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弃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场各位都能作证,本侯是让尹氏自请和离的,只是内子和犬儿不忍心看尹氏孤苦一人流落在外无依无靠,这才提出留下她为妾,内子也算看着尹氏长大的,难免怜惜一些。话说回来,也是尹氏命大,这么一拜堂一和离,她就不用再受尹大将军的拖累了。冥冥之中,庆元侯府也算是无意间救了尹氏一命,为尹大将军保下一条根,报答了当年尹老将军对先父的救命之恩。
  当然,如果尹氏自认为还是大将军府嫡长女、芊昕郡主的千金,不愿意委屈留下,我们庆元侯府肯定不会强人所难,自会和和气气奉上和离书,绝不会做出什么强行贬妻为妾的事来。”
  姜还是老的辣,被庆元侯爷这么一番义正言辞,宾客们顿时又倒向了秋家。是啊,侯爷一开始就是说的和离,是世子爷情深意重想留下尹氏,候夫人才提出让尹氏为妾的,这好像也没什么不对,谋逆之罪毕竟不是小事。
  铁穆远也有些踌躇了,他近来一直在外,回京没两日又出来在这洛州,现在还真不清楚尹家究竟发生什么事了,但“与废太子有染、谋逆大罪、抄家、乱箭射死”这些事都不是谁敢胡乱说的。
  如果真是这样,这场婚事还真是救了尹知若,尹知若留在秋家也是最好的选择了。尹老弟给闺女备了如此丰厚的嫁妆是不是早就料到有大难了?要知道,尹家大房除了尹知若外,不说庶子庶女,也还有一个嫡子一个嫡女呢。可惜尹老弟夫妇高估了庆元侯府的“情意”,就算是嫁妆丰厚,他们也不愿意要尹知若为嫡长媳。
  他虽也算是尹知若的世叔,但毕竟不是亲叔叔,不能为她作主,还是要看她自己的选择了。如果她宁愿做妾室也要留下,他也只能试着为她多争取一些利益。如果她选择和离,以后自己让夫人多关照一下,就是接到铁家住也没什么,了不起认作养女好了。尹老弟现在只有这么一条根,他总不能不闻不问。
  季氏见风向瞬间转了,铁穆远也变了脸色,暗暗大赞还是侯爷厉害,赶紧摆出一副为难模样趁热打铁:“若丫头,你自己也听见了,我们不会勉强你。趁着大家都在场为证,,你自己选择吧。你决定和离,逸然立马签了和离书给你,你若愿意留下,虽是为妾,但逸然同你的情分不用多说了,我也一直是疼你的。”
  尹知若仍然低垂着脑袋断断续续地抽咽,似乎真的在犹豫,燕妈妈得了季氏暗暗递过来的眼神,赶紧搂着尹知若在她耳边轻声道:“姐儿,你要记得郡主和侯爷的交代啊,可别辜负了他们的苦心。姐儿,秋世子从小就喜欢你,他不会亏待你的,就是侯爷和候夫人,也一向待你亲厚不是?姐儿,你得赶紧做决定啊!否则侯府反悔了,连留下你做妾都不愿意,我们可没地找哭去,谁让将军的罪名是谋逆呢?谁不避着躲着?”
  她俩身后的四个陪嫁丫鬟不知道燕妈妈在跟她们姑娘说什么,她们也是各自心思各种面色。
  如秋在四人中相貌最好,本就是冲着姨娘的位置来的,现在姑娘自己都成了姨娘,还会抬举她么?或许只能靠自己去谋算了。
  如夏无所谓,她家姑娘一向最信任从小一起长大的如春和如秋,对她这个“第二任如夏”(原来的如夏脸上受伤放到庄子上去了)不好不坏。这次他们一家做了陪房,爹还在一个陪嫁庄子上做了大管事,到时候自己找个借口也到庄子上去就是了。姑娘成了妾室,又不能出门,岂不是更依赖那些大管事们?她爹所在那个庄子就在洛城近郊,出产丰厚,以她父亲的能力,他们一家在那可不比在府里差。
  真正为尹知若担心的只有如春和如冬,但她们只是丫鬟,再焦急,这会儿也没有她们说话的份,而且她们也不知该怎么办,为妾自然不行,可是和离了,以后又能怎么办?姑娘才不满十六岁啊,又是罪臣之女,能依靠谁?让她们庆幸的是,好在有燕妈妈。燕妈妈会为姑娘出主意吧?能让秋家改变主意吧?
