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弃妻-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安全抵达蔵域国,和亲盛典隆重热闹,孙儿带着蔵域国父王母后的认可和心意,以及他们对我大郢皇上的尊崇敬意回来了。”
  刚刚进宫述职时,皇上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态度比之前几次见到他时好多了,祁贵妃娘娘对他更是连声称赞,可惜祖父当时没在宫里没有看见。
  离京前太子还跟他谈过,希望他能说动祖父逼迫潘家铭交出鹰卫,也是,祖父这个家主还在呢,鹰卫被越过家主把持在一个纨绔孙子手里岂不荒唐?鹰卫可是英国公府的象征!
  当然,要夺回鹰卫,首先需要祖父出面去探出鹰卫的着落,鹰卫到底是不是在潘家铭手里他们根本无法确定,因为没有任何证据,有的只是推断。
  想到鹰卫,潘家锦才突然发现潘家铭不在大厅里,呃,还有一向跟在老夫人身边的潘舒灵竟然也不在。潘家铭见不得他风光,带着妹妹躲出去了?
  潘家锦情绪复杂,英国公倒是单纯地为长孙高兴:“好,好,顺利就好。你首次出门办差能有这样的成绩,祖父很是欣慰,但你还是要戒骄戒躁,继续认真办差,才不辜负皇上的信任。”锦小子在仕途上也算走上了正轨,西娅公主这个孙媳妇也比预期的要强太多,而且再过几个月就要为锦小子诞下嫡长子,呃,就算是嫡长女也不错。锦小子也算是成家立业了!
  “孙儿谨记祖父教诲,”潘家锦眼里略过不屑,戒骄戒躁?他那个纨绔嫡孙还不够骄不够躁吗?在皇上、太子、和一众皇子妃嫔面前都敢狂傲地放言“偶尔捡座金山捉两只硕鼠”,谁表功能表得如此不要脸?怎么不见祖父训诫那痞子要戒骄戒躁?
  说来说去,不过还是因为自己出自庶房罢了,又没有一个嫡亲的皇后姑母撑腰,在世人眼里也就没有可以骄可以躁的资本,看似最疼爱自己的祖父终归脱不出世俗的嫡庶观念,也斗不过皇后,只能委屈自己这个本应最受重视的长孙。
  努力克制住眼里的不甘和决绝,潘家锦略带惊讶地问道:“咦,二弟带灵儿进宫看望皇后娘娘了吗?早知道我就接他们一起回来了。离京这么久,还真想念府中的亲人。”潘家铭每一次从外面回来,都是全家在此迎候,而他第一次出使回京,这兄妹俩竟然连个面都不露!是谁骄谁躁谁眼中无人了?
  果然,英国公脸上的笑意更甚,欣慰更浓,只是说出来的话又打了潘家锦一个措手不及:“二小子回洛城处理公务,顺便送灵儿去那梅庄玩一些时日。他们三日前刚走,倒是有些不巧了。”话是这么说,但是皇上吩咐办差,哪有谁还挑拣日子的?肯定是说走就走。
  还有那五丫头自从上次在梅庄小住回来,性子都开朗了许多,跟他说话时候也不畏畏缩缩了,让他感觉这唯一的嫡亲幺孙女开始跟自己亲近了,简直是老怀安慰,对五丫头要再去梅庄小住半个月自然是不反对。至于老大夫妻俩说的什么梅庄身份敏感,他是半点不以为然。皇上都没说话,皇后娘娘不但不反对,还着人帮小灵儿准备礼物,敏感?谁敏感?
  去洛城了?又走了?潘家锦懵了,人都走了,他跟谁炫耀?又找谁要鹰卫去?
  下意识地,他瞥了一眼自家父母。父亲倒是没有什么异色,从他进来起都是笑眯眯的带着得瑟;母亲脸色就不好看了,连站在母亲身边的敏儿也是一脸忿忿。
  提到潘舒灵去梅庄的事,宋氏母女怎能不气愤?宋氏一点儿也不喜欢潘舒灵同梅庄那几个姐妹交好,更不希望潘舒灵有朋友变开朗什么的,那死丫头就应该像之前那样孤僻木讷,安安静静躲一边不会抢敏儿风头不好吗?
