,也不会擅自做主挑选了那么多新书旧书,好在大少爷都喜欢,着实谢了他一通,还大赞他选书选得好。
苏康一挑眉:“就冲着尹大将军,我也愿意为你们少爷尽点心意,但是是只帮着默几本书,还是做先生,要等我与你们家姑娘和少爷谈过之后才能决定。”
强伯当即点头应下:“我这就为先生安排。”苏康同姑娘谈,肯定是谈条件,而见少爷,就是看资质、品性了,这都是正常合理的要求。
于是,就有了这会儿的见面,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杏仁茶的朱康貌似沉醉于杏仁香中,实际却是一眼就瞥见了迈步进来的知若和身后的明泽、明辉兄弟俩。
第66章 留下
知若三姐弟皆是一身简单素淡的装扮,却越发衬出他们骨子里的清贵气质。
知若穿着月白色小袄、同色同料长袄裙,只在领口、袖口、和裙摆处绣上星星点点的淡黄色小花。温婉典雅的抛家髻用一支碧绿清透的翡翠簪子固定,加上浅黄色的琉璃珠花,除此之外,浑身上下仅带着一件首饰,就是左手腕上的玉镯,那是她母亲芊昕郡主随身带了二三十年的珍品,在她出嫁前一晚给了她,前世却被秋逸然哄去孝敬季氏了。
本来十分小女人的装扮,却终究没能掩盖掉知若身上的上位者气势,低眉垂目时还好,一旦抬起那双乌黑灵慧的眸子,便能让人感受到她与其他女子不同的神采。苏康一抬眸便正好撞上了这样的光华,心下一震:此女非凡,不愧是镇北大将军和芊昕郡主的嫡长女,难怪能在父母遭逢大难时撑起尹家。
随即,明泽周身的儒智和明辉身上的霸气也吸引了苏康,这俩兄弟年龄不大,却比同龄人少了三分稚气和浮躁,多了两分沉着,特别是大一些的明泽,更加让苏康暗自点头,当下便想:这俩孩子、尤其老大的气度,确实胜过他曾经见过、教过的任何学生,留下教导他们倒完全不是件勉为其难的事。换句话说,他很愿意,更何况住在这里心情愉快,还有美食美饮。
他千里迢迢去京城为何?还不就是为了寻得一个好苗子、一个好机遇,以及他最爱的美食?既然在这里就能实现,同时还能为尹大将军尽一份心,何乐而不为?
知若三姐弟很自然地上前行了晚辈礼,苏康也很自然地受了,还随口问了明泽兄弟两个问题。明泽流利自如地回答了。明辉的回答虽然有些嗑巴,也简单,但总算是中规中矩。
苏康暗自点头。刚才强伯说了,明泽好文。明辉好武,如果这一对兄弟能配合默契、并各自精于自己所长的话,以后倒是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知若见苏康泰然自若地受了他们三姐弟的礼,还不动声色地考校了明泽二人一番,就知道多半是有望留下这位鬼才了。像苏康这类人,常人在意的、顾忌的东西他们未必会放在眼里。他们经常有自己独特的判断标准和处世原则,能否与这些人走近,很多时候还是要看缘分和机遇。
三人坐定,苏康看向明泽,突然问道:“既已无望参加科考,读书何用?”
明泽面无波澜:“科考只是为了入仕,而读书可以明智,可以知理,可以博学,可以知道如何更好地堂堂正正做人。这些非所谓功名利禄能比。”
苏康暗暗在心里鼓掌叫好,面上却不显,更没有予以评价。而是直接转向明辉:“听说你喜欢练武,分时间来读书不是浪费了?”
明辉一愣,他开始就是这么认为的呢,不过大姐的话很有道理,他记得牢牢的,张口就来:“有勇无谋只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而他要为父亲翻案、为父亲母亲、还有姨娘报仇,要同大哥一起重振尹家,就要投军建功立业,怎能仅仅是个只会打架的武夫?大姐说了。读书可以帮他克服冲动,帮助他学习在关键时刻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
苏康端起茶杯又开始慢慢细品。知若也不着急,还安抚地对两个弟弟微微笑了一下。明泽二人本来有些发怵。担心苏康不愿意留下教导他们,明辉甚至都想张口问了。他自己也就算了,可是大哥有读书的天分,既然大姐说这个苏康有本事,他当然希望苏康能留下,即使只愿意教大哥一个人也好啊。只要大哥有智谋,有大哥大姐看着他,他也出不了什么大错不是?父亲以前就总说“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见知若气定神闲地冲他们浅浅一笑,兄弟俩没来由地就平静下来,明辉更是暗苻:自己什么时候能有大姐那份气势和镇定就好了。
厅房里静默了大约三分钟,见苏康放下茶杯,知若才恭敬道:“先生有什么要求和条件尽管提,我们姐弟能做到的一定会尽力,做不到自然也不敢勉强先生。”
这话不卑不亢,不由让苏康深深看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知若:“尹姑娘怎么就相信老夫能教好两位尹少爷呢?老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