  燕妈妈见尹知若还是没有反应,有些恼了。因为她是郡主给的管事妈妈,尹知若一向很听她的话,加上那日出门前郡主和将军跟尹知若说的话她听得清清楚楚,以她对尹知若性情的了解,这会儿应该早就点头了才对啊。尹知若被父母保护得太好,性子简单天真,耳根子又软,实在是没有什么主见。
  是啊,才十六岁的姐儿,又一向没有主见,这会儿是被噩耗吓傻了吧,没回过神来呢,她还是直接点为她做主吧:“姐儿,快,起来谢过侯爷候夫人,说你已经是秋家人,愿意留下来。”
  尹知若面无表情地深深看了燕妈妈一眼,正在燕妈妈被看得感觉发毛的时候,她站了起来,走向铁穆远行了一礼:“铁叔叔,谢谢您,只是如今……”
  尹知若一顿,声音又哽咽了。众人叹气:可怜啊,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才闻父母噩耗,又从嫡妻长媳变为妾室,能不伤心吗?
  还在发毛的燕妈妈松了一口气:只是呆怔了反应慢,可还是要听她的不是?
  庆元侯夫妻父子三人几乎快掩不住嘴角的得意了,哼,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握中,那装好人的铁穆远白瞎了吧?
  铁穆远一阵心酸,是啊,遭到这样的巨变,一个及笄没几个月的小姑娘能怎么办?听自家夫人说,这孩子一向简单乖巧,更不懂得那么多弯弯绕绕了,自己再蓄意反对,真的是为了她好吗?
  正要出言安慰一句,只听到尹知若声音轻柔、但坚定清晰地继续道:“只是如今知若自知配不上秋世子,但也决不能为妾丢尹家列祖列宗和母亲的脸,更不能连累庆元侯府负上忘恩负义、贬妻为妾的骂名。知若愿意接受侯爷的提议,马上和离离开。现在在这里只有铁叔叔是知若信任的世叔,还要烦劳铁叔叔了。”


第4章 落空
  整个大厅一片静谧,好一会儿才有人陆续反应过来,唏嘘声四起:这小娘子也是个孝顺又重情重义之人啊!
  “决不能为妾丢尹家列祖列宗和母亲的脸,更不能连累庆元侯府负上忘恩负义、贬妻为妾的骂名”?说得多好,真是让人感动!一个突遭大难、初闻噩耗的闺阁小女子却能如此思路清明,也是难得。
  秋家三人和燕妈妈却是愣住了,好似被雷击到,这是怎么回事?和离?尹知若竟然要和离?那他们大半天的忙乎什么?一个铜板都捞不到!真的只是忙乎一场白白救了尹知若?
  可这时候,当着这满厅宾客的面,他们要收回自己的话吗,还有刚才庆元侯爷义正言辞、理直气壮的一番“大义”言论?那他们秋家的人以后都不用出门了。再说了,摆明为尹知若撑腰的铁穆远还站在那呢。
  完全不按戏码走嘛,秋逸然的脸色都有些青了:“胡闹,若儿你可不能冲动行事,你离了秋家该怎么办?谁照顾你?”尹知若是不是根本就不想嫁给他?所以刚才夫妻对拜时才那么敷衍。他都没有想过不要她。只是不能保留她嫡妻的身份罢了(嫡妻需要身份,要能够给她助力,而妾只要美貌可人,更何况她还有那么一大笔让人眼馋的嫁妆,几乎比他们秋家的所有家产还要多上一两倍),而她竟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和离?这让他情何以堪?