  更可气的是,她提出来要带着敏儿一同去,本来英国公还在犹豫,谁知道潘家铭那死小子不但又搬出那套谁克谁之说,还当着一家人面揭发说她上次也是打着祭奠芊昕郡主的藉口上门,却因为宋宏图的丑事匆匆离开梅庄的事。
  英国公当时就变了脸,斥责她“丢人丢到别人府上”,更不愿意违背皇后娘娘意愿了,怎么说隔开走分开住都不行,一口咬定不许她再去梅庄丢人现眼。
  潘舒敏就没想那么多了,她只想着跟着去梅庄小住就能天天吃上那些美味的点心和奶茶,否则她还不愿意跟潘舒灵一同出现在人前呢,谁让潘舒灵现在是灵雅郡主高人一等,而她什么都不是呢。
  潘家锦低头的瞬间皱了皱眉,然后很快地松开眉头扬起脸,笑道:“这样啊?还真是不巧了!不过五妹妹难得有喜欢的朋友也是不错。”不就半个月吗?潘家铭肯定是要亲自送潘舒灵回京。他要好好想想,鹰卫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还有太子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潘家铭会在六部轮转暂时不会出京吗?他还想着去洛城呢,潘家铭能做的事,他只会做的更好。西山马场同蔵域国关系密切,他这个蔵域国驸马在那负责岂不比谁都合适?


第466章 风将起(1)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稻草窝,无论外面客栈多么昂贵高档的天字号房,终归不如自己的闺房。
  美美地睡了一大觉的知若难得地在巳时二刻才起床,平日里她一向是在卯时二刻就起来练武或者默书的。
  如冬拉开厚重的窗帘,阳光顿时透过比一般人家都大得多的玻璃窗将整个卧房照得亮堂堂。知若慵懒地伸了伸懒腰,才由喜鹊带着两个小丫鬟服侍着梳洗更衣,心情特别畅快:“走遍千山万水,还是我们梅庄最美最好,哈哈哈”
  如冬撇了撇嘴:“本来就是嘛,我们梅庄有山有水有梅林,有花有草还有田,什么诗和远方哪里需要长途跋涉去外面找?”去远方看的不也就是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吗?写诗不也就是写这些吗?她就不赞成姑娘到处跑那么累,甚至还有危险,尤其不喜欢自己不能陪着姑娘。阿弥陀佛,牵肠挂肚几个月,姑娘总算是平平安安回来了。
  知若噗嗤一声笑道:“是是是,什么诗和远方我们梅庄都有,至少还有我们如冬的打油诗不是?别说,还挺押韵。”
  如春、喜鹊和两个小丫鬟也都忍不住笑出生来,如冬心情极好,只要她家姑娘平安开心,她不介意做大家的开心果。
  知若的早膳很简单,一来,过不多久就是午膳时间;二来,远游回到家,她肯定是要先去给两位老先生问安,这是基本的礼数和教养。而这个时间,两位先生早上的授课也应该完成了。
  苏康先生和半山老人也知道知若必定会第一时间来看他们,俩人安排好明泽兄弟俩的课业就坐在一起聊天等着呢,一去四五个月,他们也十分挂念这个若丫头。
  见知若精神奕奕,眉宇间甚至还多了一分自信和大气,俩老十分同步地点头:旅行中的经历以及见闻能让人体验百种人生,让人成长。虽说世人对女子的要求不高,贤良灵慧、知书达理已属上乘,但像知若这样在突逢大难之后、在各种明里暗里的觊觎算计之中为弟弟妹妹撑起一个家,撑起整个梅庄尹家的女子,肩上的担当同男儿又有什么区别?