  铁穆远也略带忧色地问道:“侄女儿你可想清楚了?和离之后立个女户不困难,但以后想再嫁户好的,就……你爹娘都不在了,弟弟妹妹恐怕也早已经……”大郢朝的太祖皇帝取消了株连九族的制度,甚至连满门抄斩的都少了,但谋逆之罪非同小可,除了已出嫁的女儿,本族人一般都难逃一死。也就是说,尹家现在只剩下尹知若一人,没有娘家人可以帮衬。
  好在按照大郢律法,女子一旦出嫁,不论是和离还是被休,只要自己想,都能立女户,独立出来。娘家不能再干涉她们再嫁不再嫁,嫁给谁,即“再嫁由己”。当然,既是独立女户,娘家的事也牵连不到她们了。
  对秋逸然的“关心”,尹知若只是暗暗嘲讽地一笑,没有理会,抬眼直接回答铁穆远的话:“还能比自作贱做妾更糟糕吗?不能嫁个好的,我还可以招赘,也好延续我尹家的子嗣。”知若知道所谓的父亲“查抄时反抗,被乱箭射死”正是因为陷害他之人找不到罪证,索性来个“死无对证”。
  所以,父亲到死都只是“疑为废太子一党”,并没有真正定性为谋逆之罪。这也是尹氏一族、包括继祖母和两个叔叔都没有受到牵连的原因。两位姨娘在牢里自尽了,而弟弟妹妹们被父亲的几个旧下属从牢里接出后,就被逐出尹府,不知怎么落到了人贩子手里。
  前世,当父亲的亲卫于大勇前方百计托人告诉她这一切时,她已经是没有了嫁妆、身边只有一个如冬可以信赖的卑微姨娘。而父亲慎重交给她保存的那个信封也早被秋逸然哄去了。甚至她到死都不知道信封里装的究竟是什么。
  只是,这个时候她无法告诉铁穆远她的弟弟妹妹还活着,她要回京救他们,还要想办法找出陷害父亲的人、为父母报仇。现在能说服铁穆远的只有招赘、为尹家延续香火。
  果然,不但铁穆远眼睛一亮,连围观的宾客也是大以为然:可不是?尹知若的嫁妆惊人,别说压箱底的东西没人知道具体数目,只面上看到的十里红妆就很吓人了。人家和离怕日子艰难是因为一来没有男人依靠没有经济来源,二来再嫁不容易,但尹知若有嫁妆有产业,大不了招赘嘛,招个家境贫穷的男子,以后孩子、产业都是姓尹的。在大郢朝,只要立了女户,别说和离后招赘,就是**招赘也没人可以说什么。
  有人直接叹出声:真是个孝顺孩子啊!还仁义!
  铁穆远更是欣慰道:“好孩子,尹老弟没有白疼你。好,既然你决定了,铁叔叔支持你。这样的人家,别说做妾,就是让你继续为嫡妻,我们也不稀罕了。”这孩子通透,有见识,比他想得还远,真不愧是尹诏和芊昕郡主的嫡长女!哼,像庆元侯府这样的品性,别说尹知若看不上,他也不屑再与他们往来了。
  惊骇的燕妈妈被季氏一个怒瞪,恍然回神,扑过来哭道:“不可以,不可以,姑娘你可不能犯傻,你忘记了郡主说的出嫁了,你就是秋家妇了,郡主和将军希望你在秋家好好生活的,你可不能擅自作主辜负了你爹娘的苦心。离开了秋家,就算你有产业,也不会经营啊,到时候不是被人夺了,就是奴大欺主,姑娘你一向简单,不知人心险恶啊。”
  尹知若冷冷一笑:“妈妈这话不对,爹娘叮嘱我在尹家好好生活,可不会希望我给人做妾吧?至于人心险恶,我以前是不知,但现在知道了,还来得及。再说了,你一个奴婢怎么断言我不会经营产业?我娘教了我什么,还需要知会你一个奴婢吗?”
  宾客中那些有女儿的人直接点头,纷纷附和:“是是是,如果是我,我也不希望闺女做妾,真不如招个赘婿呢。”“是呢,谁不知道芊昕郡主是女财神,她的女儿怎么可能不善经营?”“还是和离好,对尹姑娘好,对庆元侯府也好,两全其美。”……
  燕妈妈一愣,看着知若唇角的冷意,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这还是她看着长大的那个单纯天真的姑娘吗?她为什么觉得尹知若眼里,是满满的嘲讽和了然一切的犀利?不会……不会是郡主识破了什么,将计就计,还教了姑娘如何应对吧?
  眼看着到嘴的肥肉就要飞了,季氏哪里能够甘心,脱口怒道:“尹氏,你还要不要脸?拜堂了就是秋家妇,口口声声招赘婿,你把我们庆元侯府当作什么了?我们秋家好意收留你这个罪臣之女,你竟然如此不识好歹?”