  行过晚辈礼之后,知若笑靥莹莹地坐在下首:“两位先生近来可好?天气渐渐热了,胃口可还行?”是否有下人怠慢之类的话是无需问的,他们兄弟姐妹五人对两位老先生都是恭敬亲近,一如自家长辈。若真有那不长眼睛的,早就被齐伯强伯他们清理掉了,梅庄就是俩老的家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
  苏康从来都是笑呵呵:“好,一切都好,在梅庄,我就没有哪日胃口不好的。”
  半山老人也是直点头,他们老哥俩可不是只会吃喝玩闹,心里明白得很,在梅庄他们得到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吃什么喝什么都很有讲究,不但时节气候有讲究,连一日三餐都有不同的讲究,并不是只由着他们的喜好,比如晚餐相对清淡,叫花鸡、红烧蹄髈什么的想也别想,最多能有个白切鸡。
  当然,他们也不是不知好歹的糟老头子,若丫头解释一次后他们就再也不提了,只会嘴馋时自己俩人互相怼几句。话说,亲生儿孙能做到若丫头姐弟几个这样的也是不多。
  这不,京城英国公府里,孝顺儿子潘如烨就给老爹送了一个玲珑乖巧、知书识字、还精于茶道的小丫鬟水萍。
  水萍出自充州一个落魄商户,家贫,爹娘要将她嫁给一个死了媳妇的屠夫,她不愿意,独自一人到南海投奔兄嫂。然而兄嫂家孩子多,嫂子不待见,她就想跟着兄嫂家的一个邻居婶子一同到江州讨生活,那个婶子说齐家在江州开了新铺子,能介绍她到霓裳居做女伙计卖成衣。不成想,那个婶子就不是个好人,同她嫂子勾结将她卖了。
  因为水萍宁死不肯去楼子,又说自己知书识字、精于茶道,愿意做丫鬟但绝对不去风花之地,两次寻死未果之后,被一个专门做大户人家奴仆生意的牙婆带到了京城。
  然后,恰逢英国公府原本在国公爷书房和待客小花厅里负责茶水的丫鬟染病被放出府,潘如烨就将水萍买了回来。
  英国公爷看着水萍展示了一通茶艺后还挺满意:“也是个可怜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就留下试试看吧。”侍茶丫鬟茶道好是首要的,而且这丫头乖乖巧巧的还挺合他眼缘,他就喜欢乖巧柔顺的女子。
  潘如烨连忙愉快地应了,着人带水萍去管事妈妈那里登记注册。他就知道老爷子会满意,别说,水萍那双大眼睛、那对酒窝儿,还真有点他亲娘荷老姨娘年轻时候的味道。玉先生这是要使美人计?不管了,只要水萍的美人计真有助于他抢回鹰卫、真正当家作主,又有什么关系?他愁的是,他老爹好像还真不是很喜好莺莺燕燕这些,姨娘通房什么的都还没有他多。
  不仅潘如烨疑惑,玉先生也是担心:“英国公年轻时候就从不流连于花丛,现在年纪大了更是极少听说他收房什么的。”绿能成功吗?
  貔貅主子端着一杯茶“嗤”了一声:“收下就行,收不收房的有什么关系?”他要的是一只看似乖巧听话又体贴的小猫儿伏在那老头身边就行,能探听消息,能左右情绪,更能在必要时刻伸出锋利的毒爪子,又不是特意给潘老头送一朵解语花去糟蹋。
  他现在着实恨透了潘家铭,三番两次破坏了他的好事,害他损失了巨大的人力无力财力,让他的大业至少被拖了七八年后腿,他还能有几个七八年?可惜啊,现在皇上盯得紧,潘家铭又很可能真正掌握着鹰卫,他不敢对潘家铭轻举妄动啊!
  正在思考主公那句话意思的玉先生突然感到一阵冷意,有些懵地看了一眼带着面具看不到表情的主公,主公这是又对谁起了杀意?
  罢了罢了,主公向来深谋远虑,布局长远,他这样安排绿自然是有其深意,自己操那么多心作甚?


第467章 风将起(2)
  玉先生更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主公,太子似乎决定动手了,我们要不要推一把?”
  他也知道主公恨极了潘家铭,只是此时去惹潘家铭很不明智,所以他们只能忍了。但动手的是太子啊,从头到尾布局的都是太子的人,他们只在关键时刻推一把,即使事败曝光也与他们无干。
  雁过才会留痕,他们的人都没有参与过,别说痕迹了,连影子都没有,即使皇上彻查,即使潘家铭有鹰卫,也牵扯不到他们。
  然而,若是太子侥幸成功了,或者他们暗中推一把助太子成功了,不是皆大欢喜?他们等于不费吹灰之力狠狠打击了潘家铭,让其自乱阵脚,曝露出鹰卫破绽,也让主子出一口恶气。
  当然,若是那一直以来顺风顺水风头正劲的傲娇世子受不了打击,自己倒下,让潘如烨顺利拿下鹰卫,那就是天助他家主公了,也算是潘家铭害他们损失惨重的一点补偿。
  “不行,”貔貅主子断然否决,“我们的人不能动那丫头,推波助澜也不行”。以前潘家大房三番两次动潘舒灵,即使还有一个废物纨绔潘家铭在,他知道后都大发雷霆,让玉去训诫了潘如烨一顿。因为一双侄儿侄女就是她的命根子,没了他们,只怕她也没了生机。
  现在潘家铭成了他恨不能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迟早他会对潘家铭出手,所以就更不能动潘舒灵了。如果两个都死在他手上,他不能想象自己如何面对她。她眼中没有他,但他对她终究是狠不下心。
  似乎想让风吹掉他突然而至的伤感,貔貅主子走到窗边用力推开风口那扇窗:“他们准备什么时候动手?那兄妹俩不是去了洛城?在路上?还是在梅庄?”可惜了,他还想着拉拢梅庄那几个孩子为己用呢。若是潘舒灵在梅庄出事,潘家铭、还有她一定不会放过梅庄。
  玉先生一愣:“不会在梅庄吧?谁不知道半山老头最是护短?”去半山老人的地盘杀人,加上传说中神乎其神的梅庄机关,不是自己给自己平添风险?难道太子要派死士,还是顶尖高手的那种?还要好几个。
  那就是在路上?想到他们上次出动蝎卫去拦劫潘家铭的后果,玉先生又摇头了,太子没有那么傻,应该还是想着嫁祸于梅庄。
  貔貅主子嘴角勾起嘲讽的冷笑:“太子这招棋下急了,只怕又要臭。”果然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啊,不怨他心狠,他其实一直在给机会的不是吗?
  玉先生叹道:“太子也是恨极了潘家铭吧!”可惜,若是真像他们想的那样,鹰卫确实一直在潘家铭手中,潘家铭还扮猪吃老虎这么多年,那太子同潘家铭还真是没法比,斗不过的。连他们都看走眼被糊弄了不是?
  “我们的人手还是缺太多,”玉先生最近愈发发愁人手的问题。也不知椅子上那位嗅到了些什么,近期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都调动更换了不少。他们能控制的武将本来就不多,还都是不那么重要的,现在连掌握一些实权的文官都少了,王家戴家首先就全军覆没。
  他们靠什么掌握官员,最重要的就是靠暗谍搜取那些人的要命把柄或者软肋,或者给他们制造把柄,然后再给些甜头,展露一些他们的实力,将人拉上船。上船的人越多,他们的实力就越大。
  可这两三年下来,他们的人手增的少去的多,越来越不够用了。
  貔貅主子哪能不知道呢?可是又有什么办法?他现在好似在悬崖峭壁上行走,不轻举妄动。
  自从尹诏死后,椅子上那位也不知道触动了哪根神经,面上丝毫不显,实际上对皇族兄弟子侄盯得愈发紧了,甚至连老了的叔伯都不放过,尹诏之死被他发现什么破绽了吗?
  “红那边不是已经在培养着一批了吗?”貔貅主子把玩着手上的墨玉扇柄,“我们的动作先缓缓吧。太子出手,我们正好在一旁看看,静观其变。”旁观者清,正好让他看清潘家铭的真正实力和破绽。
  也是,玉先生恭声应下,静观其变好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么些年来,他们进可攻退可守,就是因为有太子冲在前面。
  被当作幌子的太子此时也正在同他的幕僚谈论是否出手的事。
  霍志亭是坚决反对的:“我们派出的高手能高得过半山老人?何况梅庄的机关究竟有多少,布在哪里我们都不知道。其它不说,连潘舒灵会住在哪里,住处是什么布局,有没有机关,我们知道吗?”什么都没摸清就仓促出手,哪里来的胜算?
  钟凯是赞成拿潘舒灵下手的:“机会难得,但时间这么仓促,我们也没办法安排探查不是?不过那梅庄左不过是一个商人弄出来的庄子,能神到哪里去?安装机关不要银子吗?怎么可能到处都是,最多也就是大门和主院。”
  余绍波最担心的是武力值,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