  尹知若没有怒驳,只是冷冷地瞥了季氏一眼,生生压下燃于胸腔的上辈子的仇恨。随即,在尹氏还没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换上怯怯的表情:“秋伯母,是伯父让我和离的,是你们说不会勉强我变妻为妾、愧对父母的。为了不让秋家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我怎能赖在秋家呢?既然不能留在秋家,我自然要为父亲母亲多考虑不是?为什么伯母要说我是不识好歹呢?”
  “你……”季氏气得肝疼,表妹不是说尹知若很傻很天真、性情怯弱吗?还说芊昕郡主自己精明,却是太宠子女,教出这么一个没用的嫡长女。可是面前这个牙尖嘴厉的死丫头哪里有半点“很傻很天真”的样子?
  铁穆远自然不会去同季氏一个女人争执什么?鄙视地看着一脸难堪的庆元侯:“怎么?秋侯爷,难不成你们是认定尹大姑娘甘心为妾,才说那么冠冕堂皇的一番话?其实根本就是打定主意要忘恩负义、落井下石?侯爷是把这满堂人都当作傻子利用?”
  “关你什么……”季氏气急败坏,完全忘记了上层贵妇的端庄气度,撒起泼来。
  见周围人的神情都带上了不可思议的惊讶,有人甚至“嗤”了一声嘲讽地看着他们夫妇二人,还有不少人指指点点地交头接耳。庆元侯简直想给季氏一巴掌,这个蠢妇!想让侯府臭名扬千里、被人唾弃吗?
  眼见季氏还要当众撒泼,庆元侯怒吼一声:“闭嘴!既然尹氏看不上我们秋家的好意收留,选择和离,我们自然言出必行,不会勉强。逸然,写和离书。”
  -------------------------------
  p。s。推荐票啊推荐票,亲爱的们,求推荐求收藏啊!


第5章 了结
  “父亲……”秋逸然脸色由青转白,他自然不会像季氏那样耍泼让人看笑话,也知道这时候除了尹知若自己改变主意,他们秋家已经是骑虎难下、没得选择了。可是,他不甘心啊!本以为十拿九稳、财色兼收的事,竟然竹篮打水一场空?
  尹知若不愿意为他留下,宁愿招个粗俗贫民为赘婿也不愿意给他做妾,一向高傲的他怎能接受?虽然庆元侯府已大不如前,但他还是玉树临风的庆元侯世子,将来还是有爵位在身的啊。她一个孤苦无依的罪臣之女凭什么瞧不上他,不愿意做他的妾室?
  铁穆远和宾客们都饶有兴趣地将目光转向秋逸然,莫非这秋世子也要同季氏一样耍泼撒赖?还是,秋世子其实不赞同他父母的意见,还想坚持要尹家大姑娘为嫡妻?可是也不对啊,刚才为什么不反对,到现在人家选择和离了,再跳出来?
  庆元侯爷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这么难堪过,银子对现在的秋家是很重要,但是他们可以暗夺,不能明抢,不能拿庆元侯府的家声、脸面去冒险啊。这么多人在场,更别说那铁穆远三天两头同这位王爷那位御史吃茶聊天,甚至哪天突然就被召去陪皇上狩猎也说不定,到时候随便几份弹劾,他们庆元侯府丢脸就丢到没边了。
  即使尹诏是罪臣,忘恩负义、落井下石的臭名还是会压得庆元侯府无法见人,以后又会有什么人愿意将女儿嫁到他们秋家?他们让尹知若和离很容易被人接受,甚至赞同;尹知若自己愿意留下为妾人家也不会说什么;但若是他们出尔反尔,逼迫尹知若变妻为妾,不遭人唾骂才怪!
  他后悔,真后悔啊!早知道尹知若如此难缠,他们怎么会当众来这一出?等到洞房后,私下里爱怎么逼迫哄骗都好不是?
  都是季氏说什么尹知若懦弱简单、且叶氏那边都安排好了,而逸然亦很有信心尹知若即使做妾也愿意留在他身边,他们这才策划了一出“情深意重、一心为尹知若着想”的戏码,想着这样一来,贬妻为妾就丝毫不会影响侯府和秋逸然的名声,以后占了尹知若的嫁妆也是尹知若